上回说到三人吃早餐,一碟臭菜竟引出孔子一段理论来。只听孔子说道,儒学思想,历经两千余年了,风风雨雨,不管是功还是过,也都是夕日残阳了。过去两千年的帝制期间,对它说不是的少,推崇有加的多,为什么?因为谁坐了天下都相中了它的纲常理论,就像有人说的,君为臣纲,解决了绝对领导权问题;夫为妻纲解决了另一半人的管理问题,相当于可以少管理一半人;父为子纲解决了小家庭的管理问题,为家国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一来,能给皇帝省多少事?所以是谁当皇帝谁赞CD不想改变这样的套路。儒学思想当然也被推崇有加。但是后来不同了,西学东渐,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后,儒学思想就受到了冲击,儒学受到了极大的质疑,更有那走了极端的理学做陪衬,简直相当于把儒学送上了断头台。有人不是说那是“吃人的礼教”吗?儒学也就人不人、鬼不鬼了,孔老夫子也就从神坛上被拉了下来。这也属于以前咱们说过的“不左就右”。儒学自此也就散发出一股腐朽、没落的味道。但是话又说回来,儒学也确实后来不象个样。从董仲舒开始,包括后来创造宋明理学的大儒们,以及还有很多不知明的学究们,不管他们的动机是什么,能继承儒学并让其延续,首先这是功不可没的。但是要继承就要皓首穷经,要延续就要和皇帝们讲条件。说他们是参股也好,卖主求荣也罢,在那样的时代,面对那样的皇帝,用现代话说就是,面对那样的领导,你能做到怎样的刚正不阿?还是老子的话有道理,“弱者活,硬者死,柔弱胜刚强”。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阿谀奉承、卑躬屈膝、唯上是从、奴性十足,甚至卖主求荣,这就是那腐朽味道的由来。你想想,两千多年、上百代人的交替轮换,可能走成一条直线吗?当然,他们的偏离可能也助长了皇帝们的骄奢淫逸,使问题更加复杂。不复杂就不是社会了,社会本身就是复杂的代名词。自然界除了蓝天白云、风和日丽,还有风霜雨雪、严寒冷冻,它们都是正常的存在,不能一看到风霜就想到世界末日了,看到太阳暖暖就又忘记了难熬的日子。再用老子的话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没有了反面的东东,社会也就停止不前了。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像这碟臭菜,闻者臭,但吃起来还是蛮香的。
孔子说到这里看着高文化说,小高你不是号称“双度先生”吗?这个度你提的非常好,但是这个度是最不好把握的,也是问题的关键。你觉得做一个人能有双度已经了不起了,但是对于一个社会,对于一个学术之争的问题,双度远远不够,那是需要多少个度来衡量的呀!也不是一个人、一代人或几代人能解决的,那是需要人类前仆后继来逐步完善的呀!
孔子说到这里,感觉这个话题越说越有些沉重了,就又换了个口气说道,但是也不能说,那就让菜都臭去吧,等着它自己再变成香喷喷的,这就又不对了,不能从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味道里有酸甜苦辣咸,再加上一个臭不就更丰富了吗?孔子说到这里看着高文化,等待高文化的反应。
周公知道孔子是想借臭菜来为儒学思想说些积极一面的话,让眼前这个现代的年青人别再老提儒学这也不好那也不好。高文化何尝听不出来呢?等孔子话音一落,高文化就说道,孔兄说的有关臭菜理论很好,我举双手赞成。咱们来这里就是想挖掘儒学思想积极的东东,找到能控制你所说的标准的东东,然后把它充实进儒学思想,让儒学思想更丰富,也让儒学思想与时俱进。你也给我提了个醒,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何其高大?一片树叶何以能将其遮挡?而一片树叶又确实能起到这样的效果。但是它遮挡的不是泰山,而只是一个没有脑子的人的视线,泰山还是泰山,泰山不因一个人或几个人看不见它就忽略了自己的存在,当然树叶也不可能挡住智者的双眼。你老兄也给我敲了个警钟。我建议,以后咱不要带门类偏见谈问题,不管是什么思想、什么学说,只要是符合大道的,就是需要提倡并努力让其发扬光大的。以前,世界很大,社会很复杂,现在呢?地球很小,宇宙很大,放眼未来,再说门派之争,已经有点狭隘了。但是对于社会的复杂性我则有不同的意见。
高文化会提出什么不同意见呢?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