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7100000010

第10章 价值观:人生价值在奉献(2)

二是价值主体的单一化和价值运行机制的单向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全社会计划的决策者和代表者,是社会最高的、也是唯一的主体。国家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直接指令来维系社会的协调和统一。全社会各地区、各层次的行为者(单位和个人),都在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中执行一致的计划,向同一个主体和计划负责。基层单位和个人只被当做“零部件”一一颗螺丝钉,只能随着国家机器的大系统运转,而不是独立的主体。这样一来,单位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完成国家的计划,符合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得到国家体制系统的承认、肯定和支持等。这样,被强化起来的就是下对上的服从和依赖意识,责、权、利相分离的意识,“等、靠、要”成了它的最极端表现。国家计划对社会生活自上而下的调节不仅是单向的,而且是静态的,它以计划本身保持相对稳定为前提,让实际操作服从计划,其结果必然窒息社会的活力和效率,也难以发挥个体的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并且,在这样一套僵化的体制下,形成了一系列保守、落后的价值观念,如“以穷为荣,以富为耻”的观念,“一大二公”、“平均主义”的观念,“大锅饭”、“铁饭碗”的观念,“耻于经商”、“无商不奸”的观念,权力过分集中、忽视民主和法治的观念,思想僵化、“唯上”、“唯书”的观念,轻视知识、鄙薄技术、无视人才的观念,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观念,不重效率、轻视管理的观念,等等。不难看出,这些观念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而大多是应该被破除的封建主义和小生产体制的陈旧、落后的观念,却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强化。这类与市场经济严重不相适应的观念仍然残留在一些的人头脑里,也残留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里。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变化趋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予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化以积极的影响。它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自立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它的起始阶段,由于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行政措施不得力等原因,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诸如,投机取巧、以权经商、行贿受贿、分配不公,忽视道德、拜金主义等。在市场发育的初始阶段,由于人们从理论到实践对市场经济感到有些生疏,因此,一些人在接受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接受了某些消极影响,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1.在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上存在务实化、功利化趋向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公众的最高价值规范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而努力奋斗”。在那个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许多干部、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坚信并且履行了这一信仰的,创造了许多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报酬的先进典型。广大群众对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是乐于接受的,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约束自己的言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当前,有些人认为为人民服务是抽象的政治口号,不值得去追求。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减退,追求个人实惠,乃至急功近利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在处理政治与业务、红与专、德与才的关系上,明显地向后者倾斜,把“政治”和“德”看成虚的、软的,而认为“业务”和“才”是实的、硬的。价值评价标准开始由理论原则向现实生活转变。对于是否被评为“先进”、“标兵”,是否受到人们的赞誉已趋淡化,已经不崇尚“生活是低标准,工作是高标准”的行为准则,个人价值的标准开始转向经济收入多少、求取实惠和实用主义思想同时萌发滋长。

2.在基本价值导向上出现多元化趋向

长期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居于一元的主导地位。这种价值观要求人们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绝大多数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基本上在行动中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当前中国社会,基本价值导向已呈现多元趋向。有信奉“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价值观,也有信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有的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活准则,也有的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自利人生观,还有的信奉既不大公无私也不损人利己的“合理的利己主义”人生观。既有崇洋媚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也有依恋传统、怀恋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爱价值观。总之,在多元纷呈的价值观格局背景下,有些人已从“无条件”服从集体趋向有条件服从。他们往往巧妙地保护个人利益,想方设法达到和满足个人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甚至公开与他人攀比,与组织讲条件,不达到个人目的不罢休。

3.在价值目标上出现理想淡化、行为短期化,以及价值体验感性化

当前,一些人认为理想太远、太空、太大,不值得设定追求,而个人的现实生活却是最为实惠的。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状况和现实的利益,有的甚至对金钱、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金钱的重视和追求是必然现象,相对于以前不敢言利的传统价值观来说,确实是进步。但是,一些人在追求金钱时,总想以某种投机取巧的方式甚至卑劣的手段来取得。为了牟取暴利,可以偷工减料以至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而根本不顾他人的利益与死活;为了获取利润,可以不惜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了赚取优厚的报酬,有些文化人可以胡编乱造,频频炮制出精神废品而不惜误人子弟,毒化社会文明空气。

当前,还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注重长远规划,树立长远目标,而是注重近期效应。有的领导干部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可以不顾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大搞虚张声势的泡沫经济和“竭泽而渔”式的短期行为。这是急功近利的突出表现。在生活情趣方面,有些人趋向通俗化、感性化,排斥了刻苦钻研业务与技术的理性和精神价值,已经不满于将主要精力倾注在工作中,比较注重物质生活和寻求感官的快乐。

以上这些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变化的现实基础;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复杂原因,使人们在价值观的变化中往往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相交织、相矛盾,甚至在不同年龄的人的行为表现上也不相同。

三、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面临着价值观的严峻考验,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变化,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价值无价值,什么是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的一种观点和评价标准。共产党员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首先,共产党员要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

当前,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认真思考价值观变化的背景问题:从国内环境看,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人们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同时,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也容易使一些党员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发生价值观扭曲。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战略时,尤其加强了“价值观”渗透和攻势,赤裸裸地用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影响我们,从而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目的。

西方资产阶级所奉行的个人中心、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既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精神支柱,又是他们腐蚀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手段。人们一旦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就必然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西方敌对势力曾经以这种手段,在某些国家得逞。因此,他们正在加大力度,对我们的党员推行西方的个人中心、个人自由、金钱崇拜和追求享乐的价值观。

面对国内外腐朽价值观的不断腐蚀和影响,共产党人怎样才能保持清醒头脑,站稳立场,经受住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亲情关等等的考验,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从根本上讲,首先要解决什么是“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实质上就是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共产党员应当奉行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价值观,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划清界限。

在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利益主体的社会内,处于不同的经济、政治的利益关系中的人,必然会有各不相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在当前我国社会中,在价值观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一种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把个人看做唯一的目的,把社会看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因而认为只有个人的一切,才是最重要、最值得去追求的。因而必然会认为,只有追求个人的私利,谋取金钱和名位,才算有最大的价值,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则被认为是没有价值,也不值得为它去奋斗,更不值得为它去献身。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实质是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是私有制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同类推荐
  •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如何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辩证统一,使改革开放的实践效果与改革主体的价值目标相一致,这是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深入进行的重大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体系化建设,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国际政治学新论

    国际政治学新论

    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际政治学的最基本范畴和最基本原理,分析了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外交政策等的含义和特点,阐明了国际政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行为主体相互作用的条件和方式,探讨了国际政治体系及其基本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最后论述了战争与和平、全球化与现代化等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本书适宜于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及研究生参考用书。
  •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迈向小康之路:一个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思考与探索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回顾我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一不是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我们讲这样的理论、钻研这样的理论底气足、热情高。
  •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本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同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商品和价值、货币和货币流通量、资本及其价值增值、资本主义积累、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资本主义的分配等。
热门推荐
  • The Soul of Man

    The Soul of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荒神道

    天荒神道

    这是一个属于唤灵技的世界,能以身呼唤天地,降灵技于身。一境界,一唤灵。有唤灵技威力惊世,毁天灭地,也有唤灵技天生弱小,也有其独到之处。主角在异世界得荒体传承,修至大乘,掌可碎星河,脚可破天地,纵横天下。炼体,摘星,神宫,八荒,混沌荒体五大境界,肉体无双,神通震世。
  • 乱世情缘之桃花酿

    乱世情缘之桃花酿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平凡小女生,一朝穿越成了邶国将军之女。时逢乱世,三国争霸,战乱不休;父母失踪,身世成迷,暗潮涌动。美男云集的邶国皇宫,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桃花树下一世的许诺,是否只是年少轻狂的玩笑?十年风雨,再相见时,故人是否安好?乱世战场,只剑单骑,且看她如何翻云覆雨,倾负天下。
  •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
  • 仙与冼寻

    仙与冼寻

    屠神龙,斗苍天。夺得帝位已成尊,豪情万丈天地间,少年血,犹未染,杀身成圣为佳人
  • 一品宠妃:快到相公怀里来

    一品宠妃:快到相公怀里来

    异界女佣兵X执行任务中机缘巧合来到了一个星云大陆的地方,新身份废物、庶女、灾星、还有太子未婚妻,爹不疼,娘还害,姐姐时常来伤害,未婚夫跟着来做坏,看我如何扮猪吃老虎,修魔法,唤神龙,一口喷死你,大殿上,妖孽男子请求赐婚,“我们不熟!”某男狡黠一笑:“抱过、看过、睡过算不算。”某女无奈:“翼王殿下,抱的是衣服、看的是画像、睡,那根本就是很纯洁的好不好。”朕宣布:“花家有女卿若……”“爱妃,快到相公怀里来。”
  • 异世热血战歌

    异世热血战歌

    在我国有一只神秘的特种部队,名叫斩魂,在一处神秘任务中,斩魂队长刑天穿越到了异世界,金钱,美女,权利,一次奇妙的旅程开始了……
  • 穿越之本宫无爱

    穿越之本宫无爱

    从高高在上跌落到人间,天道阻我,我就让你没时间阻我,法则排斥我就让你变成我的法则,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我超强的脚步,爱情不过是弱者才有的东西
  • 我们的故事,温暖的回忆

    我们的故事,温暖的回忆

    人这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点事,我们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快的,但是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我没有办法吧所有的细节都写出来,但能够纪念我们这段哭过笑过感动过的青春时光,那就足矣了。小傲娇,二涵,小薛,晓敏,皮皮还有二百武,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这段孤独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