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7600000044

第44章 铸造D日辉煌(1)

大规模进攻欧陆的诺曼底登陆作战,在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翘首盼望中终于胜利完成,这一刻,宣告了法西斯末日的来临……

1944年6月5日,英吉利海峡狂风呼啸,波浪滔天。一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舰队从英国南海岸启航出海了。海军上将拉姆齐率领的这支英美联合舰队,拥有5000艘舰只,要负责在两天内把17.6万人的进攻部队和20000辆军车送上诺曼底海岸。

天黑之前,运输船队抵达离英国南海岸50~60海里的调整水域。各登陆部队从这一水域分10路沿事先扫清水雷的航道驶向塞纳湾。

6月5日白天,盟国海军的扫雷舰对登陆地域的航道进行扫雷,未遇到敌人的任何抵抗。由于天气恶劣,德国水面舰艇甚至未进行例行巡逻。轰炸航空兵摧毁了德国的不少雷达站,又对诺曼底沿岸幸存的雷达进行干扰,这使盟军舰队有可能向登陆地域行驶而不被发觉。无论是德军最高统帅部,还是西线司令部,无论是隆美尔,还是伦德施泰特,都不知道盟军的5000艘舰只正在越过英吉利海峡,驶向法国北部的登陆地域。

6月5日夜,盟国空军在登陆兵航渡时开始对敌人的炮兵连、独立的抵抗枢纽、司令部、密集的部队和后方机关实施突击。拂晓以后,1000多架轰炸机对塞纳湾海岸防御阵地实施猛烈轰炸。与此同时,航空兵对加来和布伦地域的目标也实施了猛烈突击,以便把德军指挥部的注意力从实际登陆方向引开。

同一天夜里,空降兵开始空降。英美空军的2000多架运输机和近1000架滑翔机,分别将美军第101空降师空降在卡朗唐以北,将美军第82空降师空降在圣梅尔埃格利斯以西,将英军第6空降师空降在岗市东北面。这些空降表明,在西西里取得的教训并未被充分吸取和运用。尽管如此,蒙哥马利至少在一点上是感到满意的——利马洛里所预言的美国空降部队及其运输机可能损失大半的情况并未出现。美军出动的805架运输机,只损失了20架。然而,由于飞行线路复杂,再加风力大、云层厚,空投很不准确,人员、装备过于分散。第101空降师被撒在一个25英里长、15英里宽的地区。天亮时,空降的6600人只有2100人到了预定地区。甚至一天之后,集中在一起的还不到总人数的一半。尽管如此,到傍晚时,他们还是夺取了沼泽地5条堤道的西端。

第82空降师的运气稍好些,其先头伞兵团的大部分人员降落在离正确地点3英里之内,并且没有遇到激烈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卡朗唐至瑟堡公路上的要地圣梅尔埃格利斯。随后又有22架滑翔机到达。不过,在进攻开始日的清晨,这些空降兵还没有与“犹他”滩头登陆的第4师建立起可靠的联系。

由于空投过于分散,第6空降师也遇到了困难。但他们还是摧毁了敌人的抵抗,很快夺取了奥恩河和卡昂至大海之间的运河渡口,占领了梅维尔的海岸炮台。但他们也没有与登陆部队接上头。

在空降部队着陆时,登陆部队已驶近海岸。黎明时分,能见度良好,又值涨潮,使扫雷舰能驶近岸旁,清除那一带的障碍物。

6月6日晨,盟军开始炮火准备。参加炮火准备的有战列舰、重炮舰、巡洋舰和驱逐舰,总共达100多艘。同时,英美空军也对德军的防御实施了密集突击。接着,盟军部队开始登陆。大海翻腾起伏,令人头晕眼花,寒风卷起层层浪花,拍打在士兵身上。德军对盟军进攻前的大规模海上炮击和空中轰炸已有所准备,他们觉得自己的混凝土防御工事异常坚固,完全可以抵挡得住。他们料定,炮击和轰炸之后,盟军士兵将会奋力穿过碎浪,在最易遭到攻击的部位踉跄上岸。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坦克居然会从海面上直接游过来,也没有想到会从登陆艇上发出一排排密集、猛烈的炮弹和火箭,更没想到会遇到向他们冲过来的那样一些装甲战车——它们一面引爆雷区中的地雷,一面作抵近射击,摧毁炮兵阵地和防御据点。登陆部队在德军的大炮、反坦克炮和机关枪还来不及开火还击时,就已迅速地登上了坚实的海滩。

在“犹他”地段,美第4师得利于其登陆滩头的位置:在科唐坦半岛的背风处,该师的登陆艇所遇风浪不大,容易靠岸。此外,水位不是很高,滩头障碍物清晰可见。进攻开始前,269架中型轰炸机对德军的岸边防御工事进行了精确的地毯式轰炸。离岸3000码放下水的26辆水陆两用坦克,全部安全地漂浮着向岸边前进。1小时内,爆破分队已为后续登陆艇扫清了道路。由于这些有利因素,再加上面对的敌军较弱,第4师在夺取了桥头堡之后,遇到的障碍是沼泽地和滩头缺乏出口,而不是敌人的顽抗。这天结束后,23万人上了岸,并开辟出供机动和增加兵力用的大片地域。

同一天夜里,“奥马哈”滩头的景象和形势却完全不一样。“奥马哈”地段的海岸态势使它成为一个明显攻击点。德军在此重重设防,修建了许多能扫射滩头的坚固支撑点和战壕,在所有可能的出口处都布上了大量地雷。美国人是清楚地知道这种威胁的,但由于部队指挥官指挥不当,预见性不强,使美国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波涛汹涌的海上,登陆艇在离岸12英里之遥就下水了。结果,士兵们衣衫湿透,冷得发抖,挤在拥挤狭小的登陆艇中,动弹不得,再加上晕船,弄得无精打采,根本没有精神去应付那极其紧张的登陆作战。然而,事情还不止于此。在离岸4英里之遥下水的29辆水陆两用坦克中,上岸的只有2辆。由于天空乌云密布,美第8航空队的轰炸机不能像“犹他”滩头上空的轰炸机那样进行目视瞄准轰炸。虽然采用了导航飞机和仪表轰炸,但几乎没有炸中登陆滩头及其防御设施,却把炸弹扔到了离岸3英里远的内陆地区。这样,冲上滩头的步兵实际处于一种毫无防御手段的状况,面对比他们预料的要强大得多的敌人一筹莫展。这样,原来预想的一次成功的进攻,很快就变成了一场求生的搏斗。只是凭着官兵们拼死战斗的坚决意志,这场求生的搏斗才慢慢转化为一个小小的胜利,其代价是3000人的伤亡。

在英、加军队前线,如果算得上是胜利的话,情况也大致差不多。在“戈尔德”海滩登陆的第50师,虽然遇到了敌人顽固据点的激烈抵抗,还是努力在当天下午将其4个旅都送上了岸,并向内陆推进到离巴约不远的地方。

在“朱诺”滩头,加拿大人的登陆也并不顺利。那一天,他们的306艘登陆艇中,有90艘受损。但对加拿大人来说,这里没有出现类似迪耶普的情况。尽管由于打开通道迟缓而导致海滩上交通拥塞,但加拿大第3师在装甲部队掩护下,终于取得了突破,并向前、向翼侧推进,直到该师的部分装甲部队抵达了当天的部分目标,即卡昂至巴约公路上的布雷特维尔一洛格约斯和卡尔皮克。

由于德军在指挥上陷于瘫痪状态,“斯沃德”滩头没有出现“奥马哈”滩头那样的情况。英第3师虽曾在滩头上历尽艰辛,在展开时颇费周折,但还是摧毁了几个坚固支撑点,沿着海岸前出到乌伊斯特勒昂,到午夜换下了守卫运河大桥的空降部队。在南面,英军夺取了重要的佩里耶山脊和其他要地、村庄,所有这一切都未曾遇到德军装甲部队的有力抵抗。当天晚上,英第3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距卡昂不足3英里的地方。

蒙哥马利深入基层部队视察

蒙哥马利虽然没有上岸收集详细报告,但第一天战果的粗略情况已使他感到满意。从海上登陆的英国和加拿大部队共有75215人,已在宽24英里的正面上向纵深突人4~6英里。美国部队有57500人登陆,虽然“奥马哈”滩头的登陆行动不顺利,但“犹他”滩头前景乐观。两个空降翼侧正在巩固。盟军掌握着制空制海权。德军的坦克如预计的那样被牢牢地吸在卡昂。

德军指挥部对盟军的登陆反应迟钝。防守塞纳湾海岸的德第84军司令部,6月5日晚间还在庆祝军长的生日。宴会一直延续到后半夜,直到盟军空降兵开始着陆才中断。防守诺曼底海岸的德第7集团军,到6月6日凌晨2时15分才发出战斗警报。这时,盟军空降兵业已着陆,登陆部队上陆的航空火力准备已在进行。“B”集团军群司令官隆美尔正在由希特勒大本营返回的途中,于6月6日下午才回到自己的司令部。伦德施泰特元帅收到空降兵开始着陆的情报后,命令党卫军第12装甲师和勒尔装甲师向塞纳湾开进。但早上5点多,他收到最高统帅部司令部的电报说,此刻还很难肯定盟军主力的登陆地点,此外,希特勒还未定下任何决心。于是,这两个装甲师暂停出发。由于这两个师是德军最高统帅部的预备队而由希特勒直接指挥,伦德施泰特要求火速批准这两个装甲师向登陆地域开进,但到上午10时得到的答复是:党卫军第12装甲师可以向北进发,勒尔装甲师必须原地不动;没有最高统帅部的批准,哪一个师都不得投入作战。到下午2时半,勒尔装甲师和党卫军第12装甲师才获准开上前线,但这时为时已晚,错过了时机。

6月7日早上,蒙哥马利搭乘英国军舰“福尔克诺”号到达登陆滩头附近海面。在去找登普西之前,他先到布莱德雷的指挥舰上去同他见面。布莱德雷很关心“奥马哈”滩头的作战情况,他们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蒙哥马利回到英军地区,同登普西和维安海军上将讨论了战况和问题。英军滩头上的一切行动都按计划进行,没有特殊情况。这时,艾森豪威尔乘坐拉姆齐海军上将的旗舰来到英军地区,蒙哥马利当即赶到拉姆齐的旗舰上同艾森豪威尔和拉姆齐会晤。随后,蒙哥马利再次来到布莱德雷舰上,同他一起讨论战况。后来,“奥马哈”滩头传来消息说,那边情况良好,布莱德雷便上了岸。

6月8日上午7时,蒙哥马利也上了岸。他把指挥所设在贝叶以东几英里的克勒利小村庄的一所别墅里。离开朴次茅斯时,蒙哥马利以为他的指挥车里已经是应有尽有,后来才发现还缺一件东西——便壶。蒙哥马利让副官去向房东德·德吕瓦尔夫人借一只来。但副官觉得直接说借便壶很尴尬,于是决定向夫人借一只花瓶给总司令。夫人很高兴,立刻搜集别墅里的花瓶,要副官挑一只他最喜欢的。副官仔细察看了一番,说没有一只适合将军插花的。问她还有别的式样没有?夫人凭她的直觉和幽默感,一下子意识到副官所要的东西——当然是晚上使用的瓶。她对副官说,她可以找到另一种瓶,与一般的不同,也许对军人适用。她离开房间,几分钟后,拿来了一只饰有粉红色花卉的白色小夜壶。她得意洋洋地把这只夜壶放在刚刚搜集来的一大堆花瓶中,说:

“我想这一定是将军乐于插花的!”

副官当即表示的确是这样,而且放在将军的指挥车中也很合适。后来德吕瓦尔夫人坚持要将军保留“这只瓶子”,蒙哥马利只好把它留下作纪念。

蒙哥马利的计划是用集结和作战把敌人主力吸引到东翼英国第2集团军正面,以利于美国第1集团军在西边占领阵地,突破德军防线,迅速地占领有利的广大地区。蒙哥马利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后来遭到许多人的误解。

进攻开始后的第二天,东翼所发生的一切与“坚韧”计划紧密相关。“坚韧”是一项巨大的欺骗计划,它使德国人相信诺曼底只不过是一次佯攻,这一假象在希特勒以下的德军高级指挥官的脑子里还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德第7集团军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战,本来能从第15集团军调过来的5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还在原地未动。甚至第7集团军本身的坦克战略预备队也不能马上派上用场。虽然党卫军第12装甲师和勒尔装甲师已投入战斗,但党卫军第1装甲师、第17师和第2师还远离战场。这样,德军用步兵挡住美军而用装甲部队把英军赶下海去的貌似宏伟的战略,在执行此项任务的党卫军第1装甲军军长迪特里希看来已是纸上谈兵。

实际上,蒙哥马利已经在牵着敌人的鼻子转。德国人随即调来的装甲部队就像预期的那样开往卡昂,像预期的那样零零碎碎地投入作战。蒙哥马利用吸引敌人注意东翼的方法来大大支援西翼,因为“奥马哈”滩头的美军所遭遇的那股敌人并没有什么后备力量。现在,美军正以非凡的反击能力勇猛推进,将其狭窄的桥头堡扩大到敌人所扼守的地域以外。在科唐坦半岛的底部,美军也一直保持进攻势头,并夺得了地盘。

6月8日上午,当蒙哥马利第一次坐在前方指挥所里仔细研究今后战斗必须采取什么形式时,他认为战斗发展良好。为了使他计划的战役建立在绝对可靠的基础之上,他需要3个先决条件:一是将各个滩头阵地连成一条连绵不断的战线;二是至今一直在盟军手中的主动权;三是在敌人积聚起足够的力量之前,在狭窄的占领区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行政后勤系统。当然,蒙哥马利还必须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天气。

6月12日,当盟军终于控制了一个宽50英里、纵深8~12英里的地带时,蒙哥马利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6月9日17时30分,隆美尔命令第7集团军“在维尔河至奥恩河之间的地段转入防御……反攻应推迟至一切就绪方可实施”。这一命令默认了党卫军第12装甲师于6月8日在卡尔皮克击退加拿大人的打算已经失败,默认了于同一天到达巴约地区的勒尔装甲师已溃不成军。然而,隆美尔所说的反攻始终未能付诸实施。虽然反攻计划已经到了西线装甲集群司令官盖尔·冯·施韦伯格的手中,但十分不走运的是,他的司令部的位置被盟军发现,并于6月10日晚被精确地炸中。司令部里除施韦伯格之外,几乎所有人员都被炸死或炸伤。而且,登普西已经得到了敌人可能进攻的警告,他下令采取反措施,对卡昂进行一次空袭,并重新部署了加拿大部队。所有这一切使灰心丧气的德军认识到,他们远不是要发动什么大规模反攻,而是要准备迎击英军的进攻。这表明蒙哥马利已在士气上和战术上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同类推荐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本书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选取了一组反映周恩来在“文革”时期重要思想和活动的文章,包括他倾尽心力、辗转周旋地保护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他费劲心思地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特殊时期的生产建设正常进行;他不遗余力地协助毛泽东粉碎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他全力辅助毛泽东积极落实和促成邓小平接管中央工作,促使中央日常工作一如既往地运行;他用高超巧妙的外交政策开启中美两国的友好之路,促使中日走向正常的外交交往。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热门推荐
  • 武林奇侠成长记

    武林奇侠成长记

    明月山庄一夜之间被烧,家园被毁,家人丧生。丰家后人丰羽从小受尽磨难,终于功夫小成,没有想到第一次面对敌人就被生擒,为了救出丰羽,最亲近的师傅在丰羽面前死去,以后茫茫江湖路只能靠丰羽一个人闯,想要报仇谈何容易,
  • 快穿三千之奸臣

    快穿三千之奸臣

    主角:夜云深慕容景配角:慕容辉,安意然,夜无央,慕秦楚,蒙强云深:男年龄:未知身份:时空副长,界面经历:999999+技能属性:满项金牌最高荣耀:攻无不克史记有云:夜相有众生之智,众贤之心。善治国御人,兴大黎之栋梁。且容貌出尘,气质如仙。夜相辅佐下,国泰民兴,官无邪吏,朝无奸臣。慕容景拿起砚台就砸了过去:最大奸臣就是夜云深!不仅奸臣!他还奸孤!把持朝政,霍乱后宫!瞎了尔等狗眼!陛下,臣惶恐!不敢造谣!史官一脸墨汁,心想有奇怪的话混了进去,瑟瑟抬头,看到天人之姿的夜相一手接住砚台,他摆摆手命自己下去,纯白衣袖扬起的样子逸美如画。史官练滚带爬,恍惚中听夜相低沉迷惑的嗓音;怎么,容景胆子肥了?
  • 如果我们曾经相爱过

    如果我们曾经相爱过

    17岁青春如梦,我爱你如此默默。想起17岁的校园郁郁葱葱,你携她手漫步林间。17岁的操场,我痴痴坐在观望台看你英姿飒爽。17岁,我最美好的年纪拒绝了别人的呵护,毅然决然的选择默默的爱你。微妙的暗恋。让我如此心伤如此疼痛。最后把自己变成了哗众取宠的小丑。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想17岁那年我会大胆的告诉你我爱你。我想跟你相爱一场。即使是一场梦。
  • 解冻武林

    解冻武林

    一部《武林铁律》束缚了整个武林整整一百年,积蓄了百年的恩怨情仇一夜之间爆发,各派势力明争暗斗,为的是什么?主人公一步步堕入敌人的陷阱里,突然一天醒来,却发现。。。。。。。
  • 重生成阎王

    重生成阎王

    嗯?别人一意外不是君王就是妃子而我只是死成弱鸡鬼?我去..生前一事无成既然死都死了让我放胆去做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TFBoys之美好的回忆

    TFBoys之美好的回忆

    只是一个无意的决定,让夜染跟在TFboys身边,却促成了每个人都避之不及的缘分。当几人终于意识到什么时,那点缘分却早已灰飞烟灭…
  • 濯缨亭笔记

    濯缨亭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纪帝爵

    星纪帝爵

    史前世界。灵法星球埃迪拉卡与魔法星球安布里德罗惊世相撞。无人知道的真相,灰飞烟灭。温暖和平的文明,毁于一旦。灵法玄尊,支离破碎的灵魂,落入千疮百孔的异世星球。沉睡亿万年的他,获得魔幻的东方躯壳,成为一个平凡的少年。身陷黑暗与邪恶的异世大陆,他不知不觉成为大千世界亘古浩劫的核心。佛者归佛,道者归道。揭开生死绝杀的阴谋,破解星纪毁灭的疑团。一念灵光,只在玄尊灵魂深处。万界主宰,唯我星纪帝爵独尊!----------------------------Inaword:东邪西毒各路大神与亚瑟王一百五十骑士群穿异世的那点事儿。
  • 小儿初生诸疾门

    小儿初生诸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