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采访札记之一
“高兴不知愁又到。”“外面耍牌子,屋里稠浆子。”这是全国劳模、全国十四大代表、原湄潭县核桃坝村党支部书记何殿伦对茶乡农民富而不思进提出的批评。
核桃坝是我省第一专业茶村。20世纪70年代初,何殿伦带领全村率先在传统种植的田土上调整结构,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当时,要改变农民的观念谈何容易。艰难之中,何殿伦推行“四有五统一”(户户有茶园,集体有工厂,国家有产品,财政有税收;地统一规划,资金统一投放,技术统一指导,原料统一加工,产品统一出售)办法,大胆贷款40万元,以党员、村干部带头示范并对口帮扶发展,三年时间种茶2000亩。
30年过去了,核桃坝的产业彻底调整了过来。如今,全村3200亩田,800亩土除了少量的稻田和菜地外,全部种上了茶叶。核桃坝785户人家3082人吃上了香喷喷的“茶饭”,农民85%以上的收入全来自茶叶这一产业。据了解,核桃坝人不仅实现人均1亩茶的目标,而且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加工厂。正常年景,1亩茶毛收入4000元,该村人均纯收伦殿何据。元3,000近也入收均动,人波格价场市年去就是,元3400入介绍,在核桃坝村,家家存款2万元以上,10多万甚至几十万元的不在少数。
富裕起来的核桃坝人,衣食住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村785户人家安装780部电话,摩托200多辆,手机300多部,彩电、冰箱、热水器应有尽有。一年全村仅电话费花20多万元。靠产业结构调整而发展茶叶走上致富的道路,核桃坝人尝到了甜头。
面对一部分人小富即安的思想,何殿伦心里着急。他举例说:同样是核桃坝的茶叶,当地农民六七十元一斤就卖给了商贩,福建人加个“君山银针”包装就卖800元1斤,安徽人加“竹叶青”包装卖300多元,浙江人弄个“龙井”字号每斤也卖400多元。
如此大的差距让何殿伦痛心:核桃坝人也有自己的品牌,“核伦春”获过中国首届新科技新产品大奖,曾进入亚运村,其“华茶31”、“华茶32”属国家级良种,“湄江翠绿”、“湄江银针”、“湄江毛峰”也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牌子多而杂,没有推出一个真正占领国内外市场而叫得响的品牌,核桃坝乃至湄潭的茶叶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似乎缺了点什么。
市场开拓人才缺乏更令何殿伦心怵,眼睁睁看到大把的钱让人赚走,关键的因素是当地茶农少了闯市场的意识,缺乏当年那种苦干实干的拼劲。据了解,核桃坝的茶叶受制于市场的因素很大,无形的市场之手牵着农民东奔西突,端着的“茶饭”时时面临被打倒的风险。何殿伦说,核桃坝茶苦心经营多年,败下去只需很短的时间。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非一朝一夕之事,培育一项产业往往要付出代价。核桃坝人的自觉意识调出了茶叶这项产业,走在了很多人的前面,但如何发展壮大则是不可掉以轻心的。
这正应验了那句老话:创业不易守业更难。
(原载2002年7月4日《遵义日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