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2000000004

第4章 春秋争霸(1)

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周太子平即位,将国都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东周的历史,史学界习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从前770年至前476年(周敬王44年),这段时间大体相当鲁国编年史《春秋》的纪年,故称为春秋时期。

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诸侯国实力加强,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最强诸侯国君主成为霸主,挟持了周天子号令各诸侯国,完全代替了周王室的权利,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另一种说法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越王勾践)五个霸主相继争霸的局面。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进行激烈的兼并战争,至春秋末年,春秋初年的120多个大小诸侯国只剩下原来的1/3了。

春秋时期是中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也是经济、文化显著发展的重要时期,产生了管仲、子产等著名的政治人物,出现了孙武等杰出的军事家以及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伟大的思想家。

春秋末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长期兼并战争也改变了大国争霸的形势。

骊山烽火戏诸侯

周宣王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姬宫涅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对国家大事从来不闻不问,一味吃喝玩乐,派人到处找美女。大臣褒谻(音xiànɡ)劝谏幽王别忘了治理国家,周幽王根本听不进去,竟命人把褒谻下了监狱。

褒谻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褒家的人千方百计要把褒谻救出来。他们在乡下买了一个挺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幽王,替褒谻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谻家人,叫褒姒。

幽王有了褒姒,见她这儿俊俏,高兴得不得了,就把褒谻释放了。他十分宠爱褒姒,与她住在琼台,终日饮酒作乐。可是褒姒从进宫以后,心情闷闷不乐,没有开过一次笑脸。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怎么也笑不出来。

据传说,褒姒是周室一个宫女的私生女,生下以后,不敢留家抚养,被丢弃在郊野荒地上。幸好有对善良的农村夫妇发现了她,把她养大成人。褒姒长大以后,虽然是个很美丽的姑娘,但自感出身微贱,受世人非议和卑视,心中常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平时不苟言笑,形成了一种极端孤僻厌世的冷漠性格。

周幽王为了使她高兴,曾用莫须有的罪名,废掉了他所封的申后和太子,改封她为王后,另立她亲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幽王满以为这会使她感到荣幸和快乐,但出乎他意料之外,褒姒仍是满脸冰霜,毫无欢快表情,从不开颜一笑。

百般无奈的周幽王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金子。

有个大臣叫虢石父,特爱拍马屁,他替周幽王想了一个鬼主意。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犬戎的进攻,在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兵士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兵士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接着一个接一个烧着烽火,附近的诸候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虢石父对周幽王说:“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长久没有使用了。我想请大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见了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许多兵马扑了个空,保管会笑起来。”

周幽王拍着手说:太好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上了骊山,真的在骊山上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了这个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赶快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都楞了。

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这儿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

诸侯知道上了当,很是气愤地回去了。

褒姒不知道他们准备做什么事,看见骊山脚下来了好几路兵马,乱哄哄的样子,就问幽王是怎么回事。幽王一五一十告诉了她。褒姒真的笑了一下。

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给虢石父一千两金。

幽王宠着褒姒,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来,却引来了亡国杀身之祸。以前被废掉的申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得到这个消息,对此异常愤恨,就联合犬戎进攻镐京。

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连忙下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因为上次白跑了一趟,这次谁也不来理会他们。

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浓烟,夜里火光烛天,可就是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戎兵一到,镐京的兵马不多,勉强抵挡了一阵,被犬戎兵打得落花流水。犬戎的人马像潮水一样涌进城来,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儿子伯服杀了。那个不开笑脸的褒姒,也给抢走了。周室的珠宝财物被洗劫一空。

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犬戎的首领看到诸候的大军到了,就命令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年聚敛起来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放了一把火才退走。

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为天子,就是周平王。诸侯也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了。

没想到诸侯一走,犬戎又打过来,周朝西边大多土地都被犬戎占了去。平王恐怕镐京保不住,便忙着把国都搬到洛邑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洛邑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

祝聃箭射周王

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还没有皇帝这个称呼。那时候把全国的最高统治者叫做天王。天王的权力,就像书上记载的:普天之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天王的领地;四海之内,每一个人都是天王的臣民。没有人敢对天王不恭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郑国的一位名叫祝聃的将军竟敢用箭去射天王周桓王。

周宣王在世的时候封了一系列的诸侯国,其中有一个叫做郑国(开始封在今河南新县)。郑国一直由为国家王室立下汗马战功的郑氏家族统治。由于郑国兵马强壮,历来与王室关系密切,所以深得天王的信赖。郑氏几代人都在周朝担任卿士(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到郑庄公的时候,由于郑国内部不太稳定,郑庄公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去朝廷协助天王管理朝政。周天王有点不高兴了,他想另外找一个人为他统治管理天下,出谋划策。谁知这件事被郑庄公安插在京城里的耳目知道了,他们又告诉了郑庄公,郑庄公有些不快,但很快有了主意。

郑庄公匆匆驱车赶到京城,一见周平王就主动提出辞职让贤。平王只好耐心解释,悉心劝慰。谁知郑庄公是个犟脾气。周平王越说好话,他越气盛,弄得周平王也下不了台,最后在满朝文武的劝说下,才达成一个协议,就是郑庄公仍然担任卿士,为彼此信任,周平王把太子孤送到郑国去居住,郑庄公也把公子忽送到周朝做抵押。从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解决了。但周朝与郑国之间却结下了矛盾。

周平王在他当天王的第51年(公元前720年)驾崩了,太子孤回到京城继承王位,太子孤太悲伤了,一回到洛阳就死了。孤的儿子当了天王,这就是后来的周桓王。

周桓王认为父亲的死和郑庄公的蛮横有很大关系,又觉得郑庄公在朝廷上很霸道,就产生了罢免郑庄公的念头。周桓王年青气盛,有一天在上朝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郑庄公说:“你是先王的老臣,我怎敢随便使唤你,还是请你自便吧。”郑庄公一听,虽然挺生气也没反驳什么,就婉言告辞了。

郑庄公回到郑国,一直对周桓王不满,总想找点事教训教训桓王,让桓王知道他的厉害。正巧宋国联合卫国作乱,郑庄公就找到了攻打宋国的借口。郑庄公假借周桓王的名义,打起了“奉天讨罪”的旗号,联合齐国和鲁国,把宋国打得一败涂地。宋国的国君宋殇公在战乱中身亡,郑庄公就立公子冯为宋国的新国君,就是宋庄公。从此郑庄公在诸侯中威望大增,许多小国都把他看作诸侯的首领,郑庄公也更不把周桓王放在眼里了。

周桓王一知道郑庄公打着他的旗号讨伐宋国,就下令正式免去了郑庄公的卿士职位,而郑庄公也一连5年不去洛阳朝见天王,以示蔑视。这可把周桓王惹火了,他亲率蔡、卫、陈三国军队讨伐郑庄公。郑国朝野上下早有抗周之心,誓与天王决一死战。

周桓王原以为大兵压境,郑庄公一定会知错求和。现在看到郑庄公还真敢和他兵刃相见,就准备了一篇长长的演说词,当面训斥郑庄公一通。没料到郑庄公根本不到阵前见他,只是摆好架势,默默待战。周桓王求战心切,就派士兵去郑军阵前叫骂,郑庄公还是按兵不动。直到午后,太阳开始西斜,郑庄公眼见周王士兵已经面露倦意,军纪松驰,才下令击鼓冲锋。陈、蔡、卫三国士兵本来就不想为周天王打仗,现在一看郑军来势凶猛,掉头就逃。郑军养精蓄锐,以逸待劳,早就憋足了劲,一阵奋勇追击,直杀得周王军队丢铠弃甲,狼狈而逃。周桓王出于无奈,只好亲自断后,且战且退。

郑国的战将祝聃率兵追杀在前,远远地弯弓搭箭,朝着周桓王奋力射击,正中桓王左肩。祝聃见射中了周天王,更是精神抖擞,驱车追赶,想把周天王活捉回去请功,正在这时,却听到郑庄公鸣金收兵,只得返回。到了营地,祝聃疑惑不解地问郑庄公:“周王已中一箭,我正要生擒他,你怎么下令收兵了呢?”郑庄公答道:“我们今天应战也是迫不得已啊。周天王兵败中箭,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厉害,以后再也不敢轻视我们了。况且,真要把周天王抓来,我们又拿他怎么办呢?就是射他一箭也不合适,如果射得伤重而死,我们就有了杀害天王的罪名,怎么向天下交待呢?”大夫祭足这时也说:“还是庄公高明,现在周天王已经怕我们了,我们最好赶快派人去慰问天王,这也给他一个台阶,让他赶快回去算了。”郑庄公一听连声说好,并把这个差事交给了祭足。

祭足准备了许多牛、羊作为礼物,外加一些粮草,星夜赶到周天王的兵营慰问。他一见到周王,就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口称:“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庄公本想自卫,岂料没有约束士兵,以至冒犯了天王。庄公特命我来请罪,请天王息怒。”周桓王没料到郑庄公来这么一手,祭足长跪不起更使他难堪,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旁边的大臣们一见此景,都打圆场,请周王饶恕郑庄公,祭足忙向周天王谢恩,告辞了天王,又到别的军营一一慰抚。就这样,周天王与郑庄公之间的一场争斗最后以祭足的“慰问”宣告结束。而诸侯之间更加激烈的争斗就要开始了。

在西周的时候,天子是“天下宗主”权倾五湖四海,自周天王东迁以后,周王朝的权势逐渐衰落,诸候的力量却日趋强大。在这种时候,周桓王还想以天子的地位以辖诸侯,逞昔日之威风,郑庄公自然不怕什么。郑国勇将祝聃给周天王的一箭实际上说明了当时王室衰落、诸侯强大的现实。

雍纠作茧自缚

郑国的国君郑武公有寤生和段两个儿子,他们的母亲喜欢段,常常不厌其烦在武公面前夸奖小儿子,要武公立段为世子。武公是个很有主见的国君,他没有顺从武姜,而按老规矩立长子寤生为世子。

后来武公去世,寤生当了国君,也就是郑庄公,他不计前嫌,在大夫祭足和颖谷的地方官颖考叔的帮助下,母子俩重归于好。

大夫祭足很有才干,他辅佐郑庄公处理朝政事务,使郑国的威信日胜一日。不料,就在郑国可以称霸各诸侯国的时候,郑庄公病了。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便将祭足叫到床前商量继位的事。

郑庄公有8个儿子,比较喜欢二儿子子突,想传位给他。祭足说,按规矩应传位给长子,而且早已立长子忽为世子,假如另立子突,怕要引起内乱。庄公长叹一声,道:“子突是不愿意屈居人下的,看来只能把他送到宋国去了,他的姥姥在那里,一切都会方便些。唉,郑国此后要多事了。”

公元前700年五月,郑庄公病逝,世子子忽继位,他就是郑厉公。

厉公继位后,派祭足访问宋国,顺便听听宋国、子突有何风声。祭足刚到宋国便被扣押起来。原来,宋庄公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知道祭足掌握郑国大权,便想利用他废子忽,立子突为君,然后进一步控制郑国。

这天晚上,宋国太宰华督来见祭足,提出立子突为君之事。祭足严辞拒绝,华督并不恼火,他进一步说出宋庄公的意思,如果祭足不同意,就对郑国发兵,护送子突回国夺位。祭足了解宋庄公是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的人,他的君位就是杀了殇公夺来的。自己被杀是小事,如果让百姓无端受到战争之苦就不值得了。祭足决定假意答应,以后再慢慢想办法。

子突听说宋庄公要他回国做国君,心里很高兴。但是宋庄公要求子突继位后要割3座城池给宋国,此外要送白璧百双,黄金万镒(1镒等于24两),每年向宋国交纳谷物3万钟(1钟当时为640升),并签订了条约。子突为了当上国君,什么条件都答应。宋庄公为了将郑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派雍纠辅佐子突,并逼迫祭足将女儿嫁给雍纠。

子突顺利地当上国君,这就是郑昭公。子忽被迫逃到卫国。

雍纠辅佐昭公,并成为他的宠臣,他虽然是祭足的女婿,却时常暗中监视祭足的行动,祭足自然心中有数。

昭公当上国君后,就想毁约,但是宋国不答应,派人登门索取。按照祭足的意思,三座城池不给他,财物只给他三分之一。宋国恼羞成怒对郑国发兵。郑国联合鲁国将宋国打败。第二年宋国联合陈、卫、蔡等国再次攻打郑国。昭公主张迎战,祭足却命令将士坚守城门,不许迎战。虽然都城保住了,但昭公忌妒祭足专权,担心以后危及到他的地位,便产生了杀掉他的想法。

雍纠一直想取代祭足的位置。如今见昭公对祭足越来越怨恨,自然暗中高兴。一次,他见昭公愁眉不展,便不失时机地道破了昭公的心事,同时也说出自己对祭足的不满。二人一拍即合,共同订了一个杀害祭足的计策。雍纠回家一见妻子祭氏,就有些不自然,祭氏是个比较有心计的女人,她见丈夫心神不定,知道他心中有事。于是为他摆酒,本来雍纠的心绪比较乱,见妻子摆上酒菜也就一杯接一杯地喝起来,很快就喝多了。在妻子的追问下,迷迷糊糊地就将准备杀害祭足的事说了出来。祭氏惊出一身冷汗,她心乱如麻,呆呆地坐了一夜。

天亮了,雍纠酒也醒了,祭氏端来一碗茶,在他身边坐下来,笑盈盈地说:“国君派父亲去东郊赈灾,假如他不去,你怎么能杀他呢?”雍纠的碗“啪”地一声掉到地上,他猛地站起来,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墙上的剑,厉声问:“这事你怎么知道?”祭氏装出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说:“你昨晚告诉我的。瞧你,还是国君身边的重臣呢,遇事一点也沉不住气。我既然嫁给你,就会顺从你的意思。你不是也常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吗?算了,反正你也不信我,我干脆死了干净!”说着就抢上前将剑拔出鞘,雍纠慌忙将她拦住。

祭氏平静了一下说:“其实,我是很想帮你的。你想,父亲向来行踪不定,如果他不去东郊,你们岂不白辛苦了?”雍纠一听很有道理,他想:祭足老谋深算,万一真像夫人说的,岂不麻烦,于是便求妻子回家探听一下祭足的意思。

祭氏名正言顺地回了娘家,将昭公与雍纠的计划告诉了祭足,祭足决定按照昭公的意思前去救济灾民。雍纠在东郊的路上摆了丰盛的酒菜,为祭足饯行。他斟了满满一杯酒,跪在祭足面前,恭恭敬敬地递上去。祭足一副很高兴的样子,一手接酒,一手扶起雍纠,不料一失手酒杯掉在地上,地上立刻冒起一股烟,同时泛起一堆泡泡。祭足大怒,喝道:“大胆匹夫,竟敢暗算我!来人,把他推出去斩了!”早已准备好的勇士一拥而上,把雍纠绑了起来。

昭公见计划失败,知道自己不可能再留在郑国,便逃到蔡国去了。

祭足从卫国迎回逃亡在外的郑厉公子忽,继续尽心尽力地携助子忽治理国家。

曹刿长勺论战

公元前686年到公元前685年之间,齐国国君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因为战乱而相继离开了齐,公子小白投奔到莒国,公子纠出奔到鲁国。

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杀死了齐襄公,夺了君位。这之后不久,公孙无知也被杀死,一时间国家没有君主。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就想回到齐国做国君,公子小白从近路赶回齐国,他比公子纠先到达,所以他当上了齐国的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公子纠回国途中,鲁国派了许多人护送他,但是他耽搁了时间,所以比公子小白后到,国君没有做成。

齐桓公当政以后,想通过武力向国内外证明自己的能耐,又由于嫉恨鲁国曾经帮助过公子纠,就出兵攻打鲁国,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命鲍叔牙率大军直逼鲁国。路上,齐国的军队所向披靡,将鲁国的地方军打得一败涂地,齐军很快攻到鲁国的长勺(今山东曲阜县北)。齐国和鲁国在长勺这个地方打了一仗,这就是有名的齐鲁长勺之战。

齐国当时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国家,而鲁国却是一般的小国家,国力较弱,鲁庄公觉得齐国正是看到鲁国比齐弱,所以欺负他们,便召集百官商量对策。大夫施伯向他推荐一人,此人姓曹名刿,深通谋略,是个很有抱负的人。鲁庄公正值燃眉之急,于是鲁庄公派施伯去请曹刿,帮助破敌。曹刿见了鲁庄公,就直接向庄公提出自己所担心的问题,问庄公是不是有对付齐军的良策,庄公说靠的是鲁国上下一条心。曹刿从庄公口中得知他在各方面都比较顺应民意,便告诉庄公,若是这样,老百姓会为鲁国战斗的。

曹刿看到了战前庄公政治方面准备比较充分了,又考虑到战术问题,他请求鲁庄公允许他去前方参战,鲁庄公觉得这人的确有计谋,就同意了,并和他同乘一辆车子向战场进发。

齐鲁两军在长勺摆开战场,双方人马排列成阵,战旗随风飘扬,鲁国的士兵们手握武器,战马也在阵前紧张得踏着碎步,阵上保持着可怕的宁静。而齐军阵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观,齐军仗着自己人数多,战将们傲视一切,神采飞扬,根本不把鲁军放在眼中。

鲁庄公看到齐军骄纵的样子,非常气愤,就想命令将士们击鼓进攻,曹刿看不是时机,连忙阻止。

齐军击鼓进攻,向鲁军阵中奔来,可是鲁军却待而不发,军中阵形排列有序,齐军不知道这什么回事,也不敢轻易出击,一阵鼓噪后,又停下了阵脚。当齐军观察鲁军没有丝毫要出击的样子,就又擂了第二通鼓,将士们再次冲锋向前,冲出没多远,发现鲁军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只得再次退兵。

鲁国的将士们丝毫没动,可齐国的将士却一个个紧张得要命,身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而心里却更加疑惑。齐军的主帅这时真不知到底是进攻,还是后退。后又想到:既然齐国这样强大,又有什么害怕呢?过了一阵又擂起了鼓,齐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

而鲁国将士真是以逸待劳,齐国的将士累得要命,鲁国的将士却非常轻松,他们一个个斗志昂扬,个个憋足了劲,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武器,只等主帅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全线出击。当齐国第三次向他们进攻时,他们一开始还是按兵不动,当齐兵正在疑惑之际,曹刿说:“大王,我们进攻的时间到了,现在你发令吧。”

顿时间,鲁军一起进发,鼓声震天,鲁军像猛虎一样扑向了齐军,齐军根本没有想到鲁军会突然出击,他们一个个疲劳不堪,当鲁军杀过来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丢盔卸甲,没打几个回合,就败下阵去,鲁军乘胜追击,齐军溃不成军。成语“一鼓作气”便是从此而来的。齐军狼狈逃窜,鲁庄公就要命令士兵追击,曹刿急忙阻拦道;“不要追,不要追。”他下了马车,仔细观察敌人败退时车轮的印迹和战马的足痕,发现混乱得很,就说:“现在可以追赶了。”

鲁庄公追击的命令一下,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一鼓作气,就把齐军赶出了鲁国的土地。长勺一战,鲁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取胜的关键就是有曹刿给军队出谋划策,后来的闲谈中,鲁庄公就问曹刿为什么在齐军击两通鼓时,还不让将士们去迎击。

曹刿回答得很从容:“打仗这件事,完全凭着一股士气,当双方准备拼斗之时,都处于最佳战斗状态,敌方第一通击鼓,这时他们的士气也最足;当第二通鼓打响时,他们的将士有点泄气了;等到第三通鼓时,将士们的气几乎泄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去迎击,他们的气泄完,而我们的气正足着呢,这哪里有不胜之理?齐国虽然败退了,但是齐国是一个大国,我怕他们有埋伏,诱使我们去追击,所以我下车去看看他们的车辙,我看到他们的车辙已经是杂乱无章,站到车子上一看,见他们的战旗也东倒西歪的,所以我断定他们是真正的败逃,这样我才建议你命令将士追击,把他们彻底赶出我们的国境。”

鲁庄公本来就对曹刿的指挥才能赞叹不已,于是拜曹刿为大夫,管理鲁国的军事。

管鲍生死之交

鲍叔牙是春秋初年齐国著名大臣。他年轻时与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管仲结为好友。他见管仲气宇轩昂,相貌魁伟,博学多才,少有大志,就料定他是治国济世的人才,所以对他特别敬佩和照顾。

两人少年时曾合伙做过生意。鲍叔牙见管仲家穷,在分红的时候就让他多得一点。同伙有人骂管仲贪财,鲍叔牙就解释说:“他怎么会贪图这点钱?是我见他家穷,故意让他多分一点。”

管仲曾带兵打仗,临阵对敌,常躲在后面。撤退时又跑在前面。有人认为管仲懦夫怕死,连他手下的士兵都瞧不起他。鲍叔牙辩解说:“他家有老母,全靠他赡养。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他决不会怕死。”鲍叔牙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爱惜管仲是个人才。管仲见他多方维护自己,十分感动,说:“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啊!”

后来,两人相约去齐国谋生,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公没有儿子,但有两个异母兄弟,一个叫纠,一个叫小白。按照当时封建世袭制惯例,国王无子,王位可由兄弟继承。管仲对鲍叔牙说:“齐国将来继位的国君,不是公子纠,就是公子小白,我们两人各辅佐一个,等他们当上国君,我们相互举荐。”鲍叔牙欣然同意。两人果然达到了目的,鲍叔牙当了小白的老师,管仲成了纠的老师。

齐襄公十分残暴昏庸,常常找事责骂大臣。管鲍早料到他不会有好结果,为了避祸,管仲随公子纠去鲁国暂住,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到一个叫莒(今山东莒县)的小国栖身。周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襄公在宫廷变乱中被杀,齐一时没了国君。公子纠和小白便争相返国,兄弟之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

鲍叔牙得到齐国发生变乱的消息以后,立即请求莒国派兵车百乘护送小白返国。他知道,在齐国王位未定的情况下,两个公子谁先返国,谁就可以捷足先登当君主。鲍叔牙高瞻远瞩,当初要小白选择离齐国较近的莒国栖身时,就料到会有这一天。鲍叔牙稳操胜券,率领兵车一路护送小白,日夜兼程,快马加鞭,直奔临淄而去。

管仲足智多谋,自然知道抢夺王位的关键。但是眼下纠在鲁国,齐鲁相隔遥远,要走几天才能到达临淄,如果不设法阻止小白返齐,他肯定会先回齐国抢去王位。马上请求鲁国拨给他30辆兵车和骏马,由他亲自率马先行去拦截小白。鲁庄公则亲率300辆兵车,随后护送公子纠回国。

管仲乘着骏马兵车,猛追快赶,昼夜不停,累得精疲力尽,好不容易才在离齐国不远的边境追上了护送公子小白的卫队。士兵们正在树林边休息,埋锅做饭,小白端坐在一乘兵车上,鲍叔牙紧随他身旁。管仲见了,连忙跑上去,朝着小白先施一礼,然后问道:“请问公子,你上哪儿去啊?”小白告诉他,要回齐国办理丧事。管仲说:“公子纠比您的年龄大,有他去办丧事就行了,您何必急急忙忙赶路呢?”鲍叔牙深知管仲的用心,很不耐烦地对他说:“管仲,你快回去吧。各人有各人的事,你不必多管。”管仲便伪装答应,退了下去。但没走几步,突然回过身来,弯弓搭箭,瞄准小白就射。小白大喊一声不好,口吐鲜血,倒在车上。护送人员一齐围上来保护他,有人甚至哭喊起来。

管仲瞧见这种情景,认定小白一定被他射死了,便放心驱车而去。鲁庄公听说小白死了,立即设宴庆贺,然后带着公子纠,悠然自得地向齐国慢慢进发。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管仲尽管多谋善断,这一次对公子小白的生死却估计错了。管仲的箭只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他怕管仲再射第二箭,急中生智,咬破舌头,伪装吐血身亡。大家在忙乱中信以为真。管仲在远处就更看不清了,误以为他中箭而死。管仲走远以后,他才睁眼坐起来。鲍叔牙说:“我们得快走,说不定管仲还会回来。”他们便走近路飞快地回到了齐国。

齐国有一些拥护公子纠当国君的人对鲍叔牙说:“您要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公子纠回来了怎么办呢?”

鲍叔牙说:“齐国不幸,内乱不断,要有像公子小白这样贤明的人来当国君,才能稳住社稷。如果鲁庄公送公子纠回来当了国君,鲁国肯定要勒索财物,齐国本来很穷,如何经受得了?”一番话说得他们哑口无言,连忙点头称是,同意拥立小白即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鲁庄公率领的大军,过了好几天才到达齐国边境,他听说小白未死,当上了国君,顿时大怒,命令军队向齐国发动进攻。但被齐桓公的军队在乾时(今山东淄博市西面)杀得大败而归。

乱后思治,齐桓公打败了鲁军,初步巩固了王位,便来考虑如何治理齐国的问题。他问鲍叔牙:“齐国内乱多年不断,现在才初步安定,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呢?请你多帮寡人策划。”

鲍叔牙见齐桓公向他请教治国之道,立即想到了管仲。他们两人过去曾约定,谁辅佐的公子当了国君,就互相举荐。他对齐桓公说:“现在确实需要找到一个有才智的贤人来帮陛下治国。”

齐桓公觉得他答非所问,便说:“难道还有比你更能干的贤人吗?”鲍叔牙果断地说:“有,此人就是管仲。”齐桓公一听说管仲,立即火冒三丈,咬牙切齿地说:“管仲射我一箭之仇还未报,我正想杀他解恨,您却要我重用他!”

鲍叔牙笑道:“管仲当时正辅佐公子纠,当然要为他争夺王位着想。您如果重用他,他准会为陛下效忠尽力,管仲的才能,胜我十倍,若能请来辅佐陛下治国,他将为您取来整个天下。”

齐桓公一心要治好齐国,思贤若渴。他见鲍叔牙极力举荐管仲,沉思了好一会儿,表示同意。于是齐桓公派隰朋当使者去见鲁庄公谈议和条件:一、要杀死公子纠,二要把管仲交齐国惩处。鲁国刚打了败仗,不敢再战,只好全盘接受。鲁庄公立即逼公子纠自杀,把管仲囚禁起来,准备送回齐国。

鲁国有个谋士叫施伯,听说要将管仲送回齐国,连忙来见鲁庄公说:“管仲是当今的奇才。齐国若用他,准会富国强兵,成为鲁国的威胁,不如将他留在鲁国为我们所用。”鲁庄公说:“那怎么行,我们不能重用齐桓公的仇人。否则,齐桓公决不会饶过我们的。”施伯劝鲁庄公说:“如不用他,就干脆杀掉,免得齐国重用他,对鲁国不利。”隰朋听说鲁庄公要杀管仲,连忙跑去对他说:“我们国君对管仲恨之入骨,非要亲手杀他才解恨。你们把他交给我们去处理吧!”鲁庄公只好将公子纠的头和管仲一起,交隰朋带回齐国。

管仲进了齐国的地界,鲍叔牙早就等在那里了。他一见管仲,如获至宝,马上让人将囚车打开,把管仲放了出来,一同回到临淄,并把他安排在自己家中住下,随后就带他去见齐桓公。管仲一见到他,立即跪下请罪。齐桓公连忙扶起来,并虚心向他请教富国强兵之道。两人谈得很投机。齐桓公很快就任命管仲为齐国宰相,甚至称他为“仲父”(相当于叔父的称呼)。

管仲在齐国受到重用以后,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减轻百姓负担,整顿政权和军队,大力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破格提拔人才。仅用几年时间,就把齐国变成一个强国,辅佐齐桓公成了春秋时代第一个赫赫有名的霸主。

管仲能在齐国施展治国才能,要归功于鲍叔牙让贤荐能的高尚美德。他不但在自己受重用的时候,能够举荐管仲担任高于自己的要职,而且在管仲功成名高的时候,急流勇退,不贪恋爵禄和荣誉。有一次,鲍叔牙听人议论,说管仲的职位不应高过鲍叔牙,便向齐桓公提出辞官申请。第二天,鲍叔牙就悄悄地走了。为了齐国的强盛,他不考虑个人的荣辱毁誉。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成了后世人们交朋友的范例。所谓“鲍管之交”和“管鲍遗风”千古留传,至今成为美谈。

齐桓公中原称霸

国家的强盛与否与一国之主是否英明有直接关系。齐桓公自从作了国君之后,亲贤臣远小人,励精图治,一心一意为国奉公,将齐国百姓从水深火热中一点点拯救出来。

齐桓公是位很有胸襟的国君。当年他中了管仲一箭,险些没命,可是为了国家能够强大起来,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作身边的近臣。一次他没有听从管仲的劝告,执意要攻打鲁国,结果被曹刿打得大败。他后悔没有听管仲的话,便找到管仲向他认错。管仲深受感动,决定忠心辅佐齐桓公,齐桓公也开始信任管仲,并拜他为相国。

管仲作了相国后,又向齐桓公推荐了一些人才,根据管仲的意思,齐桓公对他们一一量才而用。齐国的有识之士一天天多起来。齐国的百姓一天天富起来,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日胜一日。他曾对众臣说:“国家大事,均由管仲决定,无论何事,先禀告管仲,再禀告我。”

由于桓公的支持,管仲对齐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管仲把国家改成21个乡,其中6个乡主要从事工商业,免除摇役、兵役。15个乡兵农合一,平时耕种,闲时练兵,如有战争,立即集合成强大的军队。

在经济上,实行实物税制,就是按土地的好坏分等征税。这样不但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还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管仲曾经做过生意,有一定的经商经验,他利用齐国有利的地理条件,积极提倡发展鱼盐业,实行鱼盐出口免税,鼓励当地人民进行贸易活动。另外加强对货币的管理。此外,加强对货物的调控,保持物价总体平衡。既满足了不同地区的需要,又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在人才的选拔上,管仲采取“三选制”。各乡把文武全才、品学兼优的人推举到国家,这是第一选。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些初步选中的人进行考核,选出优秀者推荐给国君,这是第二选。国君对优秀者再亲自审核,合格者任命为上卿的助手,这是第三选。这样,不但使真正有才学的人有了用武之地,还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为了加强国君的权力,管仲建议国君掌握生、杀、富、贵、贫、贱这六大权利,同时实行对有功者赏,有罪者罚的政策。通过一系列改革,齐国政治得到巩固,军事得到加强,经济也空前繁荣,渐渐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齐国强大后,齐桓公想作中原霸主的心愿一天天强烈起来。这期间,国外发生了几件大事,一件是天子周庄王去世,周僖王即位,一件是宋国发生了内乱,国君宋闵公被杀,公子游即位后又被闵公的弟弟公子御说借兵杀死……利用这个机会,管仲向齐桓公出了个可以称霸中原的主意。齐桓公高兴地照办了。

周庄王名义上是各诸侯国的首领,实际已名存实亡,所以在他去世时,没有一个来吊丧的。周僖王即位后,也没有来贺喜的。周僖王感到很不是滋味。正在这时有人来报:“齐国派使臣带许多贡物来祝贺新天子即位。”周僖王喜出望外,立即接见。

席间,齐使向僖王奏明:宋国内乱不止,影响很坏。至今国君还没有定下来。希望天子下令,选一个诸侯国牵头,召集其他诸侯国,商定一下宋国的国君,以便平息宋国内乱。

周僖王原本也想找个机会提高一下自己的威望。如今齐使的请求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于是连连答应,并立即写了一道“由齐侯出面邀请诸侯商讨宋国君位”的命令交给齐使。齐使圆满地完成了出使任务,这一切都在管仲的计划之中。

齐桓公接到周天子的命令,当即让管仲写召集会议的通知给各国送去。同时又到北杏去布置会场。

管仲就借着齐桓公刚即位,需要诸侯确认这个机会,让齐桓公打着天王的旗号,会合诸侯,当上霸主。

会期到了,原定的十几个国家只到了邾、宋、陈、蔡四国。齐桓公对管仲说:“诸侯没有来齐,改个日期吧!”管仲说:第一次会合诸侯,不能失了信用。三人成众,已经来了四国可以开会了。

会议开始了,主题是商定宋国的国君,当然不能跑题。于是规定公子御说为宋国国君,五国一致同意,主要问题轻轻松松地解决了。齐桓公接着说:“现在王室衰微,为了扶助王室,共创大业,需推选一位领头人,请诸侯考虑一下人选。”齐桓公实际在告诉大家选一位盟主。

论理,宋国的资格比较老,是公爵国,也就是一等诸侯国。但是由于内乱不断,国力被折腾得软弱不堪,已经没有能力当选了。齐国虽然是侯爵国——二等诸侯国,但国力强是有目共睹的,陈国的国君陈宣公卖了个顺水人情,说:“既然本次会议是齐侯召集的,那就选他为盟主吧。”众人附和。正中齐桓公下怀,便半推半就地接受了推选。他率领大家先向台上虚设的天王的座位行了礼,又同到会的四国签订了扶助王室,抵御外侮,平定内乱,帮助弱国的盟约,同时商定,如有违约者,共同讨伐。

对盟约的内容,各国诸侯都表示同意。接着管仲走上台来,对大家说:“鲁、卫、郑、曹四国,不听天王命令,不来参加大会,这是对天王的不忠,应该兴师问罪。”齐桓公接着说:“敝国力量不足,请各位多帮助。”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登上中原霸主的位置。

曹沫柯地扬名

齐桓公为了称霸中原,借周王的名义召集诸侯国在北杏签约共同扶助王室。可是通知了不少国家,只到了四国,齐桓公很不高兴,决定对那些未到会的国家以“无视天子”为由兴师问罪。

鲁国也是未到会的国家。齐鲁两国原本结怨就很深,屡次刀兵相见。这次没给齐国面子,齐桓公尤为恼火,又因为两国相邻,齐国决定先拿鲁国开刀,以便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后来听从管仲建议先去攻打鲁国的附属遂国,这样鲁国一定害怕。

鲁庄公听说齐桓公亲率大军攻打遂国,很惊慌,虽然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获胜,但那只是胜在曹刿的计谋上,论实力,鲁国较齐国相差得太远了。无奈,鲁庄公召集众臣商量对策。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出兵抗敌,有的则提出议和。施伯和曹刿也主张议和。他们明白,出兵抗敌无异于以卵击石。为了保存实力,鲁庄公给齐桓公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开大会的时候,我正好生病,没来得及参加,实在抱歉,如果齐国退兵,鲁国愿意同齐国签约。”

齐桓公接到信,便将军队撤至柯地(今山东省阿县一带),布置了一个戒备森严的会场,周围安排重兵层层把守,准备与鲁国签约。

鲁庄公虽然答应签约,心中依然没底,始终忐忑不安,他问大臣谁愿跟他一同前往,曹沫大夫走上前说愿意前往,鲁庄公见是曹沫,便有些泄气,当年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回齐国继位,结果被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捷足先登。鲁庄公恼羞成怒,派曹沫等大将率兵攻打齐国,但被鲍叔牙以诱敌深入之计打得溃不成军。鲁庄公越想越不放心,便婉言拒绝道:“你曾被齐国打败,如果此次陪我前去,定会遭齐国耻笑。”曹沫并没有知难而退,他说:“我不会因为打过败仗,就不再露面,此次陪主公既可以保您的安全,又可以雪当年败仗之耻。”

鲁庄公找不出其他合适的人,只得对曹沫说:“我们与齐国签约是迫不得已,你同我一起见机行事吧。”

曹沫穿戴整齐,带上宝剑同鲁庄公如约到达柯地。

鲁庄公见会场上齐国的士兵威风凛凛,隐隐透出一股杀气,便有些心惊胆战,走路的步伐也不稳了。曹沫手握宝剑不卑不亢地跟在鲁庄公身后,寸步不离。

论理按说两国签约随从人员是不准带兵器的,齐国的士兵也阻止曹沫带兵器登坛,但慑于曹沫咄咄逼人的气势也只好作罢,眼睁睁地看着他带宝剑陪同鲁庄公登上盟坛。

齐桓公名义上同鲁庄公签约,实际根本没把鲁庄公放在眼里,他私自将盟约定好,等鲁庄公登上盟坛,同他假意寒喧几句,便命大臣将盟约递过去,让他签字。同时端上铜盘要鲁庄公歃血为誓。鲁庄公不知道盟约的内容,本想仔细看看,但齐国并没有让他看的意思,只是催他快点签字。鲁庄公迫于压力,无可奈何地拿起笔。站在一旁的曹沫怒从心头起,他拔出宝剑冲到齐桓公面前,抓住他的衣服举剑要刺。

管仲见事不好,慌忙挡在齐桓公的面前,并竭力稳住曹沫,他说:“曹大夫,有事好商量。你这是干什么?”

曹沫气愤地说:“我们鲁国是弱小的国家,你们齐国却仗着强大几次三番地欺负我们。当初齐国打着周王的旗号说要扶助王室,帮助弱国。如今,你们非但没有帮助我们,反而霸占了汶阳。假如你们真心签订盟约,就把汶阳归还给我们。”

齐桓公早已吓出一身冷汗,此时却故作镇静,一言不发。管仲见事已至此,如不答应,后果不堪设想,而且若想当霸主,取信于诸侯国,交出一个小小的汶阳也是值得的。于是管仲劝齐桓公答应曹沫的条件,齐桓公同意了。

曹沫收起宝剑,又将歃血的铜盘递到齐桓公面前,说签约是两国的事,两国的国君必须一起歃血立誓,齐桓公无奈,只得照办。曹沫知道管仲是齐国的实权派人物,汶阳是否归还取决于他,于是要求和管仲一起歃血立誓,以免将来毁约。齐桓公明白曹沫的意思便说:“我答应的事就一定照办,决不失信。”

曹沫圆满地完成了陪同鲁庄公签约的任务,鲁庄公很高兴,对他大加赞赏。但是曹沫的举动却惹恼了齐国的大臣。齐桓公也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心里很不舒服,有的大臣趁机说:“曹沫太目中无人了,我们不能咽下这口气。如今他和鲁庄公还住在我们这里,何不连夜将他们捉来杀掉,也替主公出口气。”齐桓公沉默不语。管仲慌忙阻止道:“我们切不可如此糊涂。如今齐国霸业初成,最应当守信用,不然怎能取信于世呢?请大家想想,得到一块土地,失掉人心好呢,还是失掉一块土地,得到人心好呢?”

齐桓公毕竟是一个开明、有头脑的君主,听了管仲的话后,他不但热情款待鲁庄公,还在当天把汶阳交还给了鲁国。

柯地会盟后,诸侯们听说这件事,都佩服齐桓公讲信用,都想依附齐国。齐桓公名声大振,威信提高,卫、曹两国也派人来赔礼道歉,并请求会盟。他中原霸主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宁戚出使宋国

北杏会盟时齐桓公定公子御说为宋国国君,得到其他三国认同。公子御说很感激齐桓公,他此行北杏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君位。可是定二等诸侯国国君齐桓公为盟主时,公子御说不高兴了,因为宋国是一等诸侯国,他觉得自己才是盟主的合适人选。他越想越生气,最后连招呼也没打,连夜带随从回国了。

齐桓公对宋恒公的不辞而别,非常愤怒,若不是管仲劝说,就要派兵去追。

后来齐桓公组织了几次会盟活动,通知宋国,宋国均无动于衷。齐桓公很生气,决定惩罚宋国,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派使臣去周天王那里告状,借着周天子命令,让管仲带部分军队与陈、曹军队会合攻打宋国,自己随后率军进发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南)。

管仲一行到达山(náo),今山东省临淄境内)时,发现一个穿破衣服的人一边光着脚放牛,一边敲牛角唱山歌。他觉得此人有些不凡,便将军队停下休息,又派人给放牛人送去酒饭,放牛人毫不客气地吃了饭,之后对送饭的士兵说要见管仲,士兵说仲父很忙。放牛人随口念了一首名为《白水》的诗:“浩浩白水,鲦鲦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

管仲查营回来,听到这首诗知道这一定是个有才能的人,想出来做事,便立即跑去见放牛人。放牛人象征性地对他拱了拱手,管仲没有介意,问他的名字,放牛人说他是卫国村野之人,叫宁戚,想出来做事可没人用,此次是慕名来找管仲。

管仲坐下来同宁戚谈了当今时事。觉得此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写了一封荐书留给宁戚,让他等齐桓公来时交给他。

管仲率军继续赶路。

三天后,齐桓公到了。听见有人在敲牛角唱歌,其中有几句大意是:“不逢尧舜好世道,劳苦一世白受穷。世道艰,路不平,漫漫长夜何时明?”

齐桓公听了心里很不痛快,便将唱歌人叫来,问他是什么人,敢如此放肆唱不合时宜的歌。此人正是宁戚。他傲慢地说自己唱的是事实。

齐桓公有些生气,但还是耐心地解释说:“如今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我为各诸侯的盟主,所发布的命令没有不听从的,战必胜,攻必克,使国家出现了难得的太平盛世,你怎能唱‘不逢尧舜好世道,漫漫长夜何时明’呢?”

宁戚笑了,说:“我并不觉得,我只知道北杏大会你通知十多个国家,到会的才四个,中途宋国还溜走了。而且柯地会盟时你受曹沫胁持不得不交出汶阳,这怎么能说你的命令没有不遵从的呢?”

齐桓公勃然大怒,心想你一个山野村夫,竟敢口出狂言,于是下令,将宁戚处斩。宁戚大笑起来,说道:“人说齐桓公开明,我看与昔日夏桀、殷纣一般无二,也是乱杀贤人的昏君。”说完头也不回地向外走。

齐桓公沉吟片刻,觉得此人非同常人,忙叫人将他带回,并亲自给他松绑,说道:“我并非真杀先生,只是试试您的胆量。”宁戚从怀中拿出管仲的荐书,说:“我也并非真的辱骂主公,只是试试你的气量。”二人大笑起来。

齐桓公决定拜宁戚为大夫。有人劝他说,宁戚是卫国人,不知是什么底细,是否等打探明白了再决定封官。齐桓公坚定地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并当即拜宁戚为大夫,还为他预备了一辆车,同他一起率军到达宋国边界,与管仲会合。

当齐桓公下令攻城时,宁戚阻止说:“与其以武力征服宋国,不如让宋国心悦诚服地归附我们。我们何不采取先礼后兵的态度,先由我去劝说,如果他们不听劝阻,我们发兵也不迟呀!”齐桓公觉得很有道理。

宋国正在商讨对付齐国的对策,有人来报:“齐国使臣宁戚来见!”

宋恒公从未听过这个名字,戴叔皮说:“此人是卫国放牛的,刚被齐桓公拜为大夫,他此次前来,定是做齐国的说客,我们先接见他,看他有何举动。假如有不妥之处,我就扯主公的衣服,主公再下令杀他。”接着,戴叔皮又令武士披盔戴甲,手拿兵器站在西侧;文官手执笏板站在东侧。宋恒公也穿戴整齐,摆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端坐殿上。

宁戚目不斜视,昂然上殿。见到宋恒公,宁戚拱了拱手便直接了当地说:“宋国要大难临头了。”此话正中宋恒公要害,但他强作镇定地说:“宋国是一等公爵国,不会有什么大难,即使有也没什么好怕的。”

宁戚笑了笑,接着说:“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并不看爵位高低,而应看是否得到天下人心,昔日尧、舜及周公礼贤下士,日夜考虑如何治理好国家,使得天下百姓归附,国势日强,而宋公完全不考虑这些,面对贤士态度傲慢,有才能的人怎会辅佐你呢?长此以往,岂不是大难临头吗?宋国真是危险了。”

这时戴叔皮扯了宋恒公的衣服一下,宋恒公只好怔怔地坐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戴叔皮又扯了一下宋公的衣服,宋公站起来,武士的手也握住了剑柄。

这一切宁戚均看在眼里,但毫无惧色,宋恒公笑了,他走下坐位,扶着宁戚坐到上位,并向他赔礼道歉,同时讨教当前宋国该怎样做。

宁戚乘机劝他说,为了宋国黎民百姓,为了宋国国力不再受损,应该和齐国订立盟约;并向宋公解释,此次齐国出兵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奉了周天子的命令。

宋恒公了听宁戚的劝说,备上丰厚的礼物去和齐桓公签订了盟约。齐桓公将礼物又转给了周天子,并同意了宋国重新入盟的要求。这一举动又赢得了各诸侯的赞扬,都觉得齐桓公不计私利,是个值得信赖的盟主。

宁戚出使宋国,使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达到了目的,齐桓公更加信任他了。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又约会没有去北杏会盟的卫、郑、陈以及中途跑掉的宋国在鄄地(今山东范县西南)会盟。齐桓公便名副其实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驱外侮仗义救燕

齐桓公的仁义和度量,使得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山戎部族依旧我行我素,往往南下到燕国北部抢粮抢物,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燕国当时的势力较弱,几次发兵还击均被山戎兵打败。被逼无奈,燕国国君燕庄公想到了霸主齐桓公,于是派使臣去齐国请求救援。齐桓公接见了燕国使臣,听明来意后,同管仲商量,决定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国大军到了燕国,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管钟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我们不如一追到底,向北追击山戎。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战。

山戎的首领叫密卢,他听说齐、燕、无终三国联合讨伐,知道打不过,就带着一些亲信和金银财宝向北方逃跑了。来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齐桓公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传令不许伤害山戎降兵和百姓。山戎受到宽待,很感激齐桓公,他们告诉齐桓公密卢去孤竹国借兵去了。齐桓公决定跟踪追击,捉拿密卢,征伐孤竹国,彻底消除北方****的隐患。

密卢逃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救。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军,不料,黄花一出阵就被齐军打得大败。黄花逃回去对答里呵说:“齐侯率军前来,不过是要捉拿密卢,与我国毫无关系。不如杀了密卢,与齐侯讲和,方能保全我们自己。”另一位大臣则献计说:“北方有个地方叫‘旱海’,又称‘迷谷’,那里茫茫沙漠无边,路途难辨。如果能把齐军引入‘迷谷’,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使齐侯人马全军覆没。”

黄花听到这里动了心眼。于是去杀了密卢,割下了首级,直到齐侯军中,献上密卢首级,并称答里呵已经率军逃跑,自己愿归顺齐侯,为齐军引路,追击答里呵。齐侯见黄花献上密卢首级,便信以为真,率领大队人马跟着黄花向北追击。

黄花在前面带路,齐侯人马随后紧跟。进了沙漠,才拐了几个弯就找不到路了。茫茫无垠的黄沙,好似静静的大海,既分不清东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后左右。齐桓公想找黄花来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哪里还有他的影子?这才知道中了黄花的奸计。这时太阳已经下山,夜幕笼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西北风一个劲地刮,冻得士兵直发抖。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发现人马已零散不全。齐桓公命令赶快寻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队人马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谷。这时,管仲猛然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

齐军走出迷谷,打败了孤竹国,答里呵和黄花被乱兵杀死,孤竹国也就被灭了。胜利之后,齐桓公对燕庄公说;“山戎、孤竹一带的土地足有1000里之多,全送给您吧。”燕庄公急忙说;“那可不敢当。靠您的帮助,我们才保全了国土,现在已经是感激万分了,哪里还敢收您的土地呢?”齐桓公说:“您不要客气了,北部边疆十分重要,你把它治理好,勿使边民来犯,向天王纳贡,这是我们大家的光彩。再说齐国离这里这么远,鞭长莫及,也管不了啊!”这么一说,燕庄公就不好再推辞了。

齐桓公班师回国之日,燕庄公亲自送行。一路上两人边聊边走,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出了燕国边界50里。直到他们分手的时候,齐桓公才猛然想起周礼的规矩,就说:“古往今来,诸侯送诸侯不得送出边界,我们怎么能违反规矩呢?”说着就要把这50里土地割让给燕国。燕庄公已经得了500里土地,说什么也不肯再要齐国的50里地了,可齐桓公一心要别人承认他是霸主,说话做事既讲信用,又守规矩,所以非要燕庄公收下不可。就这样燕国又得到50里好地。

诸侯们见齐桓公千里迢迢亲自率军援救燕国,打了胜仗还不贪土地,没有一个不从心眼里服他的。从那以后,齐桓公这个霸主的威信就更高了。

齐桓公——这位中原霸主的出现在当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不但减少了纷争,百姓也得到了安定的生活,为整个中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石碏大义灭亲

石碏是卫国的大夫,足智多谋,刚正不阿,很受卫庄公的赏识。两家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交情不错。

卫庄公有3个儿子,其中小儿州吁是爱妾所生,庄公溺爱他,对于他的胡作非为从不管教。石碏看不下去,就劝说庄公,庄公却充耳不闻,时间久了,对石碏产生了反感。

石碏的儿子石厚从小就跟州吁混在一起为所欲为。石碏知道石厚做了坏事,就打他一顿,有时碍于卫庄公的情面不便深管,因此,石厚跟州吁一起越变越坏。

有一次,州吁指使石厚欺压百姓,被石碏知道了,于是将石厚捆起来抽了50鞭子,又将他锁进屋子里不许出去。晚上石厚跳窗逃了出去,从此住在州吁府中,不再回家。

卫庄公去世,将君位传给长子公子完。这就是卫桓公。卫桓公生性懦弱,对弟弟的事也从来不管。此时石碏告老还家,不管国事。州吁也毫无顾忌,日夜琢磨杀兄夺位。

一天,卫桓公要到洛邑去,石厚忙对州吁献计利用这个机会杀掉卫桓公。州吁非常高兴,叫石厚领兵埋伏,自己摆酒为桓公饯行。桓公对弟弟的举动很感激,也斟酒回敬弟弟。不料州吁乘他不注意,抽出短剑刺中他的后心,桓公当时就死了。有石厚的士兵包围,桓公的人敢怒不敢言。

州吁顺利地当了国君,拜石厚为上大夫,州吁的另一个哥哥公子晋逃到了邢国。

虽然州吁对外称桓公是暴病身亡,毕竟纸包不住火。州吁很怕国内百姓不服,又怕邻国不齿,只好找石厚商量。石厚又献一计,他说如果对邻国用兵,可以在邻国树立威信也可以弹压国内不满情绪。至于进攻的国家只有郑国最合适,因为其他国家和卫国没有仇隙,州吁忙问进攻郑国的理由。石厚说,当年郑庄公将他的弟弟逼得自杀,他的侄儿公孙滑为报父仇曾向卫国借兵,郑庄公因此责备过卫国,以此为由攻打郑国就可以了。

州吁听了这些话很高兴,但他又担心打不过郑国,石厚继续说:“我们可以联系宋国、鲁国、蔡国和陈国。宋国的宋穆公是继承哥哥的位子当上国君的,他死后便将君位传给哥哥的儿子与夷。而穆公的儿子公子冯没有继承君位很生气,便跑到郑国,与夷怕公子冯会回来抢他的君位,对郑国也产生了怨恨情绪,此次用兵,他一定同意前往;鲁国的实权在公子恽手中,他爱贪小便宜,多送他些财物,也会出兵的;至于蔡军和陈国都是小国,让他们出兵是没问题的。”

州吁听了石厚一番话,当即派四位使者分头去了四国。公元前719年,五国联合攻打郑国。

卫国的举动,郑庄公早已料到。他首先将将公子冯送到长葛,并故意将消息泄露出去,将宋兵引到长葛。宋、鲁、蔡、陈四国中,宋国的兵最多,宋兵一撤,其他三国也产生撤兵的想法。郑庄公又派公子吕出城迎敌,只向卫国挑战,然后假装战败,给卫国个台阶下。

州吁打了个小小的胜仗,觉得争足了面子,便班师回朝。可是本国的百姓并不买他的帐。州吁见国人仍然不服,又找石厚商量。石厚说:“只有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辅佐您才行。”他们都想到了深受百姓爱戴的石碏。石厚自从几年前挨打偷跑以后,始终没有回家。这时为了拍州吁的马屁,只好硬着头皮,备足礼物求见父亲。可是任凭石厚说得天花乱坠,石碏就是不肯出来帮忙。

州吁没有别的办法,就让石厚去求他父亲给出个治国安邦的主意。石厚第二次求见石碏,石碏头不抬眼不睁地说:“我们各个诸侯国都得服从周天子,诸侯国的新君即位,应该禀告周天子,得到周王的承认和赏赐,地位就可巩固。”石碏沉默了一会儿又说:“如果周王不肯接见新君,就请陈侯说情,周王很信任陈侯。”

石厚和州吁取得真经,备了礼物,欢天喜地地去陈国请求陈侯帮忙。

与此同时,石碏写了一封信,让好朋友陈国的大夫子针呈递给陈侯。信中大意是:外臣石碏写信问侯陈侯。卫国州吁杀兄夺君位,坏事干尽。我的儿子石厚是帮凶。不杀掉这两个恶人,国不安宁。我老了,没有力量整治他们,请你们帮忙将他们治罪,以便为民除害。

州吁二人来到陈国,被安排在第二天到太庙见陈侯。到了太庙,他们看见一块牌子,上写:“为臣不忠,为子不孝之人,不能进入太庙!”石厚心中有些不安,子针站在高处宣布说:“奉周天子命令,立即擒拿为非作歹、不忠不孝的州吁、石厚。其他一概赦免!”两边的武士一拥而上将二人擒下。这时子针又读了石碏的信,二人才知上当。

由于石厚是石碏的独生子,陈侯怕石碏后悔,便没有杀二人,把他们押回卫国,听凭石碏处置。石碏说:“这两人罪大恶极,不能宽恕。”众人考虑石碏年势已高,又只此一子,就找理由替石厚开脱。石碏说:“州吁干的坏事,我儿子都有份。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石碏露出很难过的表情,他接着说:“你们不肯动手,我只好亲手杀死这个贼人了。”

根据石碏的意见,石厚被处死了。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一代代传下来。“大义灭亲”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

卫懿公好鹤亡国

卫懿公是春秋时期北方卫国的君主。卫国很小,常受北狄侵扰,平时靠求助强国保护。卫懿公在位9年期间,主要仰赖霸主齐桓公,才勉强维持了国家生存。但是,由于他在国弱民贫、外患频仍的危局中,专好养鹤,不理国政,不防北狄,结果,国力日弱,民怨沸腾,最后,在外敌侵犯下,以国破身亡而告终。

卫懿公好鹤,举国皆知。在卫国的宫廷和苑圃里,到处养有成群仙鹤,千姿百态,懿公一见到它们,便忘乎所以,乐不思归。他可以整天不理国政,专以仙鹤为伴,甚至与它们相依为命。他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苑圃中去观赏鹤群,听它们唱歌,看它们跳舞。到了进餐的时候,他一面吃饭,一面给仙鹤喂食。

卫国可算是仙鹤的乐园和天堂,老百姓过着贫苦的生活,但还要交纳重税,担负懿公养鹤经费。这里的仙鹤分品位等级,饲料与饲养员也依次分成相应级别。上等仙鹤,吃高级饲料,由高级饲养员照管。次等仙鹤,饲料和饲养员均依次按级供给和配置,等级森严,丝毫不容混淆。饲养员的俸禄也分上中下三级,可与大夫待遇等同。懿公每次带仙鹤出去玩时,仙鹤都不用笼子关着,而是坐在车上,随他同游,上等仙鹤坐头等车,二等仙鹤坐二等车,特等仙鹤则坐大夫乘用的棚车。这种仙鹤被称为“鹤将军”,非常神气。而他本人是统率这群仙鹤的“鹤司令”。

卫国有两个贤臣,一个叫石祁子,一个叫宁速。他们见懿公终日与鹤为伍,专好游乐,不理国政,不惜民力,心中焦急如焚,曾多次向懿公进谏,劝他厉精图治,节衣缩食,减轻民负,增强国力,防止北狄入侵。但是,懿公好鹤成癖,根本不纳忠言,不顾内忧外患,照旧与鹤为伴,终日玩乐不止。这时在卫国北方,狄族部落势力日益强盛,常想入侵中原。他们见卫国弱小,懿公养鹤为乐,不修边防,便乘机发兵侵入卫国。“狄寇入侵”警报送到懿公手中时,他正率领鹤群出游,玩兴正浓。突然而来的军情,使他感到十分扫兴,只好被迫暂停游乐,回宫主持抗狄议事。

懿公首先下命令,要将士们和老百姓登城守御,严防北狄攻城,但是,这时他发现,谁也不听命令。许多老百姓逃到城外避难,士兵不拿兵器,将军不穿铠甲,没有人愿意守城打仗。懿公这才着急起来,责问他们为什么不服从命令。他们说:“主公只用一种东西,就可击退北狄,用不着我们去打仗。”懿公感到很奇怪,忙问:“什么东西,有这么大本事,怎么我一点也不知道?”大家回答说:“主公的仙鹤。”懿公说:“仙鹤怎么能御敌打仗呢?”大家说:“鹤既不能打仗,是无用之物,主公为什么不养有用之物,而专养无用之物?大家不服从你,原因就在这里。”

懿公顿时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为了养鹤,已经得罪了文武百官,失去民心。自我谴责说:“寡人知道错了,我现在愿意放走所有的仙鹤,完全听从民众的意见,可以吗?”

石祁子说:“陛下赶快放走鹤群,否则,就来不及了。”

懿公于是命人放走鹤群。但是,仙鹤恋主,在空中盘旋翱翔,飞来飞去,又回到原地,似乎在求他留养它们。懿公见群鹤纵而复回,不忍飞去,心如刀割,但为了悔罪,他现在顾不得它们了。他手拿长鞭,猛抽乱哄鹤群,甚至接连顺手抓起几只,狠心摔死在地上,这才把大群的仙鹤吓得远走高飞。

石祁子和宁速两位大夫,见懿公确有悔罪之心,便大到街上向老百姓反复解释,进行说服工作。他们说:“国君已经用实际行动表示悔过认罪。大敌当前,守城要紧,否则,北狄打破城池,国破家亡,玉石俱焚,再后悔也就晚了。”百姓觉得这番话说得在理,回心转意,拿起武器登城御敌。

这时,狄兵已经杀到荣泽。军情万分紧急,一天三次急报,石大夫对懿公说:“狄兵凶悍,不可轻视,请主公派我去齐国求救吧!”懿公说:“齐国过去曾派兵来讨伐过北方戎狄,回师以后,我国没有去进贡酬谢,现在去求救,齐国怎能答应?不如同北狄拼死一战,决定存亡!”

宁速说:“请让我率兵同狄兵打仗,主公留守都城。”懿公坚决不同意。他说:“寡人不亲自出战,军民不能同心杀敌。”他说完,就把国君宝印交给石大夫,命他全权代理国政;将弓矢交给宁大夫,命他全力守城。

懿公交代完毕,立即集中所有兵车和士卒,亲自率往前线迎击北狄。他尽管亲自出战,但卫军士气仍是不高。懿公晚上巡视,侧耳细听,有人在唱怨歌:“仙鹤食俸禄,百姓苦耕耘。仙鹤乘车马,民众苦练兵。北狄锋厉不可挡,欲战兮死一生。仙鹤今何在?独我悚然行。”懿公听了,知道是士兵怨他好鹤误国,导致北狄入侵,给人民带来国难和痛苦。他万分愧疚,发誓要战死沙场向国民赎罪。

懿公率军行至荣泽,见狄军千余骑,左右分驰,全无秩序,立即擂鼓速进,追击狄兵。其实,这是狄军诈败,将卫军引入埋伏,然后截做三处,围攻聚歼,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懿公被敌兵层层围住,眼看就要被俘。有个将军劝他穿便服混出重围。他执戈再战,接连杀死数名狄兵,最后,被敌军乱砍而死,实现了战死赎罪的誓言。

狄军击败卫军以后,乘胜长驱,直入卫都,大肆烧杀,将卫国府库和民间财物抢劫一空,满载而去。

齐桓公知道卫国惨败以后,派一支军队到卫国,扶立新君卫文公收拾残局。卫文公只好将遗留下来的卫国百姓聚合起来,总共才有730人,再从别的地方拨来4000余人,凑足5000人,重建家园,恢复卫国。

同类推荐
  • 三国易主

    三国易主

    他,一位现代历史学家。他,来到了三国。从此,三国易主!
  • 三国之大汉天下

    三国之大汉天下

    吾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位中华民族的优秀特种兵在执行任务后离奇晕倒,醒来却发现穿越到了汉末群雄割据的时代,附身在刘表长子刘琦身上。既然来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再兴汉室,传我华夏文明!愿我大汉处处有陈汤,愿人人都可以成为我大汉的冠军侯。
  • 郎侠探险记

    郎侠探险记

    一起探险撒哈拉大沙漠,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 三国典

    三国典

    本文还原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汉室崩溃,英雄备出的烽火战国时代;以历史记载为原本,后加入合情虚拟情节,环环相扣。
  • 东林游侠传

    东林游侠传

    万历末年,迷雾重重,福王强势,太子不稳,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一个少年,亦正亦邪,卷入这是非漩涡,无意间揭开层层迷雾,见证东林的兴亡。本文的故事,就从明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妖书案》讲起。要写的这本小说,本是一部武侠小说。题材选择了明末的党争,因此江湖味救淡了一些,党争的描述多一些。所以就想,武侠嘛,侠义为本,淡写江湖,也不错。
热门推荐
  • 职业笨蛋

    职业笨蛋

    无限穿越,永无止境。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自以为倒霉的幸运儿的故事。这是一个毫无准则的故事。“我承认我很倒霉,但别将你的包袱丢给我。”
  • 无情三王子VS冷血三公主

    无情三王子VS冷血三公主

    生在国内却长在国外滴三公主回国了,可是在刚回国的机场里却碰到了三王子,“上官琰,我让你来接驾,你却迟到了,还带了保镖!是怕你妹不回家,还是怕你妹被绑了,还是怕你妹路痴啊!”上官琰无语ing,就在此时谁也不知道一棵爱情的种子在双方的心中萌发,就连她(他)们自已也不知道……这场爱情赛是公主们输了,还是王子们认怂了?
  • 冬天不再寒冷

    冬天不再寒冷

    九十年代的农村重男轻女,一个被家庭抛弃的女孩将何去何从...
  • IS之自由天使

    IS之自由天使

    我写的第一部小说可能会坑,更新也比较慢,不过别介意。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魔女之大闹天下

    魔女之大闹天下

    现代隐世家族继承人因被亲妹伤害而穿越异世魔界,从此天下大乱。妖界太子为其遗落妖心,痴情守候。令人心疼的他,温柔痴情的他,冷漠无情的他,到底哪个才是她的他?谁的出现令她一次次地不忍,心软而被伤害?又是怎样的仇恨将他们推离对方?母后的神秘身世给她带来巨大打击。背叛,伤害,仇恨,她承受了,却也心死了。在她最无力的时候,谁陪伴她,给她安慰与温暖?最后的最后等待她的是怎样的结局,她又该何去何从?
  • 玄易传奇之罗经重组

    玄易传奇之罗经重组

    七煞的复出,导致玄易界面临灭绝的境地,玄易尊主为了收服七煞,虚化转世逆反,在种种艰难局面下毅然修炼上古玄功,融合今世前身功法,并在美女尊者的拥护下,收服七煞,重组罗经;在欣赏的同时也了解了风水专业知识,更加佩服情感的交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加油,总裁大人

    加油,总裁大人

    顾璃重生归来,吊打白莲花,狂虐凤凰男,再给合作伙伴添点福利。只是这节奏貌似有点不对,说好的盟友怎么发展到了床上了。“嘤嘤嘤,人家可是第一次。”她扯着被子一脸的害羞。“没关系,我也是第一次,我会很温柔的。”他如狼似虎的扑了过来。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宠文,放心入坑!
  • 美女总裁的专职保安

    美女总裁的专职保安

    当各路美女纷沓而至,小保安表示有点慌。有脾气,很好,你被淘汰了。想倒贴,不错,容我考虑考虑。最强小保安回归都市,一路张狂帅气,锋芒毕露。撩妹,我们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