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廷怪事
汉武帝统治天下以来,汉朝变得日益强大起来。在西北边境,凭借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的英勇善战,让匈奴很久以来不敢侵犯汉朝边境,西北边境变得安定起来:在西南边境,朝廷相继派遣司马相如、司马迁等人出使安抚,使动荡的西南各国纷纷归附大汉朝廷。对国内的措施上,大力推行恢复经济的计划,鼓励社会生产,因而出现了百姓富足、国家强盛的大好局面,雄心勃勃而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过了几年平静日子,又想发动对外战争,开疆拓土,扩大版图。
这时霍去病已死了十多年,协助汉武帝以严刑酷法控制百姓的张汤也死了将近十年,卫青也死了。汉武帝觉得朝廷中出现了人才凋零的危机,便渴望有新的人才涌现出来辅助他,使国家继续保持繁荣昌盛。
汉武帝看中的“人才”便是李广利。李广利和卫青一样,是靠裙带关系提升的,但他的个人才能却远远不能和卫青相比。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弟弟李延年,一个是舞伎,一个是音乐家,他们一家都是以歌舞得到皇上赏识的。
有些大臣为了讨汉武帝欢心,向汉武帝推荐李夫人,说她舞跳得好,人长得漂亮。汉武帝听得心动,就设法把她弄到宫里来。
李夫人进宫以后,汉武帝对她非常宠爱。李夫人的弟弟李延年后来也进宫,成为汉武帝的宠臣。她的哥哥李广利因此也得到了皇上的重视。
汉武帝毫无理性地重用李广利。他想给李广利封侯,却又不敢违背高祖刘邦所立下的“没有伟大的战功,不可以封侯”的规矩,于是硬把李广利捧出来“登台拜将”,领兵作战,希望李广利能借着优势的兵力,轻松地立下战功,顺理成章地封侯。
汉武帝听说大宛盛产骏马,派了一批人带了黄金,去向大宛索购马匹。大宛的国王仗恃着汉朝和大宛的距离遥远,一口回绝,并且把使者杀了。
汉武帝正愁找不到借口兴兵作战,好让李广利立功。这正是个好机会,于是断然派李广利出兵。由于大宛的好马都集中在贰师城,汉武帝就封他为“贰师将军”,去大宛抢马。汉武帝也明白李广利能力有限,所以尽量多派兵将随他出征。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率领着好几万的兵卒出发了。
李广利大权在握,却不善于率领军队。出征途中,由于军纪不严,加上他的态度傲慢,得不到沿途经过的小国的支持,那些小国都不肯送粮食给他们。他们一路打打抢抢,损失了大半的兵力。
到了大宛东边的一座小城,李广利统领的原来好几万人的部队,只剩下数千人,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
1李广利心里急了。他想,自己连小城都打不下来,怎么去打人家的京城?他无计可施,想保住性命要紧,就掉头逃回敦煌。这时他的大军只剩十分之一的人马。
李广利派人回京城,向汉武帝请求休兵。汉武帝听了,气得暴跳如雷,派使者到玉门(在今敦煌和酒泉之间)把关,把李广利那批正想回京的散兵拦住。
使者说:“皇上要你们驻扎在敦煌,要是有人敢再往后退,立刻斩首!”
“贰师将军”吓得魂飞魄散,立刻缩回敦煌待命。
这一去一回间,李广利已经耗费了一年时间,白白损失了大批的兵力。大臣们对李广利早就失去信心,就委婉地劝汉武帝休兵罢战,汉武帝哪里听得进去,随即调拨给李广利六万兵卒,十万头牛,三万匹马,其他的驴、骆驼等等也都数以万计。这还不够,为了使李广利此行没有后顾之忧,又调集了十八万人到酒泉,作为后卫,汉武帝为了让李广利立功,已经不惜任何代价。
“贰师将军”又意气风发地率领大军,杀向大宛,这次行动花了两年时间,直到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才结束。
李广利凭着兵多,打败了大宛国,终于“凯旋”回京。他带回来的战利品,只是好马六十匹,普通马三千多匹。
司马迁一直观察着朝廷出兵这一重大事件。感到汉武帝这么做,过于小题大做,损耗了国家的财力和军队的实力。为了夺马,带去六万兵力,回来只剩一万人,这种“战果”真让人失望。汉武帝非但不惩办李广利的失职,还诏告天下,夸大这场战争的“丰功伟绩”,封他为“海西侯”,赐食邑八千户。
司马迁感到,继卫青、霍去病之后,外戚专权再次重演,汉武帝宠任李广利这种“人才”,国运能否继续保持强盛,实在令人忧虑。
二、祸起李陵案
《太初历》顺利地得到颁布实施,司马迁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就在这一年,司马迁的历史著述工作也开始了。
改定历法的工作刚一完成,司马迁就几乎将全部的精力转入历史的著述中去了。他要完成父亲在洛阳临终时嘱咐的,要继承和发扬祖业,写出一部泽被后世、名扬千古的史书。这是一项宏伟而艰难的事业,要完成它,必将耗费一个人一生的精力和智慧,没有超人的毅力和智慧是无法完成的。
带着这样的使命,司马迁多年来一直坚持整理父亲留下的资料和自己多年游历、阅读积累的笔记,早已为自己要写的这部史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正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改变了司马迁的生活。这里我们得从头说起。
公元前119年,汉军与匈奴展开决战,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各领精兵5万,向匈奴总部发起进攻,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将匈奴单于打得落荒而逃,并且还俘虏了匈奴的相国、小王、将军等重要人物共83人之多。从此以后,匈奴向西迁移,再也不敢对汉朝有所侵犯,但不是说,从此匈奴就乖乖地顺从于大汉朝了,实际上,西迁以后的匈奴,一直在养精蓄锐,伺机反攻。后来汉朝和匈奴也曾有过几次和谈,但都没有成功。
公元前107年,匈奴甚至还扣留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此后又多次侵扰汉朝的边境,汉武帝决定再次对匈奴用兵。公元前101年,汉武帝下诏攻打匈奴。匈奴单于刚刚换了新人,新单于闻风丧胆,派使者去跟汉武帝说:“我岂敢同汉朝天子相比?汉朝的天子,是我的长辈。”并且将扣留了几年的汉朝使者都放了回来。汉武帝轻信了新单于的话,为了表示汉朝的豁达大度,汉武帝不仅把扣留的匈奴使臣送还,还派了苏武、张胜、常惠等人,带上丰厚的礼物又一次出使匈奴,转达汉武帝对新单于的问候。不料新单于见了汉朝使者后,反而变得傲慢起来,他把汉朝使者的友好态度,当成了对他匈奴的畏惧,这使得两国的关系又一次回到了紧张的局面。不仅如此,匈奴方面还将苏武等人扣留,并将苏武发配到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去牧羊,苏武牧羊的历史故事就是由此而来的。苏武在荒凉无人烟的北海一带整整放了19年的羊,后来以交换人质的方式才回到汉朝。
汉武帝得到苏武等人被扣留的消息后,于公元前99年,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3万,从酒泉(今甘肃酒泉县)出发,与匈奴的右贤王交锋于天山。这个李广利,根本就不是带兵的料,只因他妹妹是汉武帝的宠妃,他就借着这层裙带关系爬上了贰师将军的官位,实际才能十分平庸,可以说是十分无能,这样的人领兵与匈奴作战,必然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果然不出所料,在与匈奴的初次交锋中他就损兵折将,最后只是领着剩下不多的残兵败将灰溜溜地回来了,而他却装出一副苦战告捷的模样,以赢得汉武帝的嘉奖。
在李广利领兵去攻打匈奴的时候,汉武帝派李陵负责掌管这3万军队的辎重。李陵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孙子,他长于骑射,谦和仁爱,很得人心,颇有李广的遗风,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曾经奉汉武帝之命,带着800骑兵,深入匈奴的境地去探测地形,回来后担任骑都尉,并按照汉武帝的指示,在酒泉、张掖一带,练兵5000余人,准备用来对付匈奴。
凭李陵一番平匈奴的大志,岂肯在无能的李广利手下掌管辎重?于是他急忙赶往长安,面见天子,请求天子收回成命。
汉武帝见李陵不肯听从他的指派,有点不大高兴,他让李陵阐述理由,李陵说:“陛下,我奉您的旨意在酒泉、张掖一带练兵,不敢稍怠。所挑选的士兵都是荆楚之地的勇士、奇才剑客,他们勇猛有加,才智过人,力气大得可以跟猛虎搏斗,骑射技术也十分精湛。我愿意带领他们深入到匈奴的腹地,引开一部分匈奴兵力,从而减轻贰师将军的正面压力。”汉武帝稍加迟疑,对他说:“将士归谁统领是无关紧要,可是我派出的兵力太多,现在分不出骑兵给你啊!”李陵见汉武帝已经被自己说动了心,大喜,倒地便拜,“皇上,我不需要骑兵,我就用5000步兵直捣匈奴的巢穴,以寡击众!”汉武帝很赞赏他的这份胆量,遂批准了他的请求。
李陵回到练兵的地方,忙于整顿军备,筹集干粮,5000名壮士个个也是摩拳擦掌,豪情满怀。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忽然朝廷传下来圣旨,汉武帝命令他务必要在九月份到达东浚稽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浑河与图拉河之间)南面的龙勒河,观察匈奴的动向,如果没发现匈奴,就到受降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西北)整编队伍,休养士兵。
汉武帝对李陵主动请战的勇气不是很欣赏吗?既然准了李陵的请求,又怎么突然下诏干涉李陵的行踪呢?这里面的细节李陵就未必知道得很清楚了。
原来,当日汉武帝准了李陵的请求之后,为了保险起见,又派了强弩都尉路博德去接应他。这路博德曾经在伐南越之中立过大功,被拜过伏波将军,资历自然要比李陵老得多,他很不愿意屈从于李陵这一出道不久的小将,因而借口匈奴正兵强马壮,不好对付,请求缓兵,次年春天再去。汉武帝疑心这是李陵自己夸了海口之后又后悔了,因而托路博德这样说。他很不高兴,急令李陵出兵,同时也命令路博德马上出兵西河(今绥远境内黄河以西地区)截断敌人的后路。
李陵接到命令后不敢拖延,马上率领他的5000士兵出发了。他们从居延(今宁夏北部)向北,走了30多天之后,到达了浚稽山。李陵一面派人安营扎寨,一面细细勘探地形,并且叫人把沿途的地形都画了下来,交给部下陈步乐,让他先回去向汉武帝禀报。
陈步乐见了汉武帝之后,将李陵那边的情况大大宣扬了一番,说李陵领兵有方,很得人心,5000名士兵都肯为他效尽全力,死且不辞。汉武帝一听大喜,顿时觉得胜利在望。盛喜之下,将陈步乐留在朝廷,做了一名郎官。
在朝廷上下皆以为李陵这边万事顺通、胜利指日可待的时候,李陵他们却陷入了一场死战。
原来陈步乐走后不久,李陵他们就被匈奴兵力发现了,随即有六倍于他们的敌军将他们团团围住,匈奴单于亲自领着一队人马向李陵他们冲过来,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敌军,李陵异常镇定,他排好阵式,命令士兵向敌军放箭,顿时千弩齐发,敌军纷纷落马,单于被汉军的神威所震慑,不敢再进一步,领着剩余兵力仓惶向浚稽山上逃去,汉军乘胜追击,又杀了几千匈奴。
初战告捷,军士们无不欢欣鼓舞,却没料到一场更大的苦战正等待着他们。
那单于损兵折将,岂肯善罢干休?马上又亲领了8万多人马再次攻打汉军,李陵他们一面沉着迎战,一面向南方撤退,几天之后,来到了一个山谷,连日杀敌,士兵中已经有不少中箭受伤的,李陵将队伍重新编排了一下,次日又杀了敌军3000多人。5000壮士浴血奋战,到此时已死伤累累,而朝廷竟没有派一名援军前来救助。李陵见敌军实在太多,就想沿着龙城(今鄂尔浑河西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的故道回师,于是他领了士兵向东南方向撤退。四五天之后,一行人走到了一个有芦苇的沼泽地,匈奴从上风放火,顿时一片火海将他们包围,为了自救,李陵和士兵们放火烧掉了自己周围的芦苇,以免火势蔓延过来。这一危险过后,这一群勇士又继续向南方行走。不久,到了一座山下,单于亦紧紧追击到了南山(今阿尔泰山的一部分)。单于在南山上观望了一下陵军的阵势,觉得这队疲惫之师已经不堪一击了,于是派了他的儿子前去攻打李陵军,没料到李陵他们依旧异常英猛,辗转于树木丛林之间,又杀了几千匈奴,单于见事情不妙,正要增派兵力,李陵已经发现了他,遂令发连弩射杀他,嗖嗖利箭飞来,单于吓得逃下山去了。
回到军帐的单于惊魂未定,李陵军的英勇还击让他束手无策,同时,他也疑心李陵军且战且退,是不是想把他们引入汉军的大埋伏之中,因而是进、是退,单于犹豫不定。
恰在此时,李陵军中出了一个叛徒,他向单于告密说:“李陵军没有后援,而且箭都快用光了。现在只有李陵和成安侯韩延年各领了800人在前面抵抗,那分别打着黄旗和白旗的就是。只要用精锐兵力把他们射杀了,李陵军就可以马上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