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阿拉伯有一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一对好朋友在沙漠中旅行。一天因为意见发生分歧,他们开始争吵,还打了一架。其中一个给了另一个一记耳光,被打者觉得受到侮辱,一言不发地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一直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这时意外发生了,被打的那个人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被救之后,他拿出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他: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另一个笑着回答说:当被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最易忘记的地方,风会负责把它抹去;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把它抹掉。的确,朋友之间的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真意的。做一个心地宽大的人,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真诚的帮助,你才会活得快乐。这则故事的启示不仅仅是在朋友之间,于家庭中,孩子和父母之间更需要一颗宽宏的心,一种宽容的态度。这样才会避免很多家庭的矛盾,幸福才不会间断,才会成为一涧流水,潺潺地注入我们平凡的生命,带着清新的感觉。父母对孩子的一片心自不必说,永远是那么宽宏大量,能包容孩子的一切过失,并很快忘记,然后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他们爱的给予。现在要深刻检讨的是儿女们。我们生活的社会正以最快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和父母的世界不同了。于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分歧。反抗情绪也伴随着成长不断滋生,当我们有了主见的时候总喜欢一意孤行,并且把它视为一种英勇。于是代沟产生了,矛盾产生了,伤心也不可避免。因为父母的一句责备就甩开门扬长而去,因为父母反对自己过早地谈恋爱就几天一语不发,反感父母永无穷尽的唠叨、面面俱到的干涉并处心积虑地挣脱。作为孩子,可曾想过,这一系列被我们津津乐道的“英雄事迹”对父母却是一种伤害。确实,有些父母对孩子因爱而苟刻,有时他们的言传身教也不适合孩子,即便这样,我们也要知道,这错的背后也是爱,父母对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由爱主导的,只要是爱就应该被原谅,被包容,被理解。如果能像父母宽容我们那样宽容父母,那么我们成长的路上就会减少很多伤心和隔膜,拥有更多的快乐。宽容之外,这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铭记。记住别人的恩惠是一种真诚的人生态度。朋友之间尚需如此,更何况父母与孩子呢。父母给了我们最广大无边的爱,这大爱中的每个细节我们都应铭刻于心。只有铭记才会感激,只有感激才思回报,只有回报才能幸福。学会感恩就要学会宽容父母并且铭记父母的给予,由此才能宽容世间的每一份缺失与无奈,铭记每一份幸福的感觉,这样的人生才会充实而有意义。爱与我同行上初中后,因为上晚自习,她开始走夜路。这对十几岁的女孩子来说是很恐怖的事。家离学校有几里路,白天不觉长,夜晚就不同了。走在公路上还不觉得害怕,等一拐弯,上了那条坑坑洼洼的田间小路,心便打起鼓来。各种诡异的声音冲击她的耳膜,风一吹来,连杨树的叶子都响得比白天夸张。各种各样的黑影在眼前晃动,像是传说中的鬼魅。无端想起了“鬼”,她心里一颤,一身冷汗冒了出来。她拼命蹬着自行车,恨不得马上到家。回家后,她用颤抖着的声音描述种种可怕的情形,母亲露出担忧的神色,父亲却说:“哪有什么鬼,你也不小了,还这么胆小。”父亲的态度激起了她心底的愤怒。“你们都不关心我,别的同学都有人接!”她原本想喊出来的,但又赌气地没说出口。父母不够关心她的事实让她很心痛,她一句话也不说走开了。第二天晚上她的愤怒还充斥在心中。也许是因为愤怒,她不像昨天那么害怕了。她隐约看到路的尽头有微弱的灯光,等拐过弯,那灯光也来到了小路的尽头。“应该不是鬼吧?那就是人,也不像坏人,坏人不可能点灯。”这样想着,她心里的勇气也膨胀起来。以后,每天晚上回来都能看到那盏灯光,她渐渐忘记害怕,还哼起了歌。
她想怎么这么巧,竟有和她如此顺路的行人,她觉得这种陪伴很亲切。后来学校建好宿舍楼,她开始住宿。不再走夜路了,她反而怀念起那盏灯光,那种陪伴。多年以后,她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了。在一次与母亲的交谈中,她才知道,提着那盏灯的不是路人,而是父亲。于是,多年前自己的那次愤怒深深刺痛了她的心。那盏灯光是爱的指引。与爱同行,心才会无比安稳。只是,体会爱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不然就会错失很多幸福。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在这宽阔的心灵里,让无心的伤害如拂过的流沙,瞬间抚平褶皱;让那些关于爱的记忆在生命中沉淀、累积,成为回眸处最闪亮的风景吧。
你的付出,让父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也会无比快乐;通过付出,你更加明白了父母长年累月的爱是多么可贵,多么深厚,多么有韧性,你会觉得非常幸福;通过付出,你进一步懂得了什么是辛劳,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责任,你因此而完成了一次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