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700000005

第5章 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1)

从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创新人才是指能够敏锐洞察经济走势,准确分析市场,善于创造并及时把握与合理应用新知识,具有科学决策与调度等能力的人才。对创新人才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研究,是许多创新理论研究者关心的课题。如何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更好地开展创新活动,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

(第一节) 素质与素质结构

一、素质

所谓素质,狭义地讲,是指人的某些生理解剖的特点,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与机能的特点;广义地讲,是指人行为主体在先天与后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其身心发展的总体实现水平,包括人的性格、气质、思想品德修养、智力、知识等方面。此外,人们为了说明某些事物的本质,也常用素质一词。因此,素质是个外延很广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讲的创新人才的素质,主要是指创新者的心理、个性、知识、能力等因素。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素质的形成,既有先天的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的习成因素。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不仅从根本上决定了个体机能发育的可能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某些心理个性,这一切都是通过存储在人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编码完成的。遗传编码是大自然长期进化的杰作,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是相对稳定的。人的某些素质之所以相对稳定,从根本上讲,是遗传编码的稳定性所决定的。人在出生后,不仅他的身高、体重、长相受制于遗传因素,而且,其个性、气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但是,遗传因素的作用并非是绝对的,也不是必然的,它只是提供了素质发育的可能性。人的最终素质水平状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后天的习成因素。后天的习成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发育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生存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具体体现为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卫生状态,以及接受外部信息刺激的程度等。适度营养、平衡饮食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利于生理素质的发育,也为心理载体——脑的发育提供了必要前提。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为人的心理素质发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人的心理层面的许多重要因素,包括科学文化、道德情操、个体气质等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后天习成因素所为。

二、素质的基本属性

素质的属性内容丰富,从不同侧面去考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下面列出其中一部分。

1稳定性

所谓素质的稳定性,是指人的素质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性,成为影响人的一生的东西。人的素质之所以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性,与素质形成的生理心理过程直接相关,人的许多生理心理素质,比如脑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素质,以及一些心理个性方面的素质,许多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遗传基因编码程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这类生理心理素质也必然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人的许多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又与脑内的认知结构密切相关。认知结构本质上是脑吸收外部信息后组织起来的程序软件,也是相当稳定的,所以,由它派生的各种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素质,也必然是十分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世界观的转变很难,难就难在世界观这种思想素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2可塑性

人的素质虽然具有稳定性的一面,但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进化或退化。进化就是素质的发展与提高;退化则是素质的解体或消失。

无论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还是社会文化素质,根本上都是由内外条件决定的,这些条件又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人的素质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以人的智力素质为例,青少年时期,大脑不断吸收大量的外部信息,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这就是外部条件的作用。但是到了晚年,由于脑细胞的老化,大脑吸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减弱,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即由内部条件引起智力素质的退化。就人的身体素质而言,一般青少年时期呈上升趋势,而到了中老年则逐渐退化。当然,如果青少年时期注意养生和锻炼,其身体素质的进化水平高,到了中老年身体素质的退化也就慢一些。因此,素质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我们应该注意不断提高素质,同时防止素质退化。

3真质性

真质性是说人的素质是人的最真实、最本质的东西,它反映着一个人的根本质量。正如我们评论一件东西的好坏时,总用质量衡量,我们评论一个人,总是用素质来衡量。素质的真质性反映一个人的内在质量,是素质中最基本的、最受人关注的特性。

4固有性

所谓固有性,是指人的素质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人的许多生理素质,如人一生下来就一下子继承了人类的遗传素质,看起来是先天就有的,但这是生物长期进化积累的结果。当一个大学生通过漫长艰苦的学习把人类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下来,来到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人们也会把他的这些精神品质看作是他固有的。素质的固有性是相对的,我们应解除对素质产生的盲目和迷信。

5基础性

素质的基础性,是指人的素质既是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基础和条件,也是素质本身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如果说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素质很差,就意味着此人难以完成这方面相关的活动,或者说难以胜任这一方面的工作。比如某个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很差,则可能他在完成最基本的会计工作时会经常出错,或者说,基本业务不能承担。

虽然素质的基础性提示我们,素质是人的本质质量,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的素质有很大发展余地,现在的素质是未来素质发展的基础,人的一生应该注意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6内禀性

人的素质在形成过程中,并非一蹴而就,总是要经过千百次的反复锤炼,才能真正成为个体的本质质量,这一过程称为内化。人的素质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人的身心深处稳定的一部分,称为内禀性。比如人的审美观念,就是一种典型的内化过程。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第一次看到别人穿西服总觉得不顺眼,后来许多人都穿,也就见怪不怪了,再后来,许多原来反对的人自己也穿上了西服,感觉很好。这就反映人的审美观念的变化,新的审美观逐渐成为许多人内心深处稳定的一部分。

7外显性

人的素质虽然是深藏在人的身心底层的东西,但也很容易随时随地显现出来,这个特点就是素质的外显性。外显性是相当强烈的,即使自己很想把它隐藏起来,也难以做到十分彻底,至多隐藏一时,不能隐蔽永久。比如,有些人初次见面,衣着笔挺,外表优雅,但言谈举止粗俗,其素质水平便暴露无遗。

人的素质之所以容易外显,是与人的行为的普遍性分不开的。人活着总要为人处事,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完成,所以人的素质水平显露的机会就非常之多。从穿衣打扮、言谈举止,到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决断,都体现了不同方面的素质水平。

8广延性

素质问题几乎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就素质的内容本身而言,从生理到心理、从思想到行为、从知识到能力、从物质到精神等,几乎无所不包。从素质的生成过程来看,它既需要一点一滴、随时随地地给予关注,也需要时时处处伴随终身的锤炼。从素质的主体来讲,不仅学生、青少年有素质问题,职工、干部等成年人也不可忽视素质问题。

9系统性

素质的系统性,是指构成人素质的诸多要素,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整体。因此,提高自身素质不可偏颇,应注意素质整体的系统性,要特别提倡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素质水平的整体提高。

10辩证性

素质的辩证性主要体现在素质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上。从成因看,素质既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作用;既有遗传的因素,也有习成的因素;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从表现形式看,人的素质既是潜含的,也是外显的;既是稳定的,也是发展的;既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等。它们共为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素质的辩证性深刻地反映了素质内涵的复杂性。

三、素质结构

创新者的心理、个性、知识、能力等因素组成的有机体称为素质结构。

1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个体的兴趣、热情、意志等心理品质,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推动创新人才献身于创新活动。任何创新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活动调节之下完成的,心理素质不同,才智的发挥将出现很大的差异。如果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理想、信念、热情、欲望等心理活动,就能够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人才的才智才能获得充分发挥。相反,如果缺乏良好心理素质,没有投身于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即使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也不可能有所作为。其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主要因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许多出类拔萃的名家,其智力并非特别突出,但却为人类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青年时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意志坚强、有独立性、充满信心、有百折不挠的坚忍精神等。

美国心理学家L·M·特尔曼等人从1921年开始对1528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50年,结果表明:(1)智力与成就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关的。被测试者大多是有成就的,但也发现有20%的人没有超出一般人的成就。

(2)个性意志品质与成就关系密切。特尔曼对800个男性被试者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这两组人最明显的差别在于他们的个性意志品质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的个性心理品质如谨慎、有进取心、自信、不屈不挠、最终完成任务的持久性等方面,明显地高于成就最小的一组。

个性心理品质与获得成就的关系相当密切。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观上就能够去坚持不懈地努力,智力平平的人也能做出出色的成绩。

2智力及智力结构

智力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智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智力结构主要是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基本能力构成。这五种能力被称为智力结构的五大要素。在智力结构中,各种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又各自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观察能力是智力的眼睛;记忆能力是智力的储存器;思维能力是智力的中枢;想象能力是智力的翅膀;操作能力是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转化器。在智力结构中,创造性能力,亦即创新能力,主要是由创造性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组成。

人的智力不仅有不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层次。根据心理学研究,智力水平在人口中的分布状态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即智力低下和智力超常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近。造成人和人之间智力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极其复杂。一般认为,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四种:

(1)素质为人的智力发展的物质前提,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社会历史条件是人的智力发展的背景,制约着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影响智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使人的智力打上时代的烙印;(3)教育在人的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早期教育在儿童智力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4)实践和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在智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全面发展人的智力,主要是指智力结构中的五大要素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防止单纯追求智力某一要素的发展,造成智力结构的失衡,形成智力畸形。同时也应看到,一个人智力结构中五大要素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每个人智力结构有所长,也有所短。要注意扬长避短,发挥智力优势。

(1)观察能力。观察是有一定目的、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全面、正确、深入地观察事物的能力称为观察能力。观察能力在人的一切活动中都是必需的。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非常重视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在他的实验楼建筑顶层,正面用大字题有他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2)记忆能力。记忆是对经历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出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四个方面。

衡量人的记忆能力好坏主要有四个指标:①记忆的敏捷性,即识记的速度;②记忆保持的持久性,即记住的东西保持时间的长短;③记忆的正确性,指识记的东西再现准确无误;④记忆的备用性,指能够把记忆中所保存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能很快地回忆起来。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人的思维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每个人的思维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思维品质上:①思维的广阔性,表现在善于抓住问题的广泛范围,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中创造性思考。②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③思维的独立性,表现在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的独立性在于根据客观事物,冷静地考虑问题而不至于因偶然的暗示或影响,就动摇或犹豫起来。思维的独立性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必要前提。④思维的敏捷性,表现在迅速而正确地思考问题的那种能力。

(4)想象能力。想象就是在人的头脑中把过去感知的形象进行加工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形象。想象是人所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想象能够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科学创造和艺术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5)操作能力。只有认识能力而缺乏操作能力,人才是难以成功的,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手脑并用的人才,尤其对于从事实验的研究人员,操作能力水平高低对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很大影响。

一种能力是难以保证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必须有几种能力相结合。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所具备的各种能力之结合,就叫做才能。创新才能由敏锐的观察能力、实际的操作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等构成。

3文化知识素质

创新活动是一种接力性的劳动,创新者总是站在前人研究、发明创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从而创造出新事物、新知识。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很难达到比前人更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如果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不了解前人和他人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不去学习和掌握一切可资借鉴和应用的知识和方法,不仅不可能做出创新,相反会步入歧途。

同类推荐
  •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是古德莱得完成美国“学校教育研究”的调研报告书。书中基于总结调查的教师的数据、学生的数据、家长的数据、教学实践的数据以及决策的数据,详细说明了美国学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形成学校教育种种弱点的原因,深刻揭示了在人们所向往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实践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全面改革学校的整套方案。
  • 学校和谐相处与遵纪守法教育活动

    学校和谐相处与遵纪守法教育活动

    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和谐相处的常识、和谐相处的心态、和谐相处的礼仪、和谐相处的技巧、遵守纪律的常识、遵守法律的常识、学生违法乱纪预防探讨等。
  • 信(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信(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3)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 UFO与外星人之谜(科学大本营系列)

    UFO与外星人之谜(科学大本营系列)

    本书是关于外星人与UFO的科普读物。内容引用有关权威专家的著述和言论,将探索的触角指向地球文明之外的浩瀚苍穹,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秘外星生命与UFO,从而为读者揭开外太空生命现象的神秘面纱。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
热门推荐
  • 青春遇见你!

    青春遇见你!

    人生的四个五年,都只为遇见最好的你。无论走到哪里,我们一定会相遇。
  • 剑心印

    剑心印

    简介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面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名锷,以贤良士为脊,以豪桀士为夹。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
  • 八年后的我们——三叶草的幸福

    八年后的我们——三叶草的幸福

    一个由几位明星所领导的故事,有着那淡淡的爱情,用多字数少章节的方法编写(大约700一章),令读者读起来更加方便,优惠。
  •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在分析制度起源问题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在经济活动与制度因素的关系中,提出了价值运动的两个制度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问题上,重点分析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生产总过程运行制度;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对财产公有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新观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揭示制度因素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 灵破

    灵破

    比仙术更带劲,比魔法更炫,比灵气更狂暴。破灵大陆,是与灵意有很大关联,从古至今,已不知过去多久,破灵大陆流传着这样的流言:欲纵灵武修千年,却难脱凡化天神,待得黑莲显世时,灵意大劫近眼前!霖天后天生出黑莲,受族唾弃,举世皆敌.....举望天穹怒沧桑,不留今昔化悲恸。欲问灵意亦何物,手指苍穹灵破天。
  • 洪恩灵济真君七政星灯仪

    洪恩灵济真君七政星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独宠傲娇懒妻

    穿越之独宠傲娇懒妻

    家族阴谋中丧生火海的神秘大佬,一朝穿越为战王千金,本欲仗着战王爹爹与美女娘亲的名气搅乱皇宫,却祸不单行
  • 仙剑:随笔录

    仙剑:随笔录

    仙剑的同人短篇小说,只是为了仙剑中的某个场景,某个人物,某句对话而产生的一点幻想和感悟罢了。
  • 倾国倾城只为他:我爱你

    倾国倾城只为他:我爱你

    “为什么?!为什么?!我对你一往情深,而你却爱的是她!!!为什么?!你告诉我为什么,我哪里不好了?求求你告诉我为什么?”萧梦舒对着林子皓大叫道。林子皓想告诉她真相可又不能......
  • 剑三伏魔录

    剑三伏魔录

    修罗门主一死在江湖中三方势力被人们称为剑三,成为强大的剑三王国,白长风一死开启了人兽大战,剑三的英雄们通过时空之门与魔兽世界王国展开一场腥风血雨的厮杀,,武林中再起波澜。。。。。玩过剑侠情缘3和魔兽世界的朋友们,可不能错过了这个跨越时代国度跨越游戏领域之间的人兽大战。为我喜爱的剑网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