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出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大大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IT产业迅速发展,一个热点接着一个热点,不断创造着新的财富神话。
我们有幸经目睹了这个时代的变化,并且因此,为很多人的生存提供了赖以附着的土壤,为少数人的成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最早见到电脑是在1993年,那时候还在读高一,学校买了一台电脑,并在教学楼里特别装修了一个单间放置,上挂“电脑室”的牌子。这在一所乡村中学引起了轰动,很多学生都挤到门口,希望能看一眼传说中的电脑到底是什么样子——之前,大家感觉应该差不多像机器人那样神奇吧。
进了大学后,高一开设了电脑课,学的还是DOS,和学英文差不多,背一些单词命令,印象最深的还是“DIR”。上机每周只有一个小时时间,到混完学分打字还是用一个手指头单干。现在的QQ真是个电脑扫盲的好工具,少男少女们为了聊天打字速度练得和录入员一样。
宿舍里年龄最小的老七,在大三的时候租了一台电脑,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看****,最多的时候我们宿舍挤进了22个人,上铺几乎坍塌。隔壁马涛兄主动为集体做贡献,以少吃至少三个鸡腿的代价买了《新婚之夜》一盘,当大家兴冲冲撕开包装、急匆匆放进光驱后,发现整整60分钟都是一位严肃的大妈拿着模型上人体解剖课,皆晕倒。
直到99年毕业后,我才真正开始接触电脑,将积攒半年的7000块买了一台P3电脑,并由此成为了游戏“帝国时代”的单机型高手,专门摧残弱智的电脑选手,后来有了网络到浩方上和真人一对战被杀得片甲不留。
IT在教育领域的产业发展,那就和教育信息化的国策离不开了。1999年,教育部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经验交流,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旨在进一步落实******转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素质教育。从这时候起,嗅觉灵敏的商家已经闻到这个香饽饽了。
林杰原来任职的H公司,以炒作《学习的革命》一书知名度飑升,成为教育软件行业最早的领跑者之一,开发的校长管理系统迅速在全国大卖,赚了大把的钱。逐利是商家的本性,更多的公司蜂拥而进,教育软件一夜间铺天盖地。
K公司就是在这个时候成立的。创始者多出身于教育信息化官方研究机构,因此,在教育软件研发方向上见地颇深。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资源先行”的理念,开发出东拼西凑的200G“海量”教育资源库,并一举成名,挤身名牌之列。
到了2002年,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校长管理系统还是资源库,已经不是某一家的专利,包括其它也比较有名的Z公司、S公司在内,大而全的教育城域网整体解决方案成为主流。信息发布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智能考评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缺一即意味着在竞争中会被其他厂家攻击。
都开发,就意味着都开发不好,必须投入庞大的研发力量,这在诸侯纷争、狼多肉少的格局下,对每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个矛盾。
在01年下半年,业绩下滑的现象已经出现了。狂热了近两年的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各地纷纷购买了大量的软件,结果发现网络和硬件设备还不完善,用不起来;或者,制作粗糙,对教育教学根本就用不上。
其实,都是面子工程。拿教师上课来说,如果要做公开课,那么几乎所有教师都会用上几天时间精心制作一个课件,水平低点的用PPT把图片、声音、视频罗列起来,水平高点的用FLASH搞起了创作。在获得一致好评后,平时该怎么上课还怎么上,全做课件?累死了,还得到处找人帮忙。
“******”之后,市场在反思,教育软件订购量减少了很多。
对K公司来说,同样面临着困难。
“学院派”的研究能改进产品,却改变不了市场。
乱世出英雄,当年从事网络通讯技术研发的张文强单骑救主,他的一个建议起到了“拨云见日出”的惊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