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0500000009

第9章 “孝”字当头就是最好的修行

古人言“百善孝为先”,所有善行中最首要的就是对父母亲的孝顺了!可现在学佛的在家众中有种很奇怪的现象:他可以对学佛的上师非常恭敬、非常感恩,却不会相等地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和照顾,你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上来。而有些地方的出家众呢,认为出家就是一定要远离父母,离开家乡,不能回去,更不要说去孝顺父母了;所以导致这些人的父母,一听到儿女要出家,简直就是永远少了一个儿子或女儿一样,非常伤心悲痛。当然,出家修行之初,在学习的过程的确要有专心修行的阶段,但并不是说要你一辈子不再踏进家门一步,或是视回家为畏途,或是认为“回去探看父母会增加牵绊罣碍,还是不回家的好”。

在我们藏区,出家的时候,都是父母高高兴兴送着我们去的。出家以后,父母亲还常常来照顾我们,拿吃的穿的,认为让孩子出家是对孩子今生与来世最好的安排。世间无常,西藏人普遍认为在因果轮回之中学习佛法是最好的解脱方法;如果这个出家的孩子能够利益众生,就更令父母亲高兴了。当父母亲年纪大了,我们很自然地会回家探望父母,家人还会留下家中最好的房间给我们住。当我们离开后,年纪大的亲戚朋友有空都会到寺庙去修行,寺庙中有喇嘛们照顾着,我们在外面也不会过度操心。这些观念造成很好的社会结构。

事实上,依照佛陀的教化规矩,如果父母不同意,是不得出家的。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要学佛,修行的肉体是来自于父母啊!没有这个肉身,我们不要说是学佛修行,就连在世间你要追求功名富贵、吃喝玩乐都没有办法呀!有人说人世间太痛苦了,怨父母亲为什么生下他(她),当他(她)受不了生活上挫折时,就会用种种方式做出伤害自己的事。这都是非常不恰当、不明理的行为,在佛法上,如果自杀而身亡,也容易堕入恶趣中!

一个学佛的人,虽然生命的解脱之道来自于上师、佛、法、僧,但是赖以修行的身体却是来自于父母;如果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轮回,都有因缘福报可以修行,也都是因为有生生世世的父母在生下我们、养育我们的缘故啊!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心,在生命解脱的修行上是根本不会有大成就的!因为修行成就的原动力,是要对广大无边的众生产生菩提心来行菩提道的,而发菩提心最基本的对象就是从自己的父母做起。如果没有菩提心,虽然会有短暂的福报与一点成就,但很难究竟圆满的!

既然发菩提心要从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做起,因此有些学佛的人常常想要度化父母,于是勉强父母和自己一起来听法、拜佛、闭关等。其实,对于儿女来说,父母亲能皈依三宝,亲近佛法,了解因果轮回的道理和修行的方式,当然最好;但孝顺父母,不是一定要勉强他们来修行,而是先要深深了解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这样就知道不去忤逆父母,不会埋怨责怪父母没有给你很多的财产或其他的什么。接下来就自然会“顺”着父母,用好的语言讨父母欢心,进而照顾他们的身体,让他们快乐,让他们有所依靠,这才是子女应该尽的孝道;当这些孝道都尽到了,因缘成熟,父母亲自然就会学佛修行,甚至比你还精进呢!

我们想想:一个不知道感恩父母的人,他怎能够体会佛陀的恩德和众生的恩德呢?经典上常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父母恩就是其中之一啊!现代人常常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把父母亲丢在一旁,反过来做“孝子孝女”,“孝顺”自己的儿女;他们没有想,没有孝顺父母的人,他的儿女也没有受到这方面的身教,以后儿女长大了,当然也不知道如何回报他!所以,人类社会就这样伦理颠倒了!

父母恩重如山。我们做孩子的时候,很难理解父母的恩德有多大;当自己也成为父母时,才知道对小孩到底付出多少,那时才会反过来想一想父母给予我们有多少的爱和慈悲。要发菩提心、慈悲心,就要从对身边的父母亲开始做起,有了对父母的孝顺,再把整个爱扩大到我们的亲戚朋友,再扩大到所住的社区、城市和国家,再扩大到世界上所有的人、所有的六道有情众生。如此渐渐扩大,也比较容易做得到。要不然,一开始就忽略了自己身边苦难的人,反而很伟大地讲起一个广阔的菩提心,从遥远的广大众生做起,那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实际的啊!

所以说,懂得感恩的人,要修行就比较容易,不然,念了多少遍的《父母恩重难报经》,或是修得多少遍的《大圆满前行》,做了多少忏悔和回向,如果没有从心里真正感受到这些恩德,那一切修行就只是限于外相而已,是没有办法产生真实效益的。所以,大家不要忽略:孝顺父母是供养三宝、善逝、善知识(上师)的开端,不论是学佛的在家众,还是出家僧众,都是应该牢牢记住的。最好大家由自己做起,成为其他人的典范,带动社会风气。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罗浮道教史略

    罗浮道教史略

    本书介绍了罗浮道教的历史发展,收录了罗浮道教诗词楹联,对罗浮道教两千年来的历史作了史料性的梳理,为中国道教史增添了一道风景。
热门推荐
  • 方元的三分钟

    方元的三分钟

    方元有一块手表,只要按下秒表启动键,就能回到三分钟之前。
  • 颖颖结合,总裁来过招

    颖颖结合,总裁来过招

    杨颖(anglababy)天生的容貌,赵丽颖天生的演技。她们本来是不相上下的,却不料,因时空老人的失误,竟让赵丽颖成了杨颖,颖颖结合是否能霸占娱乐场?天下无敌呢?霸道总裁也是如此吗?来来!快来过招!
  • 麻雀愿你爱我

    麻雀愿你爱我

    愿你爱我我只想你爱我,有错吗?我只想你看看我,有错吗?我只想你心里有我,有错吗?[本书首发汤圆创作.][本书书名.][麻雀]愿你爱我[禁抄袭.禁转载.][毕竟这是我的心血.不能拱手相让.][这里蒋长安.][谢谢.]
  • 绝世灵主

    绝世灵主

    武,技之根本。巫,傀儡之力。灵,吞噬万物。本是天才的沐凡,因遭人嫉妒,在家族比武大赛中被打至筋脉封闭,无法修炼。最终被贬至偏远分家,饱受欺凌。曾经的天才并未陨落,当他再次出现之时天地为之震动。携灵傀,泡美女,分阴阳,破苍穹,斩乾坤。
  • 鲜血猎手

    鲜血猎手

    我渴望敌人的鲜血,敌人的头颅使我获得荣耀。我是战场的主宰,在阴影中狩猎你们的鲜血。请注意:本书已太监
  • 六道世尊

    六道世尊

    少年李天得神器轮回天盘认主,却引来强敌窥视,家族被灭,从此发誓要脚踏诸天诛杀仇人,征战诸天,重塑轮回定天地,世尊威凌天下谁敢不服?
  • 告诉你如何脱颖而出

    告诉你如何脱颖而出

    《告诉你如何脱颖而出》一书将为你解开疑问。我们认为,你要想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它们是要拥有:好想法、好心态、好习惯、好目标、好人缘、好口才及自信力。只要你做好了这几点,便可以拥有成功与美丽的人生,在芸芸众生中迅速脱颖而出。
  • 纠缠不是禅

    纠缠不是禅

    本书解读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全书共分七个章节,前六章节描述了李叔同处于不同身份时的相关故事,第七章节为已发现的李叔同出家前的作品展示。
  • 哟呵小姐

    哟呵小姐

    她,一个热亲爱笑的主儿,整天嘻嘻哈哈了个不停,他,冰山一座,身旁总是冷~嗖~嗖~的。一个是火,一个是冰(挺像森林冰火人儿的哈)他们相遇后到底是擦肩而过错过这青涩美丽而痛苦万分的爱情,还是冰火相容或又是两败俱伤,为了爱情,又是谁伤了谁的心火,是那么无私的奉献着,因为她爱他,而冰心里也装着另一个她,也仅仅只是虚幻的她,可又奈何命运的捉弄,一切如雾里看花,又那么的美,又那么的虚幻……
  • 控股汉朝

    控股汉朝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作为得到最多批判的篡位者,王莽的一切似乎都成了史书上的笑柄。究竟是谁让王莽脑洞大开,发明了游标卡尺,发布了土地国有化、计划经济及币制改革等一系列先进政策,如果历史重演,这一切又能不能得到彻底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