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秋,吉鸿昌领导的“察绥抗日盟军”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国民党当局采用卑劣的手段与日伪军相勾结,企图“聚歼”抗日同盟军,以解心头之患。
在这个危急关头,吉鸿昌的一些部下思想开始动摇了,吉鸿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一天,平日里不善作画的吉鸿昌突然挥笔画了一幅寒松水墨画。画技虽不敢恭维,但气势磅礴,雪团如动,松枝欲生。他将这幅画挂在指挥部的墙上,环视手下的各个军官,突然发问:“你们知不知道冬天的察北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一位军官脱口而出:“那还用问,冰天雪地,满目荒凉。”
“嗯,对,也不对,”吉鸿昌思索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兄弟们要能在这察北住上一个冬天就好了,可以实地看一看这里的寒松雪图。”
吉鸿昌将目光移向了窗外。
“深秋霜降时节,大风雪一来,百木凋零,寒鸭绝踪,唯能站得住的就是那些青松翠柏。他们喜欢白雪洗面,春风梳头。”
说到这儿,吉鸿昌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大家,接着说道:“它们谁也不会因为别的树木凋落了,而向它们看齐,也不怕暂时的孤独,因为它们坚信明年的春天还要来到的,抗过这严寒的冬天就是胜利!”
说到这里,吉鸿昌更加激昂:“我吉鸿昌不打算跟凋落的百木看齐,而要拜松柏为师。谁要走,我会挽留,留不住,请自便!”
几位军官听到这里,都禁不住打断了他的话头,齐声说:“总指挥,您别说了,我们死也要跟着您!”
吉鸿昌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点点头又说:“我们一定要打下去,不仅在察北打下去,只要有吃的,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要奋斗下去。大家不要感到孤单,因为广大的民众是我们强大的后盾,要相信民众的力量。”
一席话让大家豁然开朗。
吉鸿昌的领导口才很是高明,他没有直接强硬地下命令,而是利用一幅画来不断地与部下进行沟通,让部下明白了自己的决策,同时又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以情感人,以境动人”,是说服下属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