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6700000056

第56章 我说海雯是中西文化的结晶

2、我说海雯是中西文化的结晶,才那么闪光透明。如果将东西方文化融汇贯通用于教育、培养孩子,那当然是漂亮的“混血儿”

我说,海雯是中西文化的结晶,才那么闪光透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将东西方文化融汇贯通用于教育、培养孩子,那当然是漂亮的“混血儿”,当然会成为天边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中美之间无论是文化、教育与思维都存在很大差异,可以说,中国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美国则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那简直是中西合璧。

中美之间,从小孩出生开始就存在一些差异。中国人的婴儿习惯跟母亲睡觉,食物一定要先热后才能吃。我们中国人吃东西却讲究新鲜可口,喜欢吃大米、豆腐。海雯还是可以吃面包、锅贴、牛奶,但不喜欢吃馒头、水饺和豆浆。2005年5月AP考试前,各科老师轮流请学生吃意大利比萨饼,海雯多吃几天就受不了,宁可先跑回家吃点米饭、面条,然后再赶回学校。

美国人的婴儿出生后自己睡觉,婴儿食品从冰箱里拿出来马上就给小孩吃。他们的饮食不讲究什么食性过热上火之道,但却很注意看商标上什么热量、糖分、蛋白质含量等。人们常说美国人的胃,就是酸甜苦辣、牛奶、可乐均可入口,而且他们喜欢吃面包、牛肉,所以个个膀大腰圆。

中国的小孩即使是炎热的夏天,睡觉也要盖好肚子,以防着凉,其结果是一旦忘了盖肚子或小孩踢被子,马上就会着凉、感冒发烧。

美国小孩从小开始什么也不盖,就这么习惯了,也就不会因此着凉生病。

中国人重视子女教育,也很舍得花钱给子女补习,但参与学校的事情较少。从孩子上学的那天起,中国人就教导小孩要拿100分,争第一,至少也要名列前茅。许多中国人,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把进入顶尖大学作为人生的惟一目标,很多学生也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恐惧不安。

美国人会让小孩自然地成长,但家长比较积极热心地参与学校的事情和小孩的重大活动。美国的学校大都不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没有名次可言,只要小孩有一点点成绩和进步都是父母的骄傲。

中国学生从小开始勤练基本功,口算、心算、笔算样样拿得起。学校采用、省颁、部颁统一教材,重要课文、优秀文章、警句、精品先背再说。推崇精读文章,着重理解文章字里行间的解释,掌握较多已知的标准答案。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一定要下苦功,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所谓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所以放假照样还有作业。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美国很多学生离开计算器后,多几位的加减乘除就演算不出来。美国学生读书不背书,但对阅读还是很重视,只是泛读较多,鼓励学生多读小说、名著。美国的教科书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同学间讨论研究。所谓重视研究性学习,不寻求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就好。美国学生假期后学不学由你,放假也就没什么规定的作业,不然什么叫放假。虽然美国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做课题来加深在某一领域比较深入地研究,但对学习的所有课程,不可能全做课题。而美国公立学校教数学和科学的教师又特别缺乏,就使得美国数理教学如雪上加霜,只有一些重点科技高中或富裕学区才能聘请到较好的数理教师。

如果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是砖砌石垒扎扎实实,那么,我想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大概算是垒积木,不牢固,但可以花样更新。

中国很多家长尽管知道自己小孩的成绩不如他人,但还是愿意出钱找关系上好学校,小孩在班上成绩落入下游更是勉为其难,但许多人相信好学校的氛围对小孩学习有利,至少不会使小孩变坏。大家都努力,你不用功没市场,所谓三勤带一懒。可如果反过来,三懒遇一勤,勤劳的人累死也没人稀罕,可能也就跟着偷懒了。

美国则采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按照每个孩子自身的学习节奏教学,不一定要求扯一般齐。否则,会伤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

记得我在国内读大学上数学课时,有位年轻的辅导老师,讲话嗓门特别大,自修课时我们班一位女生问他一个问题,他回答时只说了一句: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还用问吗?由于他讲话的声音大,本来安静的自修课,使得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他们。从此我注意到在公开场合,没有一个学生敢向这个老师问问题。中国人问问题要三思而后问,生怕问没水平的问题而丢面子。

美国人从小开始习惯有问题就问,不管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问题,不懂就问。所谓“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答案”。另外,美国老师是不敢说学生笨或没有认真读书这类话的,因为这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中国许多城市已没有太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小孩可以活动,中小学生近视者居多。

美国人爱运动,社区都留有球场草地,小孩课后、周末参加体育活动蔚然成风。

中国人常说大人的事小孩不要知道。中国的许多家长关心、关怀小孩无微不至,事事为子女着想,似乎子女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中国人希望小孩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又能孝顺父母。在美国有对华人母女,母亲在国内离婚后与一位台湾人假结婚带着女儿移民美国。要知道假结婚是要花不少的钱才能办成的。母女来到美国生活又非常艰辛,好不容易熬到女儿上大学,但母女的关系却非常糟糕。母亲觉得她付出很多都是为了女儿,而女儿觉得母亲愚昧无知,总是给她丢脸。原先相依为命的母女,几乎要分道扬镳。

美国父母从小给小孩讲实话,父母和子女比较平等,有些小孩可以直呼父母名字。美国人也爱孩子,但更多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选择。而父母也需要成功,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天地,自己的幸福。老美常常夫妻两口子去度假,小孩却留在家里,请爷爷奶奶或他人代管。美国人父母只有抚养子女的责任,而子女没有孝敬父母的义务,老爸老妈自己去安度晚年,要不然只有送进老人院,那是社会的责任。

中国的高考是一考定终身,分数论英雄,一次考试的成绩,而且一分两分的成绩可能决定一个学生一生的命运,这样合理吗?论考试中国人最厉害,简直是应试的机器,滚滚向前,天下全无敌。前几年,我还听说托福考试的题库都被人做了概率分析,关键词、句子长短、ABCD多项选择出现的几率等等都有一套统计数据,总结得条条是道,不懂的答题,蒙也能蒙对七八成。追求高分,却忘了学习和考试的目的。常看到刚从中国出来的留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实在有问题,可托福都在600分上下,这一点让老美教授无法理解。

美国的高考一年可以考好几次,取最好的成绩,而且高考分数只是大学录取参考的一部分。

在选择专业上,中国人喜欢追赶潮流,虽然热门的专业在就业上会比较有利,父母总觉得要扮演舵手的角色,为子女规划人生。其实,我觉得行行出状元,也应考虑小孩的特长和兴趣,一个人只有做他感兴趣的事,才会做得更好。另外,比如现在时髦纳米技术,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学科当然必要,但别忘了要使纳米技术广泛应用,我们还需要精密机械等基础工业的支持。否则,我们培养的所谓大量高尖科技人才只能停留在几个科研单位的实验室里,或出国为他人所用。我们的企业也只能进行简单地低级装配,而关键核心部件却需从国外进口。因此,我们除了要发展前沿科学,更应该加强我们的基础学科。海雯选专业我从不干涉,她说她想做外科医生,而哈佛的医学院是全美国最好的。不过,小孩的兴趣今天晴,明天雨,有时谁都不清楚。好在哈佛是在入学一年以后才真正决定专业,由她自己去选择吧!

美国学生在未进入大学之前,往往选择专业时要参加大学举行的热门学术领域的课程,先行试探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选择的学校和事业前途,可以避免将来长期生涯规划有误。

中国人讲感情、讲友谊、讲关系。前些时候,在报上读到一篇文章说,一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美籍华人到中国工作,平时和他关系很好的同事请他帮忙能否与普林斯顿大学疏通一下关系,让她的孩子进普林斯顿大学。这位老兄跟她解释半天美国不讲关系学,找关系不灵光,只能通过正常的申请程序进行。但是,这位同事总是抱怨他不够朋友。

美国人去政府办事讲合情、合理、合法。有时美国人会使人感觉没有情意,但也许正是因此,人们用不着为找关系、开后门而烦恼,社会也就显得相对公平些。在首都华盛顿郊区位于维吉尼亚州内的7号公路旁,有一家很普通的中国餐馆叫“北京饭店”,因为老布什总统光顾50多次而出名。老布什喜欢吃北京烤鸭,当年美国没有反恐,总统来吃饭也和百姓一样在大厅吃饭,只是在餐馆的内外多几个保安人员而已。因为美国大部分餐馆都不设包厢,最多用屏风隔开。总统吃饭也不能影响餐厅正常营业,吃完饭照样付钱付小费,不多也不少。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人人平等,到市埸、商店不管你官有多大,或是警察税务,都要与一般人一样排队交钱,决不可以有特权。

常听到有人说老美“笨”这样的活,我有时以为正是这种“笨”,才使今天的美国人走在世界的前列。可以登上月球,可以把企业越做越大。拿个简单的例子说吧,美国人搞垃圾分类,星期一收报纸,星期二收可乐瓶,星期四收普通垃圾。政府一号召,老百姓自觉地把垃圾用塑料袋装好,只要是在不错的社区,没有人乱丢垃圾。周围环境清洁了,屋里也就没了灰尘,也就不需要天天抹桌子、拖地板、擦皮鞋。

我们许多中国人是家里天天擦得很干净,一出门口,垃圾就随便倒。你想想这些垃圾风一吹,那些脏东西不又吹回屋内了吗?再擦吧!咱们中国人“聪明”,你想大家都乱倒垃圾,你一个人老老实实地遵守规矩,不是傻瓜是什么呢?最后呢,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现在中国人富裕起来了,买车的人也多了,同时道路交通也就成了问题。可一堵车大家都争着往前挤,结果常常是谁也走不了。谁都不想吃亏,最后是大家一齐吃亏。

美国的车更多,堵车的事也经常发生,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按一定规矩相让,实际上更有利于尽快疏通。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其中有许多发明、创造,但却没有发扬光大,而是被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或是师傅教徒弟最后还要留一手的观念所束缚。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是灰出于蓝而不如蓝。

美国人知道用专利寻求法律保护,让新技术走向市场造福更多的人,而自己则因拥有股权,轻松地使财富倍增。

2001年,我母亲来美国探亲,老人家以前在国内时背脊髓骨曾骨折过,每逢气候变化或长时间坐着背就会疼痛。回国前,她总是担心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很难熬,想让医生给些止痛药。我们去看医生时,一位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副教授推荐我们到一家在首都华盛顿附近的医院去做脊髓骨焊接(VERTEBROPLASTY)治疗。其治疗原理是:局部麻醉后,在背上打两个针头大一点的小孔,把由电脑可控制的两根小钉子送到骨折处将骨头顶到正常位置,然后再送入特别的胶,把骨头固定住。手术只需1个小时,在医院平躺3个小时等胶干后就可以出院。没有伤口,背上只有两个针口大点的小孔,当天就可以出院走动。

2002年,我父亲在国内住院,我回国到医院去看父亲,隔壁病房的一位病友说她也是背脊髓骨折,一直都在疼,我就跟她介绍美国的脊髓骨焊接技术,我说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医院可以做这种手术。这位病友后来去咨询她的医生后,回来向我说,医生问会不会是邪教呢?我说什么好呢?我想科学、伪科学和愚昧无知搅在一起时,让人真是哭笑不得。

有时我总觉得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还在我们身边,我认为普及教育、消除愚昧、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对中国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就是力量,它可以铸造一个民族;愚昧也是力量,它可以毁灭一个民族。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国内时,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公园吃烧烤,一个人不小心手被划破了,鲜血直流。另一位朋友就用餐巾纸在火里烧,把烧后的纸灰往伤口处贴,用这种方法来止血,说是他老家的土方。我豁然大悟,我们许多地方都有用供奉菩萨后的香灰来涂伤口的习俗,说是一定要烧过的香灰才灵验,菩萨才会保佑,否则,伤口就会被感染。难道真的有菩萨吗?原来不是因为有菩萨,其实,燃烧就是一个消毒的过程,纸巾、草纸燃烧后都同样有此功效。

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是用拉丁文写的,意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校徽和校训的文字,都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是求是崇真。在美国,尊重科学已是大家的共识,我想,如果我们多一份理性和知识就会少一份愚昧和无知。

我认为美国人相对比较理性、务实。市场竞争过分激烈而影响公司获利时,他们会心平气和地去合并以减少开支,防止恶性竞争。所以,华尔街并购的消息天天都有,往日的“敌人”,今天就成了“战友”,为了共同的利益,就能达到双赢或多赢。有人说美国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此话不假。

而我们中国许多企业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昔日的“死敌”,今生宁死也不低头,没有合作的可能,因为面子放不下。

你看中西方人的想像也很有意思。西方人梦想会飞,会给神童安上翅膀,称为小天使。

我们中国人的嫦娥奔月说飞就飞。想像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创造的源泉。今天人类已蹬上了月球,中国的载人卫星也已成功返回。事实表明,还是要借助一定的力量的,这个力量就是“翅膀”。

海雯被哈佛提前录取,今年是她的学校里惟一的一个。在她们学校能够挤入美国一流大学的学生,每年也没有几个。于是学校就安排她给低年级的同学演讲,传授交流经验。我们开始提醒她不要太骄傲,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古到今,中国人在科举的考试制度下,总把中状元写入许多故事和戏剧,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顶级人才,而不是去关注他们到底为社会进步作出了多少贡献。可见,中国从古至今读书就是为了考试,把考试和分数看成最高目标,难怪根深蒂固,以致影响到现在。常在电视剧中听到这样的台词,那一年的状元,那一届的进士,以此论资排辈。其实,现在干部提拔、职称评选等许多场合仍然还在排资论辈。

2005年初,哈佛校长劳伦斯·H·萨默斯在全国经济研究局会议上提出“差异源自性别”的论断,认为是男女性别差异阻碍了女科学家、女工程师与男同行一争高下。于是马上引发了炮轰。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曾经毕业于哈佛大学、现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的生物学家南希·霍普金斯听到萨默斯演讲后,中途气愤地离开了会场。霍普金斯说:“真是可悲。(哈佛)所有聪明的年轻女性原来竟被一个这样歧视她们的男性所领导!”。还有5名与会者,其中包括圣克鲁斯加州大学的校长丹尼斯·D·登顿,都被萨默斯的言论激怒,纷纷予以驳斥。因此,在美国,不管你是什么哈佛校长,你得有科学的证据,而不是靠你的名气和权威说话。

我前些日子在互联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要以目前中国的人才标准,微软的比尔·盖兹这位当今世界最大软件公司创始人不能算是人才,因为他大学没有毕业。又如中国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没有学历,但他却能应邀登上哈佛大学讲坛,而“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也能写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材。

美国原来大量从世界各地输入技术人员和留学生,但今天尤其在“9·11”以后,美国不但把技术技能要求较低的制造业迁往国外,同时也开始大量出口白领职位。科技龙头老大IBM、微软等无不在海外大幅扩张,同时也将其许多研发部门设在海外,或把许多业务外包给海外公司。这无疑对美国国内的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格外引人注意。达特茅斯大学(Dartnouth College)爱利克约翰逊指出:“竞争中要取胜,最关键的是发明创造和生产力,如果能够在这两方面保持优势,美国就能够继续享受非常高的生活水平。”他同时指出:有些像编程之类的工作,其实现在已属于较低级的技术工作,这类工作承包到海外,剩下更为高级的管理工作,应该有利于发挥真正技术的优势。而美国要保持这种优势,就要有优秀的人才。面对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学业水准有后退的迹象,许多美国人也不断呼吁美国学校必须更重视教育质量,使美国能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但美国的大学目前还是世界一流的,这大概没什么异议,而美国一流大学里的生源决大多数还是来自美国本土的高中毕业生。对于美国基础教育的好坏、成功还是失败,我先不去评说,我相信各人的评价有不同,我们不一定要照搬哪个国家的经验,但借鉴还是可以的。

在劳力密集型企业开发到一定程度之后,中国的经济应如何发展呢?我们的教育应当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呢?我们应该培养下一代什么样的素质和什么样的思维呢?将来我们应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我在网上看到丁学良教授在北京大学作题为《何谓世界一流大学》的演讲稿后感慨很多。丁教授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他的简短结论是:

在21世纪这个全球化的纪元,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如果不拥有世界水平的大学,那么它就永远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拣人家的残余,当“大脑国家”的“手脚”。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我想加一句,愚昧也是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机构、一所大学,它越是对外封闭,愚昧就越容易占上风,愚昧也就越有力量;它越是对外开放,知识就越容易占上风,知识也就越有力量。21世纪的中国,当然不能再付出1960-1970年代那种愚昧就是力量的成本。要看21世纪究竟是谁的世纪,不看别的,就看谁拥有更多世界水平的大学。

中美文化、教育和思维上的差异还很多很多,我只是略举一二,姑且用以说明问题,而且这只是表面的,看得见的,深层次的差异那就更多了,需要作为学术去探索和研究。找出二者的差异,才能将中美文化的优点完美地结合起来,用以现代的教育,培养新世纪的中国新型人才。

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在哪里呢?有人说如果把东方人的勤劳、俭朴、努力和刻苦的传统与西方人的开朗、热情、创新与冒险的精神完美结合,那么就能天下无敌,就能开创真正的新世纪。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或许仅仅是一个结合点,还有其他许多闪光的结合点在哪里呢?

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所说:选中海尔作为哈佛的案例,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海尔不仅学习了西方、日本先进的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创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文化,对中国企业尤其具有意义。

我想,海尔学习和创新管理文化的经验同样适合每一位中国父母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大家都应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然后结合中国国情和传统的文化,创造出适合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这对中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以及整个人才教育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同类推荐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休闲活动和休闲生活,从来就与人类本身的生存发展相生相依。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马克思指出休闲和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社会生活基础,将休闲看作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之一。休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在国外已有百年,在我国大约也就十年光景。时间虽短,从原来一般视“休闲”为游手好闲、享乐主义,到当下重视休闲、研究休闲,发展休闲业,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象征,是人向自身本来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回归。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热门推荐
  • 琼霄独尊

    琼霄独尊

    一把剑可斩天地万物,一只手可摘日月星辰。谈笑间,千万生灵为枯骨;弹指间,沧海却已成桑田。一念天地覆,一剑破苍穹;琼霄谁为主?宇内我独尊。
  • 天谭梦

    天谭梦

    王侯将相,不过是天谭一梦罢了。最终梦醒了,你会发现身边最普通的才是你最应当珍惜的。新手上道,请多多支持。0.0第一本书《天谭梦》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寻找幻想乡

    寻找幻想乡

    一个东方众在穿越的幻想乡后,被无良大贤者扔的其他世界去。某人淡定的拍拍屁股后寻找回家的故事
  • 执剑不朽

    执剑不朽

    (首先声明一点,本书属于超武,里面出现什么都是正常现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神鬼食堂之清平馆

    神鬼食堂之清平馆

    青春少艾一朵花,可惜了撞死啦!尸首拉去八宝山,我咋还在。生前老板来救美,哎呀妈呀又活啦!水是生命的源泉,女鬼真真儿啊!寄宿饭店当杂役,苦比吗?神鬼妖魔来搅基,缘分哪!灵异食堂饭菜好,走起吧!二缺青年吃货多,一群逗比啊!舌尖上的小妖精,肠胃里的摆渡,深夜也吃不完的食堂,盘盘惊情,顿顿惊心,来自厨房的男神,穿越我的肠胃的你的手,会有吃货替我爱你啊。
  • 找个小偷当保镖

    找个小偷当保镖

    一次突发的事故,让本来威名赫赫的盗宝集团销声匿迹然而,却从此多了一个全能的保镖叶晨回到都市,本来是为了照顾队友的亲人,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却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自己不但被大明星硬拉去当了保镖,而且还莫名其妙的成了“驸马爷”“尼玛,这就是传说中的桃花劫吗?”叶晨不禁仰天长叹一声:“造孽啊,我只是个普通的小偷……”
  • 花千骨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花千骨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她是世上最后一个神,在遇见他的时候,便注定了生生世世为他沉沦。一百零三剑,十七个窟窿,满身疤痕,她却固执的不肯放弃。直到亲人一个一个离她而去,终于死心了,对他下了诅咒。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造梦师之百灵亦空

    造梦师之百灵亦空

    秦朝时期秦始皇为了研究长生百老而派人徐福等人入海寻仙,当时出海数人子孙各自身怀异能,分别为:读心术,造梦术,盗梦术,控制术。灵亦空,造梦师下一代传人,为了帮助族里日渐衰弱的经济当起了造梦师,专门帮助治愈被噩梦困扰的人。普通身份是百灵高中的高二生,偷偷的暗恋着校草白孝逸,美好的生活也会有不如意的时候,白俊轩就是她生活的不如意,仗着一米八身高的优势把灵亦空那美好的青春踩得渣都不剩。但是在最危险的关头白俊轩像一只脱缰的野马率先挡在灵亦空的面前,灵亦空也分不清对白俊轩是爱还是感恩,黑暗势力的一再挑衅让几大家族开始重新聚在一起,政府的插手与一系列的神秘事件让灵亦空等人快乐无忧的高中生涯开始变得更加的凶险
  • 暗夜战纪

    暗夜战纪

    因人陷害入狱,却遇到了一心为了暗夜精灵复兴而努力的暗夜少年,看似巧合的监狱相遇,命运的齿轮已经旋转。当我手握权柄,让鲜红蔷薇重新绽放在这个大陆每一个角落的时候,一个种族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