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初SH市区商品住宅11000套,均价2300元每平,同时BJ提供商品房1600-1900元每平。
从1991年开始,魔都开始了大建设,到2003年。共有95万户、约300多万原本住在市中心的SH市民,迁往郊区动迁房。而在原先的拆迁废墟上拔地而起的高档商住楼的买主,又多是一些跨国公司在SH的高管。在这样的极端对比下,有一句话悄悄传开:未来的SH内环讲英语,中环讲普通话,外环才讲SH话。
当时SH住宅,对市民来说太贵了,以至于到处空空荡荡无人问津。商品房交易极为低迷。
在李默前世勤工俭学中心接到奇葩的任务就有卖楼,李默亲自挨个上门推销,唯一有意向的是一个台湾佬,可惜台湾佬成了朋友,房却没卖出去。在离成功的最后一步,台湾佬老陈被调到泰国。
当时如果位于虹桥的150平的房子按1000左右成交,李默可以拿到800元提成。可惜李默跨向房地产业的第一步被意外打断了。
被打断的还有老陈许诺李默找工作,答应月薪1200左右。1994年学校分配留SH的单位要交一万元,相当于买个户口;而靠自己看报纸求职,大多需要SH户口,所以同学们留下的很少。而1995年,废除了这个政策,为吸引人才,户口迁入很容易。
人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就改变了。
1992年大量的台湾省商人涌入魔都,在虹桥这个当时偏僻的地方形成了巨大的台湾聚集区。李默甚至有听说,有台湾人一层楼一、一层楼地买房。
现在李默的梦想不是在魔都有一套大房子,而是有几套房子当房东,最主要的是李默一直梦想的小别墅。普通房子还可以等,魔都的房价一直过了21世纪才开始上涨。而别墅是稀缺资源,卖一套少一套。
96年魔都一般的房子也才1500一平,还有各种优惠鼓励买啊。共和新路一套2居室一般就不到15万,鼓励贷款。虹桥的别墅,53万一套,独立300多平。-而市中心的老别墅,当时没被发现其中的价值,价格并不比这个贵。
魔都老洋房约有6000幢左右,建筑风格迥异,主要分布在徐汇、长宁、卢湾、静安和虹口。XH区和CN区最多,主要分部在汾阳路、愚园路、武康路、HN路、思南路、长乐路、华山路、兴国路、茂名路,旧SH政界要人多住在徐家汇一带,商人住在愚园路、华山路一带,而知识分子、技术精英则主要集中在卢湾区。
前世在给老陈看房子的时候,李默通过报纸知道有一些房地产公司,专门做老洋房的房地产买卖。就在徐汇,还去要了一些资料。当时房地产不太景气,台商喜欢扎堆到虹桥。听说给台商找房子。副总都出来接待,那个热情。
这次,李默直接按报纸找打徐汇一家公司,提出自己要求,两到三层,三百平左右,徐汇附近,靠近衡山路或黄陂南路优先。今后那里是有名的衡山路酒吧街和新天地。
房产经纪记下李默的要求后,答应一周后回信。李默看了下股市账户,到年底估计有一百多万,付款应该没问题。
11月30日,房产经纪通知李默去看房,坐着一辆老SH轿车,李默先后去汾阳路、愚园路、华山路、兴国路等连续看了五套房,最后选中了兴国路上的一套花园洋房,300平左右,有一个临街的小院,小院可以改成车库。两层楼,外观精致而低调,里面木质地板除了掉漆外,踩上去还很有质感。铁艺的扶梯都很完善。主体结构没问题,随便收拾下就可以入住,60万太值了。
这里离衡山路和肇嘉浜路都比较近,肇嘉浜路是当时魔都最大的古董、邮票杂货市场。李默前世大三时无意中发现这个地方,成为常客。
房子李默非常满意,先付了两万元订金。约定两周后签合同完成交易。钥匙交完定金就给了李默,这时候他们才发现李默是大学生,而且是魔都集体户。
买卖洋房的公司实力雄厚,表示这都不是问题,包过户,包迁户口。想起前世21世纪魔都房价的高昂,一年多后那么多同学的生离死别,李默真是想哭。
李默直接把工程包给了勤工俭学广告部的哥们,当然不会说是自己的。要求是水电重走,走暗线,地板和墙按最好的漆按原色刷了,两周搞定。至于他们找马路装修工就不管了,质量第一,否则重干。灯具和卫生间用品,自己按国内最好的品牌进行采购,运回洋房。
终于赶到1993年前一天,一切搞定,只等入住,李默也成为魔都真正的一个成员。
李默偷偷地想,如果前世有人知道自己有这么套房,一定有一堆姑娘扑上来。
先是房东王先生对李默搬走表示非常的遗憾。非要退李默已经交过的房费。李默表示半年的房费已经住了那么久,就不退了,何况老板娘刚刚下岗。
学姐表示不太高兴,小夫妻没看到。小萝莉躲在屋子里偷看,这个时候的人们是多么的朴实,然而没有不散的宴席,随着李默的财产增加,安全性必须提到日程,虽然魔都治安还不错。
当时下岗的纺织女工大多被服务员分流了,商店、饭店,甚至东航推出了由下岗职工组成了空嫂队伍。SH改革开放爆发的服务业需求,很好地安置这些女工。保证了魔都没有发生5年后遍及全国的改制下岗冲击。
有点没追求的李默,白天上课,晚上值班,偶尔请王瑞萍看看电影。周六回别墅休息,周日到肇嘉浜路掏宝。操一口魔都普通话的李默,衣服低调奢华。混迹在魔都人中,没有任何的违和。
李默前世大学分到中原古城中阳,一段时间颇为狂热地看一些资料,专项收集铜币,后来也收藏一些清代瓷器,但基本上是按仿品收的,没有老师的李默,半瓶子晃荡,只能说是一个爱好者。
现在离收藏热还早,李默不想把自己的资金压到这个行当,当然为自己的大屋收一些品相好的家具、钟表、瓷器等还是可以的。
李默准备这段时间做一个安静的男子,邮票、电话卡等品种不想介入。
新的一年,平静地度过了。李默很快要开始考虑订票的事情。一般学校会提前让同学们收钱登记订票。如今李默知道了联谊寝室沈玉洁的能量,直接把自己卧铺的钱给了她,条件是请女生一顿饭。这个妹子相当够意思,不吃独食。
李默老实地去教室复习,经过考前的突击,李默又顺利地60分万岁。李默的家在中原的一个县城,前世正是如此,接受了回中原国企的命运。以前寒假坐硬座回家的李默,返程往往硬座都买不到,走道里挤得都是人,最惨的一次,李默两条腿都站不下,交替着腿到了徐州。当时火车厕所里基本上挤满了人,人多的时候就没法上厕所。
卧铺还是很干净,大多是出差的企事业单位干部。一路睡觉中李默在大年23回到家乡原平县。
李默家是一个三进的砖房,有一个院子,走进家中小院的门口,差点和母亲撞在一起。“吆,你爸刚从车站接你回来,想着这几天该归来来,天天上午去。”
原平县小县城车站从原平方向就一趟。李默看着快六十的母亲。比起后世还算享福的母亲,现在显得面容憔悴,头上遍布白发,李默抱住母亲,忍不住泪水流了下来。
母亲有点慌:“咋了,受委屈了?”
“没事,就是好久没见了”李默说,母亲以为李默说的是暑假没回的事,问:“小四,你寄来五千,是咋回事?说你写书了”。
李默拿出自己的书给母亲看,“妈你看,这我写的,挣了不少了,这次我又带回2万元。”
“什么2万?”父亲的洪亮的声音随着脚步走进客厅,李默转身看到父亲,前世2005年父亲发现得急性白血病,两年后去世了。
李默知道病情后接父亲到中阳市治疗,由于年龄大无法骨髓移植,化疗两个月后,70多岁的父亲怕自己倒在外地,要求回原阳,医生也建议保守治疗,并告诉李默,快了3个月,慢了6个月,该吃吃,该喝喝。
结果谁也没想到,父亲又坚持了两年,中间多次去医院,大夫没人敢给化疗,直到癌细胞扩散到95%。父亲有了预感以后,忍着剧痛把大家都叫回身边,还上街给大家买西瓜,晚上送医院很快就去世了。
父亲一辈子耿直脾气,16岁偷跑报名去朝鲜抗美援朝,当了炮兵侦查兵,李默一直很难想象,还是高中生年龄的父亲在远离战友的前沿,孤独地为后方报坐标,那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然而父亲从不提起战争的事,县里一批十几个兵,也就两三个活着回来。
父亲的去世也得到大家的赞誉,邻居没想到前几天还笑呵呵的父亲去世这么突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硬汉忍着剧痛,楞没让外人看出自己是个病人。
“爸”看到父亲,李默有些哽咽。
“看,这是小四买的书”
父亲笑眯眯地接过书,“小四啊,成才了,不赖”,在部队认字的父亲,通过自学已经能读懂报纸。大概翻了下书,可能是没看懂。
“成作家了,又挣了两万”。
李默没法给家里说魔都买房的细节,只是告诉父亲挣了五六万。中原农村关系太复杂,父母亲戚很多,李默只能是以后有能力了,再帮助下亲戚,现在说了,反而事情复杂化。想起前世的大衣哥,借了那么多钱,结果众叛亲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