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6000000014

第14章 坎坷困苦(1)

一、宫廷怪事

汉武帝统治天下以来,汉朝变得日益强大起来。在西北边境,凭借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的英勇善战,让匈奴很久以来不敢侵犯汉朝边境,西北边境变得安定起来:在西南边境,朝廷相继派遣司马相如、司马迁等人出使安抚,使动荡的西南各国纷纷归附大汉朝廷。对国内的措施上,大力推行恢复经济的计划,鼓励社会生产,因而出现了百姓富足、国家强盛的大好局面,雄心勃勃而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过了几年平静日子,又想发动对外战争,开疆拓土,扩大版图。

这时霍去病已死了十多年,协助汉武帝以严刑酷法控制百姓的张汤也死了将近十年,卫青也死了。汉武帝觉得朝廷中出现了人才凋零的危机,便渴望有新的人才涌现出来辅助他,使国家继续保持繁荣昌盛。

汉武帝看中的“人才”便是李广利。李广利和卫青一样,是靠裙带关系提升的,但他的个人才能却远远不能和卫青相比。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弟弟李延年,一个是舞伎,一个是音乐家,他们一家都是以歌舞得到皇上赏识的。

有些大臣为了讨汉武帝欢心,向汉武帝推荐李夫人,说她舞跳得好,人长得漂亮。汉武帝听得心动,就设法把她弄到宫里来。

李夫人进宫以后,汉武帝对她非常宠爱。李夫人的弟弟李延年后来也进宫,成为汉武帝的宠臣。她的哥哥李广利因此也得到了皇上的重视。

汉武帝毫无理性地重用李广利。他想给李广利封侯,却又不敢违背高祖刘邦所立下的“没有伟大的战功,不可以封侯”的规矩,于是硬把李广利捧出来“登台拜将”,领兵作战,希望李广利能借着优势的兵力,轻松地立下战功,顺理成章地封侯。

汉武帝听说大宛盛产骏马,派了一批人带了黄金,去向大宛索购马匹。大宛的国王仗恃着汉朝和大宛的距离遥远,一口回绝,并且把使者杀了。

汉武帝正愁找不到借口兴兵作战,好让李广利立功。这正是个好机会,于是断然派李广利出兵。由于大宛的好马都集中在贰师城,汉武帝就封他为“贰师将军”,去大宛抢马。汉武帝也明白李广利能力有限,所以尽量多派兵将随他出征。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率领着好几万的兵卒出发了。

李广利大权在握,却不善于率领军队。出征途中,由于军纪不严,加上他的态度傲慢,得不到沿途经过的小国的支持,那些小国都不肯送粮食给他们。他们一路打打抢抢,损失了大半的兵力。

到了大宛东边的一座小城,李广利统领的原来好几万人的部队,只剩下数千人,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

1李广利心里急了。他想,自己连小城都打不下来,怎么去打人家的京城?他无计可施,想保住性命要紧,就掉头逃回敦煌。这时他的大军只剩十分之一的人马。

李广利派人回京城,向汉武帝请求休兵。汉武帝听了,气得暴跳如雷,派使者到玉门(在今敦煌和酒泉之间)把关,把李广利那批正想回京的散兵拦住。

使者说:“皇上要你们驻扎在敦煌,要是有人敢再往后退,立刻斩首!”

“贰师将军”吓得魂飞魄散,立刻缩回敦煌待命。

这一去一回间,李广利已经耗费了一年时间,白白损失了大批的兵力。大臣们对李广利早就失去信心,就委婉地劝汉武帝休兵罢战,汉武帝哪里听得进去,随即调拨给李广利六万兵卒,十万头牛,三万匹马,其他的驴、骆驼等等也都数以万计。这还不够,为了使李广利此行没有后顾之忧,又调集了十八万人到酒泉,作为后卫,汉武帝为了让李广利立功,已经不惜任何代价。

“贰师将军”又意气风发地率领大军,杀向大宛,这次行动花了两年时间,直到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才结束。

李广利凭着兵多,打败了大宛国,终于“凯旋”回京。他带回来的战利品,只是好马六十匹,普通马三千多匹。

司马迁一直观察着朝廷出兵这一重大事件。感到汉武帝这么做,过于小题大做,损耗了国家的财力和军队的实力。为了夺马,带去六万兵力,回来只剩一万人,这种“战果”真让人失望。汉武帝非但不惩办李广利的失职,还诏告天下,夸大这场战争的“丰功伟绩”,封他为“海西侯”,赐食邑八千户。

司马迁感到,继卫青、霍去病之后,外戚专权再次重演,汉武帝宠任李广利这种“人才”,国运能否继续保持强盛,实在令人忧虑。

二、祸起李陵案

《太初历》顺利地得到颁布实施,司马迁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就在这一年,司马迁的历史著述工作也开始了。

改定历法的工作刚一完成,司马迁就几乎将全部的精力转入历史的著述中去了。他要完成父亲在洛阳临终时嘱咐的,要继承和发扬祖业,写出一部泽被后世、名扬千古的史书。这是一项宏伟而艰难的事业,要完成它,必将耗费一个人一生的精力和智慧,没有超人的毅力和智慧是无法完成的。

带着这样的使命,司马迁多年来一直坚持整理父亲留下的资料和自己多年游历、阅读积累的笔记,早已为自己要写的这部史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然而,正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改变了司马迁的生活。这里我们得从头说起。

公元前119年,汉军与匈奴展开决战,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各领精兵5万,向匈奴总部发起进攻,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将匈奴单于打得落荒而逃,并且还俘虏了匈奴的相国、小王、将军等重要人物共83人之多。从此以后,匈奴向西迁移,再也不敢对汉朝有所侵犯,但不是说,从此匈奴就乖乖地顺从于大汉朝了,实际上,西迁以后的匈奴,一直在养精蓄锐,伺机反攻。后来汉朝和匈奴也曾有过几次和谈,但都没有成功。

公元前107年,匈奴甚至还扣留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此后又多次侵扰汉朝的边境,汉武帝决定再次对匈奴用兵。公元前101年,汉武帝下诏攻打匈奴。匈奴单于刚刚换了新人,新单于闻风丧胆,派使者去跟汉武帝说:“我岂敢同汉朝天子相比?汉朝的天子,是我的长辈。”并且将扣留了几年的汉朝使者都放了回来。汉武帝轻信了新单于的话,为了表示汉朝的豁达大度,汉武帝不仅把扣留的匈奴使臣送还,还派了苏武、张胜、常惠等人,带上丰厚的礼物又一次出使匈奴,转达汉武帝对新单于的问候。不料新单于见了汉朝使者后,反而变得傲慢起来,他把汉朝使者的友好态度,当成了对他匈奴的畏惧,这使得两国的关系又一次回到了紧张的局面。不仅如此,匈奴方面还将苏武等人扣留,并将苏武发配到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去牧羊,苏武牧羊的历史故事就是由此而来的。苏武在荒凉无人烟的北海一带整整放了19年的羊,后来以交换人质的方式才回到汉朝。

汉武帝得到苏武等人被扣留的消息后,于公元前99年,派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3万,从酒泉(今甘肃酒泉县)出发,与匈奴的右贤王交锋于天山。这个李广利,根本就不是带兵的料,只因他妹妹是汉武帝的宠妃,他就借着这层裙带关系爬上了贰师将军的官位,实际才能十分平庸,可以说是十分无能,这样的人领兵与匈奴作战,必然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果然不出所料,在与匈奴的初次交锋中他就损兵折将,最后只是领着剩下不多的残兵败将灰溜溜地回来了,而他却装出一副苦战告捷的模样,以赢得汉武帝的嘉奖。

在李广利领兵去攻打匈奴的时候,汉武帝派李陵负责掌管这3万军队的辎重。李陵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孙子,他长于骑射,谦和仁爱,很得人心,颇有李广的遗风,受到汉武帝的赏识。他曾经奉汉武帝之命,带着800骑兵,深入匈奴的境地去探测地形,回来后担任骑都尉,并按照汉武帝的指示,在酒泉、张掖一带,练兵5000余人,准备用来对付匈奴。

凭李陵一番平匈奴的大志,岂肯在无能的李广利手下掌管辎重?于是他急忙赶往长安,面见天子,请求天子收回成命。

汉武帝见李陵不肯听从他的指派,有点不大高兴,他让李陵阐述理由,李陵说:“陛下,我奉您的旨意在酒泉、张掖一带练兵,不敢稍怠。所挑选的士兵都是荆楚之地的勇士、奇才剑客,他们勇猛有加,才智过人,力气大得可以跟猛虎搏斗,骑射技术也十分精湛。我愿意带领他们深入到匈奴的腹地,引开一部分匈奴兵力,从而减轻贰师将军的正面压力。”汉武帝稍加迟疑,对他说:“将士归谁统领是无关紧要,可是我派出的兵力太多,现在分不出骑兵给你啊!”李陵见汉武帝已经被自己说动了心,大喜,倒地便拜,“皇上,我不需要骑兵,我就用5000步兵直捣匈奴的巢穴,以寡击众!”汉武帝很赞赏他的这份胆量,遂批准了他的请求。

李陵回到练兵的地方,忙于整顿军备,筹集干粮,5000名壮士个个也是摩拳擦掌,豪情满怀。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忽然朝廷传下来圣旨,汉武帝命令他务必要在九月份到达东浚稽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阿尔浑河与图拉河之间)南面的龙勒河,观察匈奴的动向,如果没发现匈奴,就到受降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狼山西北)整编队伍,休养士兵。

汉武帝对李陵主动请战的勇气不是很欣赏吗?既然准了李陵的请求,又怎么突然下诏干涉李陵的行踪呢?这里面的细节李陵就未必知道得很清楚了。

原来,当日汉武帝准了李陵的请求之后,为了保险起见,又派了强弩都尉路博德去接应他。这路博德曾经在伐南越之中立过大功,被拜过伏波将军,资历自然要比李陵老得多,他很不愿意屈从于李陵这一出道不久的小将,因而借口匈奴正兵强马壮,不好对付,请求缓兵,次年春天再去。汉武帝疑心这是李陵自己夸了海口之后又后悔了,因而托路博德这样说。他很不高兴,急令李陵出兵,同时也命令路博德马上出兵西河(今绥远境内黄河以西地区)截断敌人的后路。

李陵接到命令后不敢拖延,马上率领他的5000士兵出发了。他们从居延(今宁夏北部)向北,走了30多天之后,到达了浚稽山。李陵一面派人安营扎寨,一面细细勘探地形,并且叫人把沿途的地形都画了下来,交给部下陈步乐,让他先回去向汉武帝禀报。

陈步乐见了汉武帝之后,将李陵那边的情况大大宣扬了一番,说李陵领兵有方,很得人心,5000名士兵都肯为他效尽全力,死且不辞。汉武帝一听大喜,顿时觉得胜利在望。盛喜之下,将陈步乐留在朝廷,做了一名郎官。

在朝廷上下皆以为李陵这边万事顺通、胜利指日可待的时候,李陵他们却陷入了一场死战。

原来陈步乐走后不久,李陵他们就被匈奴兵力发现了,随即有六倍于他们的敌军将他们团团围住,匈奴单于亲自领着一队人马向李陵他们冲过来,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敌军,李陵异常镇定,他排好阵式,命令士兵向敌军放箭,顿时千弩齐发,敌军纷纷落马,单于被汉军的神威所震慑,不敢再进一步,领着剩余兵力仓惶向浚稽山上逃去,汉军乘胜追击,又杀了几千匈奴。

初战告捷,军士们无不欢欣鼓舞,却没料到一场更大的苦战正等待着他们。

那单于损兵折将,岂肯善罢干休?马上又亲领了8万多人马再次攻打汉军,李陵他们一面沉着迎战,一面向南方撤退,几天之后,来到了一个山谷,连日杀敌,士兵中已经有不少中箭受伤的,李陵将队伍重新编排了一下,次日又杀了敌军3000多人。5000壮士浴血奋战,到此时已死伤累累,而朝廷竟没有派一名援军前来救助。李陵见敌军实在太多,就想沿着龙城(今鄂尔浑河西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的故道回师,于是他领了士兵向东南方向撤退。四五天之后,一行人走到了一个有芦苇的沼泽地,匈奴从上风放火,顿时一片火海将他们包围,为了自救,李陵和士兵们放火烧掉了自己周围的芦苇,以免火势蔓延过来。这一危险过后,这一群勇士又继续向南方行走。不久,到了一座山下,单于亦紧紧追击到了南山(今阿尔泰山的一部分)。单于在南山上观望了一下陵军的阵势,觉得这队疲惫之师已经不堪一击了,于是派了他的儿子前去攻打李陵军,没料到李陵他们依旧异常英猛,辗转于树木丛林之间,又杀了几千匈奴,单于见事情不妙,正要增派兵力,李陵已经发现了他,遂令发连弩射杀他,嗖嗖利箭飞来,单于吓得逃下山去了。

回到军帐的单于惊魂未定,李陵军的英勇还击让他束手无策,同时,他也疑心李陵军且战且退,是不是想把他们引入汉军的大埋伏之中,因而是进、是退,单于犹豫不定。

恰在此时,李陵军中出了一个叛徒,他向单于告密说:“李陵军没有后援,而且箭都快用光了。现在只有李陵和成安侯韩延年各领了800人在前面抵抗,那分别打着黄旗和白旗的就是。只要用精锐兵力把他们射杀了,李陵军就可以马上攻破了。”

同类推荐
  •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本该风流才子游戏人间,却偏偏注定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本该诗词歌赋美酒佳人,却偏偏沦为亡国之君王朝易变。若单单身为文人,倒也好。若只是作为帝王,也不错。偏偏二者并存,注定了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不该带着文人性情,生于这最是残酷的帝王家,长于这烽烟乱世。江山犹是,可惜不再是自己的江山。昔人非,却偏偏只能自尝其果。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传奇故事,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安德鲁·卡内基,13岁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苏格兰穷孩子;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钢铁大王。他从小爱好学习,争强好胜,力求自立,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乐观地笑对困难,因为“乐观的性格比财富更值钱”。他以给家人和朋友讲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写出了这部自传,书中主要介绍了父母和童年、邓弗姆林和美国、匹兹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司、主管、内战时期、造桥、铁厂等内容。因此本书读起来朴实自然,真实可信。我们仿佛在听他娓娓道来,听他讲述富于传奇的精彩故事,从而获得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从上古时代到王朝结束,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所有你能够记起来的风云人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君王、武将、思想先哲、文学家、忠臣、发明家、变革家,任何一个领域的人物几乎没有疏漏。记载的他们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将我们带进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一起翻阅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感受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膨胀,热血沸腾,在内心深处多一份对祖国、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与崇拜。
  •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大艺术家的审美故事

    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达·芬奇的艺术之手,着重描绘人类的精神领域,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蒙娜丽莎》是世界绘画史上的传世之作。
热门推荐
  • 幻狱剑主

    幻狱剑主

    幻灭成空,寂灭成梦。幻道永恒,剑道苍穹。风雷锻体,地狱瞳术。以剑为主,以幻为辅;以幻为主,以狱为辅——幻即是吾,吾即是幻。若天灭幻,则幻颠乾坤;剑即是吾,吾即是剑。若天灭剑,则吾破苍穹。(Ps1:这是一个以幻剑道为核心的故事。Ps2:这是一个人渣重生来改变自己做错的故事。Ps3:新手一枚,请多指教。因为时间关系,所以每天一章,请多见谅。)
  • 重生未来之全娱乐上帝

    重生未来之全娱乐上帝

    无幽默感,人际关系糟糕的秦朗一不小心穿越到平行世界。发现这个世界人们生活节奏火箭快,绝大多数人都存在或大或小的抑郁症。然而,这个世界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东西实在太少了。这里没有流行音乐,没有诸如四大天王、好莱坞巨星这里没有爽到爆的小说,没有诸如三少、西红柿、凡语等超级大神这里没有小品,没有诸如本山,丹丹,冯巩这样的小品大师。这里没有游戏,没有....秦朗觉得,自己要是没有“娱乐上帝系统”,自己也会变得抑郁。叮咚!系统奖励:微电影秘籍一本擦,终于可以让倒霉的王大锤降生了!
  • 独家沦陷:首席老公求放过

    独家沦陷:首席老公求放过

    一夜醉酒,他将她错当成她,心爱的女人负气出走。奉子成婚,他千般不愿,她难掩欣喜,以为多年的苦守终究会开出花。婚姻五年,她小心讨好,他却不闻不问。女儿的敏感,女儿的成熟终究成了心里的一根刺;一次宴会,温婉的她向众人提出离婚,他却开始不依不挠!
  • 岁月,缝花

    岁月,缝花

    人生总有一些来不及实现的梦,年轮。于是在斑驳的指缝间,隐隐约约的都学会了缅怀祭奠,曾经逝去的些许美好!
  • 天地双决

    天地双决

    “斩情根,断红尘,入无情道。”“练魔气,修魔心,化魔形。”“从今天起,我叫沐寒幽。”男孩儿一脸坚定道。“寒水柔今日以血起誓,不杀沐寒幽,誓不罢休。”“木头,我走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沐大哥,其实我一直...哎,所以,只要能救你,就算用我的命来交换,我也愿意。”“我不信,我不信命,我不信天,你在骗我,你们都在骗我,啊,为什么?”......
  • 回忆落成灰

    回忆落成灰

    那个年代,爱情是纯真的,没有太多顾虑。后来,他们被社会改变了,爱情不过是金钱之下的玩物。到后来才发现,爱情才是美好的,只可惜一切都过去了。回忆成了萦绕在心头的梦,但却不敢轻易的反动,怕回忆成灰迷伤了眼。
  • 当我回忆过去

    当我回忆过去

    怎么说呢?我自认是一个随性和豁达的人,也没有多大的毅力一直呆坐在电脑上,但有时候还是有一点小空虚,后来我觉得这一点小空虚应该利用起来,写一写不入流的小文章。一个简单的故事来抒写我的过去,我不太愿意写简介,因为简介都在书中,我在这里也不笼统的写出一两个短句了,如果有人想看,他就会得到部分感悟的。
  • 抢个相公同修仙

    抢个相公同修仙

    修真太寂寞,想找个帅小伙当老公双修小伙不能光帅而且还要修为高强还等什么下山去找老公
  • 痞子佣兵王

    痞子佣兵王

    我非英雄,广目无双,我非坏蛋,照样嚣张。
  • 一品凰妃:王爷,井水不犯河水

    一品凰妃:王爷,井水不犯河水

    最后的最后,他才相信命中注定这一说,上千年的轮回,终究敌不过当初轻言许下的承诺。“不要试着离开我,否则,哪怕是上九天下地狱,拆了那天庭地府,我也要一寸一寸将你挖出,与我生死同衾!”*初遇之时,他救她于铁蹄之下,临了凉凉抛下一句:“脑子不灵,反应迟钝,以后无事少出门。”再次相见,便是花好月圆良辰美景洞房花烛夜,他手持喜秤,轻挑盖头,眸光平淡波澜不兴:“姿色平常,身无二两肉,坊间传闻洛家三小姐爹不疼娘不爱,看来是真的。”她语噎,坊间还有传闻,当今六王爷年过二十未曾娶妻,且容貌丑陋性格怪癖,嫁给他就等于守了活寡。*本想着井水不犯河水,不料刚过回门之日他便娶了个女人回来,还是地位在她之上的正妃。一句话,堵得她心慌。也罢,她不妨养养小草,悦目又怡情。指着老天咒怨无果,终于认命地决定好生做他的妃,殊不知这只是一切计谋的开始。*当一切温情不再,真相昭然,他,终究不再是他。绝望而笑,心底升腾而起的彻骨寒意犹如来自万丈幽冥,唇边笑容却妖冶如罂粟,惊艳了刹那,照亮了芳华。“若不爱我,便放我走。”“就算不爱,你也注定只能是我的女人。”情缘三生,何处繁华笙歌落,沧海万倾,唯愿一生为一人。*深情腹黑无限,结局一对一,亲们别忘了“加入书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