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1700000046

第46章 46教坛上:中国小说史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鲁迅重返一度令他十分厌倦的教坛。这个机会对他的一生具有重大意义。从此,他成了青年学生的精神领袖,从“父与子”的对立立场,进一步站到与资产阶级学者名流相颉抗的新起点。在实际斗争中,他结识了自己的人生伴侣,从而结束了长期的孤独者的生涯。

北京大学国文系打算增加一门小说史,系主任马幼渔找周作人商量,请他讲授。周作人想,自己虽然未曾专门弄过小说史,家里倒搁着一部鲁迅辑录的《古小说钩沉》,可以拿来做参考;那么至少上半年最麻烦的问题可以解决了,至于后半,再敷衍着看吧。他当时一口答应下来,事后心里总觉得不大踏实,便同鲁迅说起这件事,以为改由他担任这方面的教学更为相宜。鲁迅说试试也好,这样,马幼渔便把聘书送过来了。

对于从小接触的中国小说,可以说烂熟于心;当他想到要任课编讲义时,却不禁顿觉欠缺起来。虽然经过十多年积累,毕竟还是不够,尤其是唐宋以后的部分,无论作品或史料,都必须匀出时间来认真地搜寻。不过,他认为,有这样一个机缘也好,可以把被中国人视为“闲书”的小说理出一个端绪来。在目前,好像还没有人把小说当作一种并非卑贱的独立的文体,从中国文学史中分出来进行自成体系的研究。自己的此番摸索,虽然未必可以说在深山大泽中拓出一条大路,但是,哪怕插一些路标出来,也多少可以为此后的跋涉者省去若干查找的工夫。他觉得,工作着是充实的。

但是,现在,他已经失去大量购书的能力了。

一年多以来,政府一直闹穷,部薪不能按月发放,加以家庭大,开销多,统管经济的信子又爱花钱,这样便常常入不敷出,得靠借贷来弥补,有时候还被弄得相当窘迫。

在傅岳棻代理教育总长期间,他自己就曾加入部里自发组织的索薪团,带着面包和水,到财政部包围总长李思浩。那结果是一场骗局,长官签发的支票和应许的诺言,全都不能兑现,从此对索薪也就冷淡得多了。

在这人世上讨生活已是相当艰难,又遑论购书呢?许多珍贵的书籍,只好四出走动,向图书馆和私人借阅。单是为了评述《水浒》,他就查看了一千多万字的古籍。这途中辗转耗费了多少时间?除了他,不会有人知道。

从讲义的宏阔和谨严来看,鲁迅完全无愧于作中国现代的第一代学者。然而,他所见的黑暗实在太多了;自从借狂人的口喊了一通以后,要完全返回到古代去已经不可能了。从前往往苦于麻醉法不能生效,现在则是根本无须乎麻醉了。他天生是一个叛逆社会而又同时与自己作对的人物,一个永远无法平和无法冷静的人物,因而也就绝对做不成那种方巾气十足的所谓学者。一个深受压抑的骚动的灵魂,只要可能,总会从学术的束缚中奔突出来,在最需要安静的地方作最不安分的独白。

鲁迅在北大开课的消息,给学生群带来莫大的兴奋。

临上小说史课,预备钟还未敲响,教室里已经没有虚设的座位了。两人一排的座位常常挤坐着四五个人,找不到座位的就站在门边,走廊,甚至坐在窗台上。本来,这是国文系的课程,而听讲的却不只是国文系的学生,别系和别校的青年也不少,有的甚至是从老远的外地跑来的。

当鲁迅踏进教室,周围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在课桌旁,用了探究般的目光缓缓地扫视过听众,就开讲了。接着,有一种沙沙的细响发出,如千百只甲虫在干草上急急爬行,那是许多铅笔在纸片上作着记录。整段时间都保持着一种少有的静肃,只有当教育部委派的督学前来视察的时候,这种空气才会被打破。不过,虽然督学是奉命而来,又是按照视察的惯例悄悄进行,究竟难以避免陡然而起的驱逐的嘘声。这时,鲁迅必定停讲,把书本合放在课桌上,在不满方丈的教坛上来回踱步,直等到“嗤”的一声把督学最后送出门外去。

对于这种监督教学的作法,他感到十分可恶,但只幽默地对学生说道:“我生怕扰乱他检查,所以才停下,想不到他不检查便赶紧回去汇报了!”

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身材矮小,常穿的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臂弯上、衣身上打着惹人注目的补丁,皮鞋的四周也都缝补过。不常修理的头发粗而且长,根根直立,使整个方正的前额袒露出来。两条粗浓的眉毛平躺在高起的眉棱骨上,眼窝微微凹陷,眼角朝下垂着,仿佛永远挂着忧郁。在突出的颧骨周围,满布着深刻的皱纹,浓密的短髭一直遮掩到唇际。总之,样子是一点也不奇特,既不威严也好像并不慈和。说起话来,声音平缓而清晰,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那拿着粉笔或讲义的两手,也从来没有作过任何姿势去演绎他的语言。表情也是那么凝静,即使他的话不时激起满室的笑声,以至于要被迫停讲,而他自己,苍白的脸上也始终不曾露出一丝微笑。

鲁迅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

在一个专制或是动荡的时代,思想始终是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中心。鲁迅讲课的特点,正在于极力突破课程的规范,把原来的小说史讲成了中国社会和国民灵魂的历史。因此,他从来不逐段逐句地照搬讲义,而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加以生发、穿插,处处显露出他所特有的思想批判的锋棱。

他对学生说,许多史书对人物的评价是靠不住的。讲到两种英雄,即“社会的英雄”和“非社会的英雄”,即旨在破除传统的英雄史观。岳飞是社会的英雄,大家了解他的忠诚爱国,都敬重他。在一个“家天下”的中国社会里,他到底属于哪一个谱系呢?有一些真正的英雄,连所谓“正史”也往往不能遮掩其光耀,却为社会所不容:谴责,流放,杀戮,永远湮埋!这样的社会是正常的吗?能够改变的吗?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在座诸君作何感想?他没有直说。他的话,只是一种启示,一个方位,导引着学生作自觉的反思。

讲到文学现象,也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性的介绍上面。他比较了唐宋传奇,得出宋不如唐的结论,理由是:一、宋传奇多含道德说教,故不是好小说,因为文艺作了道德说教的奴隶了;二、宋传奇又多以古代为题材,不敢干预时事,忌讳太多,文情又不够活泼,自然不如以多谈时事为风尚的唐代传奇。在论述传统小说的演变时,他虽然注意到了艺术的独立价值,但始终不会放弃社会学方面的批评标准。他特别推崇《儒林外史》、《金瓶梅》和《红楼梦》,以为这几部小说具有真实的、讽刺的力量,表现了中国罕有的人道主义的胚芽。

从《会真记》里,鲁迅这样谈到中国人的矛盾性。他说,中国人矛盾性很大,一方面讲道德礼义,一方面实行起来又绝不相关;又喜欢不负责任,如《聊斋》的女性,不是狐就是鬼,不要给她穿衣吃饭,不会发生社会舆论和公共监督,都无非是对人不需要负担责任。中国男子,一方面骂《会真记》、《聊斋》,一方面又喜欢读这些书,都是固有的矛盾性的表现。

他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其中包括最古老最僵固的古文字知识,但总是设法通过事物之间的多边联系,使知识激活起来。为思想革命的观念所辐射,这些知识以不同的整合方式,显示着世界的光明与黑暗,真实与虚伪,美好与丑恶;于是,欢乐与悲哀,热爱与仇恨,忏悔与愤怒……便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弥漫过来。当人们从感情的沉湎和激荡中间抬起头来,方觉鲁迅苍白冷静的脸上,有亲切的光辉浮动,如严冬的太阳……

每到上课,他经常提前半个小时来到休息室,这时,许多等候他的青年便立刻把他包围起来。他打开十分醒目的黑底红色条纹布包,将许多请求校阅和批改的稿件拿出来,一面仔细地散发、讲解,一面又把新的接收过来。直到上课钟响了,他才拿起布包,夹在这些青年之中走上讲台。时间海绵般被他抓得很紧,总是两小时的课连堂上,课间休息的十分钟也用了。即使这样,他犹觉得时间不够用似的,越讲到后来越是加快速度,就这样拖延着往往忘了下课,直到下一门课的教授来拉门,以等待的微笑催促他为止。

下课以后,他仍然处于被包围状态,有些学生甚至跑到途中截获他。他备有一根铅笔,来不及回答的问题就用它速记下来。有同学发现,在长长的归路中,这根铅笔也一直紧紧夹在他的耳朵上,没有放下……

被缠得太厉害,自然也有逃之夭夭的时候。

这时,鲁迅驾驶的是三匹马车:学术,创作,翻译。

在译事方面,仍然上承留日时代的宗旨,着重介绍弱小国度的作品,使国人更多地了解世界上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族的命运和感情。

三年前,当周瘦鹃所译的《欧美名家小说丛刊》三卷出版后,由中华书局呈送教育部审查注册时,他因为看到其中有一册是专收英美法以外各国的,不禁大为惊喜,立即带回会馆给作人看,于是两人合拟了一条评语,特别称赞了那些于哀情之外的更为纯洁之作,喻为“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

他以自己的翻译思想影响作人和建人。他们所译的文章,从篇目的抉择到跋语的撰述,也都或多或少参与了他的意见。他信上建议作人介绍显克微支等人的作品时,就曾批评沈雁冰他们过于趋鹜新潮,希望作人能够坚持独立的翻译方向。

在翻译俄国、芬兰、保加利亚、捷克文学的同时,鲁迅还翻译一批日本作家的作品,其中除明治时代的森鸥外和夏目漱石以外,都是大正时代的新进作家,如“白桦派”的有岛武郎,“新思潮派”的芥川龙之介、菊池宽等。他们都反对流行已久的自然主义文学,不满于对生活纯客观的拘泥的反映,而主张尊重个性,表现自我,高扬理想而逼近人生,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色彩。

森鸥外的《沉默之塔》是一个恐怖的故事。鲁迅认为,它是很可以借来比照中国的。

小说写派希族内部分裂,把一批创作、翻译和阅读“危险的洋书”的青年杀掉,然后用车子运往沉默之塔喂乌鸦。“危险的洋书”的说法是一大发明,为了消灭异端而连累禁止一般的出版物,使“文艺的世界成为疑惧的世界”。从派希族的眼光看来,凡是文艺,只要有点价值的,只要并非平庸的,便无不是危险的东西。小说写道:无论哪一个国度,哪一个时期,走着新路的人的背后一定有反动者的窥伺;只要遇到机会,他们就会起而加以迫害。只有那口实,会因为国度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危险的洋书”者,也不过是一个口实罢了。

鲁迅翻译的作品,几乎无一不是对中国国情的针砭,对非人类行为的猛烈的抗争。为了赚取五卢布而甘愿裸身站在雪地里被杖打的妓女赛式加,在无人诉语的境遇中服毒自杀的阿末,走投无路而终于被杀的美少年右卫门,他们惨苦的命运,都将使人永远无法忘怀。在小说《三浦右卫门的最后》里,那些豪杰之士从小便如飞行家研究奇技一般,专门研究使别人吃惊的致死方法,“在他们,凡有生命以外的东西,是什么都贵重的;只有这生命,是无论和什么去交换,都在所不惜的。”

通过这些作品,鲁迅力图向中国读者揭示生命的本来意义,呼唤世间所缺乏的诚与爱;但是,对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固有的冲突却又不无困惑,在内心深处,有一种难以驱除的孤独、寂寞与悲凉。

翻译与创作,对鲁迅来说是一致的,他往往把译事看做自己的思想情绪在别一渠道中的宣泄、补充与扩大。在写作《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后两天,当他在有岛武郎的《著作集》里读到《与幼者》一篇,便大有知己之感,翻译过后,还另外写下一则随感,其中说:觉醒的有岛氏“也免不了带些眷恋凄怆的气息”。灵犀一点,其实又何止于作者如此呢?

没有哪一部文学史批示说这些作品都是代表性的,它们的移译,全凭了鲁迅个人的兴味来取舍。这种自由选择,充分表现了译者高度的自主意识。

谈到这段在大学兼课的日子,鲁迅曾向郁达夫说道:“忙倒也不忙,但是同唱戏的一样,每天总得到处去扮一扮。上讲台的时候,就得扮教授,到教育部去,又非得扮官不可。”

至于他的创作,其实也在“扮”,他说“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就是这个意思。由于他自觉思想太黑暗,又不能确知是否正确,因此所说的话,也就常常与所想的不尽相同。有些感伤的情绪,也都主张掩盖起来,不必形诸文字的,他对刘半农发表的《寒食诗》就有类似的批评。从表达自己这方面看,恐怕翻译要少顾忌一些,少“扮”一些。那些意识和潜意识中的阴暗面,只有到了《野草》时期才得以袒露出来。

或苦于“扮”,或乐于“扮”,人生之“扮”则一。而人格的辨识,惟在这苦乐之间。

同类推荐
  •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徐悲鸿从穷小子到大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陈氏家族全传

    陈氏家族全传

    讲陈氏家族不能不提陈其美。陈其美是当年上海市革命军服加身的“大督军”,是孙中山的同盟会骨干成员,是蒋介石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又是他将陈果夫、陈立夫托付给了蒋介石。 陈果夫、陈立夫是蒋家王朝的组织部长。他的用人计谋,加剧了四大家族间的豪门恩怨和尔虞我诈的争斗。陈氏家族靠其结党营私,政治势力远大于“宋、孔”两家。 本书描述了陈氏家族与蒋家王朝的关系,以及蒋家王朝败落后陈氏家族成员的悲喜人生。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竺可桢》由张清平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竺可桢》记述了竺可桢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热门推荐
  • 王爷嫁到妃嫁不可

    王爷嫁到妃嫁不可

    前生前世,他害她不得好死。再相逢:“我恨你到永恒,就是死,我也不会嫁给你。”“我爱你到永恒,不妨告诉你,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下辈子,还是下下辈子,就是死,你也非嫁我不可!”“渣王,别逼得太急,小心只能得到一具尸体!”“你赶快变女尸吧!我已经迫不急待要举行冥婚了!”“渣王,欺人太甚……”她一字一句从牙缝里挤出来,偷偷背过身去,紧紧攥着刀柄。“渣王妃,认命吧!王爷驾到,非嫁不可。”他蓦然拥她入怀……
  • 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

    故事以北宋靖康之乱为背景,悉心描绘了当时的生活风俗,在山河破碎中,个人微小的幸福是如此遥不可知,有女主角凌波身世感慨、生活顿悟,也有北宋灭亡前后,各阶层的今昔对比。在山河动摇的动荡时局中,且看主角路啸与凌波的情感将去向何方……
  • 我的伏魔之路

    我的伏魔之路

    我的一生注定不平凡,曾经励志成为国家的栋梁,光宗耀祖。但就是因为一次探险而改变了我,而我经历过的一些事彻底打败了科学!
  • 极品修罗王

    极品修罗王

    “修罗浴血屠苍生,崭天暴怒斩苍穹,吾乃修罗界界主的儿子,正宗的官二代,吾乃天下第一大衰哥,吾天赋逆天,吾功力强大,举世无双,看我脚踩天才,凌云御风,抱得仙女归,天上人间任我逍遥,吾就是修罗
  • 悠然农场

    悠然农场

    有一个农场,那是徐剑秋一直以来的梦,不过在21世纪,徐剑秋生活的地方,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当他穿越到了一个平行世界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历史的轨迹悄然发生着改变,人口的大幅度减少,也直接改变了土地政策,拥有自己的农场,已经成为了现实。带着灵水壶,徐剑秋开始了他的农场主生活。种种田,喝点小酒,无聊睡个觉,没事跟邻居农场主的高园园女神聊聊人生,与某位青春靓丽的小萝莉玩玩游戏,农场生活乐无边。pa:新书开张,求推荐,求收藏,满地打滚各种求。
  • 倘若不曾遇见

    倘若不曾遇见

    “我要回美国了,所以你可不可以不爱我了,找个爱你的人在一起吧”陈以坤笑着对楚伶兮说“对不起,我爱你我不会放弃的,我会一直等你”我是伶允儿谢谢大家,小学生,文采不是很好,见谅
  • The Path of the King

    The Path of th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爱穿梭千年之星辰明月

    相爱穿梭千年之星辰明月

    从小父母双亡的高二生王星明,一直寄住在姑姑萧琴家,长时间缺乏关爱的他,变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叛逆生。在一次次爱情与亲情的不顺下,王星明与萧琴无意间穿越,并认识了姜家大小姐,姜尹月。
  • 岐鼎

    岐鼎

    乱世纷纭,或许百年前的那一天就早已注定。纠葛在一起的命盘,错综复杂,是往生的轮回,还是不甘的执念,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诸侯鼎立下是谁的推波助澜,乱世华章又是谁的精心谋划?成王败寇,了结的又是谁和谁的百年恩怨。“康武华变,血脉交错,英庄始故,御龙在天”十六字的惊天之谜,惑世之乱,终将亡于一人之手!巨变在即,那人笑得云淡风轻:“是非自有后人评述,但后世流传的传说定会有我们辉煌一世!”
  • 《天才少女很嚣张》

    《天才少女很嚣张》

    天才的较量?长期试练?人类世界之旅……花痴甲:“蘺大人到底是男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