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1200000008

第8章 李嘉诚 真财富存在于内心

世界华人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是谁?

相信许多人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李嘉诚!

李嘉诚,这个名字在今天的香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财富的代名词。好像“世界华人首富”这个头衔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除他之外,我们的心中再无其他合适的人选。

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学徒、工人做起,凭借自己的才识和努力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富豪,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功成名就之后的李嘉诚,广种善缘,赈灾、助残、兴学、济困,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极少数没有负面新闻的富豪之一;而他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会晤,更为其人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富可敌国的李嘉诚尽管对公益事业慷慨大度,一掷亿金……本人却过着布衣蔬食的俭朴生活……所有这些对于我们普通人,都有着谜一般的吸引力。

2012年5月,李嘉诚分家产的消息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遗产分配的问题上,李嘉诚根据子女的性格特点,选择了老大守成、老二创业的传统模式,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他超常的才智。

李嘉诚自成名之日起,就是万众瞩目的对象。然而,李嘉诚究竟和禅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苦难生活是人生最好的锻炼

人出生之后为什么会受苦?

佛教里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阴炽盛。

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降生的。胎体从没有光明、没有空气的母体中“挤”出,稚嫩的皮肤、肌肉和骨骼要被“压缩”之后,方能见到天日,母亲分娩时十分痛苦,胎儿也是如此。每个人降生之后,都要被成人粗糙的手掌捧着或者拍打,婴儿的啼哭实在是由肉体的疼痛而引发的。这便是人生的第一苦:生之苦。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要一步步变老、一步步走向死亡,“老”便是人生的第二苦。“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即便是曾经万人莫敌的英雄人物,即便是曾经叱咤风云的王侯将相,终究抵不过残酷的现实,变得老态龙钟、耳聋眼花,昔日的荣耀与今日的落魄,早年的意气风发与今日的日薄西山,如此大的前后反差就如同一朝从天堂坠入地狱,其内心之“苦”可想而知。

人自从呱呱坠地便开始与病痛做斗争,小到感冒伤风,大到心血管疾病,不仅有身体上的痛楚,更有精神上的折磨。并且,伴随着社会竞争而导致的神经衰弱、狂躁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亦非药石所能医治。人生第三苦,病痛之苦,每个人都无法逃脱。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下来就开始走向死亡”,这虽然是一种极为悲观的态度,却也道出了一个不变的事实——我们越是成长,便越靠近死亡。陆游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死后的世界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样子,但是让人感到“悲”的是自己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完,还有许多理想没有实现,就这样离去,心有不甘。陆游没有看到国家的统一,因而感到悲伤;我们普通人可能是没有看到子孙后代长大成人,因而挂念;抑或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没能完成自己毕生的志愿,留下无穷无尽的遗憾。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没有人清楚,但是人人都相信,死后将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的孤独,而这正是人们所惧怕、所要逃避的。

你非常讨厌一个人,可是他却偏偏在你眼前晃来晃去;你恨不能他早点死,可是他却活得“很健康,很活泼”。我们常常会想,老天是不是故意和我作对?我不喜欢的人,一个个幸福得要死;我喜欢的人,一个个生活悲催得要命。我很爱自己的家人,却被迫与他们分离,一个人外出漂泊;我很喜欢自己的同学,却无奈毕业的脚步太快,最终天南海北、天各一方。“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我们喜爱的、与我们亲近的人,总是在不断地离我们而去;我们不喜欢的、甚至是厌恶憎恨的,却总是冤家路窄。这就是佛教中的“爱别离”与“怨憎会”之苦。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便有欲望,饿了啼哭是因为生存的欲望;我们长大了读书、学习,是为了满足求知的欲望;我们热衷于做官,是因为对权力有欲望;我们喜欢听音乐,是因为对美妙的声音有欲望;我们不停地奋斗、努力赚钱,是因为对名利有欲望。欲望让我们进步,也让我们痛苦。如果我想要喝奶,父母亲人却不在身边,我便会饥肠辘辘;如果我想取得好名次,却最终排名垫底,我便会垂头丧气;如果我想取得高位、名声,却最终身败名裂,我便会懊恼不已;如果我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最终在现实面前妥协,我便会捶胸顿足。所求不可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人生的一大痛苦。即便可得,人又会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最终盯着的始终是那些“不可得”的“美好”。

人生的前七种痛苦很好理解,每个人都“享受”过生命所带来的这些痛苦。那么第八苦呢?“五阴炽盛”,什么是五阴?在佛学中,五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它既包括人的肉体,更包含了人的感受、体验、心理、精神,五蕴集聚,人才有了身,有了精神,有了想法。“炽盛”便是“火势旺得厉害”。“五阴炽盛”的含义,便是说色、受、想、行、识共同构成了人的肉体和灵魂,可是人又被这五个方面所迷惑,就像是干柴一样想要燃烧自己,进而导致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人生的痛苦。人生八苦之中,“五阴炽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总之,在佛教看来,“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然要承受苦难。人人都清楚,承受苦难并非人生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受苦来的。受苦只是一个过程,或者说只是一种手段。可是,通过受苦,我们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或者目的呢?

1928年,中华大地上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当时既有国民政府又有各地军阀,中国的政治形势并不明朗。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嘉诚在广东省潮州市城内北门街面线巷一户书香世家出生了。生逢乱世,李嘉诚注定要比他人承受更多的苦难。

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曾经是清朝每12年选拔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因此李氏家族中人士人风气甚浓,知书达理,在当地地位极高。年幼时的李嘉诚便喜欢上了读书,在这样一个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环境中长大,他自幼便与中国传统读书人一样,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衣锦还乡,以此来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1939年6月,日本的侵华战争全面展开,广东也成为当时的抗日战场。日军的轰炸机不停地对潮州地区狂轰滥炸,潮州城数十年的和平局面被打破,城内一片废墟。对时局感到忧虑的李嘉诚父亲,决定举家迁往香港。于是,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穿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终于辗转来到了香港。

由于过度劳累,父亲不幸染上肺病。更雪上加霜的是,装有他们行李的轮船中途失事,他们全部的财产都沉入海底。那一段时期,可以说是李嘉诚生活最困难的日子。身为长子的李嘉诚负责在家中照顾父亲,而母亲则要想办法挣钱养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全家人的生活可想而知,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捡来的菜叶便是他们每天的主餐。

虽然家中的钱绝大多数都用来给父亲看病,可是落后的医疗技术还是没能挽回父亲的生命。1943年,父亲撒手人寰,留下一个残破不堪的家和三句话:“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时莫灰心,得意时莫忘形”。这一年,李嘉诚刚刚14岁。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被迫辍学,开始四处打工补贴家用。由于小时候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这成为李嘉诚人生的一大遗憾。后来,他功成名就,开始在各地投资、捐款、兴办学校,目的就是想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为家庭贫困的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

李嘉诚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起了学徒工,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泡茶、扫地。虽然在常人看来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但是李嘉诚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这对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磨炼。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一家有名气的大公司里,这样一个地位卑微的职员是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李嘉诚因此也饱受白眼。不过他在这里并非一无所获,名利场的尔虞我诈、阿谀奉承给李嘉诚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渐渐悟得了一些社会交际的道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其实,人类的所有经营活动,都是在与人打交道。甚至可以说,人活着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与人打交道。经商即做人,商道即做人之道。一个人要想获得商业上的成功,首先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察言观色”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交际的方法,现在许多人都研究心理学,甚至提出在几点比较适合商业谈判、几点比较适合感情告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察言观色和利用这些技巧并无太大的差别。

虽然职位卑微,李嘉诚并未看轻自己。在钟表公司工作的3年时间里,他每天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虽然15个小时的工作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可他还是顽强地挺了过来。李嘉诚后来回忆起这段岁月时说:“我披星戴月地上班,万家灯火时归家。当时觉得,能睡三天三夜是莫大的福分。”自己初入职场的这段经历,让李嘉诚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渐渐长成一个懂得了人情世故的少年,也为他在日后的商业活动中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埋下了伏笔。

许多人都知道,李嘉诚的舅父庄静庵是香港钟表业巨擘中南公司的所有人,在舅父的公司上班,随着自己资历的增加慢慢升级,这是一条较为稳妥的路。李嘉诚也深知,“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大树也可能是妨碍种子成长的因素,大树根深蒂固,吸取养分的能力自然要比种子强,因而要想在舅父的公司里做出一番事业可以说非常难。天生偏爱冒险的李嘉诚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到社会上去闯荡,拓宽视野,增长见识。17岁时,他辞去钟表公司的工作,进入一家五金制造厂当起了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口中“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推销,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正如前面所说,人类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与人打交道的活动,而推销恰恰是这种活动的极致。两个初次见面的人,你怎么样才能在对方对你有所戒备的情况下,快速了解他的个人情况和需求,最终促成这次交易,这其中有着极其高深的学问。正如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所说:“推销极富创造性,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它是综合了市场学、心理学、口才学、表演学等知识的一种艺术工作。所以,使用双手的是劳工;使用双手与头脑的是舵手;使用双手、头脑与心灵的是艺术家;只有使用双手、头脑、心灵再加上双腿的才是推销员。”世界上有许多杰出的成功人士都做过推销工作,这并非偶然。

初入推销这一行当,李嘉诚也十分紧张。每次出门前,他都要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反复练习,甚至走在路上也念念有词,然后见到客户再“照本宣科”地“读”出来。有时由于过度紧张,许多想好的词到了关键时刻却一个也想不起来,在推销中碰壁的事情时有发生。“我17岁就开始做批发的推销员,更加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人家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李嘉诚本着“笨鸟先飞”的想法,总是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点,多观察一点点。

当时,五金厂生产的是日用品,推销者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卖日用杂货的店铺,希望通过网点的代销来提高自己的推销量。李嘉诚则一直坚持向用户直销,在他看来,推销商品只是其中一个目的,真正要推销的是自己。他不仅瞄准了酒楼旅店这些日用品消耗量大的地方,也不放过那些中下层居民区的散户。他特别喜欢向老太太推销这些日用品,因为他清楚,虽然老太太们的要求很多,但只要卖动了一只,就等于卖出了一批。因为老太太们闲居在家,总是喜欢四处串门聊天,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李嘉诚的“义务推销员”。

正是凭借这种从小练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李嘉诚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推销业绩,成了五金厂的中流砥柱。不过一年之后,他便辞职离开了五金厂。这是因为他在推销的过程中,发现了塑料制品所蕴藏的巨大商机。

当时,塑料制品比较稀有,价格昂贵,只有上层社会才用得起。李嘉诚预感到,塑料制品的大规模生产是迟早的事,与传统的金属器皿相比,塑料制品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受当时一位塑胶裤带老板的邀请,他加入了塑胶厂。塑料制品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使用,这次“跳槽”,足以证明李嘉诚的远见卓识。在塑胶厂,李嘉诚一年之内便凭借自己的推销业绩成为部门经理。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权负责工厂的日常事务。

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丰富了李嘉诚的商业知识,也让他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塑胶厂的工作,让他了解了塑胶制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流程。这一切都为他以后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至于我们受苦的目的是什么,李嘉诚是这样说的:“苦难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锻炼,尤其是做推销员,使我学会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这些,是我今天10亿、100亿也买不到的。”

◎诚信当头,无危不克

广东开元寺有一位法号元寂的高僧年事已高,他决定找个合适的人来接替自己住持的位置。元寂和尚有两名得意弟子:一寂和二寂。于是,大师把他们喊到跟前,对他们说:“我现在给你俩每人一袋稻谷,明年秋天以谷为答卷,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我的接班人。”两个和尚领了稻谷,便到山下去耕田。转眼间,第二年秋天便到了,一寂挑着满满一担谷子来见主持,二寂则是两手空空。元寂和尚当即宣布让二寂继承自己的衣钵。和尚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住持是不是老糊涂了,不是说谁收获的谷子多,谁就是接班人吗?”一寂也很不服气。元寂老和尚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他淡淡地说:“我给一寂和二寂的谷子,都是用开水煮熟的。”众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委,随即心悦诚服,拥护二寂做了住持。

这是母亲庄碧琴在李嘉诚经商遇到困惑时为他讲述的一个故事,“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母亲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李嘉诚的心头。

1950年夏天,李嘉诚凭借在塑胶厂积累的经验,向亲友筹借了5万港元,在香港筲箕湾创建了“长江塑胶厂”,取意“不择细流,浩荡万里”,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和“待人以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李嘉诚的小工厂成立之后业绩蒸蒸日上。这几次小小的成功,让年轻气盛的李嘉诚体味到了胜利的滋味,凭借着胸中的满腔热情,他开始扩大厂房、增加设备,将积蓄全部投入扩大再生产中。结果,这一冒进的举动让他饱尝了“失败”的辛酸。

由于扩张过快,加之设备简陋、人员不足,许多订货合同都未能及时履行,工厂资金周转开始失灵,亏损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情形下,迫在眉睫的交货期使重视质量的李嘉诚也无暇顾及越来越严重的次品现象。于是,仓库开始堆满了因质量问题和延误交货而退回来的产品,塑胶原料商开始上门催收原料费,客户也寻找各种借口纷纷上门要求索赔。由于这次冒进,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几乎到了倒闭的边缘。

这段时间,李嘉诚每天都要忙着应付催还贷款的银行职员、催逼欠款的材料商、前来索赔的客户,还有寻死觅活要求按时发放工资的工人。在最初创业的日子里,品尝过创业成功所带来的短暂的喜悦之后,李嘉诚体验最多的还是失败带来的辛酸。从1950年到1955年,是李嘉诚创业史上最悲壮的时期,为了企业的生存,他殚精竭虑,整日在“暴雨泥泞”之中摸爬滚打,这次冒进可以说对李嘉诚的一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李嘉诚曾多次阐明自己的财富理念,即“发展不忘稳健,稳健不忘发展”。也正是第一次冒进带来的巨大危机,才使得他总结出这样的经营理念。这一次“失败”,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李嘉诚成功之路的坎坷。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这位母亲究竟能不能孕育“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面对失败时的态度。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一次失败或一次重大的打击而心灰意冷,失去了继续求进的信心。正如李嘉诚的财富理念一样,求稳健必须求发展,否则就只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痛定思痛之后,李嘉诚决定生产新产品,让企业转型,避免和那些实力强大的企业“正面交火”。这时,李嘉诚敏感地发现在欧美市场刚刚崭露头角的塑胶花在香港会有很大的市场。于是,李嘉诚带着复活企业的希望踏上了学习塑胶花制造技术的征途。1957年年底,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彻底摆脱了大萧条,并正式改名“长江工业有限公司”,万里“长江”自此走出了“崇山峻岭”。

这一次的失败虽然是李嘉诚决策失误导致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品质量问题的出现则是一种“诚信缺失”的表现。诚信是商人的生命,这一次决策上的失败,带给李嘉诚的绝不仅仅是经营理念上的转变,更有对诚信的重新认识。也就是在这期间,李嘉诚的母亲——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给儿子讲了前面那个故事,“经商如同做人,诚信当头,则无危而不克了”。母亲的话,一直被李嘉诚奉为经商与做人的根本。

生产塑胶花虽然让“长江”走出了困境,可是像许多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一样,资金不足仍然是李嘉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在这时,一位急需大量塑胶花的订货商来到了他的公司。李嘉诚按照订货商的要求,连夜生产了八种新颖别致的塑胶花,希望能够得到这位大客户的垂青。在一开始的谈判中,李嘉诚就向对方坦言:“目前‘长江’没有取得足够的资金以及担保,但是我们可以给您提供全香港最优惠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最优的款式,并保证按时交货。这八款塑胶花样品我可以免费送给您,只是希望有机会跟您合作。”

李嘉诚的坦诚打动了外商,他也感觉到眼前的这位年轻人迫切需要一次机会来扩大自己的经营。能在一夜之间设计出八种款式的塑胶花供他挑选,这本身就说明了经营者的敬业和重视,他高兴地握着李嘉诚的手连声说:“了不起,年轻人,我愿意同你合作,你一定会干好的。”

这次成功使得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站稳了脚跟,也使得李嘉诚真正领悟了母亲那则小故事的深意。很快,李嘉诚就凭借自己独到的经营理念以及高质量的产品,让“长江”越流越远,而他也被人们誉为“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常常这样告诉身边的人:“我们‘长江’要生存,就得要竞争;要竞争,就必须有好的质量。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信誉,才能保证客户,才能保证‘长江’的发展壮大。从今以后,‘长江’的产品没有次品。”今天的李嘉诚给人最鲜明的印象是足智多谋,他所有的决定都是在广泛占有和分析资料、形势,根据现实的情况而做出的合理反应。与许多创业者或企业家靠“运气”不同,李嘉诚曾告诫年轻的创业者:“即使本来用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这是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半个多世纪所总结出来的经营“真谛”。

李嘉诚从1950年开始创业,到1986年长江实业集团成为香港十大财团之首,再到1996年他成为世界华人首富,这期间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每位成功者的创业路上,都布满了荆棘、陷阱,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对于李嘉诚来说,他的事业有太多的转折点,塑胶花生产、转入房地产业、收购外资公司、发展物业、经营“港灯”、投身石油业,每一项都为他的事业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但是,在这些转折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入主“和记黄埔”这件事。

1979年,中国大陆迎来了第一次改革开放的大潮,也是在这一年,李嘉诚应荣毅仁之邀出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专门负责联系外商到中国的投资事宜。同样是在这一年,李嘉诚完成了其创业以来的最大一次收购,他利用“长江实业”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这次“小蛇吞大象”的商业奇迹,让李嘉诚成为首位入主英资财团的华人,打破了香港长期以来由英资财团垄断经济的格局,奠定了李嘉诚在香港企业界教父级的地位。

“和记黄埔”是一家资格很老、极具潜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怡和、太古、会德丰共同掌握着香港的经济命脉,是四大老牌英资财团之一。但是由于1973年的股市狂泻和1974年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和记黄埔”经营出现问题,背负巨债,很大一部分股份为香港汇丰银行所有。

当时,李嘉诚的第一目标并非“和记黄埔”,而是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他决定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派人大量暗购九龙仓的股票,使其短时间内快速升值。九龙仓集团发觉大事不妙,便向汇丰银行求助,准备进行反收购。其时,世界船王包玉刚也在收购九龙仓。作为航运界的龙头老大,他入主九龙仓似乎更加合情合理。李嘉诚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主动将自己持有的1000万九龙仓股票转让给包玉刚,而包玉刚作为回报,也把自己手中的“和记黄埔”股票转让给李嘉诚。这就为后来李嘉诚入主“和记黄埔”打下了基础。

1978年,李嘉诚感觉自己的时机已经到来,便采取同样的方法取得了“和记黄埔”在散户手中的大部分股票。当时汇丰银行拥有较大数额的“和记黄埔”的股票,而作为金融机构,它们无法经营非金融性事业。汇丰银行的董事局主席沈弼极为欣赏李嘉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认为由他带领“和记黄埔”必定会发展得更好,所以愿意相助。于是,李嘉诚顺利地从汇丰银行手中购入了“和记黄埔”9000万普通股,成为“和记黄埔”的“当家人”。李嘉诚的个人魅力和商界声誉,由此可见一斑。

收购“和记黄埔”之后,李嘉诚很快将其重组,并开始迈向国际化,逐渐在港口、电信、零售、地产、基建及能源等产业领域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因为这一次收购李嘉诚是以自己6.93亿的资产控制了资产高达65亿的“和记黄埔”,这一举动,被当年的香港舆论界称赞为“蛇吞象”“石破天惊”,这也是李嘉诚个人财富积累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表演”之一。李嘉诚在完成这个“杰作”时,年仅52岁。

这一次收购行动,可以说将李嘉诚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法则、商业社会的平衡法则以及谦和宽容的从善精神展露无遗。而他之所以能顺利入主“和记黄埔”,与他的个人魅力、社会声誉又有着很大的关系。李嘉诚的名字在香港已经是家喻户晓:“人如其名,李嘉诚的最大特点是诚实可信!”

如今,李嘉诚究竟拥有多少个人资产,他旗下的集团公司市值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不可否认的是,在香港,有几百万人在为他积累财富,交通、电信、电灯、零售,除去仰鼻呼吸之间,李嘉诚已经渗透进了香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人戏称“香港人无法想象没有李嘉诚的生活”。

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毁之。”在老子眼中,最高明的统治者人们并不知道他的存在,而能得到百姓赞誉的统治者只可以排第二,让老百姓感到畏惧的统治者还要低一级,最差的就是被百姓辱骂的那种。如今我们的社会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统治者,却有老板、董事长、总经理,有无数的富翁和官员。李嘉诚身为亚洲首富,人们自然对他“分外关心”。然而,虽然他的事业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他却并非报纸等媒体的“常客”。这或许就是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吧。

◎真财富存于内心

“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这是李嘉诚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毕生为之努力的唯一一项事业。

人生在世,总是在与财富打交道。财富本身并不是万恶之源,也不是众善之本。财富好比一把刀,本身并无是非善恶之分,差别在于拿刀的人。仔细了解中外历史上那些富可敌国的巨商富贾,我们很容易便能发现,那些真正拥有财富的人,并不会为财富所累;反倒是那些一日三餐不继,或者刚刚温饱想要享受的人,往往成为金钱的奴隶,甚至不惜为此舍掉自己宝贵的生命。

到底什么是财富?在名利至上的年代,一个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财富观?

首先,财富并非只有物质。一般来说,大家都认为财富就是物质的东西,我有多少房产、轿车,我有多少企业、厂房,这些是财富。所以,我们说追求财富,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都是物质:我要住什么样的别墅,我要开什么样的跑车,我要穿什么样的名牌。可是,如果有一个人家境贫寒,但他却博学多识,这是不是财富呢?如果有一个人曾经富甲乡里,现在变成了穷光蛋,他还有没有财富呢?财富并非只有物质,就好比人活着并不只是吃喝拉撒,而是有更高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凡是能够改善生活质量的,都是财富。食物可以确保我们生存,这是财富;精神的富有可以确保我们有一个好心情,让我们生活得更快乐,这也是财富。所谓财富,就是一切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东西,而不一定是物品。

其次,财富只有不断使用才具有价值。曾经有一位富人,拥有许多金块。他把这些金块用来铺地,每天踩在上面看一看他就觉得非常欢喜。有一天,这些金块忽然被人偷去了。他伤心极了,就向佛陀祷告。佛陀问他,这些铺地的金块,你用过吗?没有!你既然没有用过,又何必伤心?你丢的不过是铺地的砖罢了。同样是一块钱,我们拿它来买面包,它能为我们换回食物,也就是在发挥它作为金钱的作用。如果我们用它来垫桌脚,那么它和瓦片、木头除了材质不同以外,并无什么区别。

再次,个人的财富包含于社会整体的财富之中。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财富,一旦脱离了整体财富,便失去了其意义。比如说我有一辆高级轿车,可是我到了深山之中,没有加油站,甚至没有公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汽车无异于一堆废铁。我们在沙漠中捡到了一颗宝石,它并不是财富,可是当我们把它拿到了社会上,它就变成了财富。我们每个人的财富都依托社会财富而存在,永远无法独立。

最后,财富是无常的。佛家特别喜欢用“无常”这两个字,什么是“无常”呢?一个人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忽然去了,我们便说“生命无常”;刚刚还是大晴天,忽然之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我们便说“天气无常”;五月本该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忽然飘起了雪花,我们便说“气候无常”。所谓“无常”,就是变幻莫测、难以预料。许多人今天是富翁,明天可能就是阶下囚;也有人今日落魄,明日就成为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财富的来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场金融风暴,一次决策失误,就可以让许多人“万劫不复”。

对于这四点,许多人都不甚明了。

人们往往重视物质的财富,而忽略精神的财富。世人关注的是自己的财产有没有增值,自己的存款有没有增加,自己的公司能不能上市,而对自己的心灵丰富与否、善良与否却无暇多问。许多人热衷于炒股、买彩票,希望自己可以一夜暴富,却并不清楚这种方式改变的只是财富的分配,只是把多数人口袋里的钱聚集到少数人手中,而并没有增加社会的财富。许多人,财富来时手舞足蹈,一朝财散长吁短叹。

为财富所迷惑的人比比皆是,而真正的禅者、智者却从来都不执着于财富,李嘉诚即是其中一位。

他是大家眼中的亚洲首富,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富翁,然而李嘉诚的财富观却不同于常人。正如上面四点所说到的那样,李嘉诚对于“财富”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富贵两个字,不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实有不少人富而不贵。”在获取财富之后,人人都想在生前身后留下一个好的名声。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富人多得很,贵人却很少。正如李嘉诚所说,许多人都是“富而不贵”。李嘉诚曾援引中国哲学家的观点对“富而不贵”有过进一步的说明:“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人们都觉得,皇帝是“贵”的,可是千百年来挨骂的皇帝多,被老百姓称道的皇帝少,何“贵”之有?普通人都觉得寻常百姓是“贱”的,没有地位、没有财富,可是许多寻常百姓死后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从这一点上说并不“贱”。“关键是看你一生所做的事,所讲的话,怎样对人对事。这个是我自己领悟出来的。这个才是真财富。因为金钱的财富,你今天可能涨了,身价高很多,明天掉下去,可能一夜之间减少一半。这种例子有的是。只有你做些让世人得益的事,这就是真财富,任何人都拿不走。”

这就是李嘉诚的财富观。财富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更容易“保值”的是内心的财富。财富也是无常的,可能你会在一夜之间暴富,也会在一天之内破产。如果你拥有财富却不使用它,那么它对你来说也就没有任何的价值。“我的钱来自社会,也应该用于社会”,利用自己拥有的物质财富,来“做些让世人得益的事,这就是真财富”。这也恰恰契合了李嘉诚“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及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这一人生志趣。

洛克菲勒、卡内基、亨利·福特、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些企业家的名字之所以能够流传甚广,许多人之所以能在数百年之后仍为人们所怀念,不仅仅因为他们都是巨富,更因为他们用一己之力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存在,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这些财富和荣誉,则是全人类对他们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给予的“奖赏”。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李嘉诚绝对可以和他们相媲美。财富的多寡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李嘉诚也同他们一样,有一颗慈悲之心、赤子之心,也同他们一样,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人们的生活,在做让世人得益的事。

基于取诸社会、还诸社会的理念,李嘉诚于1980年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自此便开始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做出资助。创办人李嘉诚更将基金会视为他的“第三个儿子”,并且一视同仁地给了这个“儿子”一份“家产”,他将自己三分之一的财富投入其中,相当于他在50年代至80年代累积的全部财富,而且都是“真金白银”。“如果我生多一个孩子,无论男的、女的,也一样(会给他资产)。你也希望他有事业,也希望他有一个基础,那么,你当基金会是你的孩子就行了。”李嘉诚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据《文汇报》报道,截至2010年李嘉诚基金会已经累计捐款113亿元。

为了基金会的持续运作,他定下规则:“基金会现有的资产和它增长的利息,都是一直不用的,今年它用多少,捐多少,我是一年内就还给它……这个基金会假如今年做10个亿,我加10个亿给它。”

自1980年基金会创办至今,受过李嘉诚资助的医院、学校、单位和个人,不计其数。对于国家建设、香港建设,李嘉诚也是尽心竭力,其所付出的心血和资金已超过我们所能够记住的内容,无论是四川赈灾的亿万加亿万,还是北京奥运会的美妙水立方及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无不体现出李嘉诚的独特品格和慈善心怀。

在李嘉诚的众多善举之中,人们会发现,教育和医疗是他用力最多的两个方面。在教育方面,略去他资助的许多图书馆、教学楼、教学设施不谈,抛开长江商学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不谈,仅汕头大学一项,便足以名传千秋。从1980年汕头大学创办至今,李嘉诚凭借一己之力,支撑起这所广东省属211高校,累计捐款已达20亿港元。在医疗方面,李嘉诚先在汕头大学成立医学院,在全国推行长江新里程计划、“人间有情”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在香港也捐助了多家诊疗中心、安老院。

李嘉诚之所以如此关心教育和医疗事业,是因为他特殊的童年经历。李嘉诚幼年时遭逢战乱,没有接受太多的正规教育,并为此抱憾终生。能在有生之年利用一己之力,帮助贫困的人争取到受教育的机会,是他的一大心愿。而对医疗的重视,则是由于年幼时,目睹了身患肺病的父亲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离世,从那时起,李嘉诚便立志要改变中国基层的医疗状况。教育和医疗,一是强大精神,一是健康体魄,在李嘉诚看来,这是强国之本,所以他不遗余力地投身到教育和医疗的慈善事业中。据统计,在李嘉诚的捐款中,用于教育方面的占47%,用于医疗方面的占42%,两者占比近九成,足见它们在李嘉诚心目中的地位。李嘉诚甚至说:“如果能够帮助很多很多人的话,在医疗、教育方面,你叫我给他叩头都可以。”

2011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公布了2011年卡内基慈善奖得主名单,李嘉诚成为卡内基基金设立十年来唯一的华人获奖者。这份殊荣对于不慕名利的李嘉诚来说,无非是一个代号而已,可却足以证明,李嘉诚在公益慈善方面为全人类所做出的贡献。

李嘉诚的慈善事业,功绩远不止于此。能够改变无数人的生活、医疗和教育状况,这只是最直观的效用,而改变千万人对慈善的看法,更是李嘉诚的大功绩。“诸布施中,法施为最”,李嘉诚通过自己的切身行动,将一颗慈悲、仁爱之心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带动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投身到慈善中来,这项功德非语言文字所能尽录。他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在华人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是一种责任,我呼吁亚洲有能力的人士,尽管我们的政府对支持和鼓励捐献文化并未成熟,只要在我们心中,能视帮助建立社会的责任有如延续同样重要,选择捐助资产如同分配给儿女一样,那我们今天一念之悟,将会为明天带来很多新的希望。各位朋友,有能力选择和做出贡献是一种福分,而这正是企业家最珍贵的力量。”

李嘉诚的所言、所行,李嘉诚做慈善的真心、诚心,李嘉诚做慈善的方式、方法,可以说影响了无数的人。这种善的影响和传播,远比捐献财物更有意义,影响也更为深远。

像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李嘉诚的财富观也是他在不断成长、探索中,自己领悟到的。没有人生下来便能淡看财富,正如没有人生下来便知道金钱的用途一样,一个人的财富观总是与他的个人经历和品质密不可分。李嘉诚对财富的态度,也有两次非常大的转折。

一次是他刚满12岁的时候,从一个小县城跑到大香港,见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和他原来所了解的世界完全不一样,到处充满了利益的纠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残酷现实,让这个天真而充满幻想的孩子一夜长大。父亲的离世、家庭生活的艰难,都让他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他开始尽自己所能去获取财富。这是第一个阶段。

等到李嘉诚二十七八岁的时候,他已经彻底摆脱了贫穷。甚至可以说,即便他以后不做事,一生所需的花费也已经足够了。这个时候,他开始在意自己的衣着、手表,开始刻意享受生活,可是财富的增加并没有为他带来快乐和内心的宁静,也没有让他的幸福感增加。于是,他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渐渐领悟到“当一个人在这个世上具备了条件,便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这是义务,也是责任”。自此,李嘉诚踏上了回报社会之路。

在一次演讲中,李嘉诚这样讲道:“从12岁开始,一瞬间已工作66载;我的一生充满了挑战,蒙上天的眷顾和凭仗努力,我得到很多,亦体会很多。在这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时刻被要求要有智能、要有远见、要有创新,确实令人身心劳累;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能很高兴地说,我始终是个快乐的人,这快乐并非来自成就和受赞赏的超然感觉;对我来说,最大的幸运是能顿识内心的富贵才是真的富贵,它促使我作为一个人、一个企业家,尽一切所能将上天交付给我的经验、智能和财富服务社会。”

这是李嘉诚的志向,也是李嘉诚为人所敬服的原因。

佛教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对于李嘉诚来说,财富是一颗“善”的种子。他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付出,让这颗种子发芽、生长,并将它“培育成人”。如今,这颗“善”的种子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感染着许许多多有善心的人,召唤着千千万万有责任感的人,一同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这是李嘉诚的功绩,也是他的快乐源泉,更是全人类的福音。

◎创造自我,追求无我

眼下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名人私生活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他的事业的关注。而“绯闻”也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吸引人气的一大法宝。在这个八卦新闻、小道消息疯传的时代,上至国家元首,下至贩夫走卒,很少有人可以躲过舆论和民众的口水。可是,即便在娱乐精神十足的港媒中,我们也很少见到关于李嘉诚的“绯闻”。除了极少数公开露面的场合,在日常生活中,李嘉诚好像并不存在。

这就是李嘉诚所追求的境界——创造自我,追求无我。

近年来,关于炫富一事,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不仅有钱的人出来“炫”,许多没有钱、拿假冒伪劣产品来伪装的人也出来“炫”。可是,我们却从没有见过华人首富李嘉诚炫富。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关于他生活俭朴的报道。

李嘉诚现在仍然住在几十年前结婚时的房子里,看不到海景,内外装饰也不好,但他一点都没有感到寒碜。虽然长江实业的总部在香港最繁华的地段,可是李嘉诚的办公室、会客厅却和他的身份“极不相称”,“主席的座椅一坐就20多年,还是那一只普通的皮座椅,他从来没有说过要更换”。他的办公室甚至还比不上“长实”系财团属下的附属公司总经理们的办公室豪华!

“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皮鞋坏了,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戴了好多年。”别人说这句话,我们可能会以为他沽名钓誉,可是对李嘉诚却不会。因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低调尽人皆知。“我觉得,简朴的生活更有趣。”

在香港,李嘉诚经常以“一个普通的平民身份”出现。他不喜欢出风头,也不愿意出席剪彩仪式,不喜欢“曝光”。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对李嘉诚的生活感到神秘的原因,只因为他不同于寻常的富人。他虽然是亚洲首富,却过着和普通香港市民一样的生活。

对于李嘉诚来说,外在的追求是其次的,内心的安静与富足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有了丰富的内心世界,不再为外在的种种形式所困扰,那么他自然就能够活得真实、活得潇洒。如果一个人内心不知道满足,那么即便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他也不会快乐。李嘉诚说:“我内心已有非常好的保障,若一个人不知足,即使拥有很多财产也不会感到安心。举例来讲,如果看着比尔·盖茨的财富和你自己的距离那么大,那么你永远不会快乐……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来很忙,但内心其实没有波动,因为自知做着什么工作。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广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李嘉诚十分重朋友、重信誉。每每有朋友托他办事,他答应考虑,必定会仔细考虑;他答应去办,必定会信守承诺;如果他力有不逮,也必定会向别人说明。

李嘉诚曾经说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凭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巨大贡献,他们也实在应该取其所得。反过来说,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该多谢他们才对。”正是这种感恩的意识,才让他可以与员工同甘共苦,才让他如此爱护自己的下属。每次去工地视察,李嘉诚都要同工人们一起吃盒饭,不认识他的人,真的以为他就是自己的工友。他经常想到的,就是要为自己的职员谋福利。从希望、想法到薪资待遇,再到以后的生活保障,李嘉诚考虑得面面俱到。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今日的李嘉诚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人人崇拜的偶像,可是他却像一位谦虚的学生一样,待人接物处处谦恭有礼,让人感受到他不一样的胸怀气度和个人修养。内地著名企业家冯仑和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等人同毕业于长江CEO班,他们曾一同到香港去拜访李嘉诚,也就是这一次见面让他对“大人物”有了一个颠覆性的认识。在这次宴会中,冯仑注意了许多细节:

我们进到电梯口,电梯门开的时候,李先生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然后给我们发名片,这已经出乎我们意料——就是李先生的身家和地位已经不用名片了!但是他像做小买卖的一样给我们发名片。

发名片后我们每个人抽了一个签,这个签就是一个号,就是我们照相站的位置,是随便抽的。这也是他用心良苦,为了大家都舒服,否则怎么站呢?

照完相后又抽了个号,就是吃饭的位置,又是为大家舒服。最后李先生讲话,他说我就把生活当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他先用普通话讲了一遍,接着是粤语,最后是英文,把全场的人都照顾到了。

吃饭的时候一共四桌,李先生在每张桌子坐15分钟,不偏不倚,正好一小时。

临走的时候他说一定要与大家告别握手,每个人都要握到,包括边上的服务人员,然后送大家到电梯口,直到电梯关上才离开。

这些细节,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更何况他还是华人首富,是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冯仑在见面之前预测,他应该是按照上级接见下级的标准“接见”他们,可是李嘉诚却像是普通人接待贵宾一样接待了他们。

这就是李嘉诚的待人处事之道。在这次宴会上,李嘉诚与大家分享的心得,便是创造自我、追求无我。所谓“创造自我”,就是要把自己做强做大,超越别人,超越自己。这个许多人都能体会到,我们不断地追求成功、不断地追求上进,就是在创造自我。而“追求无我”,却很少有人能顾及。李嘉诚说,我们在创造自我的过程中容易给别人压力,因为你太强大了以后,你明显高于别人,别人就会不舒服。你老站着,别人蹲着,他们就会不舒服,所以你要追求无我,让自己化解在芸芸众生之中,不要让别人感觉到太多你的压力。

一方面创造自我,另一方面让自己回归于平淡,让别人很舒服,这就是李嘉诚的智慧。如今,从他低调的生活、谦恭的处世态度、无微不至的细节关怀,我们已经深深体会到这一点。这就是李嘉诚先生在个人生活中的魅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即李嘉诚分家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李嘉诚教子有方也是尽人皆知。他对儿子的十条财富秘诀,可谓字字是金:

1.克勤克俭,不求奢华

2.赚钱靠机遇,成功靠信誉

3.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4.学会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5.别人如果放弃,你就要出手

6.不要对一项业务情有独钟

7.有胆识也要有谋略

8.懂得用人是成功的前提

9.要时刻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

10.肯用心来思考未来

大儿子李泽钜,正式接班李嘉诚,成为总市值达8521.02亿港元的家族信托掌门人;二儿子李泽楷,分家后名下资产不到哥哥的1/20,不过李嘉诚亦表示会全力帮助李泽楷收购心仪的公司,而提供的资助金额,将会是李泽楷现有资产的“以倍数计算”。他也恪守自己的承诺,将1/3的财产捐给社会,成立“李嘉诚慈善基金”。

虽然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可是,作为一个横跨53个国家,拥有27万名雇员的庞大实业帝国的掌门人李嘉诚来说,做出这项决定并非易事。

长子李泽钜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土木建筑专业,获土木工程学士及结构工程硕士学位。他22岁时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长实集团工作,25岁即担任长实执行董事,29岁升任长实副总经理,42岁出任长实集团董事、总经理。李泽钜一直追随父亲,可以说是“尽得其真传”,其在企业内部的地位日益牢固。李泽钜性格沉稳内敛,而这正是一个企业帝国掌门人所应该具备的品质,属于守业人。中国素来就有“传长不传幼”的继承原则,虽然李嘉诚未必会受到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但是综合各项条件来看,让长子继承自己的“宝座”,可以说是明智之举。

次子李泽楷个性张扬,富有开拓精神,年纪轻轻便已拥有三家上市公司,被人称作是“小超人”。他于1991年创办香港卫星电视,两年后以高出总投资额7倍多的价格出手,获得第一桶金。2000年创办盈科集团,并以2300亿“鲸吞”香港电讯,成就了当年亚洲最大的并购案,自此声誉鹊起,成为全球企业界的又一位风云人物。李嘉诚决定以资金支持富有进取精神的李泽楷收购心仪的公司,将其推向自主创业舞台,也算慧眼独具。李泽楷无疑是李氏家族的未来创业者。

古往今来,许多大人物都立下了赫赫功绩,却往往在家庭方面不尽如人意。看一看古代的刘阿斗、高衙内,再看看今天众多的“富二代”,这个问题便已经十分明了。李嘉诚不仅将两个儿子教育成人,更为他们谋划好了未来之路,可谓用心良苦。长子守成,次子创业,“第三个儿子”则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为李氏家族博得社会的认可,李嘉诚的财产分配可以说是其人生智慧的又一次集中体现。

同类推荐
  • 魅力一生的30个细节

    魅力一生的30个细节

    你的魅力是什么颜色?从一抹红唇,一个眼神,到不经意间流露于指间眉梢的小动作,都可以读到你的魅力颜色。魅力四射的女人所表现出来的那份自然和本色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修炼来的,修炼到了仿佛天生的境界。
  •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本书阐述了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阻碍我们成功的诸多因素,并提供了一系列战胜自我、摆脱困境、成就大业的方法。
  • 成功与你只隔一个冬天

    成功与你只隔一个冬天

    成功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但生命的奖赏总是远在旅途的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所以,我们要放眼未来,勇往直前,抱着一个合理的信念、一个明确的目标,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那么,成功就不再是海市蜃楼,它就会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本书通过自我认识、树立信念、确立目标、制定人生计划、塑造心态、相信自我、突破障碍、矢志不移的坚持下去等几个方案,促使我们改头换面,彻底的改变人生的不佳状态,从而帮助读者创造奇迹,走向生活的成功。
  • 励志名言集锦

    励志名言集锦

    《励志名言集锦》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理想、工作、生活、成功、家庭、青春、爱情、幸福、性格、美德、才能、求实、创新等。
  • 另类思维:探寻宝藏的钥匙

    另类思维:探寻宝藏的钥匙

    该书分为思维篇、赚钱之道以及理念篇三大部分。书中阐释了赚钱的四种方法,赚钱的两种理念,关于赚钱的深层思考,以及各种理念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长生炉

    长生炉

    传说天地间有一口炉,能炼九天,能容山海。求之不得,得之长生。
  • 不老不灭

    不老不灭

    千年前,千年后,秦天海原本应命尽于护镖一役,但他的命数却在护镖一役中,出现了变化,似乎冥冥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改变着他的命数!“我还没去找你,你竟然敢来找我?难道,你以为我就收不了你了吗?”“就凭你?一千年以来,就算我每天只杀一人,死在我手里的人比国家军队还多,你认为,你有能力与一个国家对抗吗?”这本书讲述一个僵尸在一千年后,与美女天师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新人新书,喜欢这类书的朋友,请多多支持,每一个收藏,每一张推荐,都是我创作的动力。(更新时间分别为中午12点,下午5点,晚上九点。一天三章,稳定更新。)
  • 蜕凡化仙

    蜕凡化仙

    一个无知少年,凭借一腔热血,横空出世,且看蜕凡化仙骄。QQ群559549737
  • 很萌很清纯

    很萌很清纯

    陈浩从家传皮影戏中修炼出了特殊能力,可以自由操控自己的影子!从此,歌剧系,表演系,艺术系的小美女们常常白日见鬼,要不就是裙子飞了起来,要不就是胸口纽扣松脱,频率还越来越高!校园被春色笼罩,大学内的宅男们开始走出寝室,美其名曰,赏花…---------[萌花,班花,系花,校花,其它学校的校花…看我虎躯一震,绽放王霸之气!][都市暧昧,校园情话,白手起家,升级练功,拒绝随意11!][创意很特殊,暧昧很到位,泡妞有一手……]==========分==========割==========线==========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大家O(∩_∩)O~PS:书友群号①:89554516欢迎兄弟姐妹们加入!
  • 极尽吞噬彡帝

    极尽吞噬彡帝

    他在家族受到欺凌,所以他常沉浸在藏书阁中,他希望能有实力,在一次一次被打个狗血喷头中,他选择了逃跑,却意外的闯进了森林中,遇到了强大的怪物,在生死危机中,他激发了噬眼,吞噬了怪物,怪物的精血壮大了自身,从此以后,他开始了习武生活!!主角名:任羽家族:任家天赋神通:噬眼
  • 恋相思

    恋相思

    一万年前,先知阁第一代阁主临死之际道出一道天机“麒麟现,圣人出”。一万年后,神兽麒麟现世,东方东华派,西方万佛宗,北方血御派,中州拜月皇朝,除了南方苗家,都纷纷派大人物出世抢夺。那一战,打得天崩地裂,血流成河,尸骨漂橹。只为了那传说中可遥不可及的圣人之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过对又如何,错又如何,已经发生的终究难以追悔。最卑贱的不过是感情,最凉不过是人心,何必不愿归去,甘愿于滚滚红尘中等你归来!
  • 中华养生秘诀

    中华养生秘诀

    本书共分十个部分,内容包括:精神养生法、饮食养生法、运动养生法、性的保健、睡眠养生法、养颜护肤法、药物养生法等,介绍了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
  • 快穿之BE百合最有爱

    快穿之BE百合最有爱

    她只不过是说自家老哥是个受而已,她只不过是买了一个冰淇淋而已,没想到就遇到一个自称是系统界主神系统的关门弟子,她才懒得管它关门不关门的,没想的这个系统叫绵爸,靠,绵爸?她真想吐槽一句,系统你敢在逗逼一点?等等,让她攻略女主是要干嘛?嘤嘤嘤,绵爸伦家错了还不行吗?就表要伦家攻略女主了(╥﹏╥)
  • 重生之执掌烟云

    重生之执掌烟云

    我以为我拥有所有,可是倒头来十八年的梦境一招打破,支离破碎的梦,坠落在地,刺痛身心——谁懂我的悲哀,谁懂我的无辜,谁又懂的了那满身的伤痕???
  • 举世无双:宠妻入骨

    举世无双:宠妻入骨

    举世无双,这世间你是独一无二的。他说:嫁给我,我溺爱你如命。她笑了:我若不呢?那我就等你。他回答道。家破人亡时她走投无路终于如他所愿回到他的身边。她说:你曾说过的话还算数吗?他轻轻吻了她一下抬眸浅笑道:一生够不够?当然不够,我们要一直一直在一起,生生世世永永远远。她说。夕阳在天,人影在地。交织着的影子,他的,她的,被拉的格外长,像是走到地老天荒。兜兜转转不过一个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