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意思的是,古人几经选择,最后选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深含“天地人和”的科学哲理的。古代人并不懂得气象科学,但对中秋节日的选定,却显现出古人对气候学已相当重视并有初步认识。一年有十二个月圆之夜,只有八月十五日最圆、最明、最亮,俗云“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晚,月球、太阳、地球的位置正好成180度,月球得到太阳照射的光线全部朝向地球的夜半球。所以这一天晚上月球的光面又圆又大,称为“满月”,亮度也大,皎月如同白昼。此时又置夏秋交替的气候过渡时期,大气环流处于调整之中,南方暖湿气流热力减弱,已逐渐退出大陆。而北方冷空气还在孕育过程当中,势力还不够强大,来不及南下影响。副热带高压气候形成,多是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同时在这种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水汽和杂质较少,大气透明度高,月亮反射到地球上的光线比较集中而且明亮,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也格外清晰明澈。所以选择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久盛不衰,就在于这个科学道理吧!
重阳节礼俗
我国农历上有七个重日: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其中九月九为两个最大的阳数相重,因此叫重阳节。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战国时即有此节,屈原《远游》中已有“集重阳人常宫兮”句。可见,重阳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据资料记载,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初期,当时皇宫中就在每年的九月九日饮菊花酒,吃“蓬饵”,戴茱萸,以求长寿。到汉朝末年,这一习俗便在民间流行了。后来到两晋南北朝,重阳登高,赋诗赏景,大为盛行,并成为当时的一件雅事。
汉朝所吃的“蓬饵”后来演变成糕。糕是发面制作蒸成,北京人称之为“发糕”或“花糕”、“丰糕”,可以加上许多干果做出各种不同的花样。高档一点的花糕,可以做成九层高,像座小宝塔。有趣的是,还将做好的两只或数只小羊放在发糕宝塔的顶层,以符合重阳(羊)的意思。现代全国各地为祝寿做的“寿糕”,即由此改进制作而成。在南方,这时螃蟹体壮肉肥,所以吃螃蟹喝菊花酒,已成为江南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佩茱萸,源于汉朝,而唐朝最为盛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这首咏重阳的名句,古往今来,无时不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重阳节又叫茱萸节。
重阳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明清以来更盛。
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是日京城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有女儿之家,送以酒礼,归宁父母。”那时认为,饮重阳酒,佩插茱萸,出游登高,花圃赏菊,都可避祸免灾,所以民间认为九数是不吉利之数字。九九重九,更是大大不吉,因而便产生了重阳节避灾的习俗。这也是重阳之日,人们都希冀出游登高的缘故。所以,山东滕县一带,出嫁不到三年的闺女忌回娘家过重阳;河南一带则称茱萸为“避灾翁”,称菊花为“延寿客”。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由来已久,相传始于东汉。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中说,在古时候,汝南县有个叫桓景的人,跟随费长房游学多年。一日,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里要有大的灾难,应该马上回家,让家里每个人都做一个袋子,里面装上茱萸,把袋子系在胳膊上,然后去登高、饮菊花酒、就可逢凶化吉了。”桓景按着长房的话去做,带领全家人登山游玩。到了晚上回家,看见鸡、狗、牛、羊一时间都暴然死去。长房听后说:“这是由这些动物代灾了。”东汉年间,这个故事传开,从此,每逢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为取吉利和避灾消祸、长寿不老,登高的风俗也就兴起来了。
重阳节登高之风,到了唐代已很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唐代诗人邵大震的一首诗云:“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这些诗描写的都是重阳登高远眺、观赏山河美景的情形。
重阳赏菊是我国古时就有的习俗。秋清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难怪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喜欢重阳赏菊,并留下许多动人的诗句。
菊花,不仅以它的千姿百态使人倾慕,而且更以它的傲然性格、刚强气质令人折腰。所以,人们爱菊、赏菊、敬菊、赞菊。以菊喻志、咏菊抒怀的名篇佳作传颂人口。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少年来,脍炙人口。
至于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的诗句,语言隽永,诗意清新,更写出了赏菊饮酒的情趣。谈到赏菊,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晋代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一位“菊迷”,种了一个大菊园,天天浇水、培土、捉虫,精心伺候。他常想,要是能让菊花一日开,客人一天来,那该多好啊!后来,他灌园浇花时,常常对着菊花自语祝愿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说也奇怪,那年九月初九,菊花真的一齐盛开了,客人们也都在那天来了。亲朋诗友,望着满园金菊,吟诗作笑,称那满园菊花为“重阳菊”。
壮族人民则把九月九日称为祝寿节,而且认为九九重阳,天高气爽,是个吉利日子。壮族传统习俗适逢老人六十寿辰,儿孙晚辈都要杀鸡宰鸭为老人庆贺一番。并为老人置一个“寿粮缸”,装满“寿米”,平时不能吃完。以后,每年九月九日,儿女们都要给老人寿粮缸里添满米。这天,出嫁的闺女也要带上儿女回娘家祝寿,并带新米回来给老人补粮缸。老人也把往年的寿米换出来,掺上糯米做成粑粑,送给女儿和亲家吃,表示同福共寿。
我国政府于1988年正式规定九月初九日为敬老节,每年敬老节,全国各地都要开展敬老活动,关心老人生活,请老人参加庆祝会、观看文艺演出等。不少街道和乡政府,还对八十岁、九十岁的老人逐户登记,编印“寿星”花名册,以便逢年过节登门慰问、赠送拐杖和营养补品等。
此外,还有许多谚语是关于重阳节的。民间这天忌无雨,谚云:“重阳无雨一冬干”,“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重阳以后,日见天寒,农谚又有:“九月重阳,移火进堂(烤火)”。
腊八节礼俗
腊八,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腊”是古代一年辛勤耕作喜获丰收至年底要举行一种对自然界风调雨顺的答谢祭。又因先民多在十二月腊祭先祖百神,所以又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后来,这个腊祭的日子就选定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即称腊八。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形成祭祀节日了。
腊八节的主要内容是供献天帝、祭祀神灵、祭奠祖先、祭鬼禳灾等,后来又增加了“赤豆打鬼”和吃“腊八粥”等活动和食俗。
腊八粥的传说有三种:
(1)共工的儿子死后变成了撒播瘟疫的鬼,这个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有“腊八赤豆打鬼”之说。所以,腊八粥多以豆熬煮,就与此有关。
(2)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宗教习俗又渗透影响了这一节日活动。相传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是佛教的节日,称“成道节”。据说:释迦牟尼在成佛前,普遍游名山大川,探求人生之道,十二月初八日,走到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因长途跋涉,又累又饿,昏倒路旁。这时一个牧女赶到,就把自己带的杂粮剩饭,加上采集的野果用甘甜的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地喂他,把他救活,使其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得道成仙。
寺院僧侣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到这天就用香谷杂粮煮粥供佛。传到民间,平民百姓也加以效法,用各色杂粮做腊八粥便成习俗。在宋代,腊八节吃腊八粥已流传开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一诗中就写道:“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3)明太祖朱元璋传下来的。据说,朱元璋小时给富人放牛,常挨饿,不得不到处偷点东西充饥。一次,不小心被主人捉住关在一间小房子里,也不给他饭吃。他饿极了,发现有一个老鼠洞,于是便去扒老鼠洞,想找只老鼠充饥。不料扒出了洞中老鼠搬积的大米、豆子、红枣、芋艿等五谷杂粮,于是他便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煮成粥吃,他感觉这顿粥比什么都好吃。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不消说,连山珍海味也都吃厌了,觉得什么也不合口味。一天,忽然想起小时候煮老鼠粮吃的味道来,就令太监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煮了一锅粥。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叫“腊八粥”。官员们见皇上吃这种粥,就学着做来吃,民间也跟官员们学,于是,吃腊八粥,就成了一种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现在广大人民仍喜欢吃腊八粥。多用黄米、江米、白米、小米、菱角米以及各种豆类、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等熬成,像罐装八宝粥等还打入了市场。人们品尝着五谷的美味,评论着各种作物的优劣,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因此,有的地方把这一天叫做“庆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