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5100000025

第25章 儿童期易产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个体的一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社会化的任务,如果没有完成发展任务,会产生各种适应不良,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一、幼儿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一)离家焦虑

离家焦虑表现为害怕离开亲人,包括去幼儿园。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一般人都会感到担心,幼儿入园的最初时期有哭闹表现是正常的,如果这种表现持续一二个月,甚至更长,就是问题了。这要从幼儿园和家长两方面配合工作才能消除。

(二)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术语是由谢汀约(Shrttinhyot C。S)、拉石莱(Lashiey K。S)在1960 年提出的,广泛应用于脑神经科学的研究。1972年艾利丝(Ayres A。J)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过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直觉作出反应的活动。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如果大脑无法对输入的各种感觉进行综合,就无法作出正确反应。这就是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表现为动作不协调,反应慢,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定,阅读时跳行、漏字,写字时常出格。感觉统合学习的关键期是7岁前,可以进行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

(三)幼儿退缩行为

活泼、天真、好动是经常用来描写儿童的词语。如果一个孩子经常不苟言笑,独自在角落安静地坐着,不参与同伴的游戏,不和他人交流,这可能是一种退缩行为或有自闭倾向、孤独倾向。由于不惹事,不与他人打交道的安静孩子,比较好管理,可能被成人认为是乖孩子。其实这是影响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一种问题。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若旁无人的性格,导致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教学,不可等闲视之。这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激发其参与各种活动,动员同伴经常与他交流来帮助改变,当然家长必须配合。

二、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具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生是社会工作者在他们的同龄人中需特别关注的人群。

根据调查,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小学生比例约占10%,反映在交往、学习、特殊习惯、情绪、行为、品德方面。其中交往障碍最严重,约占心理障碍检出率的23.7%,它与学习障碍、特殊障碍一起占心理障碍检出率的60%。交往障碍反映了小学生交往需要不能满足,事实上小学生不能顺利交往常常是学习障碍、情绪与人格障碍、行为障碍的反映。心理障碍随年龄增长有加重的趋势;男生重于女生;高年级的心理障碍症状比较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

(一)学习困难

1.学习障碍与学习落后表现

(1)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指学生智力正常、有学习动机,但在听说读写算及推理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这是一种在某种或多种特殊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据估计在中小学生中占5%。

(2)学习落后

学习落后泛指学生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学业失败,达不到国家规定和教学大纲要求。这有四种情况:

① 智力落后:智商低于69.

② 在情绪或学习动机方面存在问题:表现在学习无兴趣、无动力,甚至厌学、恐学。

③ 学习能力缺陷或结构不良:听、说、读、写、算,或观察、记忆、思维方面缺乏技能,或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这类学生可能是学习障碍,也可能是缺乏训练。

④ 认知结构缺陷:知识结构或认知技能中漏洞多,组织不合理。

2.学习困难形成原因

(1)个体内部因素

生理方面如脑功能轻微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心理方面如学习适应不良、习得性无能感、情绪和人格障碍,意志薄弱,以及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家庭

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谐、家长对学习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家庭缺乏应有的学习氛围、家长缺乏辅导力量。

(3)社会因素

社会尤其是社区环境中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如学校或社区周边环境中的游戏厅、网吧、歌厅、舞厅、地下赌场等。

(4)学校因素

学校管理水平、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方面存在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3.学习困难的排除

(1)诊断与鉴别

除了通过日常观察、访谈外,可以运用量表进行测验。常用的有《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学习适应性测验(FAT)》、《影响学生学习因素测验(AAT)》等。

(2)针对性工作

直接辅导:针对学生问题,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学习技能、学习策略训练,基础知识补习,帮助成功,增强信心等。

间接辅导:针对学生问题,帮助改善家庭与社会环境、改进教师工作、协调同伴关系,以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二)情绪障碍

1.情绪障碍的表现

(1)偏激

由认识上的片面性加上固执己见,遇到相反的意见,情绪激动,头脑不清,行为失控,可能产生攻击性言语或攻击性行为。

(2)恐惧

在生活中,对某种东西感到害怕是正常的,这可以躲避危险保障安全。如果由于对外部世界的不了解,或接受了迷信宣传,使小学生过分的恐惧,如怕黑暗、怕独自在屋里或在空旷的场地、怕不明的声音,有的怕某种动物、昆虫,以致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情绪障碍。

(3)焦虑

焦虑是对尚未出现不良后果的担心。小学生的焦虑主要有担心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习焦虑,担心考不好的考试焦虑,以及与亲人分离而产生的离家焦虑,担心同学不欢迎自己的交往焦虑等。

(4)逆反

逆反情绪较多出现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因行为经常受挫,或感到成人的要求不符合自己的需要,即使主观上也知道成人的要求正确,却故意作出与要求相反的行为。

2.情绪障碍产生的原因

(1)个人原因

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不平衡型的儿童容易出现偏激、冲动的情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平衡—不灵活型及弱型的儿童易出现焦虑、恐惧、压抑的情绪。自我评价偏高容易产生挫折感;自我评价偏低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

(2)家庭原因

第三章已介绍家长性格与教养方式问题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与情绪发展。研究发现父母对少年儿童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少年儿童自尊的发展。父母对孩子接受、关心,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通常使用非强制性教育手段,可以提高儿童自尊水平。父母严厉与经常惩罚,过分干涉、过分保护、过高期望,对孩子的拒绝与否认,对自尊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家长的溺爱、纵容,过分关注,可能使孩子产生丧失独立对付环境中的不利于自己刺激的能力,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3)学校原因

教师过于严厉、专制,经常采用批评、埋怨、指责的方法,对学生问题处理不公平,对学生的需要不理解,可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饥饿”而压抑、烦躁、易怒。

3.情绪障碍的排除

(1)诊断与鉴别

除了观察、访谈之外,可以运用心理测验量表。常用的有《心理健康测验(MHT)》、《MSAM问卷(小学使用-家长教师问卷)》。

(2)针对性工作

直接辅导:对小学生的情绪障碍首先应创设宽松、安全的情境,使之得以合理宣泄,例如让学生大哭一场,大声嚷嚷,或让其捶打沙袋、枕头之类。待情绪平静之后,再耐心听其诉说。闹情绪的学生,总有他认为可以成立的理由。无论该理由是否合理,社会工作者应先启发他诉说彻底,然后才运用改变认知及教给学生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间接辅导:小学生出现情绪障碍大都有环境因素,例如缺少亲情、缺少教师的关爱,经常受到武力和语言的威胁,或者一旦失去家长的溺爱和过度保护而失落。因此在辅导学生的同时应对家长或教师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辅导,改善其生活、学习环境,改善人际关系。

(三)行为障碍

1.行为障碍的表现

(1)儿童多动症

又称轻微脑机能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多种运动和发声抽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动作过多,不安宁,患病率为0.04%~0.10%。

(2)儿童退缩行为

与幼儿退缩行为表现相似。

(3)不良品行

主要是指说谎和偷窃。孩子出现说谎行为经常是为了在出现错误时,避免受处罚。孩子出现偷窃行为,严格说起初是因为过分喜欢他人的物品或禁不住想占有的诱惑。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初犯大都不是品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或过失问题。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如单一的惩罚,或原谅、怂恿,或无任何察觉,有可能转化为品德问题。

2.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

(1)个体内部因素

与学习障碍相似的是生理方面因素,如脑功能轻微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心理方面有适应不良、对新异刺激过于敏感、有不良需要及情绪、人格障碍等。

(2)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家庭内部关系、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一项对劳教人员早期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揭示,与一般人相比,劳教人员早期所受到的父母情感温暖明显低于一般人,而偏爱、干涉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又明显高于一般人,差异显著。

(3)社会因素

由于学生行为习惯的获得的渠道之一是模仿,社会尤其是大众媒介及社区环境中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4)学校因素

学校管理理念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架,用考试成绩一根尺子衡量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紧张的学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3.行为障碍的排除

(1)直接辅导

对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改变主要应通过正确行为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予以及时的强化,直至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此同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认知改变辅导;对不良行为的反复要有心理准备。

(2)间接辅导

①改变家长的认知、行为方式及教养方式。其目的是改善孩子成长的环境,避免不良刺激。事实上,改变家长比改变学生更困难。对家长进行辅导时,首先是晓之以理,在家长对社会工作者的观点认同后,共同讨论家长应有的行为方式和教养方式,由家长决定采取适合自己与孩子的教育、训练办法。

②促使教师对问题学生的特别关爱。具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由于经常干扰班级教学或班级活动,使教师头痛、烦恼,特别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教师很可能失去耐心而不喜欢这样的学生。教师可能在道理上懂得自己应如何做,感情上则难以转变。事实上,如果教师不把孩子看作“故意”捣乱,而是理解学生本人也想克服,却由于心理和神经功能问题而难以自控,就会从“讨厌”转为“同情”,进而产生关爱的行为。

③组织有爱心的同伴予以互助。同伴的谅解和帮助对具有退缩性行为的学生尤其重要。在集体活动中,同伴的鼓励可以促使由于自卑、自闭、性格内向、怯弱的学生从后台走向前台,由观众变为演员。同伴的理解与帮助也可以避免因品行性心理问题转为品德不良行为。这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

三、青春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青春期因烦恼增多,心理问题比儿童期增多;儿童期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消除,进入青春期,可能因增加了新的烦恼而变得问题更多。面对青春期青少年反映的心理问题与行为,社会工作者不可掉以轻心。

(一)情绪问题

1.情绪问题表现

(1)外向性情绪问题表现

① 情绪易变:情绪变化起伏明显,喜怒哀乐转换迅速,犹如学前儿童,使人难以适应。

② 易怒、暴躁:对外界刺激敏感,反应强烈,遇事大发脾气,攻击他人、破坏物品,难以遏制。

(2)内向性情绪问题表现

① 抑郁:情绪长时间低落,表现为沮丧、忧郁,思维缓慢、反应迟钝、待人冷漠,有的伴有生理性症状,如食欲不振、失眠。

② 过度焦虑:焦虑是意识到将要发生对自己不利事态时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它包含有紧张、害怕、担心、不安等情绪。一般人在面临重要任务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这能引起个体的警觉,激发个体的潜能,能有益于任务的完成。过度焦虑者则由于过分紧张、担心,抑制了正常的智力活动,有的伴有生理症状,如尿频、出汗、血压升高、肠胃功能紊乱等,阻碍了任务的完成。

2.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个体情绪发育迟滞、不够成熟,为对内外刺激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差,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能力弱。

②个体自尊心强、自我评价低、自信心弱;性格孤僻;有过严重挫折的经历。

③外部期望过高,过分渲染失败的不良后果。

④不良的家庭处境,如家庭成员存在情绪问题、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

3.情绪问题辅导

①用辅导者良好的情绪抑制少年的不良情绪。对有情绪问题的少年首先是理解、关爱,遇事作冷处理,并为他创设适合的宣泄情绪的情境。

②进行间接辅导,帮助家长及有关教师改变对有情绪问题少年的态度与教育方法,防止过严或过分溺爱,使他具有良好的成长环境。

③改变认知,帮助有情绪问题的学生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教给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技能,如放松技能、转移注意技能、合理宣泄情绪的技能。

(二)人格问题

不良的人格是指一个人不能顺利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具备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能力,无力处理各种冲突与矛盾的一种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1.人格问题表现

①对人态度问题:对周围人经常产生嫉妒、猜疑、敌意、冷漠、怯懦、自私等态度。

②对事物、任务态度问题:对学习、社会工作表现懒惰、任性、依赖、不自信,对周围事物则产生恐怖或迷恋等态度。

③对自己问题:不能接纳自己,不喜欢自己,自卑或完美主义及严重以自我为中心。

2.人格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格的形成有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其影响因素较多,有先天的神经类型特征,有家庭养育、学校教育方式,有亲密伙伴或崇拜人物的人格影响,有个人学习、活动成败经历。不论哪一种影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即使外界环境已有所改变,人格特征仍可保持相对的稳定。

3.人格问题辅导

少年期的人格特征已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使仍具有可塑性,纠正或改变仍需有相当的耐心。

(1)改变认知

运用探讨的技巧,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由于不良人格特征导致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中的困难、挫折,增强矫正不良人格特征的动机,共同讨论矫正的途径与方法。

(2)自我教育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已有相当的发展,一旦认识到不良人格对自己终身发展的影响后,能产生自我矫正的愿望。自我教育包括自我反省、自我定标、自我实施、自我调控。

自我反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通过回忆自己的行为表现,分析形成的内外原因,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优势、劣势,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评价,由此感受对自己的满意程度。

在自我反省基础上提出坚持良好人格特征和矫正不良特征的目标,进而自我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控。

例如,面对任性、意志力薄弱问题,让学生回忆在遇到作业尚未完成,却有同学约自己踢球,想看动画片,或想玩游戏机等情境,自己如何处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制订目标,下次遇到类似情境,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控,实施自己的矫正方案。

(3)角色转换体验

在对人态度上表现的不良人格特征,可以让学生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来体验,如被嫉妒、被猜疑、被敌视、被冷漠以及需要时得不到他人帮助时的感受。

(4)行为训练

设定由低到高的目标,由辅导员监督实施,达到要求时进行积极强化,未达到要求则进行消极强化。例如对由于懒惰而不完成作业的问题,先制订完成部分作业的目标,只要完成,就予以奖励;再要求在完成规定的作业量同时,保证作业的正确率,达到要求就奖励;然后逐步增加完成作业的量与质的要求,直到与其他学生作业要求一致。

(三)性心理问题

1.性心理问题表现

(1)对异性过分敏感

进入青春期,学生对异性敏感是性意识觉醒的正常的心理反映。过分敏感表现在面对异性不敢正视、不敢说话,甚至不能读书中有关异性的描写,不能看影视节目中的异性形象,生怕自己想入非非。

(2)异性交往恐惧

由于对异性敏感,在与异性交往时感到害羞、紧张,于是心跳、脸红,有时还出汗,这是正常的。随着年龄增长,在获得一定的与异性交往经验后,紧张程度会逐渐减轻。如果一方面有强烈的与异性交往的愿望,另一方面又害怕接触,有的即使不是实际进行交往,只要一想到要与异性交往就紧张脸红、出汗、心跳过速、语无伦次,吃不好饭、睡不着觉,这是一种性心理问题。严重时可能认为异性讨厌自己,而产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异性关系妄想。

(3)自我性别角色的否定

有的少年在获得性发育体验后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反感,羡慕异性,希望成为异性。他们中有的人在幼年期、童年时期已经有这种表现,但没有被认为是一种问题。他们表现出愿意参加异性的活动,穿着异性的服饰,保持异性的发型等性别角色错位的行为。他们中有的人由于出现不符合社会的性别角色期待而带来不良行为问题。

(4)自慰焦虑

性自慰是指在没有异性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满足自我性欲的方法。性自慰行为大致有三种:性幻想、性梦、手淫。性幻想俗称“白日梦”,是以虚构的与性有关的遐想来满足自己对性的心理欲求。性梦是在睡梦中与异性亲热或发生性关系。手淫是一种自慰性的性行为,是指性欲冲动时,用手或其他物品摩擦、玩弄生殖器官引起性的快感、达到性欲满足或射精(男性)的行为。这种没有异性参与的,独立完成的性行为属于非正常的性行为。许多青少年对自慰行为常常产生难以摆脱的焦虑,一方面对自慰行为后果的担心,害怕由此影响健康,使身体衰弱,影响将来的生育和寿命;另一方面对自己手淫行为产生内疚感、罪过感,认为这是下流的、可耻的、肮脏的、卑鄙的,由此怀疑自己的人品,产生自卑心理。

(5)早恋

这是指未成年男女由性意识觉醒导致以结婚为目标建立恋爱关系的倾向和行为。早恋的危害众所周知。由于少年思想、心理、生理的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使这种恋爱带有极大的盲目性;由于自控能力弱,容易对学习、生活产生干扰,更严重的则可能出现性过错。

(6)性过错

这是指男女少年出现的性交行为。他们的行为通常是在不良刺激引诱下产生,有的完全越过恋爱过程,带有游戏性,或为了单纯生理性感官刺激的满足。性过错是不道德的,除了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外,由于可能怀孕而对少女危害更大,还可能造成社会问题。

2.性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性腺发育导致的性生理、性心理发育,产生不同于童年的体验与行为均为正常,出现上述各类性心理问题,除了个体生理上有内分泌、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问题外,可以考虑以下原因。

(1)个性特征

性格内向、腼腆、孤僻、敏感、对自己过分关注,行为正派、规范,甚至有些刻板的学生,容易出现性敏感、异性交往恐惧等性心理问题。情感缺失、过分顺从或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容易出现早恋或性过错。

(2)家庭影响

家长对孩子角色期待与养育方式、家长对孩子与异性伙伴交往态度的问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性别角色否定、异性交往恐惧、性敏感或早恋。例如,把孩子当异性养育;经常向孩子灌输关于异性不良的信息;或父母关系不正常、缺少对孩子必要的关爱。有的因为住房条件限制,导致父母的夫妻生活不够私密,也可能使孩子产生上述性心理问题。

(3)大众媒介

电影、电视、录像、光盘、计算机网络及书刊中各种“少儿不宜”的色情内容,可以诱发少年的性冲动,使他们产生模仿的倾向与行为,如接吻、拥抱、猥亵,甚至性交行为。非正规渠道的性知识来源对青少年产生了误导。据北京市的一份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的性知识近70%来自黄色书刊、黄色录像及成人网站,只有1.66%的知识来自学校,1.32%的知识来自家庭。

(4)伙伴

同龄伙伴或年龄较大的伙伴的榜样、交流、引诱和教唆,使少年获得更为生动具体的两性关系活动知识,产生强烈的实践愿望,于是出现早恋、自慰性性行为、以至性过错。

3.性心理问题辅导

(1)性教育

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及时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性生理、性心理卫生的教育,使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与处理性发育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例如正确对待手淫问题。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性科学创始人之一金赛,发现美国有手淫史的男性占92%~97%,女性占55%~68%。这说明了手淫的普遍性。当然,这不是不道德的行为。适度的手淫可以发泄长期积累的性能量,解除由性冲动带来的焦虑和紧张,达到心理平衡。因此1991 年6 月在第10届世界性科学大会上,为手淫正了名。但过度手淫有害,其害处有三:第一是由于不卫生容易引起生殖系统或泌尿系统的疾病;第二是过度手淫可能产生神经衰弱的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头脑昏沉、记忆力衰退、思维迟钝等,或性功能障碍,婚后性生活不和谐;第三就是产生自慰性焦虑。有手淫习惯的人,一方面意识到这是不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又由于意志薄弱,不能自我克制,从而每次手淫前后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并伴随高度紧张、焦虑、忧郁、悔恨、恐惧、自怨自艾、自罪自责等消极情绪,这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在帮助青少年了解手淫问题的同时,要提示防止过度手淫的方法,如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回避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书刊、影视节目;不困不上床睡,尽量侧卧,避免仰卧或俯卧;如果因“满则溢”,则顺其自然。

此外,还应进行有关怀孕、女性自我保护以及防止性病与艾滋病的知识教育。

(2)早恋问题的辅导

早恋问题辅导要慎重。首先不要把青少年在异性吸引的初级阶段建立起来的友谊和朦胧的情感现象与谈恋爱混为一谈。青少年之间产生的相互爱慕的真挚、纯洁的情感是正常的,是健康异性交往的必然,这是没有与性欲相联系,不涉及未来婚姻问题的异性交往。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在这种交往过程中可以发现异性的长处与优势,产生钦佩与学习的愿望;异性的真诚关注,也可以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即使个别青少年的确坠入情海而不能自拔,也必须进行耐心的个别辅导,遵循“尊重、理解、关怀、引导”的原则,尊重隐私,不歧视、不讽刺、不声张、不训斥,将“早恋”当作“早练”,帮助他们了解恋爱的正常结果,认识他们所面临的任务与当前所处的不具备结婚成家的现实条件之间的矛盾,促使回到班集体中,回到同学之中,减少个别往来,使他们的感情保持在友谊水平。

(3)性过错问题辅导

对已出现性过错的学生,尤其是女生,更应遵循“尊重、理解、关怀、引导”的原则,尊重隐私,不歧视、不讽刺、不声张、不训斥,以保障身心健康,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处理好性过错所带来的各种麻烦,包括怀孕处理。

(四)行为问题

1.行为问题表现

(1)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有复杂的心理机制。一般说,具有内向的、自卑感强或自我中心倾向明显的学生,遇到客观不顺的环境,自认为无法改变,就想用离家出走的方式逃避现实,或改换环境。有的则想用离家出走的方式威胁成人,达到满足个人愿望的目的。

(2)迷恋行为

迷恋行为有各种表现,如追星狂热、电子游戏迷、上网成瘾。其共同特点是由热爱、喜欢、有兴趣,发展到痴迷不能自拔的程度。其危害是造成认知狭隘、脱离现实、孤僻自闭、幻觉丛生,似乎只有在虚拟世界中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及与人交往,有的导致出现精神性疾病。迷恋行为在成年人身上也存在。

(3)团伙性社会行为

烦恼增多使有的青少年采取攻击性行为进行宣泄,或攻击人,或攻击物。一旦有共同的需要和欲望的青少年聚在一起,由于责任扩散感,他们的主意更多,胆子更大,顾忌更少,手段更狠。抢劫、绑架、打群架、破坏财物、偷盗等违法违纪行为屡见不鲜。他们的动机多样,有的为了满足自己对钱财的需要,有的为了满足自尊威望、称王称霸的需要,有的则出自显示自己的高超的智能,有的尝试冒险,追求刺激,有的则出自模仿影视节目中的人物活动,有的纯粹是从众。这些行为由于扰乱社会秩序,伤害他人,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4)自杀倾向

自杀行为是一种有意识、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倾向是指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有自杀倾向的人大都是性格内向执拗的人,他们在和别人的冲突中不易接受劝告,不愿随和而是一意孤行。他们中有的人在经常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后,自暴自弃,感觉活着没有意义;对学习、生活没有兴趣;情绪低落、动作迟缓、反应麻木。当决定自杀后,仿佛寻找到了摆脱困境的出路,他们会一改常态,表现出轻松、愉快,对他人异乎寻常的热情,有的还会抓紧时间做完自己身后的事。

2.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生之不顺,十之八九。同样的困难,有的人认为是一种促进成长的磨炼,有的则将此看作上天对自己的不公平,有的则认为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说明,行为问题产生的基础是主要是个体的内因。

(1)人格特征方面

内向、敏感、执拗、孤僻,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冲动性强、自我中心的学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2)家庭环境方面

青少年的人格特征虽有先天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但后天影响使其潜在的特点转化为现实特点,并产生社会意义。青少年遇到的种种不顺,大都可以追溯到孩提时代,这种不顺有的延续至今,例如父母行为不当,家庭不和、教育方法不统一、家长期望值过高,对孩子不理解等。这对青少年可能产生无法回避的消极影响。当青少年的消极情绪无法排除,又得不到心理支持时,可能出现行为问题。以抽烟为例,据调查,初中生有12.8%的学生抽烟,男生有18.8%的学生抽烟。父母吸烟的初中生,吸烟的人数明显多于父母不吸烟的初中生;其中,母亲吸烟行为与初中生吸烟行为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相关。

(3)学校环境方面

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不少是学习困难者。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低下、往往也没有正当的特长,因而得不到教师关爱、同伴的尊重。其实他们中多数人学习落后并非大脑神经生理性问题,而是长期缺乏学习动机与有效学习方法的恶果。然而,他们的学习动机并非天生缺乏,恰恰是在枯燥的、繁重的学习活动中丧失,在学习不能成功中泯灭。当他们既成为学习困难者,就很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我不是学习的材料。在看不到出路的处境中,充满精力的青少年很可能出现偏离常规的行为。当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问题,也可能因学习成绩好而被掩盖或被教师忽略。如由于完美主义,不能忍受自己身上出现的弱点,不允许出现哪怕是偶然的失误,耐挫能力异常薄弱。因此学习好的学生有时在教师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

3.行为问题辅导

(1)疏导

疏导是指疏通情绪,引导认识。出现上述问题行为的青少年,他们的消极情绪及偏执的认知绝非一日形成,犹如火山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爆发一样。面对这样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首先要疏通情绪,创设适合的情境让问题行为学生将其郁积已久的烦恼进行充分倾吐。此时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认真倾听,引导宣泄,并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其次,引导认识。引导认识的任务是改变思维方式,重选视角,纠正偏执的观点。这一过程的关键是共同探讨,而不是教诲。

(2)矫正自我观念,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青少年所以会出现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往往是因为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盲目的、过高的自我评价会使青少年独立性发展出现偏离,拒绝成人一切有益的指点;过低的自我评价则是由于所得到的消极评价太多,感受到的关爱太少。大量的、频繁的、旷日持久的消极评价终于内化为自我观念:自己是不被家庭、学校、集体所接纳的,是不受欢迎的人,是被划入异类的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则是帮助这样的青少年找回真实的自我,发现在不良行为背后的良知,以改变自我观念,增强自我纠偏的信心,共同探讨制止不良行为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3)间接辅导

青少年的不良行为的出现需要有一定的土壤、气候。家庭、学校、社区、伙伴的影响就是这种土壤、气候。解决青少年问题行为,必须与有关人员协同工作,改变成人的行为态度,帮助解决某些具体困难,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对可能出现的行为危机进行干预,预防问题行为的出现。

同类推荐
  • 我的日记选

    我的日记选

    从《我的日记选》的全部内容来看,成老师还是有这样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的。如“校长篇”的首则日记《我当校长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就谈到了她如何“抓领导班子建设的”,如何“抓教师队伍的提高”的,如何“抓管理制度的改革”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用事实说话”,不能不令人佩服,令人瞩目。正因为他在校长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才收到省教育厅中教处的充分肯定,她不但出席了全省模范校长会议,作了交流发言,而且被评为全省中学模范校长,可喜可贺。
  •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得到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专项资助,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和实务工作者的“笔头功夫”量身定做。详细阐述广播电视新闻、广播文艺文本、电视综艺节目文本、电视纪录片台本.广播电视短剧、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台本、广播电视策划文本、广播电视经营文本,以及广播电视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公关文书等文章的基本原理和写作要诀,内容全面,理论深刻,举例精当,条分缕析,行文流畅,可读性强。高校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亦适合业界人士使用。
  • 狼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狼孩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瀑布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主要是有关世界著名瀑布的内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本文介绍了瀑布形成的原因,以及瀑布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关系。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由林格编写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一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热门推荐
  • 科学技术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科学技术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标题提问简单明了,正文讲述精炼扼要,一问一答,相得益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正文还有趣味小版块,是对主要内容的适当补充、引申、扩展、点评、启发和引导等,用以开拓思维和引导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EXO暗涌

    EXO暗涌

    EXO勋鹿|HE|校园自欺欺人的海誓山盟,不过是黄梁一梦,时间终究会不着痕迹地将它带走。
  • 重生之庸俗女的春天

    重生之庸俗女的春天

    有谁想过当给你一次机会回到20多年前,你知道这个世界高速发展的方向,那些行业会突飞猛进。甚至知道哪些明星会出名,哪些小说会大卖·哪些品牌什么时候出世·······等等好多好多。你会怎么做。莫颜死而复生发现自己回到20年前。她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生活。可阴差阳错她遇见了楚冥枫,改变了她某些想法。本对爱情不怎么感冒的她,却想尽一切办法追求楚冥枫。当莫颜筋疲力尽放弃的时候。楚冥枫却对她说“你就是我的太阳,你在的时候我可以光芒万丈,你没在的时候我在无尽的黑暗里无法走出。所以你必须生活在我的世界里。丫头你必须是我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都市天王

    都市天王

    神秘组织成员杨羽,回到华夏保护美女李雪。并且调查自己的身世。美女校花的陪伴冰冷总裁的青睐蛮横警花的投怀送抱,让杨羽在花丛中任意采摘。在调查身世的过程中,杨羽随着一点点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惊天大阴谋。
  • 易烊千玺:吃货在我家

    易烊千玺:吃货在我家

    “莫小辞,你要离开我吗?”某男冷着脸,扯住正要走的女孩,一把拉入怀中。“呜呜唔。”某女觉到他俯身探了下来鼻息暖暖得喷到了她的脸上然后是两片薄薄的唇清泌清凉如果是小吻下貌似这样就吻完了然后是两片薄薄的唇却带着倔强就那么压下来她有点慌紧紧的闭住眼睛一点也不敢睁开感觉着嘴上那波荡开的凉意“我不允许你离开。”
  • 苍穹万生

    苍穹万生

    “老夫聂狂,乃是逆界第一逆修,终生修逆纵横与百界,无敌于天下,如今修为大进,化作咫天境大修,力从钟岚界,以力界一界之力,却还是撼不动这区区血月半分,可笑可笑哈哈...哈哈哈.....”
  • 都市风云启示录

    都市风云启示录

    现实百态,精神所在,取之你我,共创未来。
  • 情锁宫心

    情锁宫心

    对于李君诺来说,这一生莫过于自由最宝贵。可她的一生却逃不过命运的捉弄。皇兄曾向她许诺,待他强大时,便接她回家。可是这诺言一许便成了一辈子。弘清曾对她说一生一世一双人,卿不放手,君必相陪,可到头来却是空等......她爱过她爱的,等过她该等的,可到时间尽头,才发现,她爱的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