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5200000023

第23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河西教育(3)

1.“一份答卷”。1973年6月30日,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张铁生在参加高等学校文化考试时,不答卷,却在物理、化学试卷背面写了一份不赞成文化考核的信。当时的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得知这一情况后,将原信作了删改,指令《辽宁日报》于7月19日加了题为《一封发人深省的答卷》的按语发表,在按语中说:“张铁生”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此后《人民日报》和各地报刊均予转载,把文化考试说成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是对教育革命的反动”,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反扑”。江青、张春桥等人把张铁生捧为“反潮流英雄”,在全国树立了一个交白卷样板,刮起了否定文化学习的歪风。从此,河西地区各中小学都取消了文化课考试,老师不敢布置作业,学生也可随便不交作业,教学秩序混乱,纪律松弛。

2.一个“谈话记录”。谈话记录是1973年6月,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个学员写的,说“智育第一”的压力,使她“发闷”。“四人帮”就利用这个“谈话记录”,宣扬“和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作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仅对师大适应,对上海其他大学也适用;不仅对上海的大学适用,对中小学也适用”,在教育战线上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弄得学生学习无理,教师上课有罪;学校教学没计划,学生毕业不考试;教师布置作业是“智育第一”抬头,课堂讲授就是“满堂灌”,还把学校领导和教师说成“复辟回潮”势力的代表进行批判。

3.“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1973年11月,《北京日报》收到一个小学生的两封来信,报社便到学校了解情况,并收集整理这个小学生的日记,以《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为题,在报社内部刊物上登了出来。这个小学生的信和日记,主要反映了她和班主任老师之间的一些矛盾和不同看法,纯属师生之间正常的思想认识上的分歧,根本谈不上什么“师道尊严”和“反潮流”。“四人帮”却利用这个小学生的信和日记摘抄大做文章,声称“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大事”,责令《教育革命通讯》连夜赶写“编者按”,发表《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也先后加“编者按”发表了这个材料。顿时,全国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反对所谓的“师道尊严”的浪潮,给教育战线,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河西地区的一些中小学从此无政府主义泛滥,一些学生以不读书为荣,以为破坏纪律、反对老师就是反潮流,学校门窗玻璃被破坏,少数学生搞恶作剧,欺负老师,师生关系对立加剧,教师遭到严重冲击。

4.“马振抚公社中学事件”。河南唐河县马振抚公社中学有一个叫张玉琴的同学,由于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许多功课考试都不及格。1973年7月10日下午,学校进行英语期末考试,张玉琴答不上来,在考卷背面写了六句话:“我是中国人,何必要学外文,不会ABCD,还能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还埋帝修反。”班主任杨老师即找该生谈话,讲了学外语的重要,并让她在班上作检查,学校负责人在全校不点名批评她。就在这天吃早饭时,张玉琴称病让同学代请假离开学校,投水自尽。1974年1月江青从《人民日报》一个内部情况中看到这个材料,大做文章。不久,中共中央发了文件,批转了马振抚公社中学事件的报告,并提出“请河南省委认真复核,严肃处理这一修正主义路线进行复辟的严重恶果,并将处理情况迅速上报。各地区也应注意,检查有无此类似情况”。1974年2月2日,河南省委以“推行修正主义路线,逼死革命小将”的罪名,将马振抚公社中学校长和班主任杨老师逮捕法办。文件传达后,河西各地纷纷组织师生检查,揭露修正主义路线“回潮”、“复辟”。一大批忠于职守、热心教育工作的中小学教师,被打成“复辟”的典型进行批判。为此,很多学校的领导不敢抓文化课教学,不敢进行文化考试,教师也不敢管学生。因此,学生纪律松弛,学校秩序混乱,一些学生随便不上课,在街上抽烟、打架、斗殴,学习风气每况愈下。

5.推广所谓的“朝农经验”。1973年11月28日,《光明日报》以《一个贫下中农欢迎的大学》为题,发表了辽宁农学院朝阳分院的调查报告,主要是肯定当时社来社去,教学从农村需要出发,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经验。1974年12月“四人帮”在学习朝阳农学院教育革命经验现场会上将朝农经验加以提炼,树为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方向。从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学朝农经验,不分青红皂白,都搞社来社去,把课堂搬到农村、搬到农场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劳动时间多、学习时间少,大搞实用主义,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大学生最多只有中专水平,高中生只有初中水平。

三、批判所谓的“右倾”翻案风

1975年1月,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这一年中,邓小平同“四人帮”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他提出,“各个方面都要整顿”,从而促成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政治小气候。邓小平非常关心教育问题,他指出“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他还进一步指出:“现在相当多的学校学生不读书,一点外语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并强调要解决教师的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等问题。这无疑给极“左”思潮笼罩下的教育界吹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注入了复苏的活力。同时新任教育部长周荣鑫贯彻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在部内外会议上针对林彪、“四人帮”破坏教育的事实,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抨击了“教育革命”的片面性和形而上学的倾向,提出教育“不改变现在的情况很可能拖后腿”的问题,强调文化知识和基础理论教学,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但是到了11月,形势急转直下,张春桥、迟群等人在北京大学点起了“教育革命大辩论”的鬼火,一股扼杀教育生机的阴风再次吹向全国。《甘肃日报》根据省委部署,连续发表了一些学校大批判组的文章,鼓吹“文革以来教育质量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育革命取得了丰硕成果”,有些文章还将1975年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做法,诬蔑为“修正主义路线的回潮”,“刮右倾翻案风的奇谈怪论”,有些文章甚至还提出“打土围子”,“还乡团”的口号,从而又造成了新的混乱。河西地区有些学校搞人人过关,“上挂下联”,查批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的表现,“打土围子”,制造了新的冤案。

“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所谓的“打土围子”、“还乡团”的结果,再次搅乱曾一度有望复兴的教学秩序,使教学工作受到挫折,领导干部不敢抓管理、抓教学,而且由于批“马振抚事件”、批“师道尊严”的恶劣影响,教师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使河西中小学的教育再次遭到挫折。

四、“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历史教训

林彪、“四人帮”出于他们篡党夺权的目的,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建设十七年的各项成果,使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遭到空前浩劫,广大干部、教师吃了苦头,蒙受了屈辱,使经济建设走向崩溃的边缘。

邓小平说“‘文化大革命’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到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文化大革命”是探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人歧途的结果,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文化大革命”以尖锐的形式,相当充分地暴露出我们党和国家在工作、体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且提供了永远不允许重犯“文化大革命”或其他类似严重错误的教训。

十年“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教训,归结起来主要有:

(一)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既然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酿成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误的”,足以说明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性。党的正确领导首先取决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方针、政策正确,各项事业就会健康发展;方针、政策出现偏差或失误,各项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和损失。林彪、“四人帮”煽动“踢开党委闹革命,夺党委的权,把各级党的领导人统统打成‘走资派’、‘反革命’”,结果使机关、学校完全陷入瘫痪,使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的实践证明,要真正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否则将一事无成,以至走人歧途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把教师诬蔑为“牛鬼蛇神”、“国民党残渣余孽”,统统扣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动辄强制下放、遣送农村或“五七干校”劳动,重则打砸抢抓抄,甚至受尽皮肉之苦,投进监狱。在“教育革命”过程中,在“两个估计”大棒挥舞和反“回潮”、“批林批孔”、学“朝农”、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压力下,又有不少教师蒙受不白之冤。人性被扭曲,人格受侮辱,知识遭贬值,教师失去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在那阴森的时代,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哪有权力教学,哪有心思教好学生。所以,教学质量不下降才是怪事。马克思主义认为世间一切最可宝贵的因素是人。只有尊重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才有可能创造出人间奇迹,才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一定按教育规律办事。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教育自然也有它的规律可循,“四人帮”无视教育规律的特殊性,肆意践踏教育规律的普遍性。他们一概排斥外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也全盘否定本民族传统的教育经验,甚至否定十七年的教育成绩。他们无视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等各种关系的联系及区别,更不顾教育内部诸如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因素的相互依赖和制约。“文化大革命”中进行的“教育革命”,使普通中学畸形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严重失调,高等教育随心所欲,想撤就撤,想建就建,完全脱离社会实际。十年内乱使文盲增加、民族素质下降、社会风气败坏、人才匮乏、教师和科技梯队断层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违背教育规律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巨大损失。教训是十分沉痛的。我们必须科学地总结“文化大革命”十年“教育革命”的教训,进一步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供理论基础。

(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我们没有制定出一部对教育有约束力的法律条文。因而,个人权力意志至上,唯心主义、教条主义盛行。一所学校,想撤就撤,想并就并,教育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教材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教学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教育成了任人摆布和装扮的小姑娘。无法可依、无法可循,是酿成灾难的重要根源。但有法而不去遵循,权力大于法,无视法律,也会出偏差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必须立法,有法必依,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严格按照有关教育法规办事,违法必究,违法必罚。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 美国教育借鉴力

    美国教育借鉴力

    本书从亲和力、激励机制、社区协同等几方面,对美国的教育最新研究进行了编译并作了点评分析,并与中国的情况进行对比研读。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热门推荐
  • 学会处世 学会生活

    学会处世 学会生活

    学会处世学会生活》内容简介:做人与做事都离不开方圆之道,所谓“方”,即表现于外在的性格和方法:所谓“内”,即深积于心中的气度和态度,古人常说“内方外圆”,正是说出了此中道理。显然,这种内外结合之道,是做人与做理的大智慧、大学问,非一般小打小闹之人生游戏。
  • 神穹世界

    神穹世界

    少年墨染,觉醒无敌法相图腾,问道万古最强大道。得雷神传承,修万雷圣法,融合天下雷霆。披雷神战铠,持雷神之锤,审判天下罪恶。且看他如何收服各路圣女魔女,吊打各路变态妖孽;虐杀各路邪魔异族,镇压各路奸佞小人;演绎属于他不朽的传奇。
  • 蚂蚁之魂

    蚂蚁之魂

    一群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不甘堕落的年轻人,一群尝过酸甜苦辣一遍又一遍的坚持者,一群生活的艰难又满怀梦想的草根们,在尝试过失望、痛苦、委屈、心酸、无奈等等之后锐变成蝴蝶,事业与.爱情就像一场长久的战争,胆小懦弱的人逃避战争,在开始时放弃,坚持不够的人,在战场中牺牲,只有勇敢坚持的人,尽管是伤痕累累,但最后才能拥有美丽的果实。.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苦劳之乐,哎伊呦,无厘头,别是一翻滋味在心头。
  • 九神宫

    九神宫

    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而且我还是一个新手,如果那里不好请各位前辈多多指导。一珠在手,天下我有.
  • 丫头,你是我的妻

    丫头,你是我的妻

    叶家的千金叶嘉桐因为叶妈妈叶爸爸给自己订婚而叶嘉桐不同意逃婚找到自己的真爱
  • 我的校园记录本

    我的校园记录本

    记录了我的初中生活,以及以后的校园生活。感谢这几年来的陪伴。致我的老师与同学们
  • 钟情夏之恋:霸道总裁的契约情人

    钟情夏之恋:霸道总裁的契约情人

    因为恨,牵扯到一个无辜的女人,他要给她惩罚,“你,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你放了我吧。”“我想要的,你给不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他补偿我。”……他疯狂的扑了上去,一夜之间,她与他有了第二次,本想着有人保护,却还是不幸落入他的手中,“女人,做我的情人,直到我玩腻为止。”面对这样的纠缠,她唯一的办法………逃。
  • 蒙山迷雾

    蒙山迷雾

    《蒙山迷雾》是一部反映矿山建设者们错综复杂生活的小说新作。作品以南方蒙山铜矿为题材,刻画了吴运气、肖长霞等一群性格鲜明,各具风采的人物形象。勾画了他们在蒙山铜矿不同时期的各自生活和各自爱情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矿山人的辛勤、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叙述他们从普通职工到中层干部再到矿级领导,最后沦为阶下囚的不同台阶的酸甜苦辣。故事构思新颖,曲折离奇,蕴含着医学和法律知识。小说语言生动,词汇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时代风云于矿山生活之中,揭示了矿山小社会深层次的矛盾。有耐人寻味的感觉。借人物的悲喜交集折射社会发展的变迁,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 自由家园

    自由家园

    其出身不高,瘦弱的外表却难掩其宏图之志,少年便追随兄弟征战四方,建立赫赫战功。之后,开府建衙,训练强军,及至青年,更是以劣势兵力战胜名将尔朱荣。本应名满天下,却遭人诬陷,成为弑君之人,曾经的兄弟在其面前被杀,自己更是流落草原。这样一位真正的战神究竟将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 后发企业的追赶与超越

    后发企业的追赶与超越

    本书所选择的案例包括宁波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音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君禾泵业有限公司、宁波沁园集团、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宁波西摩电器有限公司、宁波高发汽车拉索有限公司、浙江企赢控股集团共八个“单打冠军”企业,这些企业虽然个头不大,但各具特色,他们采取了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在各自的领域默默耕耘,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追赶道路,在一个个细分市场中确立了优势地位。在对8家宁波“单打冠军”企业追赶历程分析的基础上,并借助所构建的后发企业追赶理论分析框架,从具体到一般,本书最终归纳出三种不同后发企业追赶模式及其特点,包括得力文具和音王集团创造的“基于品牌塑造的追赶模式”,君禾泵业、沁园集团和九龙物流创造的“基于创新推动的追赶模式”,西摩电器、高发拉索和企赢控股创造的“基于价值链拓展的追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