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0500000032

第32章 你觉悟了吗?

出离心对佛教的修行者很重要。有出离轮回的决心,修行才能有所成就;没有出离心,所学得的佛法只能成为世间法。所以,听闻佛法时我们应当如是思维:我真的是为了脱离轮回、成就佛果而来闻思佛法的。除了赞叹自己有如此殊胜的因缘外,更要知道这是由于无始以来自己所累积的善报成熟之故。

我们是大乘佛教徒,尤其现在又有机缘学习金刚乘,所以每次听闻佛法之前,必须发愿将所学到的点点滴滴悉数纳为自己修行成就的来源。要有“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所有众生都能脱离苦恼、究竟成佛而来听闻佛法”的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若能在听闻佛法时生起菩提心,那么,无论是否能透彻地了解所听闻的内容,这一切都将成为无量的功德。在功德圆满后,记得回向给众生,这便是法布施。如此一来,此功德也将成为以菩提心所累积的无边福报。同样,诵经、持咒、绕寺、绕塔等等修行之前,绝对不能忘记自己的菩提心。

佛法广大深奥,佛陀的智慧与慈悲也是无量无边,能依循佛陀的教导而学习是我们的福报。谈到“为何要学佛”,首先要知道佛到底是谁。“佛陀”是印度语Buddha的译音,用中文解释,意思是“觉悟者”,而就原文的蕴义来说有两层含义——“觉醒”和“遍满”。所以,“佛陀”可以解释为“遍知一切的大觉悟者”。

为何有所谓的“觉”?无始以来,因为无明而产生的贪、嗔、痴、嫉妒、傲慢的烦恼障,以及执著三种分别识,或称为三轮的所知障,将我们心的本性完全遮住了,使我们陷于轮回受苦而不自知。烦恼障使我们无法脱离轮回,所知障让我们无法遍知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好似天空中的乌云,遮住了如太阳般的内在佛性。当佛性被遮住时,原本具备的真智便无法展现它的能力,本具的慈悲及智慧无法如实地显现出来。

通过学习佛法,发觉原来是这两种障碍锁住了我们的心,因此我们就逐渐地学会观察与分析。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大部分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而产生,真正的主导者是“意”。换言之,主意识通过眼耳鼻舌身,产生色声香味触的对境。因为主意识已经习惯于它所确立的好坏之别,所以看到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产生欢喜之心,看到不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排斥。我们的五根看到外境产生五识,最后由“意”产生二元对立;因为意识执著于二元对立,便产生了种种的痛苦与烦恼。

以六道当中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心的本性被无明所遮;因为无明的存在,使我们不了解如何取舍善恶,往往就形成了实际作为与想要得到快乐的愿望背道而驰。我们认为可以带来福报、可以成就,或是让我们拥有智慧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时候反而带给我们痛苦。当有一天我们明白所有一切的分别,只是因为意识执著而产生外境有好坏、对错的差别,其实在五根上并无所谓好与不好的差别时,执著便开始破除了。渐渐地,如同强风可以带走乌云一般,障蔽我们佛性的云层会越来越薄,到最后只剩下对三轮执著的所知障,直到我们明白三轮也不是实有存在而是空性时,云层完全消散,如太阳般的本觉光明就会露出来。那时候,我们就是从无明中“觉悟”的“觉”者。

在增长智慧以达遍知一切的过程中,第一步是理解所有一切有为法皆为空性,也就是破万物实有的常边;这也是最难的一环。从破“执著有的常边”而落入“执著无的断边”也不是究竟的空性,还要破“执著无的断边”。究竟的空正见,是超越“有”、“无”、“有无皆是”、“有无皆不是”,超越“存在”、“不存在”、“不存在的存在”、“不存在的不存在”这四边,这是超越语言、思维所能表达的境界。以这样的方式理解空性,称为“破四边,入中道”。而密法在以中观破四边而证悟空性后,不只停留在空的境界,而是“明”、“空”无别。“明”是将“空”以游戏虚幻的方式安立在一切显相之上。世尊之子罗睺罗说:“无言语、思维,般若度;无生、无灭,如虚空之本质;各自证智慧之所行,顶礼三世诸佛母。”对尚未证悟空性的人来说,所谓的“中观”,在世俗谛上是以如梦如幻、没有实体的方式来理解。但是,在胜义谛上,它超越言语、思维所能表达;虽然没有生灭,却是在以智慧破除执著后而可以各自证悟的道理。这就是“三世诸佛之母”的般若。

佛觉悟了法性,但对于空的境界不只是住于空的觉受上,还有色身存在;也就是说,除了自利的法身之外,利他的报身和化身也以游戏的方式同时显现。这些显现都是为了调伏和利益没有理解究竟法性的众生,因为慈悲他们,所以佛陀将胜义以世俗的显现来度众生。如同释迦牟尼佛,为利益广大有情众生,仍然应化示现于世间。这就是具遍知一切智慧和广大慈悲的佛,所以我们要增长慈悲与智慧,就要学他。

同类推荐
  • 降伏其心(上册)

    降伏其心(上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生命的觉醒

    生命的觉醒

    这是一本生命修行指南: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不顺心、不如意。我们总是要付出很多辛苦和努力,极力想从外面的世界寻求,却往往会无功而返。不妨试着用佛教看待生命的方式观照内心世界:如果你的内心混乱,体会到的也是混乱迷茫;如果你的内心清净不染,体悟到的却将是清净祥和……藏传活佛嘎玛仁波切引导大家切实修行,化解烦恼!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热门推荐
  • 乾道武世

    乾道武世

    乾坤道为法,乱世武之极。心中日月转,手中乾坤旋。
  • 天绝地灭传

    天绝地灭传

    世间残酷,人心险恶!一个淳厚质朴的少年生于乱世,长于乱世。他叫南宫绝。迭遇生死,屡遭巨变!一心向善,却成为天下公敌!然而,他依然不改初衷,仁爱天下!··························
  • 上古世纪之天原界

    上古世纪之天原界

    遵从起点和创世的召唤,脑洞大开的我开始写上古世纪的前传,话说,上古世纪这个名字好挫!好了、简介就这样,字数已经够了,最后再吐槽一句,上古世纪的地名和人名让人看的蛋疼菊紧......
  • 武逆三界

    武逆三界

    混沌初开,盘古开天辟地?然而,所有人对这一句话皆理解错误。是命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还是万世之前早已留下的种子?一名普通白领,修仙术,战百年海盗,斗僵尸之王,与魔界部族称兄道弟,当以为见到曙光之际,竟发现原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 踏歌远行

    踏歌远行

    且看踏歌远行,漫漫人生路中走出不同的前方;鲜衣怒马、仗剑江湖、浴血战场···哪个不是曾期盼,曾经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要成为那个走向巅峰的男人

    我要成为那个走向巅峰的男人

    一不小心,拥有了令人垂延的且本应该谁都不可能拥有新技能。瞬间移动、时光倒流?跟着我,带你走向人生巅峰!我可是要成为全能型的男人!走你┏(゜ω゜)=?
  • 好好工作 不折腾

    好好工作 不折腾

    本书引用了贴近现实的事例,阐述了只要好好工作不折腾,就一定会在职场上一帆风顺,取得令自己惊喜、让别人羡慕的巨大成就。
  • 伏峥诗酒趁年华

    伏峥诗酒趁年华

    跨进莫家的大门是宿命,金粉少将的纠缠是是真心还是赌局,父母双亡假象的背后是一场腥风血雨的阴谋。他最重时间却用终身一搏等一个未知的人,若她喜欢以折磨自己为乐趣他甘愿给他凌迟。她心属之人却为权而不要她。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情起情灭皆牵扯一个缘字。
  • 大宋杀戮

    大宋杀戮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在蒙元铁骑下沦为废墟的帝国,必将在铁蹄的捶铸下诞生国家的胚子。宋元之战就是一把铁锤,把中华民族打造出现代国家的底座。华夏之荣耀,必在万民之信仰上绽放最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