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7500000010

第10章 茶艺(1)

1.饮茶风俗

我国人民饮茶的历史悠久,各地饮茶的风俗各有异趣。

湖南省宁乡县盛产茶叶,城乡人民素来讲究饮茶,此地的“擂茶”别具风味,令饮之人感到茶味无穷,兴趣盎然。其做法是将芝麻、黄豆、绿豆、花生等炒熟,加细茶适量,置于擂钵中擂磨研细,加水以猛火煮成糊汤状即成。喝茶时,请客人于灶塘边矮凳上就座,主人执一小竹勺,在茶碗内冲上开水,端给客人饮用。然后,主人站于客后,陪客人说话,添茶以杯满而不溢为敬。

在四川省,城乡人民爱在茶亭茶肆饮茶。那里的茶亭茶肆多建在依山临水的交通弯道,空气清新,风景宜人。茶亭里还贴着别有风味的对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喝一盏各自东西。”他们对茶叶并不十分讲究,但茶亭里的设备却还雅致,小巧玲珑的竹榻椅还可以任茶客自己搬动摆设,边饮边怡然自得地欣赏风景。清茶一杯,大摆“龙门阵”,十分畅快。

江西安福县农村,妇女们历来沿袭着一种饮春茶的习惯。元宵过后,村里的妇女们(没结婚的姑娘不能参加)吃过早饭就自带茶碗上门,一天喝一家,从村头喝到村尾收场。轮到请茶的东道主,清早就要起来烧好几锅开水,在茶客们带来的茶碗里放上茶叶、兰条、盐姜、韧皮豆之类的“点茶”和一根约三四寸长的篾棒。喝茶时边喝边用篾棒在茶碗里搅动,以调其味。如果茶客们喝到用篾棒将茶碗里的“点茶”全部扒出来嚼光,那就表示她喝够了,不要再添水了。

广东省潮州、汕头一带饮茶,则有所谓“山泉、缸锅、热瓯、响炭、烧盅、红缸”之说。沙锅中的水烧开以后,要从一尺高处倒进茶壶,叫做“高冲”;茶壶里泡出汤色后,便贴着小茶杯筛出来,叫做“低斟”;筛茶时要巡着所有的茶杯来回倾注,不能此满彼浅,要反复筛平,这叫做“关公巡城”。当茶壶里的茶汤筛完了,也还要巡着杯均匀地滴上几滴,这又叫做“韩信点兵”。

广东湛江饮茶,只兴早茶,午茶、晚茶没有。早茶也真“早”,才打响五点,茶楼已灯火辉煌,济济一堂。厅堂陈设堂皇。白色桌布、沙发座椅。每客一杯,每桌一壶,壶的大小视同桌人数多少而定。提壶斟茶者,须将同桌客人的茶杯斟齐,不管彼此相识否,而受斟者就用手指在杯旁微叩桌面,以示谢意。章 排骨烧?粉卷、大包、糯米鸡之类,均由服务员捧出蒸笼,供客人选取,吃后按碟计款付账。在早茶中也有喝酒的,在许多桌子上,可见到有人摆上一瓶,或仅擎一杯,面对着一盘白切鸡或一小碟排骨陶然一番,这在它省是罕见的。

琴鱼茶是安徽省泾县琴溪桥一带的特产。琴鱼为长不过寸许的小型鱼类,栖息在山涧溪流之中,每年到了清明节后,当地群众就下水捕捞,通过晒、熏、烤精制而成,客人来了必以琴鱼泡茶待客为敬。琴鱼茶味醇和,浓香四溢。琴鱼在茶杯里嘴微张、眼圆睁、鳍窄尾曲,犹如活鱼在水中戏耍,一边饮用,一边欣赏,真是茶中之奇。

福建厦门农村则有喝“功夫茶”的传统。喝“功夫茶”的茶客围小圆桌而坐。每个茶客一只托盘,一把紫砂壶和一只田螺大的茶盏。每把茶壶里要放上半两茶叶冲上开水。第一壶水是不喝的,泡一会儿就筛掉,叫“带路水”;冲上第二壶水后,要使茶水变成墨黑泛赭的浓汤,才能筛出来喝的。何以谓喝“功夫茶”呢?一是不能心急,要慢慢泡、慢慢饮;二是茶叶放得多,茶水又浓又苦又涩,就像喝中药一样,功夫差的人是喝不得的。

“竹筒茶”是滇西南部拉祜族的饮料,拉祜语叫“瓦结那”。当你进入拉祜族的竹楼时,好客的主人忙从盛物架上取下一根圆柱子,弄下一小块给你泡茶。这种茶水色澄清,既有茶香,又有竹香,别具风味,制作这种茶的方法是将嫩茶炒揉好后,砍来新嫩毛竹,取其一节,将荷叶塞入竹筒内严严压实,渗去水,封好口,放在火塘边慢慢烤干,劈去竹筒即成。

回族的“盖碗茶”又有别于四川成都盖碗茶。“金茶银茶甘露茶,顶不上回族的盖碗茶”,有人章 糖等原料放入盅内,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再喝。夏天多以茉莉花茶为主,冬天多以陕青茶和砖茶为主。喝盖碗茶有很多讲究,能驱寒和胃。喝红糖砖茶,消积化食;喝白糖清茶,清热泻火;喝“八宝茶”能提气补虚,强身健胃。杯里除了放茶叶外,还放红糖、白糖、芝麻、柿饼、红枣、核桃仁、葡萄干、桂圆肉等佐料,揭开碗盖香气扑鼻,喝一口清甜爽心。山区的回族老人还爱喝“罐罐茶”,用砖茶熬成浓黑色茶水,喝后能益脾胃,爽精神。传说回族盖碗茶从元朝就有了,至今西北的回族穆斯林除了平时喝以外,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要拿最好的糖茶来赠送亲邻,用盖碗茶招待客人,以示最高的礼节。

2.古今名人与饮茶

“名茶出中华”,我国是“世界茶祖”之国,饮茶历史悠久,名人与茶、茶与诗、诗与酒都可谓是莫逆之交。

唐代是诗的盛世,又是茶叶兴盛发展的时期。唐代陆羽,被后人尊为“茶神”。他在江西上饶北居山植茶树,自号茶山御史,山上有一泉,名陆羽泉。他精于茶道,历时10个春秋,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伟大的茶叶专著《茶经》。

诗仙李白是一个评茶行家。相传,他常独坐安徽敬亭山饮茶作诗,曾经写下章 药用功能、制作方法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宋代的诗人中,陆游更是嗜茶成癖。他外出常常是“茶灶笔床犹自随”。在他的诗集中,写到茶的诗就有200多首。

清代的蒲松龄在家乡蒲家庄大路口摆茶摊,以供行人驻脚、聊天,他以茶换故事,终于写成了不朽的著作《聊斋志异》。

清代的乾隆皇帝,他与茶更有一段缘。乾隆活了88岁,据说,那是得益于茶。他一生爱饮茶,特别是晚年更视茶如命。他 85岁快退位时,有位老医生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茶。”一语点破了茶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他一生品尝过许多名茶,而且亲自扶植名茶,如在福建他尝到一种茶,觉得甘醇爽口,色泽褐绿,凝重如铁,香美赛过观音,就赐名为“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声名鹊起,声誉日隆。

鲁迅先生也是一位茶迷,早在20世纪20年代寄居广州时,他有两个嗜好,一是爱吃翠绿的杨桃,一是喜欢品茶。在鲁迅的书房里,常有这样的情景:先生左手握着烟斗,茶壶伴在身旁,右手不停地挥笔疾书。茶成了鲁迅的生活伴侣,在他倦困之际,茶确起了不少的作用。

郭沫若生前爱饮茶,也可算是一位品茶专家。他通古博今,对我国各地名茶特征了如指掌,竭力支持名茶的开发和创新。 1964年,郭老在湖南品尝了当地新创的“银针”名茶,高度称赞这一绿茶极品,并作《初饮高桥银峰》诗庆贺。他生前不时品茗作诗,抒发情怀。

老舍先生对饮茶也颇有研究。曾经说过:“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生前极爱喝茶,文思如涌,勤奋耕耘,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代表之一的《茶馆》闻名中外。

张大千也十分嗜茶,20世纪30年代与兄善子寄寓苏州师园,茶占了开门七件大事中的一大支出。每日晨、午、下午、晚必饮原泡茶,东山碧螺春,每次只饮两开,即泼出重沏;有时饮狮峰龙井,可以多冲一开。

周恩来生前最喜欢饮用西湖龙井茶,并常以龙井茶款待宾客。龙井茶著名产地之一是杭州西湖区的梅家坞,周总理曾先后五次去那里视察过。他与茶农一起上山采茶,同采茶能手亲切交谈,有时还拉着他们合影留念。

朱德生前也十分爱饮茶,晚年尤甚。每次外出时,凡遇茶园、茶场必去参观,即兴赋诗。有一次去庐山,在植物园品尝了云雾茶后题诗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毛泽东生前爱饮茶,他不仅精于品茶,而且十分关怀我国茶叶生产。在日理万机的繁忙工作中,款待国内外客人,总是先沏茶相待。与周总理一样,他每次冲泡的茶较浓。毛泽东一生廉洁奉公,经常用自家的烟、茶款待客人。

(1)古人泡茶如何用水

古人对泡茶用水十分讲究,他们的选择,主要有三个标准:一是水要甘而洁;二是水要活而清鲜;三是贮水要得法。

陆羽《茶经》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所指山水即是泉水。水为茶之母,影响茶口感最主要的原因是水的选择。好茶配好水,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谈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品质。历史上就有“龙井茶,虎跑水”、“梦蒙山顶上茶,扬子江心水”之说。名泉伴名茶,美上加美。

泡茶用水,当属泉水为佳。在天然水中,泉水比较清爽,杂质少,透明度高,污染少,水质最好。溪水、江水与河水等常年流动之水,用来沏茶也并不逊色。井水属地下水,是否适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论。有些井水,水质甘美,是泡茶好水。深层地下水有耐水层的保护,污染少,水质洁净,而浅层地下水易被地面污染,水质较差,所以深井比浅井好。城市里的井水,受污染多,多有咸味;农村井水,受污染少,水质好。

雨水和雪水,古人誉为“天泉”,但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污染日趋恶劣,所以大都市、大城市的雨水和雪水也不宜作为泡茶用水。自来水,一般都是经过人工净化、消毒处理过的江水或湖水。凡达到我国卫生部制订的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都适于泡茶。但有时自来水中用过量氧化物消毒,气味重,用之泡茶,影响品质。为了消除氯气,可将自来水贮存在缸中,静置一昼夜,待氯气自然逸失,可用来煮沸泡茶,效果就大不一样。

选择泡茶用水时,还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天然水分可分硬水和软水两种,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水的硬度会影响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高,茶味浓;而硬水泡茶茶汤有的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层“锈油”。在日常生活中,有条件的可选择矿泉水泡茶。经过处理过的自来水也是比较理想的泡茶用水。

(2)唐代人们如何饮茶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运城名人(大运之城精品丛书)

    运城名人(大运之城精品丛书)

    运城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金三角古河东地域,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养育了无数的华夏才俊豪杰。早在开辟鸿蒙、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就演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优美传说和黄帝与蚩尤征战盐池的喧嚣;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后稷嫁穑,禹凿龙门,嫘祖养蚕,也都发生在这里,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走来。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热门推荐
  • 琅环仙府

    琅环仙府

    与人斗,与妖斗,与魔斗,其妙无穷。可与天道斗……老祖都认输了,本女主又该如何?
  • 冥天少皇录

    冥天少皇录

    他,身为遗弃之子,却又拥有着高贵的血脉;他,向往平凡却又注定了他的不凡
  • tfboys之万千宠爱

    tfboys之万千宠爱

    我只想给你给你宠爱这算不算不算爱我还还还搞不明白快乐的事想跟你分享难过想给你肩膀第一次为一个人紧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澳门的那些日子

    澳门的那些日子

    澳门,是一个天堂,也是一个地狱本文真实故事为基础,为您还原一个真实的澳门。PS:本人保证,绝对保证日日更新!绝不断更,绝对完本!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互动!欢迎大家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本人一定虚心接受!
  • 天下龙图

    天下龙图

    十数年前,长安大火毁去无数人家,三月之际,地动山摇,一座水晶宫从废墟之下裂地而起。先帝自以上天表其文治武功,遂从开封迁都长安,凌驾水晶宫内,岂料天命不足,重病而薨。自此而始,变法之举中道崩阻,朝廷动乱,时相公安石避退朝堂。临退之际荐武侯之后诸葛传灯入相,朝纲一顿终免于大厦倾覆。庙堂风云已去,然江湖却任然动乱不止。尘封千年的天地奇物纷纷出世,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血雨腥风。天地动而神龙现。魔教秘传,妖族异动,这个世界将迎来怎样的变迁?且看天下龙图
  • 遗伤纪

    遗伤纪

    从命运的堕落到生命的辉煌,可能就在一刹那之间。辰夏用着不同常人的生活。走到了,生命发光的巅峰。
  • 神兽系统都市游

    神兽系统都市游

    神兽,古代人类想象出来的生物,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明,每个国家都在寻找着神兽的踪迹,如果说神兽真的不存在那么古人是如何把他们的画像公诸于世的。偶然的机会,世界爆发了强大的危机,主人公叶天峰得到了神兽系统,开始寻找神兽们的宿主,而自己则被神龙选择成为宿主。自此,叶天峰代表着神龙成为了龙帝,带领剩余的神兽宿主们,解除危机
  • 对于青春:你有遗憾吗

    对于青春:你有遗憾吗

    对于你的青春你是不是迷茫过,你是不是不想去面对,你是不是有时也很想去躲避,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让它没有委屈,没有悔恨,没有忧愁,有的只是快乐和幸福。如果想讨论本文或在成长中想寻找温暖,可加群:571937201。
  • 离火奇缘

    离火奇缘

    人生还没来得及开始,就已经结束。张逸云还没进入社会,就已被淘汰。家传古玉,有着什么样的乾坤。神州大陆,谁能站到顶峰。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作为诗句来说,豪情四溢。作为现实来说,个人力量将完全凌驾于众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