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8600000024

第24章 陈望道“做了一件大好事”

就在酝酿、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那些日子里,一本薄薄的小书的出版,如同下了一场及时雨。

这本书比如今的小三十二开本还要小。封面上印着一位络腮胡子的人物的半身水红色人坐像(再版本改用蓝色),一望而知是马克思。在马克思坐像上端,赫然印着五个大字:共党产宣言。

这初版本在1920年4月出版时,印颠倒了书名。连书名印颠倒了,都没有发觉,这表明当时人们对于共产党极度陌生,从未听说。这一印错书名的书,迄今只存两本,被确定为《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最早版本。这一版本现存于浙江温州图书馆;这一珍本上盖着“荫良藏印”。荫良,即戴树棠的字。戴树棠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初版本的另一本,1975年还曾在山东广饶县刘集村发现,书名同样错印为《共党产宣言》。这个村子在1925年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支部。书上盖着“葆苣”印章,表明是山东早期中共党员张筱田(又名张葆苗)的。这一珍本现藏于山东广饶县博物馆。

在1920年8月再版时,错印的书名得以纠正,印为《共产党宣言》。

现存于北京图书馆的《共产党宣言》珍本,是这一再版本,但是封面损坏。上海图书馆保存着完整的《共产党宣言》再版本。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保存着1920年9月所印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再版本。

在《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封面上还印着“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马客思、安格斯合著,陈望道译”。这“安格斯”,亦即恩格斯。中译本全文共五十六页。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著,他们在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纵观马克思、恩格斯众多的著作,这篇短小精悍的《共产党宣言》概括了其中的精华。可以说,欲知马克思主义为何物,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第一本入门之书,第一把开锁之钥匙,便是《共产党宣传》。尤其是此文写得气势磅礴,文字精练,富有文采,又富有鼓动性,可谓共产主义第一书。世上能够读懂读通皇皇巨著《资本论》者,必定要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而《共产党宣言》却是每一个工人都能读懂、能够理解的。

《共产党宣言》最初是用德文出版的。1850年出版了英译本。接着,出版了俄文版(1863年)、丹麦文版(1885年)、法文版(1885年)、西班牙文版(1886年)、波兰文版(1892年)、意大利文版(1893年)……《共产党宣言》风行欧洲,倒是应了它的开头的第一句话:“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幽灵”东行,开始在中国“徘徊”。

1905年,朱执信在《民报》第2号上,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要点。

1908年,在东京出版的《天义报》,译载了《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以及恩格斯1888年为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

此后,《共产党宣言》曾一次次被节译,刊载于中国报刊。

1919年,年仅十九岁的张闻天在8月出版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上,发表《社会问题》一文,文末节录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的十条纲领。

然而,《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一直没有全译本。要成立共产党,要了解共产主义,怎可不读《共产党宣言》呢?

第一个筹划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的是戴季陶。他在日本时,便买过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深知这本书的分量。他曾想翻译此书,无奈,细细看了一下,便放下了。因此此书的翻译难度相当高,译者不仅要谙熟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有相当高的中文文学修养。

开头第一句话,要想妥切地译成中文,就不那么容易。

戴季陶主编《星期评论》,打算在《星期评论》上连载《共产党宣言》。他着手物色合适的译者。

邵力子得知此事,向戴季陶举荐一人:杭州的陈望道!

陈望道乃邵力子密友,常为《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撰稿。邵力子深知此人功底不凡,当能胜任翻译《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此人瘦削,那颧骨显得更为突出,脸色黝黑,如同农夫。不过,他在书生群中颇为不凡,从小跟人学过武当拳,轻轻一跃,便可跳过一两张八仙桌。

他原名陈参一,浙江义乌人。中学毕业后,曾到上海进修过英语,准备去欧美留学。后来未能去欧美,却去了日本。兴趣广泛的他,在日本主攻法律,兼学经济、物理、数学、哲学、文学。1919年5月,他结束在日本的四年半的留学生活,来到杭州。

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是浙江颇有声望的学校。校长经亨颐曾留学日本,浙江名流,后来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其女经普椿为廖承志夫人。经亨颐广纳新文化人物人校为师,先后前来任教的有沈钧儒、沈尹默、夏丐尊、俞平伯、叶圣陶、朱自清、马叙伦、李叔同、刘大白、张宗祥等。

陈望道进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之后,与夏丐尊、刘大白、李次九四位语文教师锐意革新,倡导新文学、白话文,人称“四大金刚”。1919年底,发生“一师风潮”,浙江当局要撤换经亨颐,查办“四大金刚”。邵力子在《民国日报》上发表评论,声援一师师生。各地学生也纷纷通电声援。浙江当局不得不收回撤换、查办之命令。

不过,经此风潮,陈望道还是离开了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就在这时,戴季陶约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给了他日文版《共产党宣言》,还给了他英文版《共产党宣言》作为对照之用。(据陈望道的学生陈光磊在1990年3月8日告诉笔者,陈望道生前与他谈及,周恩来在50年代问及《共产党宣言》最初依据什么版本译的,陈望道说主要据英译本译)(据云,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是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里借出来的)

1920年2月下旬,陈望道回到老家——浙江义乌县城西分水塘村过春节,便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个小村跟冯雪峰的故里神坛、吴晗的故里苦竹塘,构成一个三角形。

陈望道避开来来往往的亲友,躲进老家的柴屋里。这间屋子半间堆着柴火,墙壁积灰一寸多厚,墙角布满蜘蛛网。他端来两条长板凳,横放上一块铺板,就算书桌。在泥地上铺几捆稻草,算是凳子。入夜,点上一盏昏黄的油灯。

他不时翻阅着《日汉辞典》、《英汉辞典》,字斟句酌着。这是一本很重要的书,又是一本很难译的书。头一句话,便使他绞尽脑汁,这才终于译定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其后,罗章龙曾试图从德文版原著《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也深感“理论深邃,语言精练”。为了译第一句话,罗章龙亦“徘徊”良久。如他所言:“对于这句话研究时间很长,觉得怎样译都不甚恰当,‘幽灵’在中文是贬意(义)词,‘徘徊’亦然。”罗章龙反复琢磨,结果仍不得不沿用陈望道的中译文,然后加了一段注解,加以说明:“有一股思潮在欧洲大陆泛滥,反动派视这股思潮为洪水猛兽,这就是共产主义。”罗章龙思索再三,还是采用陈望道的译文,足见陈望道译文的功力和严谨。

江南的春寒,不断袭入那窗无玻璃的柴屋。陈望道手脚麻木,就请母亲给他灌个“汤婆子”。

烟、茶比往日费了好几倍。香烟一支接着一支。宜兴紫砂茶壶里,一天要添加几回茶叶。每抽完一支烟,他总要用小茶壶倒一点茶洗一下手指头——这是他与众不同的习惯。

1920年4月下旬,当陈望道译毕《共产党宣言》,正要寄往上海,忽听得邮差在家门口大喊“陈先生电报”。拆开一看,原来是《星期评论》编辑部发来的,邀请他到上海担任编辑。

二十九岁的陈望道兴冲冲提起小皮箱,离开了老家,前往上海,住进了三益里李汉俊家。斜对过是邵力子家。

陈望道把《共产党宣言》文连同日文、英文版交给了李汉俊,请他和陈独秀校阅译文。

陈望道住进三益里,使三益里又多了一支笔。他到渔阳里见了陈独秀。正在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陈独秀,便邀陈望道参加在新渔阳里举行的座谈会。

当李汉俊、陈独秀校阅了《共产党宣言》,再经陈望道改定,准备由《星期评论》发表的时候,突然发生了意外:编辑部在三楼阳台上开会,“决定《星期评论》停办”!

风行全国达十几万份的《星期评论》,为什么突然停办?

1920年6月6日《星期评论》被迫停刊。在终刊号所载《〈星期评论〉刊行中止的宣言》,道出了内中的缘由:

我们所办的《星期评论》,自去年6月8日出版以来,到现在已经满一年了。……近两个月以来,由官僚武人政客资本家等掠夺阶级组织而成的政府,对于我们《星期评论》,因为没有公然用强力来禁止的能力,于是用秘密干涉的手段,一方面截留由各处寄给本社的书报信件,一方面没收由本社寄往各处的杂志,自47期以后,已寄出的被没收,未寄出的不能寄出。我们辛辛苦苦作战,印刷排字工人辛辛苦苦印成的《星期评论》,像山一样地(的)堆在社里……

显而易见,《星期评论》的进步倾向受到了注意,还来不及连载《共产党宣言》,就被扼杀了。

此处摘录1920年元旦出版的《星期评论》第31期上《红色的新年》,便可略见当年《星期评论》的风貌:

(一)1919年末日的晚间,

有一位拿锤儿的,一位拿锄儿的,黑漆漆地在一间破屋子里谈天。

(二)拿锤儿的说:

“世间的表面,是谁造成的!你瞧!世间入住的、着的、用的。哪一件不是锤儿下面的工程!”

(三)拿锄儿的说:

“世界的生命,是谁养活的!你瞧!世界上吃的、喝的、抽的,哪一件不是锄儿下面的结果!”

(四)他们俩又一齐说:

“唉!现在我们住的、着的、用的、吃的、喝的、抽的,都没好好儿的!我们那些锤儿下面的工程,锄儿下面产的结果,哪儿去了!”

(五)冬!冬!冬!

远远的鼓声动了!

劳动!劳动!

不平!不平!

不公!不公!

快三更啦!

他们想睡,也睡不成。

(六)朦朦胧胧的张眼一瞧,

黑暗里突然透出一线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从近东卷到远东。

那潮头上拥着无数的锤儿锄儿,

直要锤匀了锄光了世间的不平不公!

呀!映着初升的旭日光儿,一霎时遍地都红!

惊破了他们俩的迷梦!

(七)喂!起来!起来!

现在是什么时代?

1919年末日24时完结了,

你瞧!这红色的年儿新换,世界新开!

如此鲜明的进步色彩,宣传“北极下来的新潮”(指十月革命),《星期评论》遭禁。

前来就任《星期评论》编辑的陈望道,尚未走马上任,就告吹了。

幸亏因陈独秀来沪,《新青年》编辑部(其实也就是他一个人)随之迁沪,正需要编辑。于是,陈望道成了《新青年》编辑,从三益里搬到渔阳里二号陈独秀那里住下了。

《新青年》已是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刊物,居各刊物之首,在国内四十三个省市设有九十四个代派处。1920年5月1日,《新青年》推出面目一新的《劳动节纪念号》,版面比往常多了两倍,达四百来页。

这一期刊出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刊出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全文,刊十五个团体、八家报刊热烈赞颂这一宣言的文章——这一宣言是历史性的文件,全称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以苏俄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署名,早在1919年7月25日便已发出,郑重宣布苏维埃政府废弃沙皇政府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和不平等条约。由于中国军阀政府的阻挠,这一宣言迟迟未能在中国报刊发表。《新青年》以不寻常的姿态,对这一宣言报以暴风雨般的掌声。这一不寻常的姿态,表明陈独秀明显地倒向苏俄。诚如蔡和森所言,《新青年》最初曾是“美国思想宣传机关”,后来则既“宣传社会主义”,也宣传过美国“杜威派的实验主义”,而从“劳动节纪念号”开始,“完全把美国思想赶跑了”,“由美国思想变为俄国思想”。

陈独秀除了编《新青年》外,想方设法把《共产党宣言》付印。随着《星期评论》的停刊,局面已显得紧张,公开出版《共产党宣言》会遭到麻烦。

陈独秀跟维经斯基商量此事,维经斯基拿出了一笔钱作为经费。于是,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十二号,租了一间房子,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印刷所——“又新印刷所”。取名“又新”,意即“旧日新又日新”。

“又新印刷所”承印的第一本书便是《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初版印一千册,销售一空。紧接着,在9月里再版,又印一千册。

为了让读者买到《共产党宣言》,沈玄庐通过邵力子,在9月30日《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上,非常巧妙地发了一则新书广告式的短文《答人问〈共产党宣言〉底(的)发行》,署名玄庐。

此文妙不可言,故全文照录于下:

慧心,明泉,秋心,丹初。

你们来信问《陈译马格斯共产党宣言》的买处,因为问的人多,没工夫一一回信,所以借本栏答复你们问的话:

一、《社会主义研究社》(引者注:《共产党宣言》是以“社会主义研究社”名义出版的),我不知道在哪里。我看的一本,是陈独秀先生给我的,独秀先生是到《新青年》社拿来的,《新青年》社在“法大马路大自鸣钟对面”。

二,这本书底(的)内容,《新青年》、《国民》——北京大学出版社——《晨报》都零零碎碎译出过几章或几节的。凡研究《资本论》这个学说系统的人,不能不看《共产党宣言》,所以望道先生费了平常译书的五倍工夫,把彼全文译了出来,经陈独秀、李汉俊两先生校对。可惜还有些错误的地方,好在初版已经快完了,再版的时候,我很希望陈望道先生亲自校勘一道!

此文以答读者问形式刊出,而读者的名字实际上是沈玄庐自拟的。他提醒读者,此书“不能不看”,又强调译者如何精心翻译,而且书要再版。到何处去买呢?文中点明了地址。可是,又故意来个“障眼法”,说此书是供那些“研究《资本论》这个学说系统的人”看的。借用曲笔,为《共产党宣言》一书来了个“免费广告”!

《共产党宣言》的发行,使那些“研究《资本论》这个学说系统的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们,得到了莫大的鼓励。诚如成仿吾在1978年为依照德文原版译出的《共产党宣言》新译本的《译后记》中所写的那样:

当时的日译本很可能是非常粗糙的,陈译本也就难免很不准确。但是它对于革命风暴前的中国革命干部和群众起了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仅仅“有产者”、“无产者”、“阶级斗争”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样的词句,就给了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革命群众难以估计的力量。

是的,《共产党宣言》具有力透纸背、震撼人心的鼓动作用,使许多人豁然开朗,明白了许多道理: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

“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

“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七十多年前发出的振聋发聘的声音,通过一个个方块字,终于在中国响起。

这本小书,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为什么要建立共产党,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政党。确实,这本书的出版,为正在筹备建立中的中国共产党送来了及时雨!

陈望道立了一大功。陈望道寄赠两本《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给周作人,其中一本请周作人转给鲁迅(这是陈光磊对笔者所谈的。他记得,陈望道说过,当时与周作人通信甚多,寄《共产党宣言》是由周作人转去的,不是直接寄给鲁迅。后来许多文章写成陈望道直寄鲁迅)。鲁迅当天就读了,并对周作人说了如下赞语:

现在大家都议论什么“过激主义”来了,但就没有人切切实实地把这个“主义”真正介绍到国内来。其实这倒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望道在杭州大闹一阵之后。这次埋头苦干,把这本书译出来,对中国做了一件大好事。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本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过程的阐述以及东西方执政能力的比较,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艰难的复兴:中国21世纪国际战略

    中国需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而未来8到10年是关键时期,而中国如何能把握好这一关键而又充满困境的时期?如何顺利走上复兴的康庄大道?
  •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中层领导任职理论与实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干部培训工作。纵观80多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们党每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时刻,总是把加强学习和教育干部的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全力加以推进,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
  •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本书记录2013年以来,中央、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生动、准确、客观、及时的政务决策信息,精彩纷呈的中国时政。书中内容包括:十八大开启中国改革新周期、三中全会与中国新改革经济学、中国新型城镇化、2014全国两会与全面深化改革清单等。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热门推荐
  • 冰山玉湖霖

    冰山玉湖霖

    尹夏开正在追寻着一个水滴模样的透明的东西,刚刚还是放晴的天空,突然之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打破了原本静谧的白家庄,然而,雨水落地,地面却是干的,没有半点存水……
  • 四月的萤七月的火

    四月的萤七月的火

    四月流萤,七月烽火。美好总与毁灭依存。这就是这个故事。40%言情。20%推理。10%悬疑。10%隐晦。一个戴着虚荣面具生活的女生莫小千,收到自称为“死神X”的人的信息,欢迎她加入一个游戏,每一次的提示是一首歌,必须通过歌词猜出她会失去什么,否则将无法挽回。本以为是恶作剧的她却就在第一轮游戏里失去了最爱自己的男生,第二轮游戏甚至懵懂地失去了初夜。假面舞会,神秘少年,七里香与诗集,朦胧的情愫与复杂的背叛。青春的弱点昭然若揭。
  • 噬魔记之女娲石

    噬魔记之女娲石

    每当灭世之劫来临时,应劫之人也随之而生,他们拥有着常人没有的能力,但也背负着救世的责任。女娲石,四个家族,鬼尸谷,阴魂铸剑,这一切究竟是上天的注定,还是有人设下的一场阴谋,当身在局中,是否还有认清是非黑白的能力。
  • 卧龙无双

    卧龙无双

    江南卧龙村有个沈卧龙,秋分潜渊,春分登天。作者QQ:3440891684
  • 凤逆天下:鬼帝的倾城狂妃

    凤逆天下:鬼帝的倾城狂妃

    她,浮迷,二十一世纪华夏古武界的天才少女;她,月未黎,云秘大陆月家的九小姐。她很坚强,即使被地狱幽火焚烧灵魂也一声不吭;她很强大,哪怕以一敌众都毫发无损。可在他——凤傲尘的面前,她第一次落下了眼泪。只因他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碧落黄泉永不辜负!【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不要被简介蒙蔽,此文不虐。】
  • 笑盗墓

    笑盗墓

    城北有一玉泉寺,又名皇寺,离寺不远的谭村,有一处不为人知的地下玄塔,此塔于何时沉没已无人知晓,只有一间废间与其相连。我,朋朋,棺材三人,初次相识,便以在一卷幽冥帛书的带领下走入这里,从此也引发了我探索邢州墓群的开端。此塔内并无奇特之处,只空留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皇寺玄塔》一位摸金教授,带着四个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在我们三人的陪同下来到广宗,寻找到三朝帝王事的沙丘平台,平台下面有一座奇异的地下宫殿,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广宗王墓。棺材和朋朋第一次来到这里却是全军覆没,此番第二次又能走多远呢?《沙丘平台》。我被无故送入监狱,只为寻找一个叫做江湖百晓生的犯人,因为只有他才知道我一直寻找的奇书《古今秘地志》的下落。逃过八卦阵,越过生死门,竟然来到人世与地府相接的鬼公主的墓穴,据说她有可借阴财的古镜血玲珑。《将军墓迹》第四部待续。
  • 杀手眼泪

    杀手眼泪

    小七是一个孤儿,受尽世间疾苦。也是一个杀手,以杀为生。他只想自食其力过平淡的生活,但“江湖”却不答应!最后到底是在顿悟中成神?或是在堕落中成魔?让我们一起去看这个精彩纷呈的江湖!
  • 混沌空间之望君

    混沌空间之望君

    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大学毕业后,由于工作不顺,回乡村老家过平淡小日子的主人公在一次意外中得到一块玉坠,而后发现玉中其实是一个混沌小空间,空间里面的灵兽和空间前任主人留下的资源,让主人公一改平庸的生活,开始了他的逍遥修仙之旅……
  • 独饮半醉往事与酒吞

    独饮半醉往事与酒吞

    “告诉你件事情哦,这件事情说的复杂一点呢,就是每次看到你我的肾上腺激素都会爆增,雌性荷尔蒙分泌明显不受控制,导致面红耳赤心脏狂跳……”“说的简单一点呢……”“简单一点呢,就是……”“我爱上你了……”
  • 流年易逝你可曾爱我

    流年易逝你可曾爱我

    几个人的爱恋,爱的死心塌地,可结局不也就只有一个吗,真可笑。流年转瞬即逝,时光带不走我对你的思念。渐变的世界,更迭着一切。曾经的我们还回得到过去吗?山盟海誓还在,可我们的约定不欢而散。到底是物是人非,我搭载着记忆来找你,请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