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中年
成功与年龄无关,却和自信有关。在生活中胜出的前提,是我们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获胜。
有一天,一位五十岁左右、相貌平平的女士给我打来电话,向我寻求咨询和帮助。几年之前,这个妇女所服务的出版社破产了,她因此也失去了一个很不错的职位,从那以后,她再也没能找到一个固定的职位。一直以来,她就靠断断续续在一些出版社的临时职位打工过日子,这也是她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了。然而,她却精力旺盛,而且有着极强的工作能力。
那么,为什么她寻求了这么久,仍然没有得到一个固定的职位呢?是因为她的年龄关系吗?不,是因为她失去了勇气。
当她失去了原来的职位后,她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的年龄是一个障碍,所以,当她应聘一个新的职位之时,她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那份自信,那种胜利和力量感,而这种感觉恰恰是要想留给他人一个自信的印象所不可或缺的东西。是内心的担忧令她畏手畏脚、犹豫不决,因此而招致失败。每失败一次,就会更进一步打击她的勇气,当她被拒绝数次之后,便开始相信自己机会的渺茫,她的这种不自信不仅能从面部表情上看出来,而且还体现在她的整个举止、行为方式中。她的心态已经不再是一个征服者,而是一个被征服者,她已无法留给雇主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好印象,而只能留给对方一个消极、不确定的印象,再加上她的年龄因素,如此一来,虽然她在各个方面都非常适合她所申请的职位,但最终还是导致雇主做出了不利于她的决定。
那么,这位妇女的失败还有什么稀奇的呢?老板只不过是不愿雇佣一个看起来失去了斗志和生气的雇员,一个外貌、谈吐、举止、以及一举一动都表露出她"筋疲力尽"、老了的雇员,一个不再拥有年轻人的精神与热情的雇员而已,那么,我们又怎能责怪这个老板呢?如果一个女性的说话方式比语言内容本身更让人觉得,在她身上早已没有成功的潜质了,那么,她又如何能够取得预期到成功呢?
这位女士的问题所在并不是她的客观年龄,而是她的思想年龄。对于中年或已过中年、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被迫寻找新职位的职业男女而言,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年龄,而是他们无精打采、灰心丧气的精神面貌。我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过交谈,虽然他们都向我保证自己并没有失去勇气,坚信自己仍能胜出,然而,我却能够感觉到,这份肯定并非基于他们的自信,而是碍于自己的情面。他们虽然不愿意承认,他们打从心底已经认为自己永远落伍被淘汰了,自己的生活已经是个败局了,但是,他们的却表现出了这样的想法。他们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信息,他们的言谈举止总是显得底气不足。他们得不到申请的职位,有的抱怨运气或命运不好,有的则是感慨时过境迁,或归咎于其他一些迷信的说法,他们唯独没有意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年龄或者外界的因素,而是他们自己。
不论你什么年龄,只要你身体尚可,就会有一份工作在某处等着你。如果你找不到它,那就是你的错。
如果你恰好处在五十岁到六十岁之间,就已经开始以一种老年人的心态对待一切,没了年轻时候的那股冲劲,以年龄为借口放弃各种做事情的机会,那么,你绝对不可能得到一份工作。假如有人要求你做一些不太寻常、甚至看起来很幼稚的事情,你习惯性地使用了一种表情,告诉对方,"我的年龄不适合这种工作"、"我现在考虑这个有点为时过晚"、"几年前我可以,但现在恐怕不行了"、"现在的我没法和过去比了"、"我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些事情还是留给年轻人去做吧",那么,不会有哪个雇主会喜欢你的。精明的商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你已经失去了斗志,对他已经毫无用处了。你求职成功的一半可能性已经输在了你的心态上,因为,只有相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才会成功。
前一阵子,纽约大学的毕业班上有一位年过六旬的长者获得了学士学位,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如果这位六十岁的"年轻人"(他白天还有一份全职工作)开始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到了该享受轻松生活的年龄了,不应该同年轻人去竞争了,那么,他还会去读夜校,去取得学士学位吗?当然不会了。没有人会去做自己认为遥不可及的事情,只要你认为自己老了,该退出了,那你就真的是老了,该退出了。
想要和年轻人竞争的,超过四十、五十甚至六十岁的人,不应该太介意自己的年龄,或者根据自己的年龄来衡量某些东西,也不应该在穿着上过于老气横秋,更不应该弯腰驼背、步履蹒跚、脸上一副无望的表情,这样做只能让你老得更快,心态决定年龄。一个人是否老了,不能用活了多少年来衡量,而是应该看他是否雄心尚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果一个人希望已破灭,斗志已燃尽,那么,他生命中的元气便荡然无存,虽然你只不过四十出头,但衰老却提前到来了。
许多人虽然只有五十多岁,但却像一棵不再结果实的老苹果树。老树吸取地下的水分,吸收空气和阳光中的化学物质,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力量,小树吸收了这些力量后,会茁壮成长,会结出累累硕果。老树外表看起来仍然是一棵苹果树,但它却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了,它不再结果实了,它已经从中间开始腐烂了。
如果你是这一类型的人,那么,你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了。正如苹果树对它的主人毫无用处,同样你也不会给你的雇主带来利润。
每一个雇主都知道,导致成千上万的,极具潜力的人都没能获得太多物质财富的原因有许多。居住地点的改变、改行、流行趋势的改变、关税的改变、成本的提高、长期的疾病、多病的妻子、体弱的孩子--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会分散一个人的精力,或者让他/她处于生活中极为不利的情况中。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或者是生活中其他各种原因,那么,一个在中年或已过中年的人在找工作时便无需感到自卑或有失尊严。实际上,如今适合年长一些人的职位已逐渐增多,他们应该为这一事实而感到庆幸。
这场大战改变了我们先前的许多偏见,打破了许多旧的习惯,迫使我们推翻某些逐渐形成信条的、不利于整个人类的陈规陋俗。这些规定中其中有一条就是"最后期限",它莫名其妙地限定了一个人的能力的使用期限,甚至限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和幸福。著名的奥斯勒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最佳工作年龄应该是在四十岁,一个人正常的退休年龄应该是在六十岁。虽然奥勒罗博士并未郑重其事做出声明,但是,这一理论对于年龄的仲裁提供了最权威的依据。这种不公正的、主观的限定给一些超过四十岁的求职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让那些超过五十岁或六十岁的求职者感到毫无希望。
战前,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这个企业需要新鲜血液!""我们要年轻人!"人们对于超过四十或五十岁的人,或任何略显老态的人抱有一种偏见,这让年长一些的人找工作非常之难,在当时那简直就是一个年轻人的世界!但是今天,无数的事例向我们表明,年龄限制早已消失。部队征兵令大批大批的年轻人从工业、商业、职业领域中撤退下来,这样一来,许多四十、五十、甚至六十岁的人填补了年轻人留下的空缺。
正如战争将许多原本认定已经报废的,或许再不会派上用场的旧船只、旧舰艇重新投入使用一样,战争让许多原本因年龄仲裁早已放在一边的男性和女性重新有机会提供自己的服务。这些人们在战争期间做出了优异的工作,许许多多的人工作出色,甚至在工作过程中重获自己的青春。
在许多责任重大的行政职位上,以及许多取代了年轻人的常规机器操作岗位上,老年人甚至比年轻人干得更出色。现代科学、发明与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精良的机器设备,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给年长的人提供了许多机会,让他们能够做一些在从前只有壮年男女才能干的工作。在许多工厂中,原来靠手工完成的重体力劳动都被机械设备所替代,而这些设备则由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中老年人来操纵。在如今的农场上,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六十、七十、七十五岁甚至更老一些的人开着农业机械,从事着重要的工作,他们耕地、耙地、锄地、收割。然而就在不久前农场还只是年轻人的天地,这些工作还只能够由壮劳力来做。
在一些更高级的、以脑力劳动为基础的领域里,超过六十岁、七十岁甚至八十岁的老年人仍然能够像四十岁的人那样做出优异的工作。我认识一个七十多岁的人,他精力旺盛,充满生命的力量,有几百名年轻人在他手下工作。在他的研究基地,他总是健步如飞,浑身散发着精力、力量、和生机,任何不认识他的人都会立刻被他吸引住。他的目光敏锐,头脑清醒,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这样的人不胜枚举。在公司的董事会里,八十岁,甚至是超过八十岁的人仍然思路清晰,精明强干,他们对最先进的管理技术了如指掌。在各种行政管理职位上,不断有年长的人得到晋升;在艺术、科学、文学、法律、医疗以及其他专业性行业中,老年人们能够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而且这些行业的老年人从业人数仍在不断增加,他们深知生命的可贵,更为认真诚恳,能够比大多数年轻人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除了出色地工作以外,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和年轻人同样多,他们阅历丰富,充满智慧。
卢瑟·伯班克、西奥多N。韦尔、亨利·沃特森、约翰·沃纳梅克、艾尔伯特·H。加里、托马斯A。爱迪生、约翰·伯乐斯、威廉·迪安·豪厄尔斯、昌西M。迪皮尤、伊莱休·鲁特、卡迪纳尔·吉本斯,还有许许多多年逾七旬甚至八旬的人,他们仍然带着年轻人的活力与快乐孜孜不倦地工作着。
在精神上,爱迪生显然同年轻时候没什么两样。他说他很少感到疲惫,一口气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他可以随便找一个地方睡一觉,醒来后立刻精力充沛,他说,上下楼梯对他来说丝毫不成问题,他可以像年轻时候那样一步跨两个台阶,做出各种大显身手的事情。
中老年人之所以难找工作,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已经跟时代脱节了,失去了协调性、失去了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仍然还活在过去。他们是十足的"大势已去之人",然而与时俱进的雇主们最怕的,就是"大势已去"。这些总喜欢频频回首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事物在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他们必须同人类社会每一天的进步保持一致,否则就会遭到淘汰。不论一个人处在什么年龄阶段,只要他失去了紧跟时代的进步精神,他也就失去了取得大成就的希望。正如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所说,"在七十岁时仍然保持年轻有时要比在四十岁就疲惫不堪让人更值得庆祝,更充满希望。"
亲爱的朋友,不论你是什么年龄,不论你是二十岁也好,五十岁也罢,如果你希望找到一个职位,你就必须告诉每一个人,在生活的战场上,你仍旧是一名斗士,你的理想之火仍然在熊熊燃烧,你仍然足智多谋、不断进步、有创新精神、独立自主、能够与行业中的任何一个人相抗衡。那么,即使你已双鬓花白,一些需要类似于你这种服务的雇主仍然很乐意雇用你。
带着一副沮丧的面孔四处求职,走到哪里都在抱怨"没有人想要年纪大的人"、"谁都想要年轻的、精力旺盛的人"、"稍微显得老一些就没有机会了",这样做根本就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悲观丧气的做法足以扼杀每一次机会,不论这个人有多么大的能力。它表明,这个人的思想已经滞后了,已经无法紧跟生活主流的步伐。在生活大军中落伍、被淘汰的人休想将自己的服务出售给任何先进的机构。
一个正值中年,却看起来十分苍老的人,脸上写满了无望,不是愤世嫉俗便是悲观厌世,对大多数人关注的事情无动于衷,然而这个人却在四处找工作,这的确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他的外表形象告诉人们他很衰败,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老板将他拒之门外,因为他已经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明明白白地宣布,他失去了希望。而希望在求职过程中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个人雇佣那些头发花白、弯腰驼背、胡子拉茬、头发乱七八糟、衣服上都是油渍、经常落魄街头寻找工作的人为自己服务,那么,他又能有什么机会呢?没有一个精明的老板会雇用这样的人,就算是最低的职位也不可能。对于那些失去希望的人,我从来没有抓住某个人,给他好好梳洗打扮一番,给他一套新衣服,告诉他要持有正确的心态,以便求职时能有一副胜利者的表情,而不是像一只斗败的公鸡。我会让他走路时挺胸抬头,不再像一个失败者,给人以受冷落者的感觉;我会教会他如何让自己表现得浑身充满活力,充满魄力,充满创造力;我会让他看到自己的潜能,不论你眼下多么不尽人意,如果你感觉到自己神圣的力量和无尽的潜能,那么,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人的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相信我们集中思想所想的事情定然能够实现。如果你思想集中在失败之上,满脑子想着年龄太大,找不到工作,那么,你一定无法成功得到你所追求的职位。如果你瞥见自己有几根白发,就开始任由衰老的想法在脑海里蔓延,占据了你的思想;如果你开始留意观察自己是否精神状态有所下降;如果你偶然无法像平常那样集中精力去思考,就认定自己的能力在减退,那么,你当然就会掉队。
我们总是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发展,这是一条心理规则。我们对自己坚信不疑的东西正是自己真正具有的东西。如果你总认为自己的志向已不再高远,你的各方面官能正在减弱,你很快就会认为自己已无法再去同年轻人竞争,你很快就会放弃一切。是你自愿主动地落后了,你不愿意紧跟年轻人的步伐。一旦你这样做了,你注定就会越拉越远,是你自己降低了自身的价值。既然你在思想上已经承认了自己无法在同年轻人同场竞技,那么,你的行为就会将你的思想表露出来,那么,年轻人自然而然就会在各种职位的竞争中胜过你。
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或六十岁仍然没有一定的金钱或社会地位,无疑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但是,过去有成千上万的人,他/她们虽然处在这种情形之下,但仍然能够最终胜出,有的甚至开创了辉煌的事业和生活。今天,你所拥有的机会要比他/她们当初的机会多一千倍,如果你有事业心和意志力,你仍然可以像他们一样在五十岁出头时取得巨大的成功。
许多人一直到了中年时期才真正知道自己到底最适合做什么,然后下定决心将剩下的时间用于工作之上,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来。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看你能否在遭遇到困难之时振奋精神,下定决心告诉自己,不论是年龄也好,命运也罢,或是其他一些磕磕绊绊都无法将你打败。相信上帝,相信自己的力量,你将战胜一切困难。
有的人在人生的后半段才真正觉醒,有了自己的志向抱负,倘若他是个真正勇敢之人,他必定会奋力重新夺回自己的立足点,或竭尽全力同年轻人竞争,但他绝不会走到哪里都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的坏运气或所处的环境。他更了解,焦虑与烦躁只是浪费精力,徒增皱纹而已。他不会总是想着自己的年龄,没完没了盯着自己的不利条件,相反,他会刻意忘却自己的年龄问题,让自己在外表上显得更年轻一些。他会尽可能地穿着得体,如果实在是买不起一套新衣服,他会将旧衣服洗干净熨烫整齐,将皮鞋擦得锃亮。他会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年轻心态,通过举止和步态告诉人们,自己仍然很年轻。他走路的时候不会耷拉着肩膀,步履拖沓,一看就知道他精力不够用,他的青春活力已经燃烧尽了。他走起路来会昂首阔步,就像年轻人那样有跳跃感,精神饱满,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他会满怀信心向前看,不断告诉自己,"上帝是我的生命,我在精神上不可以衰老,年龄的增长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我在精神上保持年轻,只要我的内心仍然保留有一份童真,我就不会变老。我工作的能力像过去一样强,从现在起,我会比过去任何时候更成功!"
如果你是一位求职者,并且已步入了中年,或者已经超过了被武断限定的"中年阶段",那么,你潜在的雇主就有可能更为仔细地考察你,他会注意到你每一个衰老的细节。不论你的自荐书写得多么好,不论你多么有能力,多么适合这个职位,但如果你看起来精神不振,那么这一切都会大打折扣。
没有人愿意雇用一个垂头丧气或脾气乖戾的人,尤其是这种类型的中年人,雇主需要的是精力旺盛的、朝气蓬勃的、有志向的人。这为那些中年求职者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也无形中打压了他们的士气和积极的思想,制约了他们的潜能。他必须让人一目了然,如果从才能和思想能力方面来说,就算他没有超过年轻人,但最起码也不亚于年轻人,否则,他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得到他所追求的东西。
当一个雇主在考虑面前这个求职者的时候,他使用的是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他的感知器官、他的判断能力和他的洞察力全部都调节到了最佳状态,不停地对眼前这位求职者的一切进行衡量和评估,他的举止、他的谈话、他的外表、他的眼神、他的着装。这些因素既可能会吸引雇主令他欣赏也可能会令雇主反感。精明、聪明的雇主只关心应聘者身上有多少可供他利用的地方。如果你年龄稍大一些,他可能更想知道你身上还剩下多少好的品质,还有多少工作能力、还有多少精力。他不想雇用一个看起来似乎要日落西山的人,也不想雇用一个呆不了多久的人。他更不想雇用一个单纯想着这个职位能带来多少好处的人,他只想雇用一个一心一意为自己工作的人,一个充满了热情和活力的人,一个决定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出最佳服务的人。
工作中是不讲感情的。雇主总是在寻找物美价廉的雇员,一个真正才华横溢的人并不希望一份工作做到死。你必须向你期待的雇主表明,你依然值得他去投资。如果你的外表形象,你的谈话,尤其是你的心态(我强调,是心态)表明,你的回报率不会很高,你已经开始进入了下降阶段,你对生活已经厌倦了,那么,你就不会得到这份工作。
如果我是五十岁或六十岁,打算出去找一份工作,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洗个澡,刮干净胡子。我不会打扮得像个纨绔子弟,但我会很仔细地穿着整洁,让自己看起来很得体。在我尽最大努力处理好自己的外表后,我会在精神上给自己打气,我会和自己来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就像这样,
"好了,爱德华·琼斯,你要你既勇敢面对这一切。你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是也有自己的强势,你越早发现它们,对你就越有好处。今天我要去应聘一个职位,我要想通过面试,就必须让雇主看到,我就是那个他要找的人。我要让他看到,我所拥有的品质能够弥补年龄上的不足,我定能获胜。我充满生机、斗志旺盛、有活力,丝毫不亚于他要寻找的年轻人。我充满了希望与成功的自信,我会让他相信我,向他表明,他所面对的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我的一切都不次于任何人,我没有任何退化或力量减退的迹象。"
如果你带着这样的精神面貌来到雇主面前,如果你的确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他会不考虑你的年龄,给你这个机会。他会这样说,"这个人是我值得留下的人,他将成为我企业中一笔真正的资产,有了他我会生活得更好。他比一个年轻人更适合这份工作,因为他经验阅历丰富,且事业心强,精力充沛。"
如今,有许多五十多岁的人仍然没有住房,还在寻找工作。他们比一些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人更有能力,工作更为卖力,更加坚持不懈,也更有个性,这些人或许无法控制局面,但是他们却应该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心态。如果他们想要再度大展拳脚,他们必须懂得这一点。
在这个世界上同样还有千千万万步入中年却仍然毫无建树的人,同他们刚刚出道时没什么两样。他们中有许多人非常自卑,但却迫切需要工作。然而他们却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这种潜力一旦得到发挥,就足以让他们在人生的后半段取得辉煌的成功。如果他们能够重拾信心,不再自卑,用他们年轻时候的勇气与胆识面对生活,他们定能创造奇迹。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甚至在五十知天命之年才真正了解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五十岁以后取得成功、获得名誉,这种故事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却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就在我们的国家,许多步入中年的人就已经被划为失败者的行列了。他们没钱,没房子,落魄潦倒,但是,许多人在五十岁以后却发觉自己仍然具有可以发挥的才能,只是以前未曾想到过而已,于是,他们开始大步向前,最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许多人到了中年才发现自己到底真正最适合做什么,然后下定决心将剩下的时间用于工作之上,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来。历史上有许多让人感触极深的事例,这些事例告诉我们,许多人在人生的前五十年并不成功,五十岁过后方功成名就。
有的人自身素质很好,只是在晚些时候才如梦方醒,有的人想要努力收复失地,重新登上原先的立足点,他们让自己的先天不足成为了垫脚石,将它转化成为了有利之处,比方说一个跛足的人,或者有其他身体残疾的人用坚定的意志力战胜了先天的不足,他们让自己的先天不足成为了垫脚石,将它转化成了有利因素,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获得了一席之地。
一切事情均取决于我们面对困难的精神。如果我们坚信,有一种神圣的力量在支持着我们,如果我们用这种信念对待每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必然能够到达人性中一个更深的层面,我们必然能够发现自己的才能与潜力,而这种潜力如果不通过努力,可能永远也只是潜力而已。
爱默生说过,如果我们同高于自己的东西交流,我们就不会变老。当然了,如果我们同上帝保持一致与和谐,如果我们知道自己和上帝的同一性,同为支持万物的源头保持密切联系,我们就不会早在中年时期精神上和体力上便出现衰退现象。
随着年龄而来的经验给人以智慧,并丰富一个人的生命,个人的能力与经验是一件终身积累的事情。若不是人类认为自己到了年龄就要变老,认为我们一旦到了特定的年龄,就会到达一个衰退的阶段,就会开始走下坡路,我们恐怕都可以继续工作下去,获得精彩的成就,让生命的光彩焕发到人生的最后时刻。
最能够抵抗衰老的东西莫过于欢愉、希望、兴致勃发、心情愉快、信仰上帝和自信。这些都是保持年轻的经典品质,如果你想要保持年轻,就去培养它们,让思想里充满年轻的想法,同年轻人多相处,走入他们的生活、工作、娱乐和理想中。积极参与到年轻人的活动中去,要带着热情和兴趣全心全意地投入。如果你不认为自己能行,你就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果没有自信的呼唤,你储备的力量将永远站在幕后,没有机会上场。如果你想要保持年轻,你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表现出年轻的样子来。让身体衰老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不允许,他/她的脸就不可能泄露自己的年龄,思想就像一个雕刻家"。大多人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年轻时就早已播下了衰老的种子,我们总是期盼着在四十五岁时开始衰老,从五十岁开始就一天不如一天。相反,如果我们正确看待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在五十岁时重获新生。
我们不能脱离一个事实,我们总是和自己所相信的那个自己相差无几。如果一个医生认定病人很快会死掉,任何东西都回天乏力了,那么,这个医生绝不可能医好这个病人,因为人的肢体行为总是会受到潜意识的支配。
如果我们学会一直把自己视为年轻人,如果我们在思想里十分重视"永远年轻"原则,并且坚信,人的本质,也就是圣洁的力量是永远不会老的,我们就绝不能主动去表现出一副衰老的样子来。如果我们明白,任何力量都无法将我们同上帝的这条原则相分隔,如果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生命、健康和永恒全部都寓于上帝的原则当中,而上帝的原则恰恰又寓于我们内部,那么,我们将有能力抵制心理衰老所导致的实际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