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发现,孩子需要一个可以预料的世界,尤其是十二、三岁的孩子,不确定性会使他们产生恐惧和焦虑。所以,在面临正义和友谊的选择题时,如果选择正义,那么孩子往往不确定自己将要迎接的结果是“众叛亲离”还是“友谊万岁”;但如果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结果是可以确定的——不会众叛亲离。孩子的这种状态是可怕的,一些小事情可以不计较,但一些大是大非(比如吸烟、喝酒、早恋、网瘾等等)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心中有责任感,让孩子明白“不告诉老师、家长是对自己、对朋友不负责任”,最终只会害了那些朋友。
改掉孩子不爱打招呼坏习惯
见人打招呼是一种礼貌的表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前表现得优秀些,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懂得礼仪和人际交往的规矩。但是,很多六年级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往往“沉默是金”,这就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并要运用恰当的方法来改变孩子的习惯。
李东见到街坊邻居,从来不主动打招呼,见到熟人时只会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父母真不知道这孩子是怎么回事。
这天,父母带着李东去姑姑家给姑姑拜寿,大人们见了面忙着互相寒暄,李东却不知闪到哪去了,非得拽着他要他问好才行。
“这是表姑妈!”母亲为李东介绍说。
表姑妈是某重点小学的校长,这次父母带着李东来姑妈家拜寿,就是为的见见表姑妈,熟悉熟悉,以后说不定要人家帮忙呢!
李东抬起低垂的头,冲着表姑妈笑了一笑,算是打了招呼,母亲看气氛尴尬,忙对表姑妈歉意地说:“这孩子,越大越不爱打招呼了,小时候以为长大了会好,没成想反倒变本加厉了!”
表姑妈表示理解地说:“没关系,很多孩子在这个年纪是不爱说话的,我儿子那会儿也这样。”
表姑妈离去后,母亲有点生气,平时李东对人不打招呼也就算了,可是将来升学可能要找表姑妈帮忙,怎么李东这么没眼力介儿呢,母亲气呼呼地问李东:“为什么不和表姑妈打招呼,叫一声又没什么!”
“我不好意思和表姑妈说话……”李东低着头,反复揉搓着衣角,轻声说。
母亲看着“不成器”的儿子,叹着气摇了摇头。
面对不爱打招呼,总是沉默寡言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找到孩子不爱打招呼的原因
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沉默寡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孩子见到人家不知道说什么,尤其是长辈或者父母的朋友,孩子跟他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所以就尽量躲避。
第二,不知道如何称呼对方,尤其是第一次见面,孩子会怕万一叫错了,那多难为情,于是就三缄其口。
有一次,陆路跟妈妈到她朋友家玩,有个头顶有点秃的人来开门,陆路一见面就很有礼貌地叫“爷爷好!”那位“爷爷”马上脸色变了。回家后,妈妈把陆路教训了一顿,说陆路乱叫,应该叫“叔叔”才对。后来陆路遇见大人就不敢打招呼了,就怕叫错了。
第三,父母没有树立好榜样,平时也不爱跟人打招呼,这会让孩子觉得不与他人打招呼也不是一件什么不对的事情,养成了不礼貌的习惯。
第四,有的孩子很敏感,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孩子认为打招呼的人会有“戳他痛处”的可能时,就会避开。
扬扬见到同学的父母会不打招呼赶紧躲开,因为每次见到同学家长,他们总要问扬扬这次考了多少分,他的孩子考了多少分。扬扬的成绩本来就不好,他不想在外人面前丢脸,于是见到同学家长就躲。
帮孩子找到突破口
在某些场合,孩子也想打招呼,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这就需要父母慢慢引导、帮他们寻找方法,找到突破口。比如,遇到孩子第一次见面的同事,引导孩子“叫阿姨”,那么孩子就不会因为不知道怎么称呼而不打招呼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在于每一次生活小细节的锻炼,家长要帮助孩子找找交谈的话题,让孩子融入大人的生活,慢慢的,孩子就会变的善于交谈起来。
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鼓励
当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主动与人打招呼之后,家长要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鼓励。比如“刚刚你主动打招呼,非常好,相信你下一次的时候声音会大一些的”,家长在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同时,还要指出孩子有待进步的地方。
不要触及敏感问题
六年级的孩子比较敏感,家长在带着孩子与其他朋友交谈的时候,不要触及敏感问题,比如学习成绩,排名,择校等等。因为往往家长认为无关痛痒的一些话,会引起孩子心里极大的波澜。如果交谈的朋友提到这方面的话题,应该适当的聊两句,然后赶紧结束。
正确应对孩子不打招呼的尴尬
上面故事中李东的母亲在他不打招呼之后对表姑吗这样解释:“这孩子,越大越不爱打招呼了,小时候以为长大了会好,没成想反倒变本加厉了”,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家长的评价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不要认为孩子不与人打招呼是件很丢人的事情,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是完美的,家长要耐心、细心地慢慢引导孩子,逐渐帮助他克服打招呼的困难。
让孩子学会站在“对面”看问题
汽车大王福特曾这样说过:“成功假如有什么秘密的话,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不仅能得到你与对方的沟通和理解,而且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维轨迹,从而有的放矢,击中要害,成为成功者。”孩子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吗?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
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
孩子六年级的时候,正值10~12岁,因此,他完全具备站在对方立场看问题的能力,家长要教会孩子换位思考,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让孩子秉持“你是对的”的态度
禅宗里面有这样一则脍炙人口的小故事,便蕴藏着这样的道理:
有两个小和尚平常就爱抬扛,有一天,两人又为了一点小事争论起来,愈说愈大声,最后吵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
第一个小和尚气冲冲地跑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很有耐心听完小和尚的诉说,淡淡地说:“你是对的。”
有师父这句话,第一个小和尚得意洋洋回房去了。
不久,第二个小和尚也气冲冲地跑去找师父评理。师父也很有耐心听完他的说明,照样淡淡地说:“你是对的。”
第二个小和尚也高兴地回房去。
这时,一直在旁服侍老和尚的第三个小和尚忍不住开口说:“师父,您平常教导我们待人要诚实,万万不可做违心之论,可是我刚才亲耳听见您跟两位师弟都说对,恕我冒犯,您这样岂非在做违心之论呢?”
师父对第三个小和尚的质疑,非但不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说:“你是对的。”
第三个和尚入门较久,也比较有慧根,听师父这么说,立刻开悟,跪谢师父的棒喝。
由此可见,当每一个小和尚都固执己见,毫不相让时,就会争论不休。倘若能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秉持“你是对的”的态度,争执心定减少,彼此的摩擦也较易获得解决,这样才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不能有反对他人的时候,一些问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只是如果能够在辩驳之前想一想“你是对的”,就更容易与对方沟通。
教孩子“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换位思考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
一天,一个年轻的犹太妈妈带着儿子去拜访朋友。
在公共汽车上,一位背着大包的青年挤进了车厢,妈妈被大包撞到了一边。
儿子关切地问:“妈妈,你没事吧?”同时,他恼怒地看了那位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可恨了!”
年轻的妈妈看着儿子,说道:“可不能这么说,这位叔叔不是故意的。”这时,那位青年也连连向她道歉。儿子听到这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几天以后,妈妈早早下了班,她骑着车子来到学校,准备接儿子回家,结果发现儿子的手破了皮,血一滴滴往下流。妈妈心疼极了,赶快找来一些纱布,将他的伤口包好。然后就去问老师是怎么回事,老师也很纳闷,因为这位老师既没有看到孩子来报告,也没有听到孩子哭过。
妈妈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
他笑着说道:“妈妈,小朋友不是有意弄伤我的呀!为这事,他已经深感不安了,如果我再去告诉老师,他会更加自责的。”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他摸着儿子的头说:“好孩子,你已经学会了谅解别人。”
这位妈妈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做父母的要让孩子知道,谁都会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能深入体察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或许能达成谅解。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反之,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
与孩子互换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