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1800000003

第3章 修身在正心

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所谓修身,完成性命的全面德化再造,就在于端正其心,树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身有所愤怒,则心不得端正;身有所恐惧,则心不得端正;身有所喜好,则心不得端正;身有所忧患,则心不得端正。如果心已经不停留于所关注的对象上了,就会视之而不可见,听之而不可闻,食之而不知其味。这就叫修身在于端正其心。

这段话是说,修养性命的前提是正其心,所谓“正心”,就是确立正识、正见、正念,使知、情、意等能够守善勿失,达到一种中正平和的心态,用以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使人确立正识正见,将私心和欲望调整到符合德性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使愤怒、恐惧、喜好、忧患等情感的生发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按严格的的要求来修持心性,达到心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

正心在修身之先,是先有正心而后才有身修,要明白正心,首先要弄清心的内涵。这里所讲的心,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脏,而是心脏的场性、场能。《荀子·解蔽篇》云:“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鬼谷子·捭阖》云:“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心”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就是整个人的君主,包括了人体的头脑、四肢、百骸、腑脏在内的器官所产生的生命作用,以及它能起的思维、想念和意识所反应的见、闻、觉、知等功能,类似于今天的知、情、意的总体。它既不是纯生理的,也不是纯精神的,而是生理、精神合一的;它既不是如西方哲学所说的“唯心”,也不是“唯物”,它是“心物一元”的。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有人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叫正其心?又怎样才能正其心呢?”,当年有人向袁焕仙老先生请教什么是中,老先生拿出一根筷子问此人中在什么地方,此人遂指向筷子的中间说这里是中,于是老先生将筷子掰成两段,又问中在什么地方,刚才的中换了一个场景后已经变成了边,如此不断的掰下去,这个中也就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中必然是有所对比的,正也是这样。为了说明什么是正,引文中接着就举了一系列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什么是正:“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之谓中”,中者,正也,中正一体,前面的有所忿懥、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都是将喜怒哀乐有所发,因此就不能得其正。

文中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是褒义还是贬义有所争论,我们在这里按褒义进行解释,把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当成一种境界,一种内心处于中正无偏时的精神境界。《庄子外篇·达生》中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这里庄子说,如果穿着鞋子在路上走,如果能不知晓脚的存在,那么一定是因为这鞋子恰到好处,如果鞋子大小不合适,那么在走路的时候就绝对不可能忘记脚的存在,总是觉得脚不舒服,或夹脚或易落。古人上衣下裳,一般都会以丝巾或布绳等当作带子系在腰间,如果在路上让人忘记了腰的存在,那必定是因为带子很合适,如果不合适,那么衣裳或是松松垮垮,裤子易落,或是系得太紧让人难受,就不可能使人忘记腰的存在。如果忘记了是非,那么肯定是因为你的心正处于一种很舒适平和的状态,反之,肯定会被七情六欲所缠绕,就不可能忘记是非。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一定是心有所适,体有所适,悠哉悠哉,乐在其中,没有什么情致上的事情将你束缚,也没有什么麻烦把你束缚,心处于自由自在的愉悦状态之中,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境界。孔子也曾有过这样的境界,他在鲁国听韶乐时,三月而不知肉味,深得乐中三昧,已经进入并沉浸在音乐极美的境界中。

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只有把心洗得一干二净,达到澄澈圆明后才是真正的身修。心不纯,修身不彻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朱元璋(1328—1367),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朱元璋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既重视孩子学习知识,更注重帮助他们修德、正心,因为“德”既能补体,也可补智。为此,他采取了重言传、聘严师、亲力行的办法。

他曾经严肃地训诫太子和其他儿子,说:“你们知道‘进德修业’的道理吗?‘进德’,即进益道德;‘修业’,即修营功业。古代的君子,德充于内,又见于外,故器识高明,善道日多,恶行邪僻皆避之。己修道已成,必能服人,贤者集拢于你的周围,不肖者远避。能进德修业,则天下必治;否则必败。”

为了使诸子做到“进德修业”,朱元璋聘请各地名师,精选经典著作,对诸子进行严格的、系统的“德行”教育。他要求这些老师:“好师傅要做出榜样来,因材施教,以德教人。我的诸子是要治理国事的,教的法子,最重要的是要正心。正了心,什么事都可办好;正不了心,各种私欲便趁虚而入。你们必须教诸子以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要光背些华丽的辞藻,要真正让他们进德修业。”

根据这一方针,开国以后,朱元璋除在宫中建大本堂,收存古今图籍,聘请各地名儒,以儒家典籍教育诸子之外,还精心挑选了一批有封建德行的士人,充当太子宾客和太子谕德,对诸子进行严格的、系统的封建“德行”教育,尤其注意发挥师保们的作用。基于“连抱之木,必以授良匠;万金之壁,不以付拙工”的思想,洪武元年(1368)立皇太子后,他便委开国重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分别兼任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和太子少保。让他们“以道德辅导太子,”“规诲过失”,使太子有长足进步。特别是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对于太子的“德行”修养影响最大。

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儿子们要艰苦创业。内宫建成以后,朱元璋令人将古人行孝和他自己艰苦创业的经历画在殿壁上。他对儿子们说:“我本是农民出身,祖父辈积德行善,以至荫及于我。现在绘成这个画面,就是要使子孙后代知道创业的艰难,多多磨砺自己。”他立下两条规矩:一是子孙除办公外,一律穿麻鞋,坐竹椅,睡藤床;二是出城远游,不光骑马,还要步行。他还要求子孙后代“戒骄侈”、“恤民情”、“用仁义”、“安百姓”,以此来守业。他对太子说:“你了解农家的辛劳吗?农家勤四体,种五谷,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不得休息,而国家经费都来自百姓。所以,你要常想到农家的不易,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使之不至于饥荒,才算尽到了为君之道。”

正心达到一定境界就会从人的精神内里发出一种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创造人类悲壮、伟大历史的底蕴,后来被孟子所发挥,提出“养吾浩然之气”一说,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魂魄!

同类推荐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人类文明“轴心时代”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鬼谷子(中国古典文学荟萃)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热门推荐
  • 武忘仙缘

    武忘仙缘

    武忘凭借自己的毅力与天赋,最终修炼成仙。
  •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本书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 你的传说之蓝螈归来

    你的传说之蓝螈归来

    一段因爱生恨的友谊,烟璃本尊使蓝螈在人世历尽数千万年轮回,变成即便进化成神,也不知自己是谁的龙劫。殊不知蓝螈在其重生前,已为自己归来做了层层准备。可是众神的命运又岂能任人摆布?亡灵异变野心勃勃,灵异魔兽突破控制,神界错综复杂,混乱无边。传说唯有蓝螈归来,才能将万物主宰,一统世间。可是,该归来的神又在哪里?人世轮回中她是否记起自己?如果归来,又是为何归来?化身龙劫的蓝螈是否还能重拾失去的友谊?曾两次舍生忘死去爱的那个神,还能否撇开诸多妨碍奋不顾身?如果凡事皆有因果,那么这些因缘又是从何而起?
  • 轮回马里奥

    轮回马里奥

    就是扯淡,喜欢就看。多回复鼓励一下,让俺有劲头编下去。
  • 追魂师的生涯

    追魂师的生涯

    我是一家小咖啡店老板同时也是一个不平凡的9星追魂师。不过目前还是4星级的追魂师我的女友小敏是一名法医,不过她生下来就带着和人不一样的特殊气势。在奔波的途中我意外收获猫妖女仆一只古墓探险我又遇到了奇世珍宝,宝物大大的提升了我的星级让我的道法越来越高。在最后的世界末日之战,我和小敏、猫妖女仆等一些道家、巫家以及蛊家一起同去。可那一去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回来。
  • 云莫初轻之神医大小姐

    云莫初轻之神医大小姐

    穿越!呵,不算什么!穿越到古代,呵,还可以接受!穿越到不知道从哪窜出来的架空古代,呵,还可以忍耐!可是在莫云轻和男朋友接吻时穿越到了架空古代,而且还是魂穿,最最重要的是,莫云轻魂穿的身体正在——生孩子!!!不是说古代的女人都很保守的吗?不是说古代很重视礼法的吗?那么为什么这句身体会未婚先孕而且在破庙里生孩子啊口胡!?!O_o
  • 黑白学院

    黑白学院

    这是一位少年在生死挣扎的任务中,不断拯救着各怀心结的少女们,并且互相结下深厚羁绊的故事。少年即是拯救着少女们,也同样被少女们所拯救着,所有人的理念在不断地碰撞,摩擦之中,渐渐汇聚成了一股执着的信念。欢迎你来到象征‘黑’的绝望学院。现在,请感受这深沉的恐惧以及..........释放——你内心的信念!!!QQ书友群:575167641
  • 恶魔王子的撒旦公主

    恶魔王子的撒旦公主

    当冷酷妖娆的她对上暖心邪魅的他;当腹黑调皮的她遇见花心叛逆的他;当人前是乖乖女实际是笑面虎的她碰上阳光小萌男的他,擦出的火花究竟有多激烈呢?南宫绯颜刚从浴室出来,身上带着一丝丝雾气,乳白色的浴巾裹住了她的娇躯,水珠顺着她的长发滴落在地板上。夜非墨侧躺在她的床上,单手撑着头,嘴角勾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南宫绯颜吃惊地看着躺床上的夜非墨,道:“夜非墨!你怎么在这里!?”“我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夜非墨站起身,朝南宫绯颜走去,“小绯颜......”“你想......啊!”南宫绯颜话还没说完,就被拉进了一个温暖的怀抱,毫无防备的粉唇被压住,“唔......”
  • 总裁住对门:不撩自来

    总裁住对门:不撩自来

    被男友和闺蜜双双背叛,甚至还被安上了“国民小三”的称号,那叫一个酸爽!不过高冷如秦安,从没想过要去报复。偶然邂逅奇郁集团总裁,他的实力吊打前男友,并能轻易帮她摆脱不实的传闻。不过高冷如秦安,没有这么去做。秦安:“等等!我没去撩你,你还主动贴上来了?好歹你也是个总裁,学我一样高冷一点啊喂!”郁琮:“高冷是什么?是跟你一样,可以吃的吗?”
  • 幻塔

    幻塔

    相传在奇峰、云海、平原的交汇处隐藏着一处奇塔,每隔几年、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就会他时现时隐,故名:幻塔。没人知道他的由来,而古籍中记载,幻塔是个独立的世界,内部共为九层,称为‘九方天地’。传言,幻塔能铸就无所不能,所以能进入幻塔并且成功出来者必定主宰世界,这也是所有武者的目标和理想。我们的故事就是从奇峰国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