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小城镇建设系列报道之五
遵义撤地设市以来,小城镇建设逐浪潮高,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艰难跋涉中越岭翻山。进城进镇的农民蜗居在城镇的“四方盒”里,有了立身之地,“住得下”的问题解决了,但“留不住”的现象普遍冒了出来。正安县安场镇的干部反映,50元钱一个城镇户口已卖不出去了。一些县、镇、乡“两栖农民”留下城里的“空巢”回到了原来的土地,还未真正从土地上解脱出来从事非农业生产。桐梓县的一位干部说,时下小城镇建设春潮滚滚,而部分小城镇经济却不那么景气。
破壳查核,一个小城镇能不能吸纳和承载人口,其力量的源泉在于它自身的经济力量,在于经济的辐射力和经济的吸引力。有人打个比方,搞小城镇建设,就像包饺子,没有馅即没有培育经济,饺子还能成其为饺子么。
东部地区的小城镇比西部地区发展快,根本的一点还在于它的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农民从中得到的劳动报酬收入比西部地区高得多。结合本地资源,发展非农经济是沿海地区聚集人口的“吸星大法”。黄山坚硬了黄山市的脊梁,苏州水乡周庄,依靠旅游成了中外闻名的古镇。石家庄市的小城镇建设最大的特点也在于注重小城镇建设与培育当地经济两驾马车齐驱。该市的铜冶镇,突破为建设小城镇而建设小城镇的狭隘思想,始终抓农业产业化和发展乡镇企业不放松,紧紧扣住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以奶牛养殖业为主,佐以葡萄、特菜两大产业形成“三小龙”,每年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四川反弹琵琶,以培育经济促小城镇发展,非农产业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占农民收入的46%以上。
无源之水,河沟枯干。疲于“饺皮”的营造,忘了“肉馅”的加工,小城镇就不能健康发展。城镇化与商品经济这对孪生姊妹相生相伴,商品经济的发展可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商品经济的萎缩,可以使一座城市消亡。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除了留下大漠萧萧的莫高窟,又留下了什么?细算下来,遵义市小城镇发展态势良好的地方,哪一个不握紧经济这根杠杆。赤水市结合旅游发展小城镇,旅游业成了该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古川盐入黔的茅台镇,商品经济的繁荣辉煌了它的昨天,而今,星罗棋布的300多家企业,依托酒产业,做大做强成为中国第一酒镇,农民年均收入超过2000元,城镇居民年收入超过3000元,城镇化水平提高了一大步。红遍黔北的虾子辣椒经济像一根动脉血管,激活着虾子小城镇的肺活量。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的余庆县,按照“主攻三产,带动二产,稳步发展一产”的思路,培育优质米、刺梨汁、牛肉干、红金桔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源源不断地为小城镇注入血液。遵义县乌江镇培育乌江豆腐鱼一条街,吸引了南来北往的车流和人流,每年为财政贡献80多万元的税收。
有专家说,沿海的小城镇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建立专业特色产业区又为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成为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助推器。其成功的经验在哪里?回答有二,一是充分发挥农村能人作用从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起步,逐步涉足某种产业,投资办厂,带动亲戚、朋友和周围的人共同发展,形成产销一体化组织形式,带动包装、印刷、加工企业、采购、运销、金融、餐饮、旅馆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品,从而形成了从市场群落到商业城镇的模式。二是从企业群落到企业城镇的模式,依托乡镇工业园区、私营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具有较强专业化分工的产业。
遥想南方的天空,踩着自己脚下的路。横比,我们没有东部沿海的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但人家搞小城镇,扭住经济培育的做法却值得我们思考和借取。当年的“桐梓速度”而今放慢了节拍,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因素,但经济的培育没有跟上趟,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吧。较早就开始搞小城镇建设的新舟镇,面对近年来经济提速不快的困惑,镇里一位领导干部坦言,如何使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他们着力谋划的方向。
竖比,宽慰。横比,心慌。据了解,目前,支撑遵义城镇经济的发展产业较少,亮点不多,新的支柱产业成长缓慢,不能为城镇人口的较快集中提供经济依托。诸如此类的现实无不影响着全市城镇化的进程。
(原载2001年12月23日《遵义日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