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路怎么走之四
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这句话来印证且观察遵义市农村小康建设,亦喜亦忧的现状表明:更高水平的农村小康,精神文明是非走不可之路。
有关专家描述遵义的小康时甩了三句话:低水平小康,不全面的小康,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其意在于:低水平指物质文明欠发达;发展不平衡存在城乡、地区、收入群体差异;不全面则道出了遵义市全面小康建设尤其是农村精神文化、精神生活之苍白。
在十六大报告中,精神文明排在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是包括生态文明四大文明中重要的一环。
单从这个角度思考,精神文明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三大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科技和文化创新、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三大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要求,亦是值得为之努力的目标。这些年,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推进,文明村寨、十星级文明户年年评年年搞,这样“下乡”那样“下乡”的活动也屡不鲜见。各地也涌现了不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正安县安场镇的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以院养院”搞得有声有色,凤冈、正安、绥阳等县的“电影下乡”,把科技把文化把法律把医疗送到农民中间,颇受欢迎。
但是,透过那些“紧一阵、松一阵”的热热闹闹场景,我们似乎该发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总缺点什么。换句话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仅有这么些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按“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三大要求,凭心而论,全市农村普及了多少?全市农村提高了多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如何?农民的孩子享受教育的程度如何?农民的健康状态如何?农民掌握科技文化的水平如何?随便一摸就不言而喻了。采访中,记者发现,哪怕是省、市已命名的一大批“小康村”,有关部门的上报推荐也更多的侧重于物质,过多看重的是人均吃粮、人均收入,而往往忽视了小康村应具备的诸如卫生保健、文化教育的消费支出等标准。有一个省级“小康村”人均收入3000多元,可那里的卫生状况极差,赌博成风,“瓷砖坟”普遍,流行“修庙”、“观花”等愚昧的封建迷信风。去年有一个村,和一家公司签订了蔬菜订单合同,可在收菜季节,当地的农民却把好菜拿上市去零售,差的菜硬塞给公司,公司不收就殴人,结果吓跑了那家公司。由此看来,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民需要受到的教育太多太多了。在遵义市,按小康基本标准中第16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来盘点,达到此条件的能数出几个县市?常听基层干部说,农村工作难搞,计划生育难搞,难在哪里?原因是多方面的,可有一点值得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深不到底。说穿了,一些干部与农民打交道要么居高临下,要么“漂如浮萍”,缺乏对农民起码的感情。用这样的方式去教育农民,去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真空”才怪。也有一种不良倾向,不少干部的潜意识里没有真正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做起工作来无非停留在口头上而已。
面对差距和问题,农村小康的精神文明建设之路该如何走?探索中的余庆县给了一个答案。那里与大多数山区农业县一样,自然、交通、经济建设大家都差不多。可那里的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心态要高出很多地方,除了当地干部多年来一以贯之做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之外,农民的自我创造意识也得到了巨大的发挥。记者到一个叫罗家坡的地方采访,亲眼看到村庄里的农民上山干活不关门不上锁也听不到狗叫声,据村民讲,村里十多年没出现过案子,连村里的垃圾也是定点处理。就在那个经济上还不算很富裕的村庄,那里的人们精神状态却很高昂。在余庆不少农村,主动转变婚育观念的妇女把少生快富作为奔小康的精神追求。一些村庄,层出不穷的农民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农民的思想、健康与体魄,精神的富有驱赶着愚昧、麻木和贫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至今已成为余庆县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去年年底,市委已将余庆县的“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写进了我市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之中。是的,沿着这样的经验去探索,中国西部农民的小康之路会越走越宽阔。“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是不是社会主义。”这些警言,没有过时。
(原载2003年5月12日《遵义日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