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600000016

第16章 与寡妇缔姻(3)

1926年1月,蒙哥马利来到坎伯利参谋学院,离开6年后,又故地重返,不同的是上次他是这儿的学生,而这次是作为一个堂堂的教官回来。

研究室主任阿兰·布鲁克是个资深教官,他比蒙哥马利大3岁,从小生长在法国,18岁时才回英国。参加过一战,获过两枚绩优勋章,对炮兵的研究很有一套,享有专家之称。这个人对学生和手下人要求严厉,对蒙哥马利也不例外,甚至更苛刻,但不是故意刁难,他是因为欣赏他的才华而想让蒙哥马利接受更多的锻炼。工作上出些难题,私下里却照顾有加。因此蒙哥马利对他很有好感,也非常佩服,给予罕有的尊敬,直到很多年后布鲁克逝世,一直这样。蒙哥马利一来,就卷入一场对装甲部队在未来战争中扮演何种角色的争论。

一战结束以来,为了维持庞大军队的巨额开支,英国政府的国防费用渐成捉襟见肘之势,削减花费高昂的装甲部队的呼声不绝于耳。另外,对于战车将来的作用,也有人表示怀疑。这种论调,蒙哥马利和布鲁克不约而同地反对。他们还都认为一个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指挥官,必须是多面手,可以同时指挥多兵种作战。就战车来说,蒙哥马利对它的前途尽管心存疑虑,但不同意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其作用,他还是看得比较清的。他在《羚羊》杂志上撰文说,只要解决战车的大量生产问题:

“那么步兵能否继续称为军中的主兵种,即最后赢得战斗的兵种,将值得考虑。战车将来在陆军中成为突击的兵种,炮兵是使突击能以发动的兵种,而步兵却是在攻占的地区,担任占领任务的兵种,这种时代,似乎即将来临。”

蒙哥马利当学生时爱出风头的毛病依然改不了,现在当了教官,客观上给了他更多的表演机会。在这里,他已经成了享誉全校的沙盘高手和战术问题的“权威”,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大肆宣扬自己的战术思想,演讲成了他乐此不疲的快事,想像力异常丰富的他,经常赢得满堂喝彩,但同时也因为张扬和过于新鲜的见解,招来敌意的眼光,不过,蒙哥马利不在乎。学生们喜欢他锐利和不落俗套的思维,但对他的教学方法却叫苦连天,他鼓励他们创新,可又强调必须打好指挥、运筹和编组等方面的基本功。有时心血来潮,连细枝末节的要求也不放过。一次他给了一个学生的作业零分,而满分是500,有人便大惑不解地问他:“不至于这样糟糕吧,给的分是不是太低了?”

“不。”

“为什么?”

“很简单。”蒙哥马利振振有词地说道:

“按规定不准在作业边上写,他偏偏在那儿写。如果他对这样简单的规定都不能遵守,他就不能指挥别人。”

问者被他的回答弄得哭笑不得。从此,他更是出了名。

从瑞士回来之后,有一个影子老是困扰着蒙哥马利,他知道这是为什么,但他并不感到苦恼,相反,十分欢喜,离开贝蒂不过一年,记忆模糊了一些,可是,越是这样,越想见到她。经过这段时间的冷静思索,蒙哥马利从贝蒂·安德森的阴影中彻底走出,她的美貌固然惹人遐想,让每一个有正常需求和欲望的男人无法拒绝,而且是她,启动了他感情的阀门。但没想到自己的一腔痴情却被视而不见,真够伤人的。不过现在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也无足轻重,因为另一个贝蒂取而代之,走进了内心深处。她没有前一个贝蒂的花容月貌,个子显得矮小,但是,她自立要强,乐观大方,而且他们那么情投意合……他真想再见到她,恨不得立刻,马上!——可现在她在哪儿呢,奇西克?还是别的什么地方?也许是伦科?她还会去吗?上次分别她似乎也恋恋不舍,眼神中分明有一种期待,一种暗示,会的,她一定还会去的,他安慰自己,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感觉。

这年年底,蒙哥马利又一次到伦科旅行。

第二次瑞士之行注定是蒙哥马利生命中值得永恒回昧的甜蜜旅程。仿佛一种心灵感应,贝蒂已经提前到达,蒙哥马利激动万分,觉得整个世界都更明亮起来。这一次,他们的关系飞速发展,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原因,贝蒂的优雅风度让蒙哥马利着迷。几乎分不清是谁首先主动,感情的洪流冲破了最初的堤防,两颗充满渴求的心灵撞出了激情的火花,当贝蒂把头靠在蒙哥马利怀里的时候,他将她抱紧,心里如同烈马奔腾,脸“唰”地一下红到脖子根,一时竞手足无措。不知是什么力量驱使,他闭上眼睛,摸索搜寻着……最后,两片火热的嘴唇贴到了一起,一股电流迅速贯穿全身,他贪婪地吮吸着,像一个饥渴,等待喂奶的婴儿,这种奇异、美妙的感觉是蒙哥马利以前所不能,永远也不会想像的,而现在贝蒂给了这一切,蒙哥马利只觉得天旋地转,无法自持……坐在返途的火车上,他望着窗外飞逝的物景,陶醉在幸福的回忆中。

在约克时,他曾经对他辅导的预备班学生说过事业和爱情不可兼得的话,说这话时,他豪情满怀,仿佛在宣誓坚持真理,这情景,现在还清楚记得。只是回头再想,不禁哑然失笑。

就这样,他和贝蒂陷进了昏天黑地的热恋,对蒙哥马利是第一次,而对于贝蒂,则等于重拾旧忆,蛰伏许久的情感蓬勃复苏,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恍惚又回到了15年前,她和瓦尔多在一起,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初恋光阴。虽然,这个快近40岁的男人比不上瓦尔多英俊潇洒,精瘦的身躯看上去弱不禁风,身上也缺乏更浪漫的气息,亲朋好友都说他配不上她,但是,他温情的目光,恳切的言语,有时显得滑稽的举动,令她难以忘怀。

她不会想到有今天,自从瓦尔多死后,她的心好像已经不属于自己了,而完全交给了另一个世界的人,她以为今生不会再爱了,守寡期间,不少人向她提及各种人物的名字,身边也不乏人献殷勤,她都不屑一顾,直到蒙哥马利的出现,心底才掀起滔天波澜。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已经离不开他了,她相信,而且可以肯定,他是爱自己的,可是,他却从来不提婚事,甚至连一点暗示的话语都没有,这不能不使她快乐之余闪过一丝阴影。

一回到坎伯利,蒙哥马利又一头扎进教研工作中,男女私情并没影响他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他写教案,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发表论文和演说,还要抽出空来谈情说爱,忙得不亦乐乎。这天,他又约贝蒂出来,两个人走进常去的一丛小树林。蒙哥马利兴致勃勃地讲个没完,贝蒂则一路少语,偶尔应答两句,看得出,仅是敷衍而已,这使蒙哥马利如堕云里雾中。他打住话头,脚步不自觉停了下来。

“你怎么了?”他关切地问道。

“不,没什么。”她淡淡的回答,脸上挂着一抹阴云。

“到底怎么了?”

“真的没什么。”

“不,你一定有心事。告诉我,也许我能帮你。”

“没人能帮我。”

“我也不能?”

贝蒂叹了一口气,把脸转了过去。

“请相信我,贝蒂,究竟发生了什么?”蒙哥马利双手扳过她的肩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她。

“这要问你自己。”

“问我自己?”蒙哥马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是的。”

蒙哥马利想了半天,没有结果,因为他实在不知道哪点惹她不高兴了,只好摊摊手,无可奈何地说:

“别绕弯子了,贝蒂,有话直说好吗?如果我真的做错了什么,总得让我知道吧。”

他以为她会答应他的请求,但他错了,贝蒂固执得像个孩子。

“难道你不愿意说?或者,我该反省自己,但我……真的不知道……求你了——这是为什么?”蒙哥马利急了,不停摇晃她的肩膀。

蒙哥马利抵达柏林访问。

“你应该知道的。”

“我的确不知道。”

“那就算了。”贝蒂又把眼光投向别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蒙哥马利分明从她的语气中听出了失望。他想刨根问底,见贝蒂爱理不理的样子,也就作罢。也许,自己并未犯错,她只是心情不好,需要找个借口而迁怒于自己而已,看来女人真是难以捉摸,他这样想,并以此来安慰自己。

对于这件事,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很快就忘得一千二净。与贝蒂在一起,他从内心感受到一种坦然深沉的爱,这种爱由贝蒂身上传递,温情脉脉,既有女性的柔情,又放射母性的光辉,令他无比快乐,甚至遗憾来得太迟。在快乐和幸福面前,他尽情享受着,至于其他,则考虑的很少,或者说,根本没想到要去考虑。

复活节那天,贝蒂提议去约翰的学校看看,因为她很想念儿子,蒙哥马利愉快地答应了。蒙哥马利亲自驾驶着自己时髦的“贝尔西兹”牌汽车。路上他发现她仍不很开心的样子,想问,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到达地点后,他们来到了手球场,贝蒂让约翰和迪克上别的地方去玩,两个孩子不明所以地点点头,走远了。蒙哥马利朝他们的背影笑了一下。

“两个小家伙真可爱。”他没话找话地说。

她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好像跟自己不相关似的,这使蒙哥马利再也忍不住了:

“你到底怎么啦?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看你最近老是没精打采的。”

“我很好。”贝蒂幽幽地答道,“你不用为我担心。”

“不要骗我了,贝蒂,已经很长时间了,你每次都是这个样子,今天必须说清楚。”

“你真的想知道?”

“当然。”

出乎蒙哥马利的意料,贝蒂并没立刻说出答案,她似乎在考虑,该不该说。沉默,一阵令蒙哥马利揪心的沉默。终于,贝蒂开口了:

“你爱我吗?”

“当然——这还用问吗?”

“不,我不信。”

“我……我是真的爱你呀,贝蒂,难道你没看出来?”蒙哥马利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她相信,急得抓耳挠腮,此刻,他恨不得手里有本《圣经》,好捧着发誓。

“那你为什么不向我求婚?”

“我——”

蒙哥马利顿时语塞,的确,事实如此,他无力解释,虽然,他有勇气大声说,自己非常爱她,即使她是一个死了丈夫的孀妇。然而,这不能成为辩解的理由,结婚,才是最关键的,但这可能吗?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因为从来没有想过,他以为,保持这样的关系已经够了。再说,假如就算想过,现在结婚,是不是太快了?既没时间,也没心理准备,权衡利弊,他也肯定不会那么冒失。可没想到她会这样怪自己,所以,他无话可说。

“你不愿意同我结婚,是因为嫌弃我的身份,对不对?”

“不,不是的。”蒙哥马利连忙分辩,但他分明看见,贝蒂的眼里闪动着泪光,顿时手足无措。

“我是个寡妇,还有两个孩子,会拖累你。”

“不,不要说了,绝不是那样的。”蒙哥马利几乎是乞求道。

“你不用再解释了,”贝蒂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她怕被发觉,低下头,用手捂住了半个脸庞,呜咽着说道:

“我们的关系,你不知道吗?难道你自己也不清楚你在做什么?瓦尔多刚死的那会,我的心都要碎了,因为,我爱他,无比地爱他,没有他我简直不敢想像,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无法克制不想他,连做梦都和他在一起,我们恩爱如常,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蒙哥马利听得心里阵阵发紧,发酸,最后,变成剧烈的震颤,本来想安慰她几句,却不知什么力量作怪,僵在那里,呆呆地看着贝蒂,耳边听她继续讲下去:

“后来,总算从噩梦中走出,可是,那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间。瓦尔多离开后,我拒绝了不少人的求婚,除了他,我不能再接受别的爱,因为我不相信,更无法把握,直到遇见了你……”她停了停,止住了哭声,像是在整理激动的情绪,只是一会,又接着说:

“我需要一个像瓦尔多那样,能给我安全感的男人,同时,也能让孩子们信任。刚见你的时候,尽管对你有好感,但我仍不敢确定,你是不是就是我所要找的人,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我确信了,可是,你却从来没有明确表示过,就这么不急不躁地拖着,这叫什么事啊。”她抬起头来,蒙哥马利看到,她的脸上,又挂满晶莹的泪花。看他的眼神,透着无比的幽怨,他一阵感动,顾不上自责,猛地伸出手想将她抱住,但被挣脱了。

“你不怕这样下去别人会说闲话吗?老实说,我哥哥帕特里克已经向我下了最后通牒。”

“通牒?什么通牒?”

“他说如果再这个样子,就让我提出分手。”

“那你怎么说?”蒙哥马利紧盯着她的脸。

“我……开始时,我总以为你只是害羞,所以耐心等待,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或许,我错了,你根本不爱我,要不然你的行为就难以理解,我想,也许我哥哥的话是对的,我……我们暂时不要见面了罢。”说到最后,贝蒂的语气突然变得很平静,脸上显出漠然的神色。

蒙哥马利呆了,他吃惊地望着贝蒂,他没想到,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会弄成今天的结局,他知道不同她见面,那意味着什么,可是,自己确实爱她,要他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无论如何也不是轻易作得出的,更何况,事情并未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至少,她也是很爱他的,因爱生怨,不是不可以理解的。她所要的,不过就是一句承诺,虽然自己一再错过表白的机会,但他决心,这次不能再错过了。想到这儿,他握住她的手,把它抬起,放在自己的胸口,用无限深情的眼光注视着她,缓缓说道:

“别傻了,贝蒂,我爱你,真的爱你。以前都是我的错,请你原谅我。”

他略顿了顿,接着说出了那句最重要的话:

“我不能没有你,贝蒂,嫁给我吧。”

贝蒂激动地又哭了,为这一刻,她已经等待许久,她用力地点点头,顺势倚在蒙哥马利的怀里。误会云消冰释,他们紧紧相拥,沉浸在幸福的体味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就这样,他们订婚了。当约翰和迪克得知这一消息时愣住了,心里怪怪的不是滋味。因为他们一直只是把蒙哥马利当作朋友,不过,想到蒙哥马利有一辆他们向往已久的汽车,两个小家伙欢呼雀跃,欣然接受了现实。

在结婚之前,春光明媚的4月,蒙哥马利和弟弟布莱恩,还有皇家沃里克郡团的3名少尉,结伴去法国和比利时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自行车旅行。这个主意是蒙哥马利想出来的,一来凭吊一下过去曾经战斗过的战场,另外顺便可以向几个年轻人炫耀一番。蒙哥马利从东部陆军训练奖金中获取一笔资助,因此不用自掏腰包。他们从多佛尔出发,开始300英里的征程,每到一处,蒙哥马利总要停下来讲述当年在此作战的经过,然后就战争提出一些问题,让几个少尉回答。

在奥斯坦德登陆时,蒙哥马利5个人遇到一名神气活现的比利时海关值勤士兵,指出他们的旅行通行证有问题,蒙哥马利灵机一动,亲热地拉住那名士兵的手,一口一个“上校先生”,叫得他心花怒放,马上挥手放行,连行李也免检了。在旅途中间,蒙哥马利用类似的手段,将碰到的麻烦一一解决,使同行的几个毛头小伙子大开眼界。

4月27日,为期一个星期的自行车旅行结束,蒙哥马利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心满意足踏上归途。

1927年6月25日,伦敦《泰晤士报》上登出了这样一则结婚启事:

坎伯利参谋学院的师级参谋官伯纳德·蒙哥马利中校与伦敦W四区奇西克林阴大道滨河第二号的卡弗夫人定于7月27日在伦敦举行结婚仪式。

7月27日,婚礼如期举行。庄严肃穆的奇西克教区教堂,蒙哥马利的父亲亨利主教,和蒙哥马利的另一个弟弟,在泰晤士河附近某教堂任职副牧师的卡林,协助为他们主持婚礼。第二次披上婚纱的贝蒂,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在蒙哥马利眼里十分迷人。他们在主教的指引下宣誓,然后在教区登记簿上签名,这时,人群里响起祝福声,当这一切都进行完毕,贝蒂的眼睛湿润了,蒙哥马利凝视着身边的新娘,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他,终于收获了姗姗来迟的爱情,生命,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童。

同类推荐
  • 与郑和相遇海上

    与郑和相遇海上

    绕过好望角世界第一人,揭开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破解郑和船队之谜。人类“大航海”先驱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1405-2005)!“既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语言精美的文学读物,更是一部弘扬我国古代文明的极好教材!”
  •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贝多芬

    贝多芬

    本书主要以贝多芬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主要内容包括:童年时代、拜师学艺、勇敢生活、追求上进、敢于创新、战胜苦痛、晚年生活等。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山姆·沃尔顿:沃尔玛创始人走向世界的扩张神话

    山姆·沃尔顿:沃尔玛创始人走向世界的扩张神话

    本书中的沃尔顿则是全球著名连锁零售帝国――沃尔玛的缔造者,他使得身受制造业控制的零售业摆脱了必要的束缚,走上了世界首富之林,如此辉煌的成就也打破了人们多年的生活习俗。天底下有许多贫困的智者,机会好像总是躲避着他们;世上也有极富强毅精神的人,机会一直就跟随着他们。而他每次遭逢不测,最后却总是极大的利好等着他,摆脱必要的束缚,走上世界首富之林。
热门推荐
  • 末世之生者为王

    末世之生者为王

    一群从天而降的外星来客,取代人类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它们没有智慧,没有坚不可摧的身体,但它们却有一群最忠实的奴仆——丧尸,和最可靠的伙伴——植物。以新鲜血肉为食的丧尸席卷全球,不断进化,末日来临,人类百不一存;疯狂生长的植物,嚣张地鲸吞蚕食人和动物的生存空间,公路毁坏,大厦倾塌,现代文明消失殆尽。在这个疯狂的末世,生者为王。亲眼目睹这场灾难降临的叶馨言,拥有了一个天外来客五百年的记忆,以及空间能力。人类存亡的关头,她该选择独善其身,带着家人回归原始人类的生活?还是兼济天下,保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人类文明?
  • 这一年发生的事

    这一年发生的事

    主要介绍我的同学的故事,白手起家,令人敬佩
  • 致我最爱的彼得潘

    致我最爱的彼得潘

    安安在大学暗恋鹿晗整整三年,毕业以后鹿晗带着她的未婚妻回国,一次次的被伤害使她遍体鳞伤,鹿晗最终有是否明白他到底喜欢谁
  • 茅山天师

    茅山天师

    茅山秘术,冠绝天下,洞天福地,道门正宗!北宋哲宗御赐茅山镇山八宝,令茅山镇守一方,除魔卫道,泽被苍生,然而茅山派千百年来的道门内部争斗,却延续至今,故事将由发生在我身边的神鬼秘事展开。卜卦参天机,禁忌守四方,画符驱鬼耳,秘术破玄黄,民间流传的鬼怪之事是真是假,道门高人何故被人污蔑排挤,是否真的有阴阳两界,我是茅山正统道派传人,为你揭开道法世界的神秘面纱!
  • 象牙塔青春之夏花秋叶

    象牙塔青春之夏花秋叶

    那样的热烈青春,爱的太纯净,整个世界仿佛都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又仿佛飞蛾扑火,明知是渺无结局,明知是象牙塔里勾勒的模糊影子,仍然用尽全身的力气去追寻。谨以此文献给青春岁月里单纯爱过的你!
  • 万古之尊

    万古之尊

    浩瀚荒土,三千世界,亿万生灵。煌煌大日,天骄耀阳层出不穷,如红尘烟火,若璀璨群星,点亮千般世界,各领风骚。但大浪淘沙,无数天骄英豪扬天怒啸,折戟沉沙。无上帝位?何人承载?苍茫天道?谁人参悟?牧界为九世帝储,秉承帝蕴,距执掌天命不过咫尺之遥。却每每水中望月,空望天道。轮回三生,生生寂寥,活过九世,世世遗憾。而第十世……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末日流浪狗

    末日流浪狗

    流浪狗,生活在人类城市夹缝中,苟延残喘,奴性使它们对人类保持着绝对的敬畏。人类或许未曾想到,有一天它们的狼性突然回归,甚至比狼更凶残,更可怕,因为它们把人类作为了最优先捕杀目标。
  • 天命战士

    天命战士

    有人说,一个人,一个战士,他的命运是由天定的,他不信,如果他信了,那么他就是那个天命之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