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2300000039

第39章 危机干预者预备

爱与意志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爱的意志将会成为一种操控;而没有意志的爱,则会成为一种无意义的伤感。

——罗洛·梅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欣赏并接受过去,它是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改变是成长的起点,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这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能力找到内心的宝藏,她让我们有能力获得成功,并且成长……

——萨提亚成长语录

爱一个人并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是一个决定,一个判断,一个承诺。即意志,它与爱相结合。

——弗洛姆

“重点技能”

危机基本干预技术

危机评估干预技术

制订危机干预方案

各种违法心理现场干预

“案例1”

2008年10月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一名教师在课堂上被学生杀死,该恶性事件震惊了全校师生。案发后,中国政法大学积极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行动,并对案发现场的19名目击者进行了重点干预。

恶性事件令师生“深感痛心”

10月28日18时43分,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升教学楼201教室内发生一起恶性事件。据目击者称,法学院一名教师正准备上课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名2005级学生付某突然闯进教室,用利器袭击教师,造成其重伤。该教师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而这一幕,竟然发生在19名本科学生的眼前,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一残忍的血案。据目击者称,付某行凶后便拿出手机报了警。警方随后赶到并将付某带走,教师则被送往昌平中医院,但由于伤势过重,于当晚7时死亡。

10月29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声称“这是一起发生在校园内罕见的偶发事件,我们深感震惊”,表示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并向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进行情况汇报。

10月29日下午,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的校园里,接受记者采访的学生都表示“深感痛心”。

行凶者入校时心理测试正常

据了解,付某为天津人,1986年出生,是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大四本科生。

10月29日,该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任刘希庆向记者表示,根据他们与付某的辅导员和同学的接触,付某在事发前“表现正常”,辅导员反映“这个学生平时表现不错,虽然不是最优秀的,但还是不错的”。

中国政法大学对每年入校新生都会做一个心理测试,事发后,校方也调阅了付某的心理测试记录。“刚入校时,他的一切数据都是非常正常的。”刘希庆说。

但他表示,目前付某已被警方控制,他们无法与之接触进行深入访谈和调查,因此无法确定付某目前是否有心理问题。

19名目击者接受心理危机干预

校方表示,血案发生时,现场目击的19名学生受了严重惊吓。事发后,该校心理辅导中心召开紧急会议,安排辅导员于28日晚到学生宿舍对学生进行安抚和心理干预。校方表示,将根据“10·28”事件心理应急处置方案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10月29日,对嫌疑人宿舍、班级的同学进行团体辅导,提供心理支持,针对出现的心理问题做辅导。

10月29日至30日,培训全体班级心理委员,主题为“创伤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使心理委员掌握创伤后心理辅导的方法,以便对本班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

10月29日至30日,培训全体辅导员,为他们提供应急指导,使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

11月4日,出版一期以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报》,由心理委员发到每个宿舍,并带领大家共同学习。

同时,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网页上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并密切关注学生在法大BBS、沧海论坛上的言论动向,并积极引导。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马皑则以个人名义在学校的BBS发布题为“这个夜晚让我们相互支撑”的帖子,鼓励学生团结起来共渡难关。帖子中写道:“无论怎样,请你保持一份冷静,不要让太多的焦虑折磨自己,不要失去对法律、对自己、对学校的信心。”

北京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理事长林永和认为,处理这类事件,应该让知情的人出面说明真相,让不知情的人了解真相,让受伤害的人得到适当的疏导。疏导的对象应该包括这个教师的亲友、所带班的学生以及其他关系密切的人,因为他们受到的伤害最大。

“案例2”

卢刚事件

卢刚简历:卢刚生于北京市,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通过CUSPEA考试,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1991年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Study of the‘critical ionization velocity’effect by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ionization)”,导师是教授克里斯托弗·戈尔咨(Christoph K。Goertz)。

事件经过:1991年11月1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卢刚进入了正在进行专题研讨会的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Van Allen Hall)三楼的309室,在旁听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左轮手枪开枪射击,他首先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并在戈尔咨教授倒下之后,又在教授脑后补了一枪;然后,他又朝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助理史密斯(Robert Alan Smith)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此时,在场的众多人士刚刚有所醒悟,纷纷逃离现场,这时卢刚又瞄准了当时在场的另一位中国留学生,27岁的山林华博士,接连向山林华的脑部和胸膛连开数枪。随后,卢刚离开了第一现场到达二楼208室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克森(Dwight R。Nicholson)。在确认尼克森死亡之后,卢刚又返回第一现场,发现几个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副教授,于是又朝史密斯的脑部补发了致命的一枪。

然后卢刚持枪离开物理系大楼到达生物系大楼,由一楼走到四楼,似乎在寻找一名女性目标(有目击者见他进入女厕所寻人),其间遇到师生多人,但卢刚并未开枪滥杀。

在未找到射击目标之后,卢刚又进入了行政大楼,冲入一楼111室的校长办公室,向副校长安·柯莱瑞(T。Anne Cleary)的前胸和太阳穴连开两枪,又朝办公室内的学生秘书茜尔森(Miya Sioson)开了一枪。随后,卢刚到达二楼的203室,饮弹自尽。

整个枪击过程不足20分钟,卢刚在自杀前总共向六个人开枪,除女学生茜尔森被击中脊椎,颈部以下全身瘫痪外,其余五人全部丧命。

警方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杀人者使用的武器为38毫米口径连发左轮手枪,另一把22毫米口径手枪虽随身携带但未使用。此外警方也截获并扣押了卢刚在事发前几天寄回国内的包裹、家信、汇款等,并查到了卢刚的遗书。爱荷华大学官方宣称遗书共五页,其中四页英文一页中文,但在事发一个多月后警方仅向媒体公开了四页英文遗书。

关于杀人者的枪杀动机,警方未有正式的结论,但据部分媒体报道,枪击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由于博士论文最高奖学金没有授予卢刚,而是由山林华获得。还有说法认为,枪击的原因可能在于经过长达6年辛勤工作得到博士学位的卢刚,却无法得到一份应得的可以维持生计的体面工作,走投无路的他决定自杀,并对社会的不公进行极端报复。

……

在枪击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受害人之一的安·柯莱瑞女士的家人,通过媒体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公开信,信中追忆了安·柯莱瑞的成就,并以宽容的态度希望能分担彼此的哀伤。

1991年11月4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安·柯莱瑞举行了葬礼。安·柯莱瑞的好友德沃·保罗神父在对她的一生的回顾追思时说:“假若今天是我们愤怒和仇恨笼罩的日子,安·柯莱瑞将是第一个责备我们的人。”

这一天,安·柯莱瑞的三位兄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金基金会,用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健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

她的兄弟们还在无比悲痛之时,以极大的爱心宣读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致卢刚的家人:

我们经历了突发的剧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我们深以姐姐为荣,她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每一个接触她的人的尊敬和热爱——她的家庭、邻居,她遍及各国学术界的同事、学生和亲属。

我们一家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不但和姐姐众多的朋友一同承担悲痛,也一起分享着姐姐在世时留下的美好回忆。

当我们在悲痛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因为这个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的。

安最相信爱和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为的是要分担你们的悲伤,也盼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在这痛苦的时候,安是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我们知道,在此时,比我们更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这样,我们就能从中一起得到安慰和支持。安也是这样希望的。

诚挚的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

弗兰克/迈克/保罗·柯莱瑞

“操作步骤”

(1)预备危机干预者的品质、信心、资源配置能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康复能力、心理防御机制、有限性认识和干预技术把握程度、自我评估与调适。

(2)掌握危机干预技术:沟通技术、支持技术、放松技术、解决问题技术。

(3)掌握危机干预评估技术:危机干预的分类评估量表(THF)。

单元一 危机干预者品质预备

危机原本是医学用语,指人濒临死亡,生死难料的状态,后来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处理无法预期、难以控制、不愿面对的事件和遭遇。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对突发事件或者重大生活事件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应对事件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常简称为危机,心理危机的特征如下:

(1)有突发事件或者重大生活事件发生。突发事件是指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发生的事件,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暴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事件;重大生活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面临那些非持续性的、有清晰起止点的、可观测到明显的生活改变的比较大的变动,诸如升学、考试失利、失恋、校园暴力、关系攻击、离婚、亲人病故,等等。

(2)不能回避又无力应对。主体意识到发生的事件超出了自己的应对能力,不能对现在的境遇作出应对反应,无法采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克服,感到难以把握,难以解决。

(3)伴有身心失衡反应。当个体面对心理危机时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失衡反应,一般心理危机反应会维持6~8周。心理危机失衡状态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情感以及行为和生理上。在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作决定、记忆力减退、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甚至出现思维紊乱等。情绪情感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等。行为方面出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行为。生理方面则会出现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噩梦、容易受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可见,危机往往是突发的,超出人们的预期。如果得不到很快控制和及时缓解,危机会导致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能失调并导致社会的混乱。因此,危机控制、危机干预便成为处理危机、有效帮助和支持处于危机中的个人或群体的一种必然的应对策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或群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是一个短期的帮助过程,是对处在困境或遭遇挫折的个人或群体给予关怀和支持,使之能最终战胜危机,恢复心理平衡的一个过程。因此,危机干预者品质的预备成为临床心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危机干预者品质培养

(一)勇敢的信心

信心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信心就是所盼望之事的实现)信心不是将没有的东西变为有,信心是将有的东西实现为有。信心不是做梦,空口无凭;信心是把已有的东西显明出来。面对危机,危机干预者必须具有战胜危机的信心。多数的危机干预者,常常会遭遇疑惑、挫折、愤怒、惧怕、威胁、无能、空虚、厌烦以及其他与担负危机干预任务不相称的情绪。坚韧、知足、乐观、现实、客观、冷静、勇敢地相信人类战胜危机的能力非常重要。

(二)合理配置心理资源能力

一个具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成功地解决了生活中各种各样问题的成熟、乐观、坚韧、坚强的危机干预者,能合理配置自己的心理资源,且能够迅速帮助危机中的行为人配置心理资源,理解并有效地处理危机。一定的生活经历是理想危机干预者品质所养成和所必备的,在生活经历中学习并成长,并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干预者就能不断地将生活经历的所有方面整合并运用到治疗性危机干预中。

(三)快速应激心理反应能力

危机干预与一般治疗性干预不同的关键点是时间。面对那些在危机中完全失去控制的违法行为人,要求危机干预者:

(1)能够保持冷静、镇定,将危机情形维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2)能够有信心为行为人及时营造一种有利于恢复平衡的稳定的、理性的氛围。

(3)能够在相当有限的反应时间内,对问题进行缜密的思考,给予更多的行动和指导。

(4)能够对危机中不断出现、变化的问题作出迅速的系统反应和处理。“事实上,不能进行快速和准确思考的人将会发现危机干预是一项非常令人头疼的工作。”

(四)良好的适应能力

根据对心理适应内部机制的分析,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体现在:

(1)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面对变化的新环境,能够尽快了解新的要求,明确新的努力方向。

(2)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了解自我不适应的表现和存在的差距,同时也看到自我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

(3)坚韧、顽强、果断的精神和较强的自制力、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以及对其他人和事物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

(4)较强的自我监控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实践证明,危机干预者应当在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上取得明显的进步。

(五)良好的康复能力

心理的康复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面对违法行为人的危机状态,干预者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同样也会经受创伤。创伤后的心理康复能力存在着水平差异。康复力良好的干预者能很快康复,并不留后遗症,对以后的心理及行为不产生明显的影响。不良干预者有康复能力,但需要较长时间。重度康复不良干预者,不能完全康复,在心理上、行为上和躯体上造成严重的症状。

(六)建设性心理防御机制

面对违法行为人强度大、性质严重的创伤危机,需要干预者具备良好的建设性心理防御机制。在干预过程中,由于干预者本身不良的心理防御机制,常出现干预者同感创伤的情形。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为美好的方面作补偿,能够把现实、人际关系和个人感情合理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应激越来越多时,有可能改变较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利他(altruism)。替代性、建设性地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包括建立良性的反向形成、慈善行为以及对他人提供报答性服务。利他与投射及发泄的区别在于,确实而不是设想地为别人提供好处。利他与反向形成的区别是,它让应用者至少部分地得到满足。

(2)幽默(humor)。明显地表达了观念和感情,但并不使自己感到不舒服,对别人也不会产生不愉快的影响。幽默直言不讳,幽默使人能够忍受而又集中注意到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幽默不排斥别人。

(3)压制(suppression)。虽然在意识中有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或潜意识中却作出予以推迟的决定。这种机制包括在寻找困难时的一线希望、把已经认识到的不舒服感尽量缩小、在困难面前挺起胸膛、想方设法予以推迟而并不回避。用建设性的压制心理防御机制的人会说:“我明天会考虑这件事情的。”第二天也确实记得考虑此事。

(4)预期(anticipation)。为未来的内心不舒服感受作切合实际的预期或计划。这种机制包括对将要出现的事物作有目的、仔细的计划,在情感上作出切合实际的预料,与此同时能够在意识中自觉运用心理治疗时学到的“自知力”。

(5)认同(identification)。认同是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认同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为个人带来不易得到的满足或增强个人的自信。如“狐假虎威”、“东施效颦”都是认同的例子。“认同”始于儿童至青少年期。儿童“认同”用来学习社会团体态度与习惯,青少年“认同”用来找寻自我、肯定自我。可见,“认同”是有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也是协助人格发展的重要方法。

(6)升华(sublimation)。升华是一种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必需品。它是指将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弗洛伊德最早使用升华这个概念,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能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包括通过有趣的游戏、运动和业余爱好来表达攻击性,以及在求爱时用减弱了的方式浪漫地表达自己的本能。在升华时,感情被承认、修改,并被定向于比较重要的人物或目标,所以会产生本能性的适应满足。

(七)充分认识自己的局限性

干预者能够认识到心理疾病本身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能够接受成功率低、病程迁延等客观事实,在从业过程中不过于理想化;“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治疗的本质,就是精神分析师作为一个容器,接受并加工危机中行为人无法忍受或接纳、并投射给分析师的心理内容,然后危机中行为人再将被分析师容器转化和加工过的内容内化的过程。在精神分析中,这种过程不断重复,使危机中行为人的内心世界发生改变。”在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干预者(心理治疗师或精神分析师)作为一个容器有时会不足以接受并加工行为人投射来的心理内容。充分认识自身的局限性,对行为人投射来的难以消化的心理体验加以确认——“是,你确实正经受着一些情绪,只是我们暂时还不足以消化。”干预者具有治疗意义的无知或者无能的表现,给行为人一个很好的关于接纳的示范。

创伤性事件

所谓创伤性事件(trauma event),又叫危机事件(critical incident),是指那些危及生命、出乎意料的、让当事人无能为力的一些重大的负面事件,这是一种境遇性的危机。在ICD-10和DSM-IV诊断标准中,对创伤性事件的认定略有不同。

ICD-10,标准A,F43.1:“当事人突然遭遇或持久地陷入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的事件或情境中,这类事件或情境几乎可使每个人都出现深深的痛苦。”

DSM-IV,标准A,309.81,308.3:“当事人亲身经历或目睹或面对某一事件或一些事件,包括死亡或死亡威胁或严重的损伤,或可能危及自身的或他人的生理完整性,且病人有强烈的害怕、无助感或恐怖反应。”DSM-IV则弱化了创伤性事件的客观性,强调了个体的感受。

我国的诊断标准CCMD-3基本参照ICD-10.

(八)娴熟的专业技术

危机干预者在干预过程中应当具备的技术和能力如下:

(1)倾听并准确地作出合适反应的能力;

(2)认知、情感和意志方面保持一致;

(3)能娴熟运用支持和稳定的技术;

(4)能保持冷静的放松技术;

(5)具备分析、综合和诊断评估的基本能力;

(6)基本诊断技术;

(7)探索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有心理学家提出危机干预者应当具备以下道德规范:

(1)坚守“求助者利益优先”的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干预者保护求助者的利益,在理智和情感上采取此原则。

(2)坚守保密原则。除非为求助者利益缘故或者事先得到求助者的书面许可,否则干预者不能泄露求助者的任何资料。

(3)满足求助者知情选择权。

(4)持守诚实品质。艾根(Egan,1990)认为,心理咨询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诚实的态度。“言行一致”是职业咨询师的重要品质。危机干预者要做到诚实,保持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一致,努力做到所感与所言、所行与所为的一致;能够真诚地袒露内心的想法,允许他人了解自己,言语与非言语表达不刻板拘束,不被理论或技能的原则和条条框框所束缚。

美国国立PTSD研究中心执业要求

美国国立PTSD研究中心(1998)指出,灾难心理卫生工作者应具备五种个性特征:富有冒险精神、善于社交、冷静、整体把握能力以及对治疗的敏感。

灾难心理卫生工作者应具备的四种技能:共情、诚恳、积极关注与倾听。

灾难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遴选标准:持有心理卫生临床工作的执照;有可能提供10~14天全天的服务;能提供以下能力或素质证明:能适应时间长、条件差又可能快速变化的艰苦工作环境;能与不同年龄、种族及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紧急心理卫生工作或培训经验;具有组织才能和政治敏感性;能针对灾难幸存者、工作人员及社区进行小组心理知识教育;曾作为灾难心理卫生志愿者接受美国红十字会的有关培训。

二、危机干预者自我能力评估

危机干预者在进行危机干预前应确保自己在情绪、认知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并且有充分的时间来投入工作。因为在介入危机的过程中,有许多情境难以预估与控制,且在危机干预者不熟悉的治疗环境之下。如果危机干预者处于负面状态下,会渲染双方的无助或愤怒情绪。因此,进行自我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危机干预者要客观地面对危机和处理危机,保证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干预者身心健康,应当回答如下问题:

(1)作为一名心理危机干预者的你准备好了吗?

(2)你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3)你能否承受目睹危机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

(4)你内心的伤痛或伤疤是否会被激活或揭开?

(5)在危机面前你是否会出现情绪不稳定或冲动而无法履行心理干预的工作和任务?

在此基础上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估:自己的价值观、自身的不足、当前的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自我慰藉的能力、身心健康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等等。

(一)自我慰藉能力评估

危机干预者进行自我能力评估时,首先要进行自我慰藉能力评估,具体如下:

(1)与有强烈痛苦并伴有尖叫、歇斯底里哭泣、愤怒等极端反应的行为人一起工作。

(2)与非传统环境下的行为人一起工作。

(3)在混乱的、不可预知的环境下工作。

(4)接受非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

(5)在没有监管性的环境下工作。

(6)为来自不同文化、民族、阶级、信仰的行为人提供帮助。

(7)在危险、状况不明的环境下工作。

(8)与并不接受心理健康支持的个体工作。

(9)与不同工作方式的专业群体合作等。

(二)自我身心健康因素评估

1.评估当前身心健康状况

危机干预者评估当前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在危机状态下可能影响干预工作的一些情况:诸如近期的手术或药物治疗;保持长时间精力充沛并忍受身体疲倦的能力;近期的情绪或心理问题;过去6~12月内人生的重大变化或丧失;早期丧失或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

2.评估常见的应激反应

当对行为人进行干预时,干预者可能也会体验到如下的一些常见的应激反应:

认知反应:对世界、他人、自己的认知发生改变;思维混乱;决策困难;记忆力减退、重复回忆;注意缺乏、注意力不集中。

情绪反应:易激惹、愤怒和挫折;抑郁或焦虑症状;以休克、恐惧、恐怖及无助等作为表现形式的替代性创伤;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自己;失望。

过度反应:对于与危机相关的声音、图像、气味等感觉过敏,反应过度;感到没有安全感,易焦虑;失眠,做噩梦,容易从噩梦中惊醒。

身体反应:易疲劳;体能下降;由于身心极度疲劳,睡眠困难,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如晕眩、头昏眼花、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易受惊吓;肌肉疼痛(包括头、颈、背痛);麻木等。

社会功能:社交活动减少。

3.评估过劳现象

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干预者应提早准确诊断可能出现心理崩溃感的过劳现象,过劳是一种由于情感上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身体、心理等方面都处于耗竭状态的体验。过劳常常表现为以下一系列的症状:

(1)躯体上的耗竭。身体出现疲劳反应:体能下降;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如头痛、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2)心理上无助无望。心理出现创伤反应和人际冲突,如:与他人沟通交流不畅;抑郁或焦虑症状,情感迟钝;失去对公平、善恶的信念,失去信任感;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心力交瘁、精疲力竭;感到不够安全;睡眠困难,做噩梦;混乱、注意缺乏、决策困难;易激动、缺乏自制力、愤怒、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社交活动减少;愤世嫉俗,如对周围人、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〇1易受惊吓。

(3)职业困扰。职业出现耗竭感: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绝望;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过于为受害者悲伤;挫败感。

Gilliland等也将典型的过劳危机中行为人的病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热情。危机工作者怀着过高的希望和不太现实的期望投入到新工作中,似乎有无穷的潜力。

第二阶段:停滞。当他们觉得自己个性、经济、职业的需要没得到满足时,停滞便出现了。

第三阶段:失望。他们已身陷困境,开始怀疑效率、价值观以及为克服困难付出努力的意义。因为过劳在群体中具有高度传染性,此时,直接面对是重要的。

第四阶段:淡漠。淡漠本身就是过劳,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危机阶段,此阶段个体处于一种失衡和不稳定的状态中。使这一阶段更为复杂化的是否认和不能对正在发生的情况作出客观的判断,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接受心理治疗。

4.评估极端应激反应

极端的应激反应包括:同情的压力:无能为力、困惑、孤独;同情疲劳:疲软、疏远、放弃;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地或不由自主地再次体验创伤;试图在专业领域或个人生活中超越控制;撤回和隔离;依靠物质预防情绪,变得过分投入工作,或睡眠的急剧改变(避免睡觉或不想起床);人际关系的严重困难,包括家庭暴力;伴随绝望的抑郁(有把个体置于高自杀风险的潜在可能);冒不必要的风险。

(三)社会支持因素评估

在危机情境下,评估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社会组织可以为危机干预者提供心理救助工作的应对能力:

1.家庭因素

(1)核心家庭是否做好了与你分离几天甚至几周的准备?

(2)核心家庭是否接受了你将在一个不可预知的危险环境下工作的事实?

(3)是否有家人或朋友承担你的家庭责任与义务?

(4)是否有一些未解决的家庭或人际关系问题会影响你的救助工作?

2.工作因素

(1)你的老板支持你的救助工作吗?

(2)工作环境允许你离开吗?

(3)你的工作职位是否允许你长时间离开?

(4)你的同事是否赞成你的缺席,并在你回来时表示欢迎?在你完成救助工作之后,是否会有一个良好的支持性环境欢迎你归来?

危机干预者通过自我评估,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好地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和个人成长,从而提高了干预工作效率。

危机干预者心理资格问卷

1.您能从容地看恐怖片和灾难片吗?

2.您杀过鸡/鱼吗?

3.您看过画面血腥的图片吗,感觉如何?

4.您有没有仔细看过关于灾情的图片资料,尤其是那些悲惨血腥的图片?

5.您自己是否有一些心理创伤(尤其是在亲人丧失等方面)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6.在您以往的助人经历中,如果不能有效帮到别人,您会很自责吗?

7.面对因失去亲人而泣不成声的人,您能保持平静和稳定吗?

8.您的家人对您的援助行为的看法和感受如何?

9.您的身体状况如何?可以应付三天不吃饭、一天不喝水吗?

10.如果有意外(比如余震或和组织失散),您能否自保?

11.您有没有地震防护和医疗急救的基本常识?

12.您看过十部以上灾难救助电影、纪录片或专业书籍吗?

13.您有哪些与灾难援助的相关经历?

14.您知道什么是替代性创伤吗?

15.您知道情绪急救的方法吗?

16.您有心理咨询主流技术的专业培训经历吗?

17.您有200小时以上的心理咨询经验吗?

18.您有做团体咨询领导者的经验吗?

19.您能根据现场情况,制订灾后心理援助团体干预方案吗?

20.您准备去帮助哪些人,怎么帮?

21.您认为在心理援助现场最坏的可能性是什么?遇到的最大困难会是什么?

22.如果您的想法和同行者不同,您会怎么做?

23.当您的救助者或您自己遇到困难时,您有哪些应急资源可以利用?

三、危机干预者自我保护

从事危机干预的工作者一般也同时是创伤性事件的参与者。危机干预的工作者在从业中不可过于理想化,要认识到疾病本身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要能接受成功率低、病程迁延这一可能事实;为了避免同感创伤和过劳现象,危机干预者要尽可能地做好自我保护。

保护自己的感觉通道免受或少受创伤的侵扰。可以不看的不要去看,可以不听的不要去听,等等;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建立必要的设置,有界限、有节制地工作,保证必要的休息。

同时,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应看到自己也是创伤性事件的参与者,自己也可能有行为人所具有的那些症状,需要进行自我身心调适。在工作中要注意维护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寻求情感支持。

同感创伤

治疗者受到危机中行为人创伤内容的影响,出现创伤反应,称为同感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它可能源于:创伤引发了干预者自身的问题(治疗者自己的移情);创伤强度如此之大、性质如此严重,以至于突破了干预者的防御机制;干预者没有足够的防御机制和足够的时间来恢复自我功能;干预者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

同感创伤与耗竭有一定程度的重合,耗竭通常指对危机工作环境的一种反应,所说的工作环境如此令人吃力,让人处于紧张应激状态,没有奖励。同感创伤可能会导致干预者的耗竭,反过来,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干预者耗竭也导致了同感创伤易感性。

危机干预者由于对危机中行为人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常常会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危机干预者必须注意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一)自我身心调适

1.避免个人创伤问题

每个危机干预者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个人创伤问题,因此干预过程中及干预过后应尽可能地去进行以下工作:

干预过程中:

(1)自我监督和评估干预工作的成果。

(2)尝试不做“负责人”或“专家”。

干预过后:

(1)认知方面:为价值观的改变(可能不被生活中的人所关注)做好准备;增加有精神或生命意义的体验;预期将要经历想法或梦的重现;反省自我。

(2)情绪方面:清除内心的担忧;清除烦恼;清除烦躁感觉。

(3)行为方面:注意放松、压力管理、增加休闲活动;练习接纳他人;寻找你喜欢或让你愉悦的活动;如果适应困难,寻求亲人的帮助;要做一个个人的恢复,预期一个休息调整期。

(4)身体方面:注意锻炼;注意健康和营养;照顾好自己,安排好休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避免不合理的自我照顾信念

危机干预者的自我照顾包括四项内容:管理个人资源;照顾家庭计划;识别对饮食、睡眠、疲劳等自我生理需要的感知,获得足够的营养,加强身体锻炼;应用有规律的放松、压力管理;寻求心灵慰藉及个人信仰;花时间与朋友及其他危机干预者一起释放压力;寻找困难解决策略,练习简单的放松技术,分享低落的情绪。

危机干预者应当避免消极的自我暗示,避免强化失败或无力的情绪,避免咖啡因、酒精、烟草和依赖性药物的使用,避免消极评价救助工作,避免常见的自我照顾误区,等等。

(二)维护社会支持系统

危机干预者要维护社会支持系统。具体地说,应该与家人和朋友、同事保持定期联系;与同事团队一起工作,同事之间相互支持,适时地将自己的情绪、感觉和干预经验与同事讨论和分享;与同伴相互之间进行咨询和督导;灵活、耐心、宽容,接受不能改变每件事情的事实;寻求和提供社会支持。

特别注意重启已经中断的人际关系:计划一个个人恢复调整假期。

相关社会组织给予危机干预者一定照顾,包括鼓励危机干预者休假;沟通信息;鼓励危机干预者需要时寻求咨询,提供信息帮助;提供压力管理辅导;开展危机干预者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活动等。

社会支持系统

所谓个人的“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系统”,也称为“社会关系网”,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心理学专业词汇,即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后者是指稳定的婚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的社会交际等的大小和可获得程度,这类支持独立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认同、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有学者将其分别命名为社会支持的可利用度和自我感觉的社会关系的适合程度,在进行心理学的科学评定时用以评定其社会支持大小。研究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不良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

(三)应对心理困扰

为积极应对心理困扰,除巩固和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外,危机干预者应确保获得休息、饮食、自我表达。具体地说,应该找到适合自己放松和娱乐的方法,并充分安排好;不管是否有胃口,应该保证定时定量的饮食;避免不必要的身心伤害;注意充分安排好休息;找到表达自己的方法:考虑如何更好地讲出遇到的情况、所做的工作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允许自己有一些负性情绪,并将负性情绪合理地表达和宣泄出来;与同伴相互勉励、支持,相互肯定,避免相互指责。

单元二 违法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心理危机干预的方式与技术主要有沟通技术、支持技术、放松技术、解决问题技术。

一、沟通技术

危机干预首先运用沟通技术与危机行为人建立良好关系,如果不能与危机行为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干预技术较难执行和贯彻,也不会达到干预的最佳效果。因此,建立和保持干预者与危机中违法行为双方的良好沟通和相互信任,有利于行为人恢复自信和减少对生活的绝望感,保持心理稳定和有条不紊的生活,以改善人际关系。

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来说,危机干预者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消除影响双方诚恳沟通的内部干扰,提高表达能力;避免双重和矛盾的信息交流,如干预者口头上对危机中违法行为人表示关切,但在态度和举止上却并不给予专心的注意或体贴;意识到干预工作的有限,避免给予行为人过多的保证;避免使用专业性或技术性等难懂的语言,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谈;具备必要的自信心,利用可能的机会改善行为人的内省和自我感知。

二、支持技术

支持技术又称稳定情绪技术,是为了尽可能地解决行为人当前面临的情绪危机,稳定行为人的情绪,给予危机中行为人一定的心理支持,而不是支持其错误的认知。支持方法可以是使用诱导让行为人表达内心积郁的发泄,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共情、解释、保证等。干预者应充分认识支持技术的重要性,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倾听与理解。以理解的心态接触危机中的违法行为人,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对其作出适度反应,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不要将干预者的想法强加给危机中的行为人。

(2)增强安全感。减少危机中违法行为人对当前和今后的不确定感,稳定其情绪。

(3)适度的情绪宣泄。运用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鼓励危机中违法行为人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释放心中的抑郁、焦虑、仇恨等负性情绪,恢复心理平静。宣泄法的实施既可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实施,也可通过警察控制的心理宣泄室实施。

(4)释疑解惑。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违法行为人理解目前的处境,理解他人的情感,建立自信;对有自杀倾向的违法行为人,干预的重点在于使其放弃自杀念头,而不是对自杀的原因作反复的分析和解释。

(5)实际协助。给危机中的违法行为人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危机中违法行为人调整和接受因重大事件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协助危机中的违法行为人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

(6)重建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危机中的违法行为人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或者拘禁场所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

(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大事件后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知识,帮助危机中的违法行为人积极应对,恢复正常生活。

(8)帮助联系其他服务部门。帮助危机中行为人联系可能得到的服务。

三、放松技术

放松技术是通过一定程序使危机中违法行为人在精神上和躯体上得到放松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其核心理论是认为放松所导致的心理改变状态的维持对应激所引起的心理改变是一种对抗力量。

(一)深呼吸放松法

用鼻子呼吸,腹部吸气。双肩自然下垂,慢慢闭上双眼,然后慢慢地、深深地吸气,吸到足够多时,憋气两秒钟,再把吸进去的气缓缓地呼出。自己要配合呼吸的节奏给予一些暗示和指导语:“吸——呼——吸——呼——”呼气的时候尽量暗示自己现在很放松、很舒服,注意感觉自己的呼气、吸气,体会“深深地吸进来,慢慢地呼出去”的感觉。重复做这样的呼吸20遍,每天两次。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却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遇到紧张的场合,或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不知所措之时,不妨先做一次深呼吸放松。

(二)调节呼吸法

掌握呼吸调节的技巧,通过将注意力全部都转移集中到呼吸上来,对于行为人在体验强烈情感时重新获得控制十分有帮助。运用这一技巧时,要求行为人将注意力全部放到呼吸上,将其他的一切都抛到一边。

在创伤暴露时,治疗师可以直接让行为人进行有意识的呼吸。

“好的,深吸一口气!再来一次!”

“有意识地将感到的气引到疼痛的地方!您感觉到空气溶解了内在的顽石。当旧的东西流走时,您也许一开始会感到有疼痛,但疼痛也属于生命。”“每一次屏住呼吸时都会去掉一些疼痛——那些旧时的伤痛。只是一小点。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都没有了。”

“再来一次,屏住气!对!很好!”

很多行为人会感到这样做后原来不适的感觉会有所减轻。

(三)想象放松法

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想象技术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而且通常结合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暗示、联想等。想象最让自己感到舒适、惬意、放松的情境,做好姿势准备和活动准备,然后由指导者给予言语指导,进而由行为人自行想象。指导者需要事先了解来访者在什么情境下感到最舒适、惬意、轻松。

例如,常见的情境是在大海边,这样可以给出如下指导语:

我静静地俯在海滩(湖边的草滩)上,周围没有其他人,清风轻轻地吹着,我渐渐聆听风吹过草地和我的耳旁,我感受到阳光温暖的照射触到了海滩上的沙子(湖边柔软的草儿),我全身感到无比的舒适,微风带来一丝丝海腥味(清新的味道),海涛在有节奏地唱着自己的歌(湖面上的水静悄悄地涌过来,时不时有鱼儿戏水溅出的水花声),我静静地,静静地聆听着这永恒的波涛声(这令人神往的梦里水乡)……

我坐上了小船,在平静的水面上慢慢荡漾,小船轻轻地摇呀,它有节奏地向我梦想最美丽的地方摇去,我的呼吸渐渐慢而深,和着小船的节奏,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我尽情地享受着。

天上的白云倒映在镜子一样的水面上,不知哪里是水面,哪里是天空。几只飞来的海鸥(白色的)贴近水面掠过,翅膀几乎触到水面,一会儿它们又飞向蓝天,尽情地展示它们的飞行技巧,非常轻巧,潇洒自如,正如我一度有过的进入最佳状态时的表现,一切变得那么投入,比赛在我的控制之中,我发挥得很好……

指导者在给出上述指导语时,语气要柔和,语调适中,节奏要逐渐变慢,配合对方的呼吸。指导者也要具有想象力,使语言指导具有形象性。

(四)释放疼痛法

释放疼痛法即通过屏住呼吸、发抖、呻吟以及其他的形式来“表达”痛苦,使疼痛向外界转移,这包含着放弃与释放。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鼓励行为人感到疼痛从身体各处开始泛滥,允许叫喊、呻吟、哭泣、抱怨和发抖,在极端的情形下还会出现抽搐、以手击物、用身体撞墙等动作。

(五)肌肉放松法

肌肉放松法是一种透过肌肉拉紧及放松,使身体感受及时得到放松的状态,从而舒缓紧张的情绪。目前较常见的肌肉放松是雅格布逊间接放松训练法。

美国芝加哥心理学家雅格布逊(L。Jacobson)创造了间接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是:

1.准备

放松训练应选择一处环境安静、光线柔和、气温适宜的处所,周围不应有干扰刺激。可以低声播放轻松、缓慢、柔和的音乐,音乐节拍以每分钟约60拍为宜。在训练前可少量进食,但应排空大、小便,宽松衣带、鞋带并解开颈部的衣扣,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头向后靠,双手放在椅子扶手上或自然下垂置于腿上,两腿随意叉开,之间约相距半尺,整个身体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

2.实施

雅格布逊渐进放松训练法是从某一部分肌肉训练开始,完成之后,再训练另一部分肌肉放松,如此反复直到全身放松。经典的雅格布逊放松训练,通常要进行50次以上的训练才能完成。后人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改进,训练时间大大缩短,并将训练步骤写成指导语,录成磁带。指导语的速度与实际训练中的速度应完全一致,磁带配有恬静优雅的背景音乐。指导语声音温柔而又坚定,使危机中的违法行为人自然乐意去聆听并按指令行事。下面是指导语:

现在我们开始肌肉放松训练,因为全身肌肉放松能消除您的紧张和焦虑。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紧张、什么是放松。现在注意听我的口令。请握紧右手,要用力握。(停2秒)请注意手掌、前臂与上臂有什么感觉。(停3秒)请注意,不同部位的感觉是有区别的。手掌有触觉和压觉,胳膊是肌肉紧张的感觉,请特别注意这种肌肉紧张的感觉。(停1秒)好,请松开拳头,彻底松开,这就是放松。再来一次,看看紧张和放松有什么区别。(停10秒)

现在练习头部的肌肉,请把眉毛往上抬,再把眉头皱起来。对!保持这个样子,记住,这就叫做愁眉苦脸,这是烦恼的表情。好,放松,眉头放松,眼睛轻闭,好了,烦恼没有了,呼吸也均匀了。

注意呼吸时的感觉。(停2秒)吸满一口气,(停2秒)再慢慢呼出来,要慢、要均匀,注意放松的感觉,好像把沉重的包袱放下来了一样。(停2秒)

好,现在咬紧你的牙,体验一下紧张的感觉。(停2秒)放松,再放松,完全放松后下巴是会下垂的。(停3秒)请将舌头用劲抵住上颌,体验舌头紧张的感觉。(停2秒)好,将舌头放松,放松,放松后的舌头便有膨大了的感觉,细细体味一下。(停3秒)

现在训练颈部肌肉,不要靠在椅背上,笔直坐着,对啦,请注意背部和颈部的紧张感觉。(停2秒)现在放松背部肌肉,随意靠在椅背上。对!再放松颈部肌肉,让头部随重量下垂,前倾或后仰都可以。对,就这个样子,这就叫放松。(停3秒)

现在练习抬肩,左边的,还有右边的,对,体验肌肉紧张的感觉。(停2秒)现在放松,完全放松,让双臂自然下垂。(停3秒)现在收腹,使劲收,好像有人向你的肚子击来一拳。(停2秒)现在放松,好像内脏在往下坠。(停3秒)

请把脚跟靠向椅子,对,努力下压,好,同时抬高脚趾。你会觉得小腿和大腿绷得很紧。(停2秒)好,现在放松,完全放松。好,现在休息一会儿。(停1分钟)现在继续练习,你刚才做得很好,跟着我的口令再练习一次。

现在握紧双拳,对了,再紧皱眉头,对,咬牙,抵舌,耸肩,挺胸,昂头,直背,收腹,坚持住!再双腿下压,脚趾上翘。好!这就是紧张,全身紧张。(停5秒)现在逐步放松,松拳,舒展眉头,放松牙关、舌头,双肩下垂,对啦,靠背,垂首,松腹,再放松双腿。很好,深深吸一口气,(停2秒)慢慢呼出。随着空气的呼出,你已彻底地放松。(停2秒)再来一次深吸慢呼……现在,你正在享受肌肉完全放松的状态,这是你以前不曾体验过的……

危机中的违法行为人可以听着录音自己在家练习,每天一至两次。掌握要领后可渐渐脱离录音带,独立练习,每次10~15分钟。

(六)本逊简易放松法

在规律训练的前提下,本逊(Benson,1977)提出几乎在所有的放松技术中都存在的四个基本成分:

(1)精神专一:要求自己集中注意于身体感觉、思想或想象。默默地或出声地重复一个音、词、句子或想象,以促进逻辑的继发性、过程性思维转变为较少现实依据的原发性、过程性思维。

(2)被动态度:当思维或想象发生分神时,教导自己不理睬无关的刺激而重新集中注意力,达到精神专一。

(3)减少肌肉能力:处于一种安适的姿势,减少肌肉紧张。

(4)安静的环境:闭目以减少分心,宁静的环境可减少外来感觉的传入。

本逊还提出,在他们实验室里应用以下方法以引起放松反应,方法简单而易学:安静舒适的姿势;闭目养神;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从脚开始逐渐进行到面部,完全放松;用鼻呼吸,能意识到自己的呼吸。当呼气时默诵“一……”,吸气时默诵“二……”;持续几分钟,可以睁开眼睛核对时间,但不能用报警器。结束时首先闭眼后睁开眼睛,安静地坐几分钟;不要担心是否能成功地达到深度的松弛,维持被动姿势。让松弛按自己的步调出现。当分神的思想出现时不要理睬它,并继续背诵“一……”。随后松弛反应将不费力地来到。

每天进行这种训练1~2次,不要在饭后两小时内进行,因消化过程可能干扰预期引起的变化。

注意:分离反应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放松技术。

四、解决问题技术

解决问题技术又称干预技术。解决问题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了解重大事件后的心理反应。了解重大事件给人带来的应激反应表现和重大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也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引导行为人说出在重大事件中的感受或体验,帮助行为人明白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

(2)寻求社会支持系统。让行为人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明确自己从哪些方面能够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尽可能具体画出能为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系统图,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息、物质方面等。强调让行为人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如有人关心,可以增强行为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3)应对方式。帮助行为人思考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强化个人的应对能力;思考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行为人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行为人的控制感和适应能力。

Goldfried(1975)提出,帮助面临逆境的行为人学会解决问题是解除危机的一个较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帮助他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和行动,通常能取得较好效果:明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罗列并澄清各种可能方法的利弊及可行性;选择最可取的方法,并立即作出决定;考虑并计划具体的完成步骤或方案;付诸实践并验证结果;小结和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

此外,危机治疗技术包括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表达支持治疗、行为人中心疗法、家庭治疗等,对重大事件激发的诸如轻度意识模糊、木僵状态、大喊大叫等精神障碍,以及过于焦虑、抑郁等,则需进行药物治疗。

单元三 危机干预评估技术

危机干预评估是危机干预者不可或缺的、贯穿于危机全过程的一项技术。通过评估可以安全、迅速地确定危机事件的严重程度;确定危机中行为人的情绪状态以及对目前危机的应对状况;确定危机中行为人的危险性程度;确定需要紧急处理的问题,确保危机中行为人的生理和心理安全需要。同时确定干预者使用干预技术效果。比较简洁的评估可以使用危机干预的分类评估量表(THF)确定危机中行为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程度。

一、对危机干预对象的评估

违法心理危机的干预对象主要是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行为人。一般表现为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等方面有较大改变,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正常的生活模式。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违法行为人,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情绪低落、抑郁,不与家人或朋友交往者;过去有过自杀企图或行为者,经常有自杀意念者;存在诸如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大事件者;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人格有明显缺陷者;长期有睡眠障碍者;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感到自己无能、失望者;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他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二、行为人目前的情绪状态的评估

要了解行为人情绪危机是一次性的还是复发性的状态,以及其情绪承受或应对能力。对于一次性的急性或境遇性危机,通过直接的干预,行为人能较快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通常能够应用正常的应对机制和利用有效资源独立地处理问题。对于那些复发性慢性危机的行为人,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重新确立应对策略,并建立新的应对策略,以摆脱目前的危机。评估情绪状态还要了解被害者情绪承受和应对能力,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具有严重无助感和绝望感的行为人,需要给予特别的注意,并采取相应干预策略和特殊干预。行为人应对资源及自杀危险性的评估也是危机干预中的重要评估内容。

三、对违法行为人的功能水平与精神状态的评估

干预者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对行为人的功能水平进行评估。认知评估包括对危机认识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范围、解释的合理性,是否夸大,以及持续存在的时间、改变的可能及动机;情感评估包括情绪表现的形式和强度、情绪状态与环境是否协调一致、情绪表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情绪与危机解决的关系,如否认、逃避;意志行为评估则包括社会接触面和频度、能动性水平、自我控制力、危险行为、确定对自我和他人伤害的危险性。

评估行为人的精神状态主要考虑:

(1)平衡状态与失衡状态:精神或情绪的稳定平衡状态,有机体的平衡状态或者平衡的情绪缺乏或破坏,有机体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

(2)能动状态与无能动状态:能动生理健康的状态,即一个人对不同心境、感受、情绪、需要、条件和影响,能自动作出反应;对物理和社会世界的适应能力良好的能动状态。或者一种生理状态,即一个人对不同心境、感受、情绪、需要、条件和影响,不能立即适应物理和社会世界的无能动状态。

四、危机中行为人危险性的评估

无论何时,违法行为人如果具备了下述危险情形的4~5项,危机干预者就有理由认为该违法行为人正处在自杀的高危时期:行为人有自杀家族史;行为人曾有自杀未遂史;行为人已经形成一个特别的自杀计划;行为人的家庭因损失、个人虐待、暴力或遭受性虐待失去稳定;行为人陷入特别的创伤损失而难以自拔;行为人是精神病危机中行为人;行为人有药物和酒精滥用史;行为人最近有躯体和心理创伤;行为人有失败的医疗史;行为人独居并与他人失去联系;〇1行为人有抑郁症,或处于抑郁症的恢复期,或最近因抑郁症住院;〇12行为人有特别的行为或情绪特征改变,如冷漠、退缩、隔离、易激惹、恐慌、焦虑或社交、睡眠、饮食、学习、工作习惯的改变;〇13行为人有严重的绝望或无助感;〇14行为人陷于以往经历过的躯体、心理或性虐待的情绪中且不能自拔;〇15行为人显示出一种或多种深刻的情感特征,如愤怒、攻击性、孤独、内疚、敌意、悲伤或失望。

危险性评估包括对拘禁中违法行为人脱逃、自伤和伤人可能性的评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危险性评估的比较分析,判断是否为重大危险违法行为:

(1)从违法行为人的历史(包括成长史和违法史)方面:成长过程、社会经历、社会关系、教育经历;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关系、父母有无离异、家庭成员及主要亲属是否关心违法行为人;有违法史或前科的,违法过程、违法原因、违法性质是否恶劣、违法手段是否凶残等。

(2)从现实改造表现(包括强制措施感受度、改造信心、影响改造的心理因素)方面:违法行为人对强制措施痛苦的评价等级,对强制措施效用的评价等级,是否服法、有无申诉等;不安心改造、改造消极、长期完不成劳动任务的;好逸恶劳、多次不参加劳动的;与其他违法行为人关系紧张的;是否有影响改造的如下因素:家庭突然发生变故的,如突然发生直系亲属死亡、妻子离异、小孩生活无着落等;与家人、亲属关系紧张的。

(3)从心理、性格、品质等方面:有明显心理变态倾向的;有精神病或精神、心理障碍的;心胸狭窄、报复心强烈、易走极端的;精神压力大的;性格孤僻、内向、自卑感强烈的;反社会人格;心理测试分值高,个性特征特别突出的;心理测试说谎指数高,故意掩饰真实心理的;情绪易变、烦躁不安的;采用人格因素测试量表分析内外向、情绪稳定性、同众性、冲动性、攻击性、报复性、信任感、同情心、自信心、焦虑感、聪慧性、心理变态、犯罪思维模式等内容,确定违法行为人是否具有“危险人格”。

具备以上情况两条以上的可列为重点管理的违法行为人,同时具备三方面情况的可列为危险分子,每个方面都有两个以上情况相符的可列为重大危险违法行为人。

五、对行为人的应对方式、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的评估

在整个帮助过程中,危机干预者应积极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的意义进行评价。

在评估可采用的替代解决方法时,必须首先充分考虑什么样的行动和选择有助于行为人,行为人的观点、能动性是什么,会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行为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何。

行为人对创伤性事件含义的评价,创伤对行为人生活造成的影响,在恢复过程中行为人可能面临的问题。

了解行为人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是如何控制的。

危机干预者个人的建议则作为附加部分考虑。

六、应用危机干预技术的评估

危机干预中评估危机干预者应用干预、支持等技术的适当性。如是否考虑危机中行为人的个性差异;是否考虑干预者和行为人的安全;是否明确了问题;是否给危机中的行为人提供了帮助;是否考虑可替代的应对策略;是否制定了行动步骤;是否发挥了应对优势;是否关注了迫切的需求;是否建立和使用了工作关系网;是否得到了承诺与保证,等等。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2002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在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这部法律的通过,是我国农业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以法律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概论

    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概论

    本书概述了依法治国的历史考察、基本内涵、重要性及与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法治”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和法制体系的制度保障。论证了依法治国与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制度保障。论证了依法治国与民主政治建设、法律监督、以德治国和当代人权等。
  •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案例精讲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案例精讲

    本书从7个方面介绍了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的26个案例。农民离开本土外出务工,有的走出了家乡,更多的是就近务工。所以,本书既包括农民在城里务工的案例,也包括农民就近务工的案例。农民工遇到的法律问题很多是确认劳动关系的问题,了解这些案例有利于吸取教训,少走弯路。农民工被解除劳动关系后,容易失去应有的保障条件,针对这一情况,本书还收集了一批在被解除劳动关系时如何保护合法权益的案例。在重点介绍农民工工伤与一般伤残的案例同时,也注意收集短暂受雇务工保护合法权益的案例。农民在转包工程劳务活动中务工,往往要面对多个老板和包工头,因此,其中也介绍了在转包工程劳务务工中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案例。
  • 思想中国:法的精神

    思想中国:法的精神

    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国家图书馆华睿讲堂精华!这是一个高级研讨会,不同于辩论会,既不是简单的争论,也不是简单的批评和质询。而是深入的研讨。在这个共同探讨之中,通过一个长时间的积累,使我们的社会科学能够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稍微起到一点儿作用。这也是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学术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大学能够让这些终生处于思想悬置状态的老怪物处在年轻学生中间,一起交流和共鸣,创造一些人类的新知识;而这些知识还需要通过更大的渠道、更多的媒介向社会传播。
热门推荐
  • 魔兽使徒

    魔兽使徒

    龙使者一族的秘术是呼龙笛的曲谱,魔种?什么,把手机的魔种任务交给我了?好吧,那就让你们瞧瞧……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二师兄的杏福人生

    二师兄的杏福人生

    这年头流行穿越,这不,二师兄也赶了回时髦,西游根本就是瞎写的嘛,谁说哥调戏嫦娥了?!谁说的?!谁说的?!我保证不打死他!!二师兄很愤怒,嫦娥也很愤怒,玉帝更加愤怒,王母,好吧,王母必须也愤怒!这是一个关于二师兄奋发图强的励志故事,核心内容只有一个“爽”。。。
  • 梦魇与离殇

    梦魇与离殇

    灵魂的残缺,宿命的追逐!孤儿?军人?杀手?学生?魁首?门主?谜一般的男Ren,无尽的黑暗深渊中竭力保持着内心一丝曙光......梦魇,离殇,迷茫,挣扎,恐惧,沉沦,悲伤,绝望,傍徨,既世间黑暗邪恶诸于我身又何妨?无愧!无惧!无悔!何为命运?我命即便不由我,也休想让我之心屈服。—叶冷。病态的思想,邪奕的性格,万般是非全凭本心!战梦魇,断离殇!斩彷徨!邪临天下,我心飞扬!诉衷肠,何故皆遍体鳞伤?惜时光,何故皆郁郁悲凉?生命赋予的种种!何故寒风萧瑟只留凄凉?何故世间处处彷徨?
  • 又一春

    又一春

    当可怜的小寡妇遇到混世魔王般的神棍,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凌巧春本以为她这一辈子,估计只能用可怜来形容。爹不疼,娘不爱,从小被卖做当童养媳,勤勤恳恳干活,却不想圆房前夕丈夫病逝,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寡妇。上面有凶狠的婆婆,后面又心怀叵测的小叔子,为了不被糟蹋,鼓起生平最大的勇气踏入公堂,终于获得自由。满以为这就是苦尽甘来的幸福结局,却没想到这其实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春光正好,春意融融,看着因不同方式搀和到她生命里的男人们,究竟哪个才能带她步入真正的春天呢?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错误的开头,未必不能有正确的结果。
  • 妙手军师

    妙手军师

    穿越第九世,花千语成了老油条,看诊不开药,杀人不用刀,讹钱不心软,好色不脸红……——扯淡!慕容鲜肉嫌不够,还要霸占烨帅哥!吃干抹净不算玩,临走还放一把火……——扯淡!!上阵杀敌腿软,骑马冲锋气喘,见到敌将嗮糠,高举黑旗投降……——扯淡!!!
  • 帝仙传

    帝仙传

    当洪荒年代成为过去,当万族大战已成历史,天尊人皇渐渐陨退,界王帝仙取而代之成为苍穹诸界的主宰,在看似平静的修真盛世中,暗流悄然窜动。寇帝,一个先天被诅咒的少年,拿着父亲的一纸推荐书,来到了专门培养‘怪物’的‘怪物学院’,开始了他的新生。有人以为找到了真相。有人以为走上了巅峰。有人以为自己先知先觉。但别忘了,你发奋修炼的初衷是什么。
  • 阴阳二术

    阴阳二术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无意间捡到二本书,又认鬼做师父。就这样踏上了一条灵异的路…
  •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岿然天下

    岿然天下

    不坠青云之志,当为男儿。披荆斩棘,换了人间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