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3900000009

第9章 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人以胃气为本

上古之时道德高尚而又深得养生之道的人,推究阴阳的变化,探求生死的关键所在,著有《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都认为胃气是人的根本。因为人要维持生存就必须吸收饮食水谷的营养,所谓饮食水谷的精气上注于肺的清气、运行于血脉中蒸津液化精微的营气、运化水谷精微至全身的运气、运行于血脉之外温煦脏腑以及皮毛的卫气、贯心肺而行呼吸的宗气,都是在胃气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胃气的别名。胃为水谷之海。《素问?经脉别论》说:水液进入胃里,放散精气,上行输送到脾脏;脾脏散布精华,又向上输送到肺;肺气通调水道,又下行输送到膀胱。这样,气化则水行,散布于周身皮毛,通灌于五脏经脉,并随着春、夏、秋、冬四时气候,五脏功能状态以及阴阳的盛衰,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大概就是水谷精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正常生理现象。

脾胃元气不可伤

如果人饮食没有节制,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会损伤脾胃。七情过度都能直接损伤脏腑的元气。脾胃阳气衰弱之后,再加上元气不足,就会出现心火独盛而无节制之象。这里所说的心火,就是离开肾的相火,因其离开了本位,故成为病理之火,又因其来源于下焦,以阴阳划分人体则下焦为阴位,故又可称其为“阴火”。足少阴肾经上行至胸并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连,而心包是保护心脏抵御外邪的,因此阴火可通过足少阴肾经影响到心的功能。这种病理之火会消耗人体的元气,所以这种阴火与元气势不两立。阴火旺盛则元气削弱,元气不足则会导致脾胃虚弱,脾胃一虚,不能正常运化和转输水谷精微,导致水谷精微不能上达于肺进而布散到全身,却下陷至肾并滋助阴火,使得阴火上冲,助益心火,心火亢盛反而侵侮脾胃。所以在刚开始得上脾胃病的时候,便会出现上气喘急,身热心烦,头痛口渴,脉象洪大,肌肤不耐风寒,畏风怕冷,乍寒乍热的症状。这是因为下焦的阴火上冲,侵犯脾胃,脾胃虚弱,不能将水谷精微输送至肺,外加阴火上冲,助益心火,心火亢盛克伐肺金,就会出现呼吸喘急、身热心烦、脉象洪大等心肺受病之症;脾胃虚弱,清阳不升,阴火冲逆,上干于头部,就会出现头痛;脾胃虚弱,津液不能上承,再加上阴火上冲灼伤津液,就会出现口渴。因为脾胃阳气下陷,水谷清气不能升浮上注于肺,好比春天生发之气不行,无法生长万物一样。脾阳不足,营卫不固,汗出不止,于是便会出现肌肤不耐风寒,畏风怕冷,乍寒乍热等症状。这些都是脾胃元气不足所致。

饮食劳倦伤脾胃,外感风寒伤肌表

然而,内伤脾胃与外感风寒所产生的证候,都有怕冷、发热、咳喘、头痛、口渴、心烦等,症状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其病因、病机却差别较大。饮食劳倦,内伤脾胃的元气,而外感风寒则外伤人体的肌表。风寒外感,为邪实有余之证,当用泻其有余之麻黄汤、葛根汤等发汗。脾胃内伤,是元气不足之证,当用补其不足之法,如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等益气补虚。如果误把劳倦内伤、脾胃不足引发的疾病当做外感风寒有余的疾病来治,误用大量发汗药开泄肌表,这是虚证反用泻法,会使虚者更虚。实证反用补法,虚证反用泻法,如此把人治死了,都是庸医杀的啊!既然这样,那么究竟要怎样治疗才恰当呢?只有用味辛、甘性温的方剂,补益胃气、升发脾阳,再辅以味甘性寒的药物泻除阴火才最恰当。《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劳倦内伤的病证,宜用甘温补剂治疗;机体正气受损的病证,宜用甘温补剂治疗。”甘温补剂能祛除内伤脾胃所致的大热,脾胃内伤最忌讳用苦寒之药,因其会损伤脾胃的元气。脾胃病初患之时,多为内有热邪,一般表现为形体衰弱,中气不足,不思饮食,胃中有热气熏灼于胸的感觉。现在创立补中益气汤以治疗此证。

脾胃病初期,治用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5克(病重,劳役所伤以及发热严重者用3克),人参(去芦,咳嗽者不用)0.9克,炙甘草1.5克,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0.6克,橘皮(不去白)0.6~0.9克,升麻0.6~0.9克,柴胡0.6~0.9克,白术0.9克。

“方义”黄芪、人参、炙甘草三味药,是清除脾胃被阴火所乘而产生烦热的君药,脾胃一虚,肺气先绝生化之源,故用黄芪补气固表,人参大补元气,炙甘草补元气而泻火热;用味苦甘性温的白术,清除胃中湿热,通利腰脐间血脉;用升麻、柴胡,一则升举下陷的清阳,使清阳还归于脾胃,二则升少阳生发之气,上煦心肺;用橘皮理气,升清化浊,气旺则血生,再用当归以调和血脉。

“用法”以上药物切碎,按照分量共作一服,取水二盏,煎至一盏,临症时要衡量病人气弱还是气盛,斟酌用或大或小的水盏量水,煎汁去渣,在饭后较长时间热服。即使脾胃损伤严重的,不过两服药就可痊愈。如果脾胃受病时间较久的,权且制订以下补中益气汤加减用药法来辨证施治。

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法

如果腹中疼痛,应当在补中益气汤加入芍药1.5克、炙甘草0.9克,以敛阴安脾、缓急止痛。

如果感觉怕冷,腹中冷痛,喜热按,这是表虚里寒,应当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去皮的桂枝(桂心)0.3~0.9克以复阳温卫。

如果恶热喜冷且腹痛,这是火郁于内所致,应当在补中益气汤已经加入白芍药、甘草的基础上,再加生黄芩0.6~0.9克以解内热。

如果夏天暑热季节腹痛却并无怕热症状的,也可因暑热天气加入黄芩以清解热邪。

如果是在天气转凉时,出现怕热腹痛的,就要在补中益气汤已经加入芍药、甘草、黄芩的基础上,再加入少量的肉桂以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如果是在天气寒冷时发生的腹痛,处方就要去掉芍药。因为脾胃虚寒,再加上气候寒冷,便不宜用味酸性寒的芍药助阴,可以加入辛温的益智仁0.6~0.9克以温脾,或者加入半夏1.5克、生姜三片以温中和胃。

如果头痛,加入蔓荆子0.6~0.9克以散风止痛。

如果头痛得厉害,加入川芎0.6克以辛温祛风止痛。

如果巅顶及脑中疼痛,加入藁本0.9~1.5克以祛风解痉止痛。

如果头痛得特别厉害,加入细辛0.6克以祛风解痉止痛,细辛以华阴产者为佳。

治疗各种头痛,以上四味中药就足够了。

如果风热上壅、头痛不止,是不能用补中益气汤加以上四味药来施治的,因为这是风火头痛,应该用清空膏以散风泻火。

如果是脐下两旁小腹痛,这是少阴肾虚,应当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真熟地黄1.5克以滋填肾阴,疼痛便可立刻停止;如果疼痛仍不止息的,那是足少阴肾经的大寒证,应当再加入去皮的肉桂0.6~0.9克以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素问?腹中论》说,环绕脐部疼痛的“伏梁病”是因为感受风寒而发病的,风寒之气充斥大肠,滞留在肠外的脂肪系膜上,该系膜的根源在气海,因此便会出现环脐疼痛。这说明小腹痛都是寒证,它是从五行胜复理论推演而来的。《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德、化、政、令、灾都有一定的限度,是不能彼此相加或相减的,胜气盛复气就胜,胜气衰复气就衰,是不能增加或减少的。这种脐下痛,是由“热中”证转化为寒的,而不是伤寒直中足厥阴肝经所致。张仲景用抵当汤或者抵当丸治疗这种痛证,是把它看做膀胱蓄血之症。

如果感到胸中气满壅滞,应当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青皮0.6克以破滞气。如果伴有气短、呼吸短促的,这是气虚所致,便不能用青皮。

如果身有疼痛,这是感受湿邪所致;倘若全身沉重,这也是因为感受了湿邪。可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即去掉桂枝的五苓散3克以渗利水湿。

如果是风邪与湿邪互相搏击于肌表,出现全身疼痛,就应当用羌活、防风、藁本根各1.5克,升麻、苍术各3克,另组成一方服用。由于是湿邪侵袭肌表,故用辛温发散的方剂来发汗宣湿,而不用五苓散通利小便。不用五苓散的原因是羌活、防风、藁本、升麻、苍术之类的药物已经具有祛风燥湿的作用。如果服药以后全身疼痛的症状消失了,便不必再服此方。因为祛风燥湿药服用过量会损伤脾胃元气而加剧病情。

如果大便干燥,排便不畅,可加入当归尾3克以补血润肠;大便硬结不通的,将补中益气汤煎好后,倒出一杯调入玄明粉1.5~3克,一口气将药服下以润肠燥、通大便。这种病主要是脾胃气虚所致,不宜用泻下通便的方法,服用泻下剂可能会使病情变得更加严重。

如果久病咳嗽痰多的,补中益气汤中要去掉人参;初病咳嗽痰多的,则不必去掉人参。寒冷的冬天,或是春寒未暖之时,或是秋凉之时,风寒袭肺,容易引发咳嗽,都应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不去根节的麻黄1.5克以辛温开肺止咳。

如果在春季天气温暖时咳嗽有痰,只需加佛耳草0.9克、款冬花0.3克以止咳化痰。

如果在夏季,暑邪伤气得了咳嗽,可加五味子三十二枚、去心的麦门冬0.6~0.9克,以固敛肺阴、清泻阴火。

如果诊察病人舌苔白滑的,这是肺部积有寒痰所致,不能用麦门冬、五味子,因为麦门冬、五味子有助寒饮而加剧咳嗽的副作用。

如果夏季暑邪损伤元气,出现气短、自汗、精神不振等症,却并不咳嗽的,也应当加入人参0.6~0.9克,再加入等分的五味子、麦冬以补肺气、养肺阴、清肺热。

如果病人能进饮食而心下痞满的,应当加入酒炒黄连0.3~0.9克以消痞满。

如果病人不能进饮食而心下痞满,这是虚寒痞证,不可再加黄连,以免苦泄伤正。

如果胁下疼痛,或者是胁下紧缩拘挛,均可在补中益气汤中加入柴胡0.9~1.5克以疏泄肝气。

以上补中益气汤加减法,对饮食、劳倦、情志等原因导致的热中病人,均可应用。倘若得病日久,“热中”证转化为“寒中”证,则当用甘辛热剂来温中散寒,这些甘酸类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甘草、芍药、五味子等就不能应用,错用就会使病情加剧。

邪气致病详解

现在详细地把《素问》、《灵枢》中对于热中、寒中之证的论述列举如下:

《素问?调经论》中说,虚实的产生,是由于邪气与血气相混杂,以致阴阳失去平衡。这样,气窜乱于卫分,血逆行于经络,血气都离了本位,就形成了一虚一实的情况。如果血与阴邪相混,气与阳邪相混,就会发生惊狂的病症。如果血与阳邪相混,气与阴邪相混,就会发生内热的病症。如果血与邪气在人体上部相混杂,正气与邪气在人体下部相混杂,就会使人心中烦闷、多怒。如果血与邪气在人体下部相混杂,气与邪气在人体上部相混杂,就会使人气乱、健忘。《素问?调经论》又说,凡邪气产生的病变,有生于阴的内伤,有生于阳的外感。生于阳的,是受了风、湿、寒、暑、燥、火等外邪的侵袭;生于阴的,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过度、喜怒无常的缘故。《素问?调经论篇》还说,假如劳倦过度,形体气力就会衰疲,脾胃之气也会不足,其结果是既不能将饮食精华向上正常输送到上焦,又不能将糟粕从下部顺利排出,水谷之气滞留胃中腐化生成热邪,向上熏蒸胸中,因此出现内热阴虚的症状,所以就发生内热。阴湿生内寒的原因是厥逆之气向上,寒气积在胸中不得下泄,就使阳气散去,寒邪独留,因而血液凝涩,血液凝涩就使脉不通畅,其脉盛大而兼涩象,就成为寒中。

用足三里穴可治胃病

热中证初病之时,是由于冲脉的火邪,依附于足少阴肾经,再传导给督脉的。督脉起于脊柱第二十一椎下的长强穴,是与足太阳膀胱寒水经脉相依附的经脉。督脉总督诸阳,为阳脉之海,其经气旺盛如大河中湍急的水流,像原野中疾驰的骏马一样,其势是不可遏止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其正常循行方向是由上到下,如果火邪逆经气的正常方向上冲头顶,进入额部,下到鼻尖,又通过与其相连接的手太阳小肠经经脉入注胸中。“丙火”代表手太阳小肠经的热气,“壬水”代表足太阳膀胱经的寒气,壬水能克丙火,水火寒热之气在胸中不能顺利运行,脉象就会洪大。当手太阳小肠的热气不能与足太阳膀胱的寒气交流,手太阳经热气被阻遏于足太阳膀胱连接处,所以手太阳小肠经之外的其余十一经的营运之气盛积于胸,就会表现出脉象洪大。金生水,水为金之子,足太阳膀胱经寒水之气盛且逆行,就会助长肺金之实,而手阳明大肠经亦属金,且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所以金气强盛了,燥气就会大行。旺盛的燥气,挟膀胱寒水的盛势,堵塞津液的下达,便会出现大便燥结不通;而燥气阻滞气血的输布,脉象便会涩滞。所以洪大而带有涩感的脉象就是手阳明大肠之脉津燥的反映。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说,胃病可出现腹胀满,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且痛势由此向上,蔓延到两旁的胸胁作痛,胸膈和咽部阻塞不通利,饮食不得咽下,这是浊气在上,胃弱中寒之证。治疗时,可以取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施以补法,使浊气下行。

如果见到脾胃病中,出现腹胀满、胃脘痛、胁肋痛、吞咽不畅、不进饮食等症状中的一种症状,这种脾胃病都是寒证,就应该禁用甘酸的药物,如黄芪、人参、甘草、芍药、五味子等。上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同类推荐
  • 明明白白降血脂

    明明白白降血脂

    本书从血脂的来源讲起,阐释了高血脂对全身的危害,讲解了药物治疗法、饮食治疗法、运动治疗法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面的作用。居家调养部分讲解了如何从一年四季的衣食住行入手,调控高血脂;防治并发症部分讲解了如何防止、延缓及治疗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高血脂并发症或伴发病。本书特点是用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医学知识,并配有多幅插图,内容深入浅出,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保健知识,可供高脂血症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 养生长寿指南:中老年保健防病手册

    养生长寿指南:中老年保健防病手册

    本书作者运用中医养生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具体方法。全书共9章,包括人的自然寿命、老年人划分标准与健康、亚健康的概念,中医传统养生及更年期保健与性保健,中老年人心理特点、心理障碍及其防治,饮食、运动、娱乐、睡眠、生活方式、环境气候等对健康的影响与自我保健,以及常见肿瘤防治和定期健康体检等。全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融知识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对指导中老年保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适于广大中老年朋友及基层卫生人员阅读参考。
  • 强健骨骼拒绝骨质疏松

    强健骨骼拒绝骨质疏松

    本书以科普读物的形式就骨质疏松的基本常识,生活方式与骨质疏松,它的易患人群及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的危害,正确认识和防治骨质疏松,科学补钙与治疗,特殊类型骨质疏松的防治,骨质疏松患者的自我保健,以及骨质疏松合并糖尿病的防治等内容向读者做了详尽的阐述。内容新颖、系统、详细、实用,适合于广大群众,尤其是骨质疏松患者阅读;对于临床医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别让生活毁了健康

    别让生活毁了健康

    本书从生活细节、居家卫生等方面,分析了现代女性在居家生活中可能患的“主妇职业病”,比如手湿疹、家务劳动损伤、电视综合征、抑郁症等,并从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同时,还分门别类列举出家庭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地方的健康卫生问题,其中穿插一些生活事例,倡导人们关注居家健康。本书是系统地、针对家庭主妇及女性居家健康的保健养生图书。
  • 二线生活

    二线生活

    退休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 程。面对退休,人们心态不一,行动各异。有的坦然面对,随遇而安;有 的积极接受,发挥余热;有的则是闻退色变,难以承受。感到空虚无聊, 整日愁眉苦脸;还有的留恋“台上”生活,难耐“下台”后的寂寞。 退居二线,这是客观规律。但退二线或退休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人 生新的转折点;不是再没有事可干,而是有许多事情可做;不是陷入孤独 、寂寞的境地,而是进入了新的生活氛围。 退居二线了,我们可以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玩玩文字游戏、打打 电脑游戏、做做老年游戏,再回头看看如游戏的人生,好不快哉。该忘记 的坚决忘记,包括不愉快的人和事,该记住的一定要记住,包括愉快的人 和事。
热门推荐
  • 江湖旧事录

    江湖旧事录

    许久不闻江湖事,闲时偏思江湖情刀光剑影我细诉,侠肝义胆君慢听
  • 剑同魔法

    剑同魔法

    这是一片充满魔法的大陆,然而布瑞恩特·枫不喜魔法,偏爱剑,即便是父亲给他求了个屈指可数的圣魔导师作老师。转眼十年春秋即逝,人人都以为学成归来的布瑞恩特·枫会成为一位杰出的魔法师,可是事情真如大家所想的那样吗?本文非刷副本升级、非种马后宫、非无敌爽文,而是一个有关“爱”的故事,谢谢大家支持!
  • 谁是女王

    谁是女王

    他与她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吉他店,他很爱吉他,很爱音乐,她不记得他的样子了,因为过了许多年,却记得他酷爱音乐,不放手的声音,那不是假的,他真的很爱吉他,很爱音乐。她无法弹奏出别人所满意的音乐,她想要放弃,可是,上天跟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她的手,再也弹不出扣人心弦的音乐了。他在她身边,不放弃,鼓励她,可是,他会有那么一天,他会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他,始终会离开。她愿他一生平安,她希望他去完成她的梦想,音乐永不停歇,梦想还在远方等待……你的到来
  • 五代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共有六十回,起于朱全忠建立后梁,终于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这个时代局势纷乱,军阀轻易称帝。朱全忠建立了后梁政权,却被另一个藩镇军阀李存勖击败,后者成立了后唐政权。儿皇帝石敬瑭依靠契丹建立后晋政权,而政权却亡于契丹。后汉的刘知远逐走契丹,却也被坐大了的郭威取而代之。后周也同样的下场,赵匡胤成为时代的终结者。
  • 紫殇之泪:未染倾城

    紫殇之泪:未染倾城

    她,异世妖神,被封印千年,神识留在现代特工身上,她,有穿越到了史上前无所有的,灵幻大陆,成为了阡陌府的嫡女,因为被封印了巨大的力量,和女娲神裔的力量。出生时,彩云四起被世人说为圣女,却因为是嫡女的身份,可倾国倾城的容貌,。当她穿越成了她,又会发生怎样的事?他,这个世界的帝尊,有着祸水的容貌,他,花妖,倾国倾城的容貌他们与她又会怎样呢?本书还有名字,叫帝凰绝&风倾天下帝凰绝&阡陌未染帝凰绝&风挽狂澜作品主角:女主(阡陌倾城)男主1(帝君冥)男主2(妖未央)男主三(殇月)
  • 铁马金戈入梦来

    铁马金戈入梦来

    《诸侯》开服,国战不休!当白起、赵云、岳飞在你手下驱驰,当陷阵营、玄甲军、背嵬军登上舞台,看主角如何从一个小兵做起,东讨西征扩大领地成为一方诸侯!当玩家势力兴起,NPC地位逐渐被取代,一股反抗风暴正在酝酿,且看主角如何聚十八路诸侯玩家共讨NPC大军!
  • 穿越天子宠妻记

    穿越天子宠妻记

    阿诺一出生就被赐婚给十一岁的皇太子萧煜宸,五岁时听到十六岁的萧煜宸和她家丫鬟有染。她发奋学武,从此温柔贤惠是路人,在非暴力不合作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渣男宫斗统统退散,不然就等着和她捏在手里的杯子一样碎成渣渣吧!
  • 持棋人

    持棋人

    众生为子,万界为盘。一颗角落里的弃子,重回过去。是持棋人的有意为之,还是一切归于偶然,看一颗不起眼的棋子如何搅乱这惊天大局,看这弱小的棋子如何成为高高在上的持棋人。一切尽在【持棋人】。
  • 三国之开创世界

    三国之开创世界

    带着地球文明闯三国。坑刘备,义结关张,败董卓,干曹操。收卧龙,伏兵江东,征南蛮西羌,服山越东倭。看主角引领一窝逗逼小弟,吵吵闹闹,走出大地改变世界格局。
  • EXO之新我邻居是EXO

    EXO之新我邻居是EXO

    安梦琪搬到了新的家,忽然发现她的邻居居然是红遍亚洲的EXO!他们之间能发生什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