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7200000004

第4章 孔子(4)

首先,计拆都。叔孙施子自告奋勇,亲自率领军队,拆掉了都的三尺城墙。而都的叛徒侯犯两年前就已叛逃在外,虽又重新杀了回来,却得不到本邑百姓的支持。因此,计拆都的计划执行得非常顺利。

计拆三都,首战告捷,大获全胜。

按计划执行第二步:计拆费都。

计拆费都的举动惊动了盘踞在费都的公山不狃。他为了逃避被拆毁的厄运,先发制人,提前率领军队进攻曲阜的王公。叛军来势汹汹,箭如雨下,好几支箭都射到鲁定公的身旁,情况万分危急,众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惊慌失措,孔子却镇定自若。因为对此他早已作了防备。

忽听有人大吼一声:“叛贼哪里逃?”只见申句须、乐颀两位大将率领部下,组织反击。公山不狃终因势单力薄,最后实在支持不下去,逃出了国境,到了齐国。

于是子路率领军队乘胜来到费都,把费都的城墙削低了三尺。

最后一步,就是计拆成都。

成都是孟孙氏的都城,它靠鲁国北边的边境和齐国邻接,所以孟孙氏的家里有人反对拆城,他们的理由是说把城池拆掉了。就没有了防备,假如这时齐兵来进攻的话,就没有抵挡的力量了。孟孙氏考虑到这一点,决定不拆城。

鲁定公见孟孙氏不拆城,想用兵强制执行,于是派子路率军全力攻成都。孟孙氏早有准备,只见守城战士个个骁勇善战,滚石俱下,子路的部下伤亡惨重。

转眼间,12月来了,天气转冷,鲁定公亲自率兵攻城。但鲁定公本人受不了寒冷的气候、简陋的营帐,想起此时宫内炉火正旺,并有歌舞作乐,于是便不顾孔子屡次进谏,径自班师回朝,回宫寻欢作乐了。

至此为止,计拆三都虽取得了些成就,但终因不彻底而以失败告终。

孔子计拆三都以失败告终,这是由于在进行过程中,三桓逐渐认识到孔子的目的是“强公室、抑三卿”,与他们的“弱公室、强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

三桓在此之后,仿佛变换了一副面孔,每次见到孔子都很冷淡,尤其是季桓子的变化最为明显。

上文我们提到过,由于夹谷会盟的胜利,孔子的威望提高了许多,由此鲁国的实际执政者季桓子也极其赞赏和信任孔子。于是,在鲁定公十二年,孔子受季桓子的委托,处理鲁国的许多重要政务,担任了鲁国的大司寇。

其实,在小小的鲁国,在贵族统治集团中,除有名无实的鲁定公和掌握实权的季桓子,这时的孔子已跃居为第三号人物了。

但孔子和季氏之间的“蜜月”毕竟是不稳固的、短暂的。尤其是计拆三都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显露出来了,“蜜月”当然也就消失了。

命运的转折是如此突然,眼前的事态发展超乎孔子的想像,就像前不久提升大司寇一样那么突然。孔子此时有了一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无奈。

孔子是一个坚定的人,他不会为权贵而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屈从苟安。既然合作破裂了,又不肯听从季桓子的摆布,那只有辞官离鲁这条路了。

对此,他的弟子们各执一词。

子路说:“先生,您经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不能为利益而放弃自己的思想主张。”

冉有争着反驳他说:“树立自己的政治观点是为了有一天能将它付诸实施。如果你的思想不得以实施,你的想法只能变为一纸空文,毫无意义。现在,我们暂且后退一小步,稍稍妥协一下。以后,我们得到机会,就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了。”

正在孔子对此犹豫不决时,邻国的一个拙劣的政治阴谋,终于促使孔子下定决心,辞官离鲁。眼望着鲁国的繁荣,邻近齐国的担心与日俱增。夹谷会盟的诡计没有得逞,齐景公和相国等大臣还是不甘心。

于是,齐景公召集了家里商讨预防鲁国称霸的大策。

最后,他们利用美女和良马来收买鲁定公和季桓子,孔子反对定公沉迷美色之中,从而离间了孔子与鲁定公关系。自此定公一有机会便与美女鬼混,逐渐丧失了大夫们对他的信任。

孔子彻底绝望了。于是,一声不响地率领弟子们离开了故国。

途中,定公派师已追上孔子师徒,一再挽留,孔子没有明确回答,只以歌委婉地劝定公不应爱美人而不顾江山。

师己听了孔子的歌,了解孔子的意思,无法回答。

孔子基于济世救人的心理,还是期望定公能番然悔悟,不要再沉迷于女乐与文马之中。但定公却还没有回心转意。孔子只好坚持行程。

就要离开父母之邦了,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想起留在这里的妻子、儿女、学生,回忆着出位以来的风风雨雨,孔子不禁感慨万千。父母之邦让他难以实现抱负和理想,他仍舍不得离开他深爱着的这片热土。孔子下车,俯身抓起一把土,遥向家乡,深施一礼,然后重又登车赶路。

此次出走,孔子开始了14年的漫漫周游列国的旅途。

7.游说列国

孔子师徒首先到达了卫国,卫国在今河南省境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卫国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有几条河流流经全境。可以称得上水利资源充足,土地平坦、富饶,是农业生产和人类繁衍栖息的肥沃之邦。

孔子一行又渡过濮水,进入郊遂,即被沿途人烟繁盛的景象所吸引。

孔子认为在满足人们经济生活需要之后,要对他们施以礼教,这是孔子从鲁国出走后畅谈的第一条政见。

几年来的从政经历,让孔子更加关注政治经济环境对实施礼乐教育的重要性。他难以设想,当国家战争频繁,苛赋沉重,人民处于饥寒交迫之时,又如何讲究礼仪呢?不讲礼仪,又如何使国家繁荣而又充满文明、诚意祥和的气氛呢?“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他从前在齐国听到的这句话,此时此刻又回响在耳畔。

师生一行人又走了一些天,终于到达了卫国的都城帝丘(今河南滑县)。他们准备在子路的妻兄颜仇申家住下。

子路向颜仇申说明了来意,颜热情地表示,请他们留住在他家,并且对孔子说:“难得夫子光临寒舍。夫子英名,四海皆知,明天早朝我便奏明主公,他定能重用。”

经过几十天的焦虑、奔忙,疲惫不堪的孔子终于可以轻松下来。这一晚,他睡得又香又甜。

卫灵公听说孔子来了,十分欣喜。他很早就仰慕这闻名于诸侯国的先生。为了赢得一个“礼贤下士”的美名,便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孔子一行。

孔子走访灵公,卫灵公已经年近70岁,五短身材。见了孔子,说:“夫子博学多才,天下闻名。辅佐鲁君治理鲁国,成绩卓著。又有众多弟子,也都多才多艺,出类拔萃。今日来到卫国,我很是欣幸。”

卫灵公又问道:“您仕鲁期间一年拿多少俸禄呢?”

孔子回答道:“俸粟6万。”

灵公也照例给孔子6万。

一年6万俸粟,当然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这足以保障孔子一行近10人的生活所需。有这样一笔收入,他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馆舍而不必再寄宿于颜仇申家了。

孔子客居卫国,可以说是来逃难的,却得到如此的礼遇,不禁受宠若惊。孔子一再拜谢,感谢卫灵公的美意。

卫灵公说:“卫国自从先祖文公大治以来,历经6代而始终未能强盛起来。夫子来此,寡人必委以重任,请辅佐寡人,使卫国富强。”

孔子来卫之初,正值鲁定公十三年(卫灵公三十八年)。4年后,卫灵公去世。这段时期,卫国的政局和鲁国一样,也很不平静。

孔子来卫的第一年,就发生了公叔成事件。公叔成是已故贤大夫公叔文子之子,继父职任卫大夫。此人富甲一方又骄纵,卫灵公一向很讨厌他。

这一年冬天,公叔成试图清除灵公夫人南子的党羽而被南子告发。第二年春天,卫侯驱逐公叔成及其同党,公叔成逃到他的采邑蒲(今河南长垣县)。在那里发动了叛乱,不久又逃到了鲁国。

孔子非常欣赏公叔成的父亲公叔文子,对他多有赞辞。还曾经采访过他的言行,以教育自己的弟子。公叔成也向孔子的学生请教过有关丧礼方面的知识。

公叔成的问题败露后,一些无聊的人,开始根据这些情况告发孔子等人与公叔成交往甚密。对于这些谗言,卫灵公竟全部相信了。所以,卫灵公派一个叫公孙余假的人到孔子住所进进出出,窥探监视。

孔子去哪里,公孙余假便如影随行,似幽灵一般。虽然孔子自认为行得正、坐得端,但这种被监视的生活,还是让孔子寝食难安,心境难平。

孔子师徒生到卫国已10个月了,虽拿灵公俸禄,却受百般猜忌,不能施展抱负,并且卫国政局不稳,于是孔子决定另谋出路。

离开卫国,孔子师徒一行赴着金秋艳阳踏上了去陈国的道路,一路上五彩缤纷的景致,给单调乏味的旅途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忽然,一辆马车从对面呼啸而来,大家的注意力自然全都集中在这辆马车上了。

来人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看起来既斯文又善良。此人名叫公良孺,复姓公良,名孺,字子正,陈国人。他慕孔夫子大名,想找到他拜他为师。一个月前,他到鲁国,听说孔夫子到了卫国,等赶到卫国,又听说夫子又离开了。于是他便追到这里来了。

孔子看看这位生气勃勃,英俊而又有礼貌的青年人,从心里喜欢他,当即答应收他为徒。

于是孔子一行人又多了一个活跃的弟子。奇怪!还是那个金秋的季节,还是那个色彩缤纷的田野,还有黄土飞扬,还有那吱吱呀呀的车轮声。可是,被公良孺的幽默、愉快所感染,大家都欢快起来。再抬眼望望,山岭之上,层林尽染,一片艳红,道路两旁,菊花点点,酸枣压枝,飒爽的秋风拂面,新鲜的空气,吹拂得人人舒畅,个个轻松。

再看看眼前这个师徒队伍,一行人分坐在7辆车上,成行成队,马足得得,威风凛凛,好不气派!

但是,在到陈国途中有一个叫“匡”的地方,孔子因长相与昔时在此为非作歹的阳虎相似,引起当地居民误会,遭到匡人的围困。后来,人们发觉他们言谈举止似乎不对,同时孔子一行人歌唱仁义和礼教,经我方打听才证实原来并非阳虎,实是孔子,便热烈地欢迎了他们。

孔子师生经历了匡地的灾难后,惊魂未定。于是,决定改变计划,不往陈国,调回头,重返卫国。这次卫灵公态度转好,表示热烈欢迎,孔子便想安定下来,暂不作远游。

孔子率众弟子住到了通伯玉家。平日里,孔子与通伯玉说古道今,给学生们谈诗论书,操琴授课,倒也逍遥自在。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春,孔子正在给学生讲周公制作礼乐的功德公孙余假来到,说卫灵公夫人南子约见,请夫子速速登车进宫。

南子,宋国女子。婚前与家公子有私情而受到宋人讥讽,但为人聪慧机敏,年轻美貌,深受卫灵公宠幸。南子也因卫灵公对她宠爱有加,而对朝政有很大的干预力。她也景慕孔子的名望,想看看这位名人是个什么样子。因此,提出约请。

孔子虽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去了。南子答应,竭力向主公禀明为其谋一份职位,可是冬去春来,一切如故,孔子只不过是陪卫灵公读书,谈古论今和踏青罢了。这引起了人们对孔子的议论,孔子感到万分失望,离开了卫国。

孔子一行告别了通伯玉、颜浊邹等老朋友,告别了前后居住过5个年头的卫国帝丘城,奔向宋国。宋国是孔子祖先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他妻子的故乡。孔子作的这个决定,弟子们也都赞同。

连行数日,车马劳顿,终于来到了宋国境内,那是一个夏日的清晨,阵雨过后,空气清新,凉爽宜人,风尘仆仆的师生顿觉心旷神怡,放眼望去,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有孩童在嬉戏,农民在锄草,妇女们在织布。这情景,与卫国风云突起的气氛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孔子在车上舒展了一下身子,脸上绽开了久违了的笑容。

天气酷热,于是大家把车赶到了一棵大樟树下,各自找个荫凉的地方歇息去了。

过了一会儿,孔子见大家有了些精神头。于是对大家说:“这里地面平坦,凉风习习,我们就在这里演练礼仪如何?”

可是当他们刚坐定,一个名叫桓魁的人带了50多个武士来砍倒大樟树,将孔子师徒驱走了。孔子一行忙逃往郑国,司马桓鹏等人在后虚张声势,假装追赶。

孔子一行人在郑国汇合后,由子贡求见郑声公,可是此时年方20的郑声公却无心政事,成天沉迷于声色文马之中,看宫妓乐舞。郑君的昏庸让孔子师生失望而去,前往陈国。

陈国是南方的一个小国。相传国君是舜的后代,都城在宛丘(今河南淮阳)。孔子到了宛丘,便直奔陈大夫司马贞子府上。经过司马贞子推荐,第二天,陈国国君缗公便派使臣来请孔子进宫。

陈缗公以贵宾之礼相待,并与孔子谈论了国家强盛与否的问题,孔子认为国家强盛与否绝不取决于疆域的大小。

陈缗公听得很有兴致,又向孔子提出了许多问题,孔子都耐心地作了解答。陈缗公对孔子的为人才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场的大臣也频频点头,交口称赞。

陈缗公惊叹孔子的才能,正巧司马贞子祖传九曲明珠的线已断了,孔子在缗公的许可下,将珠带走,约定3日后归还。

孔子带着九曲明珠去找泄庄的采桑女。其实,穿珠的方法很简单,“以蜜汗润珠眼,以蚕丝粘蚂蚁尾,同放在匣中,只需一夜功夫,蚂蚁定能引线穿珠。”当孔子还珠时,满朝惊叹!

自此以后,缗公时常请孔子到宫中求教各种问题。孔子便滔滔不绝地论讲天下事,陈公也从心里赞佩孔子。

陈缗公对孔子虽然十分敬重,但是,陈国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夹在楚吴之间苟延残喘,孔子的宏图难以施展,只得天天讲“礼”谈“乐”,研究学问,搜集各种资料,为以后的著书立说作些准备。

但是,好景不长,后来邻近的晋国、楚国及远在南边的吴国都相继来犯,陈国一片混乱。孔子在这种环境中,自觉长此待下去,也不是良策,决定离开陈国。

孔子打算应佛肸的邀请到中牟去。

佛肸,晋国范氏中行氏家里,任中牟宰。中牟为范氏中行氏采邑,离卫西北边境不远(今河南鹤壁市西约15里)。

鲁哀公元年(卫灵公四十一年)11月,赵轶率领军队讨伐朝歌(今河南鹤壁市南约70里)进攻范、中行氏。这时,佛肸中牟发动叛乱,归倾卫国,并向孔子发出邀请。孔子考虑应邀前往。

前往晋国去,这一直是孔子的心愿。晋是春秋时期最有影响力、号召力的大国,在那里从政,介绍自己的学说,其影响远非它国可以比拟。

孔子早在仕鲁之前,就对晋国的政局十分关心。眼下赵、魏、韩、知四族与范、中行氏的宗派斗争处于相持阶段,他期望会见担任执政的赵鞅,能够为缓和、平息晋国的动荡局势及其未来发展提供帮助。大约在11月,孔子便携带子贡等人赴晋。

卫与晋是邻国。从卫都东行,渡过黄河,再往西南,便至晋边境。使孔子意外的是,当走到黄河东岸,还没有离开卫境,就听到赵轶杀害了两位贤人窦呜犊和舜华的消息,他感到十分懊丧,于是决定不去了。

师徒一行,继续奔波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之中。这次目的是楚国。

一天,孔子师徒来到陈蔡之间方圆800余里的广漠地域。此地由于战争频繁,人烟又稀少,实际上是一片废墟。因此,当他们来到这里时,立即陷入了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困境。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食己经在路上吃掉了一多半,只有来些野菜,掺合着米粒煮粥充饥罢了。

同类推荐
  • 居里夫人(名人传记丛书)

    居里夫人(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居里夫人的生活以及她的工作。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她在男性主宰的科学领域里占有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国大学的女性教授、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得奖人、第一位母女皆获得诺贝尔奖的母亲如此炫目的光环全部笼罩在居里夫人一人头顶,世界都为之震惊!
  •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金 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作为新近崛起的中国首富,以独特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半自动化代替自动化,规避专利,无一不体现了他的这独特的创新方式。本书以案例加启示的体例深入挖掘王传福独特的创新方式,力图再现王传福及比亚迪的成长与辉煌,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热门推荐
  • 魔帝嗜宠:绝色妖娆后

    魔帝嗜宠:绝色妖娆后

    【全文免费】她,狠戾乘张的暗夜特工。一朝重生为将军府的废材庶出四小姐,丑陋无颜,废材一枚,人人可欺?很好,她会让那些人百倍偿之。当丑颜褪去,一袭红裙惊艳天下。伪善嫡姐扮莲花,好,撕了她的美人面;渣男跑来要求亲?千玥红唇微勾:“既然想死,送你一程又何妨?”他绝色无双,冷漠狠戾,独独对她宠溺入骨,奉上所有温柔:“就算倾尽天下,放弃所有,也比不上唯一的你。”红尘滚滚,苍桑巨变,哪怕历经万年,而你却早已融入我的骨血。
  • 血祖传承

    血祖传承

    林易,一个天生骨骼厚重,却因太过厚重,而无法修炼真气,拼了老命采得‘五彩灵芝’却被内门弟子张长风抢去,更被推下山崖,却因祸得福,获得了血祖传承......
  • 曾与你共度的梦

    曾与你共度的梦

    高中生夏井白在梦中被吵醒,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身边都是不认识的学生,自己之前的记忆也想不起来,面对这一切,他将怎么办......
  • 双面总裁难伺候

    双面总裁难伺候

    代替姐姐嫁给准姐夫,好为难,感觉会过不下去……嫁给顾斐三年,姚若雨只是姐姐的替身,她姐是朵白莲花,老公是个睁眼瞎,她并不在乎,因为她也怀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可,那位人人闻风丧胆神秘F先生怎么和自己老公越来越像?若雨问:“老公,你和F先生是不是一个人?”顾斐性感的薄唇抿成一线:“过来,感受一下再告诉我。”很久以后,姚若雨,默默吐槽,明明就是……后来的后来,她却发现F先生又和姐姐在一起亲密……
  • 重生之娱乐天下行

    重生之娱乐天下行

    一个原本平凡的宅男,意外走上了重生之路。优秀的条件让他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了信心。可是重生是就一定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无悔吗?不!上天让现实告诉了他,即使是重生,未来依旧是充满了未知和意外的。命运的改变,一切依旧还是要靠自己争取的。虽然主角因为梦想选择了明星的道路,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其他的选择。小说、商业、慈善、书画、甚至是医生等,他总会在人们需要他的时候,发挥自己所有才能。最终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众多职业上的明星,在人生道路上娱乐天下。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驱逐倭寇:戚继光》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驱逐倭寇戚继光传奇的一生。
  • 极品修仙:我是智脑

    极品修仙:我是智脑

    哎,纠结了一整天,发现断了那么久的坑根本找不到情绪.这也就算了,这本的大纲还丢了.果然,就像姐妹说的,我压根就不该踩界尝试写玄幻文,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我就只适合写灵异,宝宝伤心,宝宝不说,宝宝会把灵异的路一直走下去.所以,这是我在云起里挖的唯一的茅坑!!填不上啊!!!!!
  • 绝爱冷妃:我的盟主夫人

    绝爱冷妃:我的盟主夫人

    十年前,她是明月国人人皆知的天之骄女,被赐婚与太子殿下,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可是她却拉着少年的手哭的肝肠寸断。“南枫哥哥,我不要嫁给肥猪太子,我要嫁给你”。少年温柔的擦去她的眼泪,双眸是无法掩饰哀伤。“橙儿乖,南枫哥哥一直都会在你身边,可是皇命难违”。一夜之间,云府被灭门,她亲眼看到父亲,爷爷倒在血泊中,她想去救他们,却被落凰死死的捂住嘴。她看到母亲绝望的对着那个男子一笑,挥刀自刎,那鲜血染满了整个黑夜。她被落凰拼死救出,浑身浴血的跪在沐王府外,可是府门紧闭,没有少年如玉的容颜,温柔的话语。她听到落凰冰冷而愤怒的声音:你不要在自欺欺人了,在这个时候,他自身都难保,怎么可能会救你。于是那个令她的一生染满黑暗的夜晚,她的双眸淌出血泪,小小的女娃咬破唇齿,心在那一刻彻底冰封。云若橙——与君同偕老十年后,她是武林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武林盟主,传闻中那个从来没有摘掉过面纱的女子,绝美倾城,武功天下第一,而她的代名词则是嗜血残酷。沐南枫——陌上人如玉那个传闻中温润如玉的沐王爷,令天下无数春闺少女芳心暗许的玉人,可有人知,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是他穷其一生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在他的心底,有一个人儿,撒娇的拉着他的衣摆,笑的甜美可爱。“南枫哥哥,橙儿要嫁给你”。朱澈——相见欢,薄情言明月国尊贵的太子殿下,自从十年前他的未婚妻云若橙一家被灭门以后,自此性情大变,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在所有人的眼中,这个一笑倾城的太子殿下,昏庸无道,却不知,他的心才是这个世间最难莫测的。“橙橙,我就知道你没死,你一定是不舍得离开我是不是”。落凰——终不悔相思赴龙教教主,妖媚的面容,绝世的武功,不辨男女,没有人真正的见过他,但是只要是见过他的人,不论男女老少统统都去撞墙自杀了,因为他们没有见过世界上长得比落凰更好的人了,听闻他为了容颜永驻,不惜抓妙龄少女蹂躏致死,搞的人心惶惶。却有谁知,他抓了那么多的少女,只是为了确定,那些人中有没有她。“我终于找到你了,可是你,还认识我吗”。世人皆道我无情,可恨相思难书,泪已成行。炉兽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本文有宫斗,有江湖,有爱情,各种男配,各种女强,结局绝对的一生一代一双人。
  • 七煞邪尊

    七煞邪尊

    原名《残影断魂劫》。清初乱世,各方势力群起,逐鹿中原。传言中的武林至宝再度现身江湖。掀起新一轮血雨腥风。天下之难,苍生之劫!为夺势,他心狠手辣,无恶不作,誓要与天相抗;为复仇,她机关算尽,以弄权为基石,以爱情为工具。因缘际会之下,当一个生性纯朴的正派弟子卷入了这场惊天阴谋,涉世之初的他,受人蒙蔽,为人棋子。当他一步步走向巅峰,才知道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一个骗局。私心与道义,他将如何取舍?阴谋环环相扣,局中更藏迷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看爱恨情仇云消雨散,看权欲野心灰飞烟灭。在诡计与阴谋,情感与仇恨交织下,宝物终将如何归属,恩怨又该如何了结?在这片狼烟四起、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为您上演一场血火洗礼的巅峰大戏!
  • 恋念幻灭

    恋念幻灭

    YC:你所信仰的楠神,其实楠神非男神,你眼中的乖乖楠,其实乖乖楠并非乖乖男,我的过去你都知晓,所以楠说不难说,我的未来不准缺席,楠道不难道。我不怕未来,因为未来还未来,我不惧曾经,因为曾经已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