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2600000026

第26章 王冕

王冕(1287—1359),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贫好学,为人放牛,自学成才,工诗善画。举进士不第,隐居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工墨梅,又能刻印,兼工诗,部分作品反映人民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有《竹斋集》。

王冕出生在乡村里,父母都以农耕纺织为业,王冕七岁时,父亲病世,他家里变得更穷了,他读不起书,母亲就让他去给别家放牛。

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读书声,心中十分羡慕。他站在外面,也跟着默默地记诵,不觉出了神。结果他的牛跑到别人田里践踏了庄稼,田主找上门来跟他母亲评理。母亲一气之下打了他。但王冕很倔强,仍旧趁放牛的机会,在学堂外听老师讲课。

有一天,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烦躁闷热,水牛热得在水里泡着不敢上岸,王冕和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突然,浓云密布,大风骤起,接着暴雨如瓢泼般地倾倒下来。一会儿功夫,王冕和小伙伴们都成了落汤鸡。暴风雨如急驰的千军万马,眨眼间就过去了。太阳钻出天边的乌云,天地间焕然一新,天空和大地被洗得一尘不染。那碧绿的湖里被夕阳映得通红。湖边的小山,照得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碧树绿草,格外好看。湖里的荷花正含苞待放,经风雨一冲洗,荷叶上银珠滚滚,荷花摇枝点头,那景色迷人极了。看着美景,王冕心想,若能将此景画下来,该有多好啊!

第二天,王冕便托人进城买了笔墨纸砚,决心学画荷花。起初,为了不浪费笔墨,他就折根树枝,在地上画荷花、画山水、画树鸟……他看到什么画什么,直到画得有模有样之后,才在纸上画。人们见他画在纸上的花卉,如真的一般,那颜色、姿态、神采,惟妙惟肖,人见人赞,人见人爱。不久,王冕的画名便传遍了诸暨城内外,很多人慕名到乡下购买王冕的画,以能悬挂其花卉图而感荣耀。王冕自学非常用心,经常忘了回家吃饭。每次日落西山,牵牛回家都要同伴提醒,否则,就会摸黑。

不到二十岁,王冕就能懂天文、地理、四书、五经,他熟读诗文,研习绘画。为了节约灯油,他晚上常常带着书本到佛寺里去读书。佛寺大殿里整夜亮着长明灯,这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因为他年少、聪明、精力充沛。江州郡有个叫韩性的读书人,是个名士,他与这座佛寺的长老关系密切。长老便将王冕在佛寺刻苦读书的情况告诉韩性。韩性听了,极为高兴,就把王冕收为弟子,并资助他读书、学画。

王冕在韩性的教育下,终于成了一代通儒。韩性去世后,王冕受到同门的尊重,他们都以师礼事王冕,对他就像对韩性一样地尊敬,实际上他成为同门的老师了。

王冕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研究过兵法,练习过击剑,常常自比诸葛亮,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有一次,一位朋友推荐他到府衙门去当文书,王冕说:我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还用到府衙门去听从使唤吗?”他平时也不愿意和当官的打交道,总想避开他们。王冕最初也曾应过举,但名落孙山。他慨叹道:

“我真糊涂,这是连一个懂事的孩子都不屑去做的事,我怎么去应考呢?”从此,他绝了功名利禄的念头,把自己做的应举文章都烧掉了,他的性格也变得放荡不羁了。有一次,他送母亲回老家去,学着屈原,自己做了一顶很高的帽子,买了一件很阔绰的衣服,把它穿戴好,坐上牛车,载着母亲,执着鞭子,挂着木剑,唱着山歌,去到村里。沿路人看得直发笑,王冕可不在乎。有时,他骑在牛背上,聚精会神地读着《汉书》,人们看见也觉得好笑。王冕为什么有这些奇特表现呢?这正反映了在当时腐败的统治下,知识分子忧郁和忿忿不平的心情。

自此之后,王冕一心一意在家作画,画山竹,画红梅,画古寺,画碧荷……集聚多了,就拿到集市上去卖,以此度生。

有一天,诸暨知县派人要王冕画二十四幅花卉册页送给元末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危素。王冕应许后,花了半个月时间在家里精心描绘,直画得那花卉如从花园里摘下来贴在纸上一般,既高雅、又美艳。春牡丹六幅,夏荷花六幅,秋菊六幅,冬雪梅、墨竹六幅,二十四幅花卉把四季的花魁都搬上了画页,一幅比一幅精彩,一幅比一幅逗人留连忘返。凡看到那画页的人,无不啧啧赞叹。

当诸暨知县时仁带着王冕的二十四幅花卉作问候之礼送给危素时,危素把那画页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专门备了一席酒请时知县赴宴。危素问时知县道:“这二十四幅册页花卉,是古人画的还是现代人画的?”

时知县答道:“这是诸暨县一个乡下农人画的,他叫王冕,年纪不大。作画时间不长,倘有不妥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危素笑着说:“时知县误会了,误会了!此兄弟不但才高,而且知识渊博,将来名位不在你我之下。不知可否约他来此会一会?也好向他求教求教。如他愿意,我想跟他结个忘年交,相互切磋切磋,不知此兄肯赏脸否?此事时知县切切替我玉成。”知县一口应允下来,第二天就派人去请王冕,哪知王冕得知消息出去躲起来了,知县只好作罢。

王冕有位同乡朋友名叫王艮(ɡèn)。王艮读书后考中了举人,担任了行中书省职掌文书的官员。这年春天,王艮因公路过诸暨,特抽出时间去王冕家看望,并给其母带了不少礼品。第二天,王冕到客店去回拜了这位同窗好友。那天,王冕仍穿着布衣布鞋,也没有修饰装扮,只拿着自己的几幅上乘字画。王冕同王艮互敬问候后,便把字画送给了王艮。王艮展开画卷,只见画上的墨竹、雪梅栩栩如生,十分欢喜:“先生如此好学问,应为官从政,报效国家才是。”停了一下,继又说道,“先生若能从政,便可吃薪俸,养老母,光宗耀祖。怎会像如今穷困潦倒?”王冕听了王艮的话,笑道:“王兄有所不知,起先我也曾去考过几次,耳闻目睹考场上弊窦丛生。

文章作得好的不—定能取,文章差的不一定不中我屡考不中,如何为官?即是考中了,做了官,也无能经邦济世。如今朝廷如此腐败,官场如此黑暗,我一介书生,如何能够适应?官场中人为了功名富贵,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即使有几个正直的人,也是常常受到排挤打击。在这样的官场,你心里能踏实吗?!”

这时,随从进来告知酒菜已经备好,请大人去用膳。王艮挽着王冕入了席。席间,王艮频频劝酒,王冕只象征性地喝了几口。少年时期天真可爱、善良纯洁的王艮不见了。如今的王艮显得是何等的粗俗,何等的世故!王冕想了很多很多。

临分手时,王冕将王艮所赠衣物原物奉还,使王艮十分尴尬。

不久王冕又到了绍兴城,仍以卖画为生,住在一座小楼上,靠教书过日子。为了使自己安心读书,他对一个书童作了条规定。如果有客来访,先让书童通报,只要是他愿意接待的客人,才允许上楼来。否则,一概不见。

当时京城里来了一位特派官员,听到王冕的名声,便骑了马来访他,书童通报后,王冕拒不接见。

等到这位官员离开不到百步远,王冕却倚楼长啸,故意让那官员听见。后来,他母亲在城里住不惯,娘儿俩又回到乡下。王冕亲自为母亲烧茶煮饭,过着清贫的生活。

母亲去世后,王冕积攒了一些钱,雇了船,备了粮食,到江南一带作了一次旅行,历览名山大川。有时遇到奇人侠士,便纵谈古今,一面狂呼饮酒,一面慷慨悲吟,被人视为狂奴。当游到杭州时,他欣赏了西湖的山光水色,也目睹了人民忍饥挨饿的惨状,尤其是看到了南宋皇帝的坟墓和北宋诗人林和靖的坟墓被盗的情景,心情很不平静,增加了他对元朝黑暗统治的不满,于是写下了《江南民》、《江南妇》、《伤亭户》等反映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诗篇。如《伤亭户》:

清晨度东关,薄暮曹娥宿。

草床未成眠,忽起西邻哭。

敲门问野老,谓是盐亭族。

大儿去采薪,投身归虎腹。

小儿出起土,冲恶入鬼箓。

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

不为公所干,惟务私所欲。

田关供给尽,鹾数屡不足。

前夜总催骂,昨日场胥督。

今朝分运来,鞭笞更惨毒。

灶下无尺草,瓮中无粒粟。

旦夕不可度,久世益何福。

夜永声语冷,幽咽向古木。

天明风启门,僵尸挂荒屋。

通过一家盐民的悲惨遭遇,揭露盐政官吏勒索民财、令人发指的罪行。

后又渡长江,过淮河,到达大都。途中又写了《猛虎行》、《冀州道中》等诗篇。如《猛虎行》:

去年江北多飞蟊,今年江南多猛虎。

白日咆哮作队行,人家不敢开门户。

长林大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

残膏乘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

老乌衔肠上枯树,仰天乌乌为谁诉!

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

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

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

折髀败肘无全民,我欲具陈难具陈。

给使移家向廛市,破獍猰喧成群。

此篇写元政府的暴政,使农村残破荒芜,人烟稀少,虎狼横行,到处被凄凉、恐怖、萧索的气氛所笼罩。逃亡归来的百姓,衣食俱无,还要受苛政的搔扰。茫茫尘世,已无百姓立足之地。

还有《冀州道中》,王冕也是途中所见,写成此诗。他通过一个书香世家的子孙变得目不识丁的典型事例,反映出元政府蔑视教化,重视骑射,使百姓堕入愚鲁、蒙昧状态的社会现实。历史上入主中国的异族君主,凡能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同化融合的,都能不同程度地推动社会和历史的前进。元蒙统治者反其道而行之,因而得到相反的结果。从这个意义来说,王冕的诗在更深层次上挖出了元朝历史不久的一个重要根因。原文是: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廓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著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酒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叮咛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切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问苍天,何时更能醒?

饮泣不忍言,指袖西南隅。

王冕到了大都北京,礼部尚书泰不花非常喜欢他画的梅竹,就想方设法把他留下来居住,并推荐他入馆阁供职,王冕对泰不花说:“你真是愚人啊!

不出十年,这里会变成狐兔出没的地方,我还做什么官?”

接着是翰林学士危素来访王冕,王冕知道危素住在钟楼街,只问了一句:“你不是住在钟楼街的那个人吗?”就再不同他讲话了。待危素走后,王冕就离开大都南归了。

王冕回到家乡九里山,以种田卖画为生。他在园子里种上了千株梅树,把他的画室命名为梅花屋,自称为梅花仙。还写了一首《梅花屋》诗:

荒苔丛莜路萦回,绕涧新栽百树梅。

花落不随流水去,鹤归常带白云来。

买山自得居山趣,处世浑无济世材。

昨夜月明天似洗,啸歌行上读书台。

他住梅园,仔细观察梅花的生长过程,从发芽吐叶、含苞待放到万蕊千花,他都十分清楚,因而他作画,总是一挥而就。他画的梅以密取胜,但密而不乱,多而不繁。他首创的“以胭脂作没骨体”的画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自己也颇为得意。他有一首《墨梅》写道: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当然也反映了王冕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他对人生的态度。最后一句“只留清气满乾坤”,既是咏梅,也是说他自己。

王冕卖画,但画上的题诗往往语含讥刺。有一次,在他画的一幅梅花图上题了这样的诗句:“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他不下来。”意思说自己如冰雪中的梅花,决不为元朝的功名利禄所诱。官府认为王冕毁谤朝廷,准备逮捕他,他于是准备离开。就在这时,他听说一位姓卢的朋友死在滦阳,只留下两个孤女。卢是杭州人,他便亲自到滦阳搬取卢的遗体,并携带两个女孩儿回到杭州。这时元末农民大起义还没有爆发,而王冕对他的同乡友人张辰说:

“黄河北流,天下要大乱了!”于是偕妻子入九里山隐居。

他的画很俏,据明初的人宋濂撰写的《王冕传》说,买他画的人特别多,是“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即按画幅的尺寸长短计酬。王冕是一个封建知识分子以其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的典型。

对于王冕的画,大都推崇备至。但对于他的诗,却很少有人赞美。其实王冕的艺术成就最大的是他的诗作。

王冕的绘画在元代的确是别具一格。不过,他的画比起同时代的赵孟、柯九思等,还是略逊一筹。他的诗,有人说应推为元诗之冠。元代诗人不少,成就却不很高。元诗格局狭小,题材单调,诗人气质和才华,都没有超过唐宋。而王冕的诗虽然未脱摹拟痕迹,但它题材广泛,才华横溢,不为唐、宋门户所囿,诗中集中保存了很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的佳作,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对元王朝所实行的愚民政策和高压手段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这在元代诗人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我们今天评价王冕,首先应推许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其次才是他的绘画艺术。至正年间,终于爆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一时间,天下大乱。方国珍占据了浙江,张士诚占据了苏州,陈友谅占据了湖广。朱元璋起兵滁阳,占据了金陵。不久,朱元璋又领兵破了方国珍,占据了浙江,自称吴王。朱元璋治军严谨,从不骚扰乡村市镇民众。王冕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有这样的人领导的起义军,必可成大事。

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率领的义军进入浙东,义军所到之处,人们夹道相迎。王冕决心出山,投奔义军。不久他就来到婺州(今浙江金华),投奔了朱元璋。

朱元璋久闻王冕大名,只恨不能相见。如今王冕主动投军,他怎不高兴?他和王冕携手进屋,分宾主施礼而坐。朱元璋笑着说:“我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相见,无比荣幸,望先生多指教。”

王冕谦恭地说:“我一介书生,学浅才疏,王爷领兵百万,战功显赫,如此平易近人,至感亲切。若能为王爷夺天下出谋划策,是王冕的幸事,死而不悔!”

朱元璋忙派人置酒,为王冕洗尘。酒席上,王冕说道:“大王远见卓识,治军奖罚分明,以仁义服人,谁敢不服?”

朱元璋听了王冕的谈话,不住地微笑点头。真是酒逢知己干杯少,二人直饮到日落西山。几天之后,朱元璋授予王冕谘议参军,常随朱元璋东征西战。因征战过于疲乏,王冕终于卧病不起。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因医治无效而去世。

同类推荐
  •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20位管理巨匠之设计人生

    本书重温顶尖管理巨匠们的光学思想与经典著作,领悟他们精辟而深邃的智慧,这样的智慧之光,必将指引着我们的理想与将来。
  • 康熙传

    康熙传

    康熙是封建统治后期最为英明神勇的帝王,也是奠定了清朝几百年基础的最核心人物。本书描述了他的功绩、情感、遭遇、谋略、经历。
  • 心理乔布斯

    心理乔布斯

    在这个人算不上长的一生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的纠结,怒放与凋零的轮回。他的成功导致了他的失败,他的失败又成就了他更大的成功。他想控制一切,他认为自己能控制一切。他不在乎伤害任何一个人,他不在乎摧毁任何一段关系。在他的身上,伟大与卑劣同时并存。但幸运的是,他的伟大最终战胜了卑劣。从此,这世上多了一个值得永远缅怀的名字--史蒂夫·乔布斯。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热门推荐
  • 我们的堇色流年

    我们的堇色流年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这是他们曾经一起许下的诺言,好不美丽。再见,却已是陌路。他不甘心,将她禁锢在了身边,不准逃离。“还没有结束呢,你怎么能临阵脱逃呢?”他覆着薄茧的指腹划过她的脸颊,语气邪肆。“腰酸腿疼……”她的四个字将他呛得有些说不出话来。腰酸腿疼能怪他吗?〔甜宠微虐1V1,男俊女靓,放心入坑〕喜欢此书,可加作者QQ:1551540798
  • 浅浅的蓝殇

    浅浅的蓝殇

    在邹小杰临死前把可爱多递给她时,她的自持、冷漠、骄傲在这一刻全部瓦解。对不起,小杰,我只能给你浅浅的爱.......
  • 末世降临之活着

    末世降临之活着

    末世降临,一个本来生活在社会主义最底层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并没有因为世界的突然的变化而有什么改善,本来就存在的背景问题,门第问题该存在的还是继续存在,他只能在生活的折磨下继续前进,用尽全身力气给自己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直到最后他才发现这个时候他已经站在了整个世界的顶点!在这个过程中他只有一种态度“请不要质疑我的人生,因为我在用尽全力活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墨史

    墨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语公主:希望的破碎

    血语公主:希望的破碎

    一个转学生的到来,使肜羽歆的希望,梦想一一破碎。但是就在这时候,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可以加我QQ3132273981,在里面提意见哦!
  • tfboys之一如既往的爱

    tfboys之一如既往的爱

    幸福的三公主,因为某些原因被自家妈咪得一通电话叫去了重庆。认识了明星tfboys,展开了一场唯美的爱恋,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却又不得以分开。猜疑,嫉妒,迎来的会是怎样的结局。失忆,仇恨,绝美的公主化身嗜血的女王,隐隐而来的是原谅还是复仇。黑暗过去,迷雾飘散,破晓之后,女孩们的心是否一如往昔?PS:【本书纯属虚构;原创禁止转载。耐心看哦】
  • Meteorology

    Meteorolog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贪一世温柔

    贪一世温柔

    现世,安魂泽一边看着报纸,一边喝着咖啡,脑袋里还杂七杂八的想着今天早上的怪事。突然,安魂泽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脑袋里出现了雾气缭绕的都城~安魂泽轻轻的暗骂一声:MD!又出现了这画面!安魂泽定了定神,动了动身体,脑袋里的都城已经消失云散。安魂泽放下咖啡。丢掉手里紧紧捏着的报纸,准备去出去散散心。他穿上帅气的西服。还特地照了照镜子。看着镜子中那唯美的少年,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