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3800000007

第7章 永远的烙印——远古植物化石

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从荒凉贫瘠到现在的充满生机,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海洋中的生命早在距今约5.5亿年前的寒武纪时就已初具规模,之后,随着这些顽强生命的不断进化,陆地也逐渐披上了绿装,那么,我们还能否找到这些古代生命前行的足迹呢?

我知道,最早登上陆地的植物只是一些低矮的低等植物,如苔藓、地衣等。这些低等植物虽然身材矮小,但是生命力却极其顽强。它们作为登陆的先驱,使陆地上恶劣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使坚硬的大地开始逐渐松软、肥沃。而这些生命前驱者的身影,我们只能从化石中去寻觅了。

1.维管植物化石

维管植物是一种有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植物。据统计,目前存活的维管植物大约有25万~30万种,其中包括极少部分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松叶兰类、石松类、木贼类、真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植物在从水生到陆生对环境的长期适应中,逐渐形成了维管系统(木质部和韧皮部)。由于维管系统具有很强的输导能力,因此维管植物很快成为陆生植物中最繁茂的一种。较原始的维管植物的木质部中大多只有管胞(木质部的输导结构之一),因此这些植物也被称为管胞植物。根据化石记录的信息,原始的维管植物,在距今大约3.6亿~3.7亿年以前的中泥盆纪,就已朝着不同的结构演化。但也有人认为,现存的维管植物都是由同一路线演化而来的,并认为它们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拥有许多共同特征。

但是,英国科学家认为,4亿年前就已经绝迹的库克逊蕨属植物,是目前地球上绝大多数陆地植物的始祖。库克逊蕨属植物含有导水的脉管组织,但是其外形非常简单,因此人们对它们是不是真正的维管植物,一直以来都不敢确定。

20世纪80年代,有关专家发现生有孢子囊的库克逊蕨标本上还有气孔。这也就证明库克逊蕨属植物很可能是一种维管植物。1992年,爱德沃兹在保存很好的泥盆纪化石标本中,又发现了库克逊蕨植物的维管组织。从这个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它高仅有几厘米,只由纤细的、没有叶或刺的分叉茎轴构成,但是它的顶端一般都有细小的孢子囊。库克逊蕨属最早发现于威尔士及其边疆地的志留纪(距今约4.39亿~4.09亿年)和泥盆纪最下部的地层。另外,在爱尔兰、捷克共和国、利比亚和玻利维亚的同期地层中也有发现。已知维管植物的最古老的化石,出自爱尔兰蒂珀雷里的文洛克系(现为国际中志留统的专名)地层。

维管植物具有孢子体世代和配子体世代。孢子体非常发达,具有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并能产生具有孢子的孢子囊。低等维管植物的配子体可以独立生活,但是形状细小,结构简单。到了种子植物,配子体则有所退化,只剩下几个细胞在孢子内发育。

维管组织的发育是确保陆生植物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认识维管组织是如何发育而来,又是何时发育的,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些答案我们都只有从现存的植物化石中去寻找了。

(1)蕨类植物

库克逊蕨属植物出现后不久,化石记录中又出现了另一类型的维管植物——工蕨植物。早期的工蕨植物,如工蕨属化石,在利比亚和玻利维亚的同期地层中也有发现。

工蕨植物和库克逊蕨属植物一样具有裸露的、二叉分枝的茎袖,这种茎袖是从基部的大量垫状茎上生长出来的。然而,与库克逊蕨属不同的是,工蕨植物一般较为高大。更重要的是,它的孢子囊并不是着生在茎轴的顶端,而是在茎轴的侧面。同时,它的孢子囊比库克逊蕨属的要高,其孢子囊由两个瓣片构成,并沿着一定的开裂线裂开。

工蕨属植物最初被复原为一种半水生植物。但是,从其化石标本来看,它们的茎轴上覆有气孔,因此它们可能完全是陆生植物。

有趣的是,工蕨属植物的气孔似乎只有半个环形保卫细胞,而不像其他维管植物那样有一对保卫细胞。

从出自下泥盆统中部地层的化石来看,工蕨植物并非都是没有叶子的。沙顿蕨属就是已知的最好的具有叶子的工蕨植物。沙顿蕨属的茎轴曾被归入裸蕨属中。然而,在它的带叶茎轴中,却发现生有两瓣与工蕨植物裂得非常相似的孢于囊。其实,沙顿蕨属和工蕨植物都是属于相同的植物类群(通常隶属于工蕨植物纲)。

戈氏蕨是另一种发生变异的工蕨植物,它的化石被发现于威尔士的下泥盆统地层。它的茎轴没有叶子,非常像工蕨属植物,而且单个孢子囊也极为相似。但是,它的孢子囊并不是聚集在茎的末端,而是纵向地分布于茎上。工蕨植物是早泥盆纪植被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但却衰退得非常迅速,到晚泥盆纪时就已灭绝。然而,它们是石松植物的祖先类群。

三枝蕨植物是早泥盆纪时,莱尼蕨植物中产生的第二大植物类群。它们保留了许多莱尼蕨植物祖先的特征,茎轴通常都是裸露的,或者仅仅覆有小刺,其孢子囊通常着生于茎轴末端。然而,三枝蕨植物的结构要比其祖先复杂得多,代表了一种演化上的进步。

与莱尼蕨植物不同的是,三枝蕨植物的孢子囊有很明显的纵向开裂缝。这样,三枝蕨植物成熟时要释放孢子就要容易得多。大多数三枝蕨植物的孢子囊束都非常相似,如果没有发现母体植物,就很难将它们归类。因此,那些分离保存的三枝蕨植物的孢子囊束,通常被归入同一形态属:道森蕨属。

三枝蕨植物化石的重要,在于三枝蕨植物可能至少与两个或三个其他植物大类群的祖先有关,即真蕨植物和前裸子植物。正如前裸子植物可能是所有后来的种子植物的祖先类群一样,三枝蕨植物是现今大多数高等植物的祖先。

除蕨类植物外,木贼植物也是维管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木贼植物化石的发现,在对远古植物研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晚石炭纪时,随着芦孢穗科的出现,木贼植物体型达到最大。而芦孢穗科比较喜爱较为潮湿的地方,因此在湖畔地区生长非常繁茂。欧洲、北美和中国的晚石炭世地层中,它们的化石记录就极其丰富。在中国,它们的存在一直持续到二叠纪。

像大多数木贼植物一样,芦孢穗科植物的茎中央也有脊状的髓腔。由于这种植物在死后经常会被沉积物充填,这样形成的髓核化石通常被归入形态属——芦木属。芦木属髓核化石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这种化石在着生较低的枝序的部位会显著变窄,而茎外部的压型化石虽然不太普遍,但它们更加清晰地显示了当时植物的枝迹。因此,人们根据其化石标本对当时乔木的大体外貌进行了复原。

芦孢穗科植物是木贼植物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它的茎中已经发育有次生木质部。它们有的高达10米,其主干从匍匐的根状茎上长出,具有典型的节(木贼植物大多长有节),节上再长出枝来,在植物的上部还生长有叶子。这些枝本身又产生几级分枝,形成一种乔木状植物,人们把它描述为“巨大瓶状灌丛”。

木贼植物在晚古生代还繁盛于温带地区,如盘叶属。这种化石产自冈瓦纳大陆的下二叠统地层。它有点像产自热带的、着生在石炭纪芦木属植物上的叶轮,但该叶子基部已经融合,形成了一种围绕茎轴的盘状叶鞘。这种植物的生殖结构虽然还不能确定,但叶鞘的存在表明:它很可能就是原始芦孢穗科和现代木贼科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

叶囊属是另外一种产自冈瓦纳大陆的木贼植物。它与同期热带植物群中的高大芦木属植物相比,植被的规模与现代木贼属类似。它的孢子也与现代木贼属一样,基部已经融合成为明显的、围绕着茎轴的叶鞘。然而,其孢子叶球却是由交替轮生的苞片和孢囊柄所构成,但孢囊柄的结构更为复杂。它的孢囊柄经过两次分枝,产生四个盾状头,且每个头上着生有四个孢子囊。近年在南非出产的化石表明,叶囊属是一种生长在浅湖畔的稠密丛生植物,可能是当时开始出现的一些大型脊椎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与现代木贼植物相对应的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而且被确定是现生的木贼属无疑。然而,中生代和古生代最晚期的地层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木贼属植物化石。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些化石知道的极其微少,其实它们与现生木贼属还是有着细微差别的。因此,这些化石被称做拟木贼属。

从拟木贼属的茎化石来看,拟木贼属具有和木贼属同样发达的鞘,但茎却要粗大得多。这也就是说,它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次生生长。对于这些乍一看可能有些迥异的类群,化石的记录将揭开它们递变过程的神秘面纱。

石松类不仅包括一些现代植物,而且还包括许多已绝灭的类群,也属于蕨类植物。石松类化石对于原始维管植物进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原始类型多是小型草本植物,于泥盆纪早、中期(距今约3.45亿~3.95亿年)出现。在距今约2.25亿~3.45亿年的石炭二叠纪出现了许多乔木状类型。次生组织很发达,其中有些类型,例如鳞木和封印木,根与茎之间具有外貌似根而具茎的结构的根座(器官属名)。事实上,真正的根是从根座生出的。古生代之后,这些植物后代的茎和叶都发生了变化,根座随之变小,根状体也随之变小;然而它们的次生组织就不是很发达,例如现代水韭和剑韭中,根状体更为简化。

石松类最早出现于早泥盆世早期,石炭二叠纪最为繁盛,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乔木类型的鳞木和封印木与楔叶类的芦木共同在北半球热带沼泽地区存活,由于较为发达,数量较多,于是就形成了森林。古生代以后石松纲逐渐衰退,而木本类型几乎绝迹,发展到今天只有5个属。

石松类为小型叶且无叶隙,具有真正的根和叶,叶具单脉,螺旋状或直行排列,遍布茎枝。枝多为两歧分叉,有的叉枝等长,也有的不等长。叶和孢子叶较小,然而出现在石炭二叠纪鳞木类的叶却长达1米之多。孢子叶较为密集,通常形成孢子叶球。而且在每个孢子叶腹面基部生长着一个孢子囊,孢子有时同形,也有时为异形。

孢子叶通常不聚集成孢子叶球,石炭二叠纪的鳞木目植物具有异形孢子(大、小两种孢子)和孢子叶球(由孢子叶聚集而成)。其中的鳞籽具有类似种子的器官,是一个典型代表。鳞籽的大孢子叶的叶片部分将孢子囊包裹,仿佛种子披了珠被。其上部具有一个狭窄的开口,而且找不到胚胎,鳞籽常常与孢子叶同时脱落。

石松纲是蕨类植物门中的一纲,是由石松类构成的,然而也有作为亚门或门的。作为石松纲通常可分为以下六个目:

1.镰蕨目:这是一种小型草木,没有叶舌,也没有叶座和叶痕,孢子同形,发现于泥盆纪。

2.原始鳞木目:绝大部分是草本,没有叶舌,叶座有时不清晰,通常没有叶痕。孢子同形。于泥盆纪至早石炭世出现。

3.鳞木目:为乔木状,具叶舌、叶座和叶痕。孢子异形,于石炭纪至二叠纪出现。

4.水韭目:属草本,具叶舌。孢子异形,出现于三叠纪到现代。

5.石松目:草本,没有叶舌。孢子同形,于晚泥盆世到现代。

6.卷柏目:草本。具叶柄,孢子异形。出现于中石炭世到现代。

维管植物的孢子体可以由有性生殖的合子,或无性生殖的植物体的一部分或单个细胞形成。合子经过不断地细胞分裂,形成胚,从中分化出根端分生组织与茎端分生组织(见顶端分生组织)并建立起体轴系统。由胚发育成幼苗,并分化出各种组织系统。孢子体世代产生或多或少的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可产生几个或多个孢子。产生孢子时,都经过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由孢子中发育出配子体,从中形成颈卵器与精子器,或者形成更简化的样式。配子体中产生卵(雌配子)与精子(雄配子)。卵与精子结合成为合子,从而又开始新的孢子体世代。

(2)前裸子植物

到了中泥盆纪时,许多原始的陆生植物变得越来越高大,但它们茎轴的初生构造却对自身的生长有所限制。不过,植物在对环境的不断适应中通过发育和次生生长,克服了这种局限性,尤其是次生木质部的发育。

初生木质部是由植物茎和根的顶端产生的,称为顶端分生组织。它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组织。在这个生长点稍后的部位,新的细胞群会分化出植物中的主要组织,如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次生生长的过程是由侧生分生组织,或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来完成的。次生生长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和稍少的次生韧皮部,就会使得植物的茎大大增粗。最终,一些植物发展为地球上曾经存在的高大乔木。

其实,人们在中、晚泥盆纪的地层中早就发现过木材化石。但由于对母体植物的种类不能确定,因此一直没有对外公布。人们推测,在这一时期可能就已存在松柏类植物。但是,在对相应化石的研究中,专家们并没有发现松柏类植物的叶子和生殖结构。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古植物学家查理·贝克发现,一些泥盆纪的乔木也生有与真蕨植物有亲缘关系的叶子和孢子囊。直到这时,当时发现的木材化石的母体才得以确定,也由此产生了前裸子植物的概念。

前裸子植物是指一类由蕨类过渡到裸子植物的已绝灭的植物类群。它们有较为复杂的三维空间枝系,最末断的枝叉也扁化成了叶状枝;较为高级的前裸子植物的末级枝条不仅已扁化成叶,而且已经开始有了叶脉。另外,前裸子植物的茎也已进化成有双向形成层的茎,并产生了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其木质部管胞的径向壁上还有裸子植物特有的具缘纹孔。前裸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为孢子囊,其中有的是同孢。而在有的孢子囊中,孢子的形态也会有大小的分化。

现在,人们已经从发现的植物化石中,认识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前裸子植物。其中,最早的类型可追溯到中泥盆纪时的吉维特期,如产自苏格兰北部的小原始蕨属。它的主干中也有次生木质部,所以它应该是一种很结实的植物。它没有明显的叶子,但具有极不规则的分枝和三维轴束。小原始蕨属的肾形孢子囊成束地生长在轴的末端,而这些轴本身又着生在较低级序的枝上。

不久之后,人们又在斯匹次卑尔根岛和费尔岛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植物残骸,这种植物被列入斯瓦巴德蕨属。从该植物的化石来看,虽然它具有深裂的、片化组织极少的叶子,但最早显示了叶片化的迹象。这些最初的叶片,有点类似于某些二枝蕨植物的营养枝。其孢子囊也与小原始蕨属的相似,有长形的、纵向的开裂缝,并且沿着异化的生殖枝或孢子叶的侧部生成两排。

在欧洲和北美的上泥盆统地层,专家们发现,这儿广泛地存在着一种稍微高级的前裸子植物的叶化石,这些叶化石被称为古羊齿属。它的孢子与那些斯瓦巴德蕨属的孢子相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异孢性植物会产生两种大小不同的孢子,这一特性被称为异孢性。而产生的这些大小不同的孢子中,较大的孢子会萌发产生雌配子体;较小的孢子萌发形成雄配子体。这就是种子习性出现的前身。另外,古羊齿属和斯瓦巴德蕨属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前者具有片化的叶子,且叶片间具有完整的叶脉。

(3)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出现得最晚,且生命力最强的植物类群。据统计,全世界约有被子植物400多科。目前被子植物占据了地球上大部分的陆地空间,是世界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

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中的一种。其叶脉一般都是平行脉,其种子通常只有一枚子叶。单子叶植物绝大部分为草本植物,只有极少数为木本植物。

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较为分散,筛管的质体内含有楔形蛋白质。单子叶植物中除百合目的一部分植物外,其维管束通常没有形成层。另外,它们的茎和根一般不会有次生肥大生长。即使有些植物有这种生长,其形成层也不同于双子叶植物,即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都形成于形成层的内侧。

人们普遍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由已灭绝的原始双子叶植物,如毛茛类或睡莲类的祖先演化而来。休伯尔认为,单子叶植物和毛茛类双子叶植物是由同一个自然单位的极端形成。也就是说,单子叶植物起源与毛茛类的祖先有关。而克朗奎斯特则认为,能作为单子叶植物的起源的双子叶植物,应是草本的、形成层活动力较弱、有正常花被(即花被并没特化)和单孔花粉的类群。在现存的双子叶植物中,只有睡莲目具备此类特性。虽然,它并不是单子叶植物的直接祖先,但在前单子叶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有与睡莲目极为相似的化石,被发现于晚白垩纪阿尔比期。

禾本科是单子叶植物鸭跖草亚纲中的一科。禾本科植物大多为一年生、多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禾本科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由茎的基部发出较多的纤维状不定根,或从匍匐根状的茎节上生出纤维状根。这种植物的叶由叶鞘、叶片和叶舌构成,有的还有叶耳。

禾本科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主要朝着简化的方向演化。它的花朵小巧精致,通常只有雄蕊与雌蕊。这种植物的花被退化为极小的鳞被,由特化的稃片包藏着。小花连同它下边的颖片(即不孕苞片)共同组成小穗,每一小穗,实际上就是一高度特化了的穗状花序。禾本科植物在营养和繁殖器官上都有所特化,特别是其花部在系统发育上为适应风媒而在原结构上高度简化,一般认为它是进化中处于高级阶段的一个科。

禾本科的祖先在中生代白垩纪时就已出现,根据地史演变与有关化石资料推断,冈瓦纳古陆可能是禾本科的起源和分化中心。随着大陆漂移,海陆变迁、气候条件的改变,由原始的喜热湿类群适生于变寒、变旱的环境下,不断演化发展为现代遍布全球的式样。

双子叶植物中的蔷薇亚纲与柳叶菜科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过去,蔷薇亚纲曾被误归入柳叶菜科。蔷薇亚纲的化石,被发现于北美、阿拉斯加及西伯利亚的晚白垩纪至第三纪。

唇形科是双子叶植物菊亚纲中的一科。通常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物。该种植株含有芳香油,有腺体或各种单毛、具节毛或星状毛。它的茎呈直立状或匍匐状;枝条成对生长。唇形科植物的叶通常为单叶,叶片为全缘或具有各种齿、浅裂或深裂;另外也有极少数的为复叶,大多成对生长。

石竹科化石状花粉和植物遗迹仅见于第四纪。其花粉为球形。石竹科包括三个亚科:大爪草亚科、繁缕亚科和石竹亚科。从其化石标本分析来看,石竹科的三个亚科的演化大致如下:从已经具有膜质托叶的大爪草亚科向无托叶的繁缕亚科和石竹亚科演化;由大爪草亚科中较原始的木本裸果木属向草本的其他属演化。

藜科也是双子叶植物中石竹亚纲中的一科。藜科植物大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少数为半灌木或灌木,也有极少数为小乔木。藜科植物的茎枝有时侯会生长有关节。从出产的藜科植物化石来看,藜科植物的花粉与苋科和石竹科的极为相似。藜科花粉的识别在孢粉分析中非常重要。如果某一地层中,藜科植物的花粉含量比较大,而同层样品中又包含有一些旱生植物,如麻黄、蒿属和禾本科植物,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致恢复出干旱性、盐碱化的古植被和古气候。

2.非维管植物

非維管植物是所有沒有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植物(包括绿藻)的总称。虽然非维管植物缺乏维管束这一组织,但其中一部分非维管植物,会有经过特化的在体內输送水分的组织。

目前,非维管植物已不再使用于科学分类法中。非维管植物包含有两种相距甚远的类群:大部分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包括苔藓植物门、地钱门和角苔门。在这一类群中,植物的主要部分为单倍体的配子体,只有小部分的双倍体孢子体以孢子囊的状态附在配子体上头。因为这类植物并没有输送水分的组织,所以它们无法达到大多数维管植物的结构复杂程度及尺寸大小。

苔藓植物不会开花,它们通过孢子来繁殖。苔藓植物中有的为匍匐于地面的叶状体,它们中的大多数类型都有茎叶之分,但并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真正的维管系统。苔藓植物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苔纲和藓纲。苔纲植物大多为叶状体;藓纲植物通常已分化为茎和叶。

苔纲植物体形较小,其形状通常为倒心脏形。苔纲植物通常不分枝,或两歧分枝。这种植物的腹面没有鳞片,但植物体接近尖端处常有黏液毛。从植株的大小来看,通常是雄株明显小于雌株。

现有的化石标本证明,早在35亿年前,细菌和蓝藻之类的原核生命就已经存在,并且开始繁衍后代。人们普遍认为,大约在18亿年前,原核细胞生物才进化成真核细胞生物。这一时期,由原始单细胞真核生物分化产生的藻类植物,在海洋中十分繁盛,不仅有单细胞体,也有多细胞体,甚至已经出现更为复杂的结构。它们体内含有不同的色素,五彩缤纷,且十分鲜艳。大量的藻类在浅海底层经过漫长岁月的堆积,成为了巨大的海藻礁。由于它们是一层层地聚集,并且和碳酸钙混为一体地成层叠置,因此被称为“叠层石”。

直到1991年,美国科学家在密歇根州的一块21亿年前的含铁丰富的岩石中,发现了一种盘旋成螺旋状的化石。其直径为10~30毫米,由一毫米粗的细丝形成,如果将它完全展开,长度可达90毫米。这也是至今已知的最古老的真核生物。这些化石并没有显示,或很少显示这些古生植物的内部结构。但是美国的科学家根据其大小和形状,认为它们一定是属于某种具有真核细胞的藻类。

根据对化石标本的研究,专家们发现:大约10亿年前的这一时期,是海藻礁在地球上形成最多的时期。在众多的藻类中,绿藻是后来的高等陆生植物的祖先,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到了距今4亿年前后,由于造山运动,海洋的面积逐渐缩小,也由此有了陆地。此时,一部分生活在岸边的绿藻,逐渐蔓延至陆地,从而进化成为高等陆生植物——裸蕨。陆地上裸蕨植物的出现,揭开了陆生植物发展的新篇章,从此荒凉的大地也开始披上了绿衣。

1976年,斯蒂尔和默里根据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化石标本,为黑藓科增加了一个新属——黑真藓属,并把黑真藓属作为藓纲植物的原始类型。但是在之后的化石材料中,人们根据泥盆纪地层中发现的古孢子体属植物的孢蒴成熟时也呈纵裂,因此推测这种植物很有可能是黑藓目植物的祖先。

藻苔目是苔纲中最原始的一目。藻苔目植物高约0.5~1厘米,它的主要特点是已经有了直立茎和匍匐茎,其叶片深裂为2~4个指状裂片,这些裂片为由多细胞组成的圆柱形。

藓植物门最大的一纲,简称藓类。藓类植物已经有了茎与叶的分化,且呈辐射状排列,其组织构造相对于苔类植物而言较为坚挺。

藓类植物的茎大多已经发展成为直立的状态,且分枝稀少。此外,也有些植物的分枝为匍匐而不规则的分枝或羽状分枝,其组织上仅有中轴与皮部的初步分化。苔藓植物门被认为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

除地钱等少数种类外,植物体已经有了茎和叶的分化。在植物学上,把有茎、叶分化的植物体称为茎叶体。这些植物体无真根,只由单细胞或单列细胞组成的假根,既有很强的固着作用,同时也有很好的吸收作用。这类植物的茎和叶中都没有维管组织,因此植株矮小,一般只有几毫米至十几厘米。

由于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并且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人们误以为它们和高等植物有着相近的关系。藻类,尤其是绿藻偶尔也会被称为低等植物,而这里所说的低等则指的是它们是最早演化出来的植物。然而,低等植物这一概念并不是很精确,它时常被用来称呼一些维管植物——蕨类植物以及一些和蕨类相关的植物。这时,非维管植物的概念被引入。

通过对化石标本的研究,人们发现在维管植物最早出现的同时,许多其他类型的植物也发展了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如相似派卡藻。它是一种盘状体,直径可达30毫米,由2~3层细胞构成,而且在圆盘的上表面还有许多小的(直径3毫米)、含孢子的麻点状结构。

派卡藻属植物化石被广泛发现于北欧的下泥盆统地层。重要的是,它被发现于具有泥裂的地层中,这就表明这些地层也曾经暴露于地表。当然,这也是用来论证派卡藻属是一种生长在周期性干涸的浅池中植物的证据。

其实,派卡藻属植物与苔藓植物及某些绿藻也有一些相似性。例如,与现生的轮藻植物鞘毛藻属相比,它们具有非常相似的叶状体,产生一种壁中含有孢粉素的卵孢子。因此,派卡藻属也可看做是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之间的一个演化过渡类型。不管它的系统发育位置如何,派卡藻很明显是一种试图在干旱陆地生活的非维管植物。

同类推荐
  • 海洋馆漫游:海洋科技看台

    海洋馆漫游:海洋科技看台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花衣:自然奇观(地理知识知道点)

    山是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地貌之一,高耸入云的山峰常常给人一种博大宽厚之感。正因为如此,山历来都是人们向往之地,历史上的隐士常常选择名山作为隐居之地,孔子也曾说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话。
  • 神奇知识大百科

    神奇知识大百科

    一本让你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书。神奇知识:指的是琐碎的、庞杂的事情或知识等,或许饶富趣味、并随时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周遭,却鲜少人会去注意。不冷不知识,胡说八道也是一种凉凉的知识……做一个“神奇知识知识达人”,让你在日常交际中成为耀眼的“话题王”。丰富的冷门知识,让你备受欢迎与人沟通更加自如更加高效。现代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 动植物奇闻之谜

    动植物奇闻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无处不在的科学(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海洋中发生的自然过程,按照内秉属性,大体上可分为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地质过程和生物过程四类,每一类又是由许多个别过程所组成的系统。对这四类过程的研究,相应地形成了海洋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四个基础分支学科: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学。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成蚊

    重生之成蚊

    且看一只拥有人类灵魂的蚊子如何一步步踏上大陆的巅峰。(很精彩!希望大大点个收藏)
  • 午夜咖啡馆:我的鬼王子

    午夜咖啡馆:我的鬼王子

    他是一见钟情的王子,可惜只有两面之缘,他就变成了她有缘无分的鬼王子。为了这个鬼王子和初恋,她和有阴阳师血统的现任男友涉险想寻求真相。一夜之后,她居然变成了他。。。
  • 踏星凌天

    踏星凌天

    万年一个轮回,无穷无尽,名为“玄战”的战争又一次开始了……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无聊时的游戏?还是幕后黑手精心策划的阴谋?亦或是两者之间的一场博弈?“我不愿做一颗棋子,终有一天,我要凌驾于天际之上,将那万千星辰都踩在脚下。”
  • 竹子和黄油的幸福生活

    竹子和黄油的幸福生活

    从前,有一只黄油,他爱上一名叫竹子的少女。后来,他们在一起了。
  • 请叫我中二病

    请叫我中二病

    为什么?为什么我会站在班上那个惹眼又惹人厌的中二病面前,为什么他的手放在我的额头上,还有,他这个有些寂寥的笑容是怎么回事?世界上唯一一个异能者,偏阴暗系的固执少女,这是一个孤独者和孤独者相拥取暖的故事。本书又名为《只有我曾拥抱过的孤独》。
  • 花开然后呢

    花开然后呢

    青春,是一场浩劫还是一场幸福?花开,然后会怎么样?一群当代大学生究竟会发生什么事?
  • 心中有苦海

    心中有苦海

    心中有苦海,人便不得安宁,人生就像一个泥潭,越挣扎陷的越深,不挣扎最后也会消亡,前世的记忆是这一世的压力,如一个牢笼锁着朱雀悲伤的心,异界的悲伤谁人能懂,尽量的减少接触,完整自己,伤了别人伤了自己。历险让刺激充实生活,看异界风云,平静下来看自己已经变化,回首往日的精彩,幸福其实离我很近。
  • 全能废材女之炼药师

    全能废材女之炼药师

    她是现代鬼医莫雨琪,一朝穿越成青楼丑女,青楼老鸨她养母,对她宠爱万分。她有灵力,幻力,可以炼药师,炼器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绝世妖姬:腹黑王爷火爆妃

    绝世妖姬:腹黑王爷火爆妃

    (本文已弃)“来人呐!救命啊!强~奸~啦!”某人满头黑线,道:“够了!闭嘴!”某女“呜呜呜,家暴啊,没天理啊!夕焰,你去哪了,救我啊!”“宫慕晴!”某人怒吼!“干什么干什么?造反啦?今晚不许进房!”某女怒,老娘不发威,你当老娘是病猫呢!某女傲娇转头,大跨步走了。“爷……”没等某侍卫把话说完,某爷已经消失在原地。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慕儿,娘子,我错了!”“哼!”“娘子,我错了!”某侍卫……若下一秒是世界尽头,我愿意陪你一起毁灭!三千溺水我只饮你一瓢!天下之大,我只要你!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你,此生无憾!
  • 冰丝舞镇乾坤

    冰丝舞镇乾坤

    孤儿尤镜心在家族中受尽欺负,偶然发现自己的潜能。以无敌之势打遍天下,为拯救这个世界,力挽狂澜,镇守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