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有幸到那“绝密”的小楼上参观采访,写了一篇《新国宝记》,虽然当时不能发表,所得资料也是珍贵的。那块大璞呈桃形,铁锈红色,表皮岩石不足一寸厚,去石净重八百零三点六公斤,乃有史以来闻所未闻的巨型优质翡翠。我还被特许用手抚摸,真是冰洁细腻,犹如水浸了似的滋润。
在北京玉器厂门市部,副总工艺师董文钟打开保险柜,拿了一点儿“下脚料”(如麻雀蛋)出来,另有小姐手捧丝绒布在下面接着,这才放到我手心里,又说小心,它标价三十万美元。此话不假,我是外行,也知道一只翠戒的价格。
她还告诉我,绿色的是翠,红色的是翡。而那“岱岳奇观”奇就奇在它的一部分红色的翡被大师们雕刻成翠绿泰山的日出景观,真乃神来之笔呀。
至于大璞被锯掉的一角哪里去了?与我一同参观的有颐和园两位园长。据说这块桃形大璞曾经长期摆放在清漪园(颐和园前身),很可能就是在那里锯下了一角,而颐和园现在还珍藏着四块翡翠宝屏,与那“一角”的尺寸相符。他二人是来细察“纹理”的,究竟是不是?也只有他俩心里明白。虽然两位园长是我的好朋友,也不可强人所难,逼问“隐私”,是担心一旦承认了“纹理”相同,就会被上级将颐和园珍藏的四块翡翠宝屏收走么?我倒是希望它“完璧归赵”,好把这故事说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