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6200000003

第3章 综述 风云变幻的80年

学时安排:2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加深对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意义的认识。

2.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形成原因。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及关系。

3.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剧烈,国内外矛盾和斗争复杂尖锐。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斗争史和光荣史。在近代中国,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国内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把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两个强大的反动势力,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严重地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行了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历次变革和革命,都是为了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根据历史的发展逻辑,我们先对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风云变幻的80年作一整体介绍。

上编综述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讲起,目的是要把中国近代社会放在纵向和横向交汇的历史方位上去认识观察。纵向的是把握近代中国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历史联系,就像毛泽东所讲:“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横向的联系就是把握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以宽广的世界眼光了解近代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只有通过这些横向、纵向的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历史转折。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丰富了世界文明宝库。

(1)历史文明悠久且从未间断

约在五六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的要素,如城市、墓葬、农业和家畜饲养等。四千多年前,是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尧、舜、禹时代。公元前21世纪开始形成王朝国家,早期的王朝是夏、商、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经历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朝代。两千多年来,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交流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都作出了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卓越成就。尤其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中国生产的丝绸、瓷器闻名世界。万里长城、大运河等宏伟工程,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撰写了7卷本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其中写到:“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不仅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物质文明而且也创造了影响世界的精神文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高峰迭起,美不胜收。如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藏族《格萨尔》史诗、蒙古族《江格尔》史诗、克尔克孜族《玛纳斯》史诗,以及百花竞艳的戏剧艺术,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绘画,神秘精美的石窟雕塑,气势宏伟的秦陵兵马俑,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更有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以及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

(3)对世界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华古代文明是古代中国人勤劳、智慧创造的结晶,也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文明交融、汇合的产物,又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中华文明曾传播、辐射、影响到东亚、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其他国家,也曾不断地从世界各国文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发展自己。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出现过汉代张骞、班超通西域,唐代玄奘西行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无数动人佳话。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是这样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4)中华文明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法国大哲学家狄德罗(Diderot)描写中国人曾说:“这些人民,在文物、艺术、聪明、才智、政策,以及他们对哲学的品味等方面,优于其它任何亚洲人民。不但如此,有些作家甚至判断,就上述各方面来说,他们胜过最开化的欧洲人。”法国大文豪伏尔泰(Voltaire)则说:“帝王的体制持续4000多年,而在法律、习惯、语言,甚至于服装式样等方面……一切都无任何显著的变化;在世界上确难见这种至佳的制度”。这些学者们的推崇,表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了相当深的认识,同时,一些当代的史评家认为此一推崇已达极点。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凯瑟琳(Count Keyserling)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古代的中国,他们苦心经管,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中国的伟大吸引了我,使我感触良多……这个国家的伟人们,跟我们德人比起来,代表更高一层的文化水平……那些君子型的人物……代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特别是他们超群、优越的风范使我印象特深……文明的中国人,谦恭有礼,是多么的完美……中国人高雅的风采,在任何环境里,都是表露无遗……也可以说,中国人,是所有人类中最有深度的人。当代法国最著名的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称赞“中国文明在所有领域中都博大精深、瑰丽多彩”。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指出:“在中古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的更先进和更优越”。

2.中国封建制度由先进到落后,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至前221年),中国步入封建社会,至1840年鸦片战争,历经了漫长的2300余年。中国封建制度经历了由先进到落后、封建社会历经了从昌盛到衰落的过程。

(1)中国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从其产生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比较普遍地用于农业、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明显的发展。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了奴隶主的井田制,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逐渐取代了商周时期的集体耕作。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商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明显地出现于社会生活之中,使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政权在中国渐次兴起。

从历史上看,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由分散的数个封建政权统一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过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始皇还制定和推行了郡县制及法令,实行统一的货币、度量衡、文字等,使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王朝,大都承袭秦制,并且主要是由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阶级关系体现为地主与农民的剥削与被剥削;封建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重农抑商的封建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政治方面,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开始,历代王朝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称皇帝为“奉天承运”的“天子”,以维护“家天下”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紧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隋、唐以后还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使官僚阶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流动性。这种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维护了封建统治和国家统一,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社会结构方面,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宗法制度在封建社会前、中期起过稳定和规范封建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其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方面,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学本是孔子倡导的民间私学,自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主张仁政,提倡经世济民,以助君王,明教化。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封建统治者还通过种种方法,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并采取镇压异端、兴文字狱等手段,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3)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危机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封建社会周期律,即初期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开始兴起,到中期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推翻封建统治,再出现新的封建王朝。如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的“康雍乾盛世”等。这种局面通常出现在一个朝代的初期。当时的君主汲取历史的教训,能居安思危,政治较清明,轻徭薄赋,励精图治。但是,随着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发展逐渐陷于停滞状态,直至迫使农民不得不为争取生存而举行起义。这些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腐朽、黑暗的统治秩序,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几乎每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这个从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率”。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随着封建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封建社会也走到了末世。政治腐败,经济衰退,财政拮据,军备废弛,王朝统治危机四伏。官僚、贵族、地主等统治者利用封建特权,对广大人民百般盘剥,使社会危机与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嘉庆时,大学士和珅有地8000余顷,他的家人刘全也占地600余顷。道光时,大官僚琦善有地256万多亩。可见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性。由于地主阶级疯狂地兼并土地,大批农民或降为佃农,或沦为流民,生活更为艰难困苦。“其得以暖不号寒,丰不啼饥,而可以卒岁者,十室之中无二三焉”。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直接导致了广大下层民众反抗斗争的不断爆发。1796年,鄂、川、陕等省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大起义,卷入民众数百万。起义军转战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甘肃等地,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调集了所能抽调的武装部队,耗费军费银2亿两,花了9年的时间,才残酷地镇压了这次起义。1813年,属于白莲教的天理教在河南滑县发动起义。它的一支在北京的队伍曾一度打进皇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惊恐万状。这些起义尽管遭到失败,但都有力地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表明清朝衰世的到来。当时的著名思想家龚自珍(1792~1841)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一针见血地指出: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已经“日之将夕”,处于大乱将起的“衰世”。他用犀利的笔调描绘出清王朝江河日下的没落景象。他说:“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仕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

而清政府实行的闭关自守政策,使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长期昧于世界大势,沉溺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王第二道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实行闭关自守这种政策的结果,不仅切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阻碍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严重地束缚了国人的眼界和思想,助长了夜郎自大、愚昧无知腐朽观念的蔓延。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写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请同学们思考:(1)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说一说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没能在中国发展强大起来?(2)如何评价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与清王朝日趋衰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并伴随着殖民扩张。

14~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城市里,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而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更为欧洲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产生需要两大前提,即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从英国开始推广到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获得飞速发展,而原料和市场的限制刺激了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海外市场的欲望。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疯狂的殖民掠夺,为西方资产阶级带来了高额利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促使资产阶级更疯狂地对海外进行殖民掠夺。

17世纪初,英国侵占印度并建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以掠夺印度和垄断东方贸易。之后,英国又对波斯、阿富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进行侵略,同时又把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视为重要的侵略目标。1689年,在清朝开放海禁后,英船“防御号”首航广州,开始对华贸易。1715年,英国在广州开设商馆,对华贸易额扶摇直上。1793年和1816年,英国两次派特使来华,向清政府提出允许英国使臣驻北京、开辟通商口岸、割让岛屿等要求,但遭拒绝。然而,英国侵略者并不死心,决心诉诸武力。1827年,鸦片贩子马地臣(1796~1878)在《广州记事报》上公开煽动武装侵华。19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更加紧了对华侵略的步伐。1832年,英国当局派胡夏米、郭士立等,多次到我国东南沿海各口岸测绘地形,搜集军事情报。1835年,胡夏米把在中国沿海进行侦察活动后制定的对华作战方案,包括动用的舰只、炮火、兵力及进军计划、部署等内容,呈交英国政府参考。次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发出对中国动武的战争叫嚣。同年,英国资本家在伦敦成立“印度和中国协会”,以敦促英国政府加紧对中国的扩张。

在英国东侵的同时,法国、美国及沙俄不甘示弱,也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和远东地区。1698年,法国商船“安菲得里蒂号”来华。1728年法国在广州设立商馆。

美国在独立战争后着手开辟对亚洲的贸易。到19世纪初,美国乘欧洲因拿破仑战争陷入困顿,大力发展对华贸易,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对华贸易大国。

在清朝前期,沙俄与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等几个条约,确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和中段边界。但这并未能遏阻沙俄的侵略野心。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间(1825~1855),沙俄加快了对华侵略的步伐,多次派人深入我国黑龙江地区,刺探情报,违约入侵事件不断发生。

然而,当时的中国统治者对西方各国发生的重大变革和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的险恶,茫然无知。

总之,鸦片战争前夕,世界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大大加剧了殖民掠夺。资本主义越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原料、市场等就越不能满足需要,就要不断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中国自然成为他们进攻的目标。

三、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的爆发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由于英国工业品遭到了中国自然经济和闭关政策的顽强抵抗,销量不大,而英国商人却需要用大量的银元购买中国茶叶、生丝等商品,英国对华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英国殖民者以走私毒品鸦片作为改变贸易逆差的手段。

英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了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并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马克思曾经愤怒地谴责“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

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不得不实行禁烟行动,钦差大臣林则徐1839年6月在广东虎门销毁收缴鸦片的行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英国政府针对中国禁烟更加紧了发动侵华战争的步伐。1840年4月,英国国会通过了对华战争的决定。同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封锁了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2)鸦片战争的后果

1842年8月29日,中英双方代表在南京下关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43年7~10月,清政府又被迫订立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约》作为对《南京条约》的补充。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香港岛;赔偿英国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为通商口岸,英国可在五口设立领事馆,派驻领事;协定中国关税;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1844年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与主权都受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性。战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战后,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内部逐渐出现资本主义的因素,变为半封建的中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1)独立的中国为什么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②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西方列强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目的没有达到。

③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

因此,西方列强才没有能够如英国在印度那样,对中国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而是通过其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帝国主义势力与中国的封建势力、买办势力相勾结,共同压迫、剥削中国人民,镇压中国革命。因此,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它与连名义上的独立也没有、而由殖民主义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

(2)封建的中国为什么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纱、洋布等商品在中国大量倾销,逐渐使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从而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流入城市,成了产业工人的后备军。一批官僚、买办、地主、商人投资兴办新式工业。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

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利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经营轻工业和重工业,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而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及依附于它的官僚资本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着显然的优势。

因此,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性质,体现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两者是密切结合、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虽处于不断的解体之中,但是封建剥削制度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优势,而且同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形成“三座大山”),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1)地主阶级的分化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不过,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如晚清有些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民国时期大大小小的军阀也都直接用武力兼并土地。由于近代城市的发展、农民战争的冲击和乡村社会的动荡,有些地主从乡村迁往城市成为城居地主。一部分地主将土地剥削获得的货币投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有的附股外资企业,有的入股洋务企业,有的直接创办或参股民营企业,转化为资本家。不过,大多数地主仍是主要依靠地租剥削生活,一些城居地主也往往是兼营土地、高利贷和工商业。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更加激化了。

(2)农民阶级的分化

旧的被统治阶级即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不过,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有些农民破产或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近代中国的农民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剥削严重,生活状况极度恶化,所以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其作为小生产者的保守、散漫、狭隘等阶级局限性,农民单凭自身的力量不可能求得解放,更不可能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引向胜利。

(3)新兴的工人阶级

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如船舶修造业、出口加工业和口岸码头等。因此,它是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的。在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大型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70年代以后的中国民族企业中,又雇佣了一批工人。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4)新生的资产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不是像欧美国家那样,在原有手工业工场比较发达的基础上,由手工工场主和包买商等演变而成,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买办是半殖民地的特殊产物。他们最初是充当通商口岸外国洋行的雇员和代理人,在帮助外国资产阶级积累资本的过程中,通过获取佣金、分红、利息等手段积累财富,并利用与外国侵略势力及封建势力的密切关系,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由于同外国资本主义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他们有的投资附股外国洋行,有的则投资洋务企业或协助洋务派官僚创办和经营企业,也有的直接创办和投资于民族工业。部分中国旧式商人如一些盐商、沙船主、钱庄老板、票号商人等,或经营资本主义商业或投资于洋务企业与民族企业。还有一些华侨商人,也在国内投资或回国创办经营新式企业。一些地主、官僚,也开始把从地租剥削和贪污、搜刮积累起来的财富投资于工商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他们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压制、盘剥民族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他们经营的企业由于原始积累不足,大多规模小,设备落后,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不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工业不发达,商业畸形发展,工业资本家未能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但另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资本家同时在农村占有大量土地,兼营封建剥削,或者还保留着封建官职、官衔和功名,从而集地主、官僚、企业主的身份于一身。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没有革命的彻底性,同农民阶级一样也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四、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其中有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之下,这两个主要社会矛盾只有一个起着主导作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本上是在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的条件下实现的。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

这两大主要矛盾,其矛盾的地位也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帝国主义进行侵略战争的时候,国内各阶级,除了一些叛国分子以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而国内各阶级的一切矛盾,包括封建制度和人民大众之间这个主要矛盾在内,便都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当帝国主义不是用战争压迫而是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进行压迫的时候,封建统治阶级就会向帝国主义投降,二者结成同盟,共同压迫人民大众。这种时候,就会显出内部矛盾的特别尖锐性。

2.两大历史任务及联系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这两个任务是既有区别又是紧密联系的。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在近代中国,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前提十分必要,因为:第一,只有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第二,只有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够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第三,只有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够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富裕。

历史证明,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无从谈起。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决不会自动放弃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封建主义势力也绝不肯自动放弃自己控制的政权,改良的方式是不可能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统治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近代以来,不少善良的人们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一些贡献。但是,在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一、人民无权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这些主张并不能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由于这些良好的愿望在实践中不断碰壁,许多爱国者终于抛弃了这些幻想,而毅然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道路。

在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的问题上,历史选择了前者。对于革命,不管你赞成歌颂也好,反对指责也罢,革命确确实实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主旋律,这个事实并不因为人们的喜欢或者厌恶而改变。革命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客观历史运动,它既不是少数人人为鼓吹、制造的结果,也不是一时感情冲动的产物,这是一种适应社会需要的理性的选择。正如恩格斯所说:“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煽动者的恶意的那种迷信时代,是早已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而腐朽的社会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实际上,只有在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时候,革命就会发生。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抽象地谈论“革命”与“改良”孰优孰劣是没有丝毫意义的。

本章小结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有时代落差,西方国家陆续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仍然停留在日渐衰落的封建时代。西方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行将中国拖入资本主义的门槛,使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要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因此,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是必要性的、正义的。

基本概念

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两大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

复习思考题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同类推荐
  • 必玩的数学闯关

    必玩的数学闯关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玩的数学闯关》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宋词(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宋词(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国际贸易视角

    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国际贸易视角

    本书内容包括: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的评估模型构建、提高外向型企业竞争力的经营策略。
  • 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名为《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着重点主要放在哲学对人生的启迪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外哲学发展史上的主要流派和基本思想,了解这些,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思想根源从哪里来,从而引发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比较深刻的思考。
  •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名侦探推理破奇案

    本书中的故事内容虽然简短,却趣味横生;作为向自己的脑力挑战的媒介,毫不逊色于一般的侦探故事。本书包括了“古坟里的谋杀”、“印花上的毒药”、“风流作曲家之死”等等精彩的奇案。
热门推荐
  • 卿世帝歌

    卿世帝歌

    他,冷漠无情,杀伐果断……“等等。”某女疑惑,瞟了眼某男。“这是他吗?”她,绝美倾城,冷心冷清……当他遇见她,某男开始了自己的宠妻之路。追求她时:“听说你喜欢我。”某男点头。“爱情它,就像微风拂过脸庞,留下丝丝微凉。”“嗯?”“我相信爱情,但不相信有长久的爱情。分开时,越是深爱,越是伤害。”“卿儿,你应该知道,我们这种人一旦动情便是永远。”
  • 鲜嫩小娇妻:大叔,别着急

    鲜嫩小娇妻:大叔,别着急

    “呃……你轻点……”作为监护人,宋先生很会照顾人,常常让顾小北下不了床。他是人人畏惧的黑暗帝王,传言冷酷无情,杀伐决断,却偏偏把她宠得无法无天。婚后某日,记者问:“宋夫人,请问您有害怕的东西吗?”顾小北一脸的欲哭无泪。她现在只怕两样东西。第一,宋先生!第二,关灯以后的宋先生!
  • 重生之起源之战

    重生之起源之战

    经历地狱般的劫难,失去了一切,万念俱灰,死亡之后却重生回大学时,并获得特殊能力。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你将如何?曾经的遗憾可以弥补,曾经能够做到却没有去做的事情可以重来,曾经错过的女人就站在你的面前……
  • 麻辣娇妻:调教花心总裁

    麻辣娇妻:调教花心总裁

    小辣妹不慎落入花心总裁的陷阱,被他吃干抹净,契约结婚变成假戏真做。结婚纪念日,她扮成糖果礼物想给他意外惊喜,他带情人回家过夜,滚床单滚到她身上,她冷笑:“你品味还真差,这种货色也能入眼。”曾经的海誓山盟抵不上他一句好聚好散,她又怎会甘心就这样成为弃妇?当花心总裁遇上麻辣娇妻,精彩好戏正在上演…………
  • 尽管如此也请不要放弃

    尽管如此也请不要放弃

    秀明中学高三(10)班,学习成绩常年年级垫底。她,成绩不错,却一直杞人忧天。他,高考失利,渴望逆袭再战。她,把高考当作是一场镀金提升价的机会。他,过于逆反,一心想着借高考的机会原理父母,独自闯荡。一切的一切,皆因为这位新老师的来到,有所转变。本文讲述的是刚从清华毕业的新兴教师——丁世翔,带领自己的一众学生闯过高三的故事。
  • 凤凰涅槃:逆女倾城

    凤凰涅槃:逆女倾城

    一朝穿越,她夜狂颜,21世纪的天才杀手,可惜被自己挚爱和妹妹背叛,死于非命。当她清冷的眼眸睁开时,她便不再是杀手了,而是凤麟大陆第二大国夜希帝国的废柴七公主,受尽欺凌。但是,就在她的三皇兄把她打入水中那一刻,废柴陨落,天才崛起。不会炼器?——简单。不会炼药?——简单。不会驯兽?——简单。世上万般事情,我那样学不会。除非,我不想学。
  • 龙战:明日黄昏

    龙战:明日黄昏

    国泽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片文明的乐土。龙族从地球的守卫者发生分裂,邪恶龙族的统领星域战龙企图占据能够使龙族生灵永世长生的神物“龙鳞石”——它能够弥补龙族项下的龙鳞致命的唯一法门,使自身真正长生不死,因此星域战龙发动了对国泽大陆的攻击。远古东方传承而下的“龙鳞石”危在旦夕,地球联盟的战士为了守卫家园,在遗留人间的唯一正义龙族之子北辰的带领下,对邪恶龙族星域战龙发出了誓死之战。一场惨烈的保卫家园的战役,序幕才刚刚拉开……
  • 既是黄昏也是黎明

    既是黄昏也是黎明

    在三战爆发后的五年时间里,战争遗留下来的生化武器并没有消散殆尽,世界各地出现“异人类”,城市毁灭后,生存地区成为了“国家”。主角艾克在身世成迷的情况下,和自己的队友为了人类的未来在不断奋斗,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两位特殊的“首领”,解开了他的身世之谜以及一个巨大的阴谋......
  • 鬼眼相法

    鬼眼相法

    人走人道,鬼走鬼道。不管是人是鬼,你走错了道,我李向阳便会来收了你。一次同学聚会之后,李向阳的生意就红火了起来。各种鬼魅魍魉,全部到哥的碗里来吧!
  • 断翼天使

    断翼天使

    她如天使般纯洁美丽,却透着淡定冷然的气息,在一次校庆歌唱比赛中她宛若北极星,释放出耀眼的星芒。在勾心斗角的演艺圈中,她坚定地迈向梦想的巅峰,同时不堪的身世也逐渐被揭开,本以冷却的心在爱情,友情中温暖,原来她还有所依恋,可是她不可以让他知道,因为他值得拥有更好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