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6300000009

第9章 “醉鬼张三”的三个谜

“醉鬼张三”原名张长祯(1862—1945),河北束鹿人,久居京城,保过镖,护过院,当过把总和武师,护送清朝钦差赴过藏,精“内家拳”,尤善轻功。因其善饮,腰间挂一酒壶,走路摇摇晃晃而得武林绰号“醉鬼张三”。他的一生,有三个待解之谜。

先师吴斌楼于20世纪20年代再次进京时,曾专程拜访“醉鬼张三”,因为“张三”当时是京城武林名人、武林前辈(长吴斌楼34岁)。那时,陌生人想见“醉鬼张三”谈何容易?先师托人介绍还花了10块大洋做进见礼,才得一睹“醉鬼张三”真颜。会见当中,“醉鬼张三”要先师练练,先师练了趟拳,“醉鬼张三”不住口的夸:“功夫真俊,凭这功夫,京城有你的饭吃。”

(一)虽得“醉鬼”绰号,但是否真醉,是个谜

“醉鬼张三”,真名叫张长祯,字寿亭。河北束鹿人,久居北京。他生于1862年,故于1945年,享年83岁。

在当时,武林界尽人皆知“醉鬼张三”名号,反多不知其真实姓名。见面多称之为张三爷。因为在清朝他曾做过练勇局的把总,是个有地位的江湖客。背地里,武林中人则会冠以“醉鬼”二字,称之“醉鬼张三爷”。虽多敬意,但突出了“醉鬼”的特点。圈外人不知其真名实姓,便以“醉鬼张三”呼之。

武术界,只有真有本事,颇具影响力,干过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又令黑白两道人士折服的人才会获得绰号,而在几十年中又不能有闪失以至累及名声,才会使绰号流传。而得以使绰号盖过真名,更是得有非凡功夫或事迹。“醉鬼张三”绰号享誉张长祯一生,足见他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然而,张三“醉鬼”的绰号何以得来呢?当时是个谜。

既是“醉鬼”想必是终日不离酒,时时处于醉态的人。传说张三爷身量不高,骨架结实,但骨瘦如柴,常身着长衫,脚踏布履,腰间挂一酒壶,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两眼似睁非闭,朦朦胧胧。这副形象大概是“醉鬼”绰号的由来吧。

“醉鬼张三”酒量过人,颇能豪饮不假,但是逢饮必醉则是胡说了。近年来,他的孙子张家善先生曾对记者披露说:“祖父张三酒量颇豪,每餐必饮,但从没人见他醉过。”可见“醉鬼张三”不是个真“醉鬼”。

“醉鬼张三”实是假“醉鬼”。他为什么要给人以“醉鬼”的印象呢,这主要源于民初军阀混战那些年张三的表现。

“醉鬼张三”是清末民初武林界大大有名的人物。他保过镖,护过院,当过把总,当过武师,还在宣统初年护送过去西藏传诏的钦差。因他久住京城,其名号流传甚广。军阀混战那些年,大军阀走马灯似的驻扎北京,都想请他出山传授武功或保家护院。像拥戴溥仪复辟的辫帅张勋,直系军阀号称儒帅的吴佩孚,后来的国民党第一骑兵师师长张德诚等,都曾花大价钱去聘请他。而他此时却不愿侍候权贵,为了让这些人死了心,他每天总是提着两个鸟笼子从早到晚泡在酒馆里。以醉态示人,还常借酒撒疯,讲些不合时宜的“醉话”、“胡话”,给人一种玩物丧志、饮酒误事的印象,借以拒绝军阀权贵的骚扰。

终日饮酒至醉的表象,又掩盖了张三许多于暗中行侠仗义的行为,更使他超凡制胜的武功被传得神奇奥妙,深不可测,这则是张三求之不得的客观效果。

(二)虽然武林传其有“水上飞行”、“一鹤冲天”之轻功,但他本人自有说法,是个谜“醉鬼张三”的成名当然不是因为他善饮,而是因为他的武功高强。在这方面的传说可谓奇之又奇。

最吸引人的是说他轻功高超。先说他善于“水上飞行”。证明人是当时住在东单西观音寺的钱、彭二位。一日,张三与钱、彭二位去澡堂洗澡。恰逢大雨,三人浴后雨仍不止,遂商议同去半里路外的酒馆饮酒避雨。钱、彭二位先后乘洋车前往,张三则步行而去,待彭先生到时,张三竟然先到且已饮酒数盏,再看脚下,张三穿的一双千层底新鞋,雪白鞋底竟然滴水未沾。彭、钱二位大惊失色,谓张三爷轻功绝佳,“水上飞行”的功夫胜过达摩“一苇渡江”。

再是说他有“一鹤冲天”的功力。传说宣统登基那年,他在护送钦差赴西藏颁诏途中,路过川藏交界处的鸡鸣关,山势陡峭,突然坐马失蹄,坠落深涧。众人皆以为张三必死无疑时,张三竟完好无损地回来了。这令人广为称奇。传说是:在马匹坠落山涧的一刹那,张三用“一鹤冲天”的功夫,飞到对面山顶上去了。可武术圈里没人见过张三爷显露一手轻功,“醉鬼张三”轻功高超也成了一个谜。

对这些个传说,张三很不以为然,据武史学家王庆宜先生披露,张三曾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日报》表示:“练武术,我不客气地说话,也练过几天,定要说我的本领怎么特别,也不见得。有些人说我会飞,说我会吐剑光,斩人脑袋,这些话,全是谣言。我是一个凡人,得吃饭,得喝酒,再不要瞎说了。”

据传,事后张三爷曾对弟子说:“我哪能在水面行走?”“那是挑拣着墙根的砖棱,蹬一下借个劲,往前蹿一下,再换个砖棱借劲,不停步向前蹿,换步慢了不成,自然踩不到泥。”

至于“一鹤冲天”,张三爷则说:“当时我急中生智,用尽平生之力蹬踏坐马,借劲上蹿,抓住一块突出的岩石,脚蹬手抓,爬上山顶的。当时腿也撞伤了,手也磨破了”。

原来如此!张三爷自己揭开谜底。然而,武功平平之人也难踩着砖棱飞奔,也难在马匹坠涧途中借力上蹿。还是张三爷功夫了得。也说明张三爷实事求是,毫不虚夸。

而另一段传说则不仅夸赞了张三爷的轻功,也赞美了他的为人。

传说张三爷的名气太大,免不了会有些武林中人来找他比试较量,关东人张小乙就是一个。

张小乙练了多年功夫,在关外颇有声名,几近无人可敌,于是他径自来到北京城,下榻在东单张三爷住家附近的客店,并大张旗鼓的宣扬来意,请熟悉张三的人向张三转达比武较量的约请。这消息自然是极快的传到张三的耳朵里。张三爷却不动声色,不怒不恼,而是想跟张小乙开个玩笑,戏耍一下他。

且说张小乙当夜睡意正浓,忽觉有人摸了一下他的脸,接着又推了他一把,猛坐起身一摸,衣服裤子竟都不见了。他便抄起钢刀,光着膀子跑到院里,只见一丈多高的墙上有个人影。他急忙爬上房去追,那黑影从西房上东房,从后院到前院,就像在前边引路,而张小乙使出吃奶力气就是追不上。张小乙无奈,大叫“闹贼了,闹贼了!”话音未落,就见一团黑物迎面飞来,他接住一看,竟是自己的衣服裤子,而那个黑影则在墙头一晃不见了。

张小乙回到屋里,自思此人武艺之高,轻功之好,在自己之上,再想到白日里不可一世大夸海口,自思此人必是“醉鬼张三”。心中除了恐惧还有惭愧。因为张三爷此举除了显露高超武功之外,还透着关怀照顾之意,因为他并没有让张小乙明着栽在自己手里。第二天,天刚一亮,张小乙便匆匆离开了。

传说还很多,在武林人士口里,张三爷的武功匪夷所思,深不可测。

(三)从不讲门派,从不公开练功,是个谜

人们认为“醉鬼张三”的武功深不可测,与“醉鬼张三”从不对外显露武功,从不讲述自己武功的门派师承有关,与他从不公开传授武术有关,与他的弟子门生从不公开练武有关。我的师父虽拜访过他,却也没有见过他显露功夫。只是说在他家院里的一棵树上,见到竖着块练功的门板,是练轻功“粘糖人”(或称“壁上挂画”)用的。也是只见道具,未见人练。

武林中人,一向重视门派师承,更不避讳宣扬自己的门派师承。而张三爷偏偏不说自己的师父是谁,自己的武功属何门何派。这让圈内圈外的人无不感觉他武功的神秘。更有人说他练的功夫是“黑门”。

当年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拜在张三爷门下,也没人见过程砚秋公开练过“醉鬼张三”的武术。

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谜才逐渐揭开。据张三爷的孙子张家善先生讲,张三爷在世时,每年除夕,必供上张、赵、马三姓牌位,说是自己武功的祖师。并说张、赵、马三位是明末清初人,是明朝武将。明亡后隐居山林,创拳传拳自娱。对于三位祖师,张三爷自己也只知其姓,不知其名。这大概是张三爷不肯透露师承名讳的原因。张三爷后来又得到过深州李武师、鄚州李武师指点,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已非是某人某家某派的专一武功了,而张三爷又并非有意创造新拳,所以对拳种门派也就只有闭口不谈了,这似乎是另一个原因。

后来,笔者与张三爷的后辈传人王少英老师有过一面之缘,得知,“醉鬼张三”练的功夫叫“三皇功”,又叫“内八卦”,是一种专练“吞气”的功夫。功成之后,通体伸缩自如,要刚则硬似铁,要柔则软如绵。功法里还有“小拳”、“大拳”、“磨腰功”、“穿掌通力功”等。据说都是些独练的功法招法。

由于这门功夫从不经传,学到的人也从不公开演练,知道底细的只有门内人了。张三爷的“三皇功”依然是个谜。

同类推荐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中国医学文化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医学文化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介绍了中医文化之源流,包括对中医发展影响深远的名著、名医,中医诊疗方法,百草药性,养生妙法等内容。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热门推荐
  • 心心向阳

    心心向阳

    十二玉楼今何在,几度尘飞沧海竭游戏里故事随别人改写,爱情由有情人定你是阿阮,我就是永远爱你的夏夷则过程是真实的故事,现实里的心心和向阳却是遗憾收场,就像则阮,这篇文是写给心心向阳也是给则阮,写完就该放下了
  • 万事屋之汐江奇才篇

    万事屋之汐江奇才篇

    走无常,伴鬼差,茅山术,分黑白。八卦玄,五行妙,阴阳诀,如律令。奎星郎,下凡间,几十载,又转世。张彼德,好儿郎,董向南,晓万事,两人遇,再续缘。张小子,有灵骨,学法术,乃奇才,汐江城,奇闻多,且听我,先讲这汐江奇才张彼德。(我的第一个脑洞,写一个可以成为修道学法奇才的青年不停历练,见识各种奇异法术,妖魔鬼怪并结识朋友,成长的小说,更新缓慢)
  • 茅隐幻竹录

    茅隐幻竹录

    一个孤儿,因被一个高道云游之时所救,故而捡得一命。从此跟随师父修习道法,降妖除魔。他因为自己是孤儿,所以在城市学校当中很少交朋友,他高冷,但他却心地善良。救人于刹那之间。
  • 战域破晓

    战域破晓

    “跑,快跑,跑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一道熟悉中带着最后的期盼的声音在脑海中不断响起,让的少年突然从昏暗马车厢内惊起。.......
  • 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

    徐叶和彭静在深圳认识,两人在离别之时,互留了联系地址。分别之后,徐叶一直想念着远方的彭静。彭静因为工作的原因,到了徐叶所生活的地方,彭静在陌生的城市认识了郭辉阳。郭辉阳对彭静一见倾心,两人日久生情。而刚刚创业的徐叶却得富家女的垂青,在富家女的帮忙下,公司越来越壮大,两人最后因情走到一起。
  • 穿越之,非常嫡女要逆天

    穿越之,非常嫡女要逆天

    她不懂得信任别人,只因为前世的一个背叛,友情、爱情、亲情,从未有过,今生只为安全的活着,所以她要强大起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她做任何事,她要活堂堂正正的活,杀人灭口于苍生之下,冒天下之大不为,只为……那人的爱。
  • 十六岁樱花落

    十六岁樱花落

    她记得,从小,她就有个竹马,年年陪她赏樱。她记得,五岁那年,爷爷走了,她知道了些别的。她记得,十五岁那年,颜家被灭,她成了亡女。十年,她从天真浪漫到冰冷无情。十年,她孤独一人,身边虽有美男环绕,但她,从未爱上一人。今天,她十六岁,还会有人陪她赏樱吗?
  •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家庭医生实用手册(生活必备丛书)

    本书在综合国内外最新疾病发展情况和最新医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有关权威专家指导下编撰而成。包括医疗常识、中医中药、营养保健、健康自助、常见病防治、现代病防治、急救护理等内容,突出了常见病和现代病的防治,特别又是现代富贵病、现代生活病、现代流行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现代一般家庭和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用于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 单亲男女

    单亲男女

    生活在北京的离异女丁楠离婚八年来,遭遇了各种各样的男人和感情,在她身边,也有着形形色色的单亲男女,他们的感情生活也形态各异。女主人公最终情归何处?单亲男女们的感情和生活状态究竟是怎样的?
  • 独家甜宠,高冷老公呆萌妻

    独家甜宠,高冷老公呆萌妻

    顾秦屿一直觉得盯着自家小媳妇的人太多了,让他很有危机感,想要赶紧扯证生娃。“木沐,我们结婚吧”“蜀黍,我觉得太快了,爸爸妈妈还没有催,你这都催了多少遍了。”木沐满不在乎的玩着顾秦屿的手指。“快?”顾秦屿欺身压在木沐的身上,坏坏的笑着“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你觉得哪里快了?”看着怀里立马娇羞的小女子,顾秦屿得意的左亲亲右啃啃准备努力生包子了这顾秦屿有自己的打算,等着包子有了,这婚啊你不结也必须结。但是顾秦屿没有料到四年后,这包子有了,小娇妻却跟别人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