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称“尼德兰”(意为“低洼之国”)的荷兰,地势低平,西、北两面濒临北海,处于三条河流的入海处,境内河流密布,沼泽众多。海与河流为荷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水患风暴也经常光顾这片土地。英勇的荷兰人民从未向自然屈服,一部荷兰发展史就是荷兰人民与海水祸患的顽强斗争史。自公元11世纪以来,荷兰人民就开始了用筑堤修坝的方法防止土地流失,围海造地。他们在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经验,并且不断创新。自16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荷兰人民围海造田面积已达207万公顷,不愧为惊世之举。
(1)“低洼之国”
位于欧洲西部的荷兰,西、北面濒临北海,东与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交界,面积包括内陆水域在内共41473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相当于我国的海南省。全境河流密布,由莱茵河、马斯河与些耳德河的三角洲连结而成。荷兰位于3条河流的入海处,是德国莱茵河流域、比利时东南部及法国东北部的最好出海口。在荷兰,海与河流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整个荷兰地势低平,1/3地区低地海拔不及1米,1/4低地低于海面,全境海拔在50米以上的地区不到20%。在历史上,荷兰被称作“尼德兰”,荷兰文意为“低洼之国”。
(2)不畏风暴誓与海洋夺地
长期以来,荷兰人民与海水祸害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他们靠筑堤坝、造风车、建排水工程等以免遭水淹,全国近一半地区是带有人工排水设施的堤坝围垦地,同时为避害趋利,围海造陆,向海洋夺地。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荷兰人民在与水患的长期斗争和造地的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还在1612年,他们就集中力量排干了位于中部地区的彼姆斯特湖,建立了彼姆斯特围垦区。面积共7000公顷。到19世纪中期,荷兰围垦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西北部距阿姆斯特丹21公里的哈勒姆东南,原来有面积18486公顷,水深不及5米的几个湖泊,1531年因涨水,湖面连成一片为哈勒姆湖,洪水泛滥经常威胁哈勒姆和阿姆斯特丹。1839年,政府批准排水计划,1840—1852年经历了整整13年的排水和填筑,环湖开挖了灵法尔运河。1848年开始采用蒸汽泵排水,开垦圩田达17036公顷。垦地土质多黏土和沃土,宜于农耕。目前已建成了拥有近20万人口的城市,形成了农田和牧场,以及花卉中心,还有造船(挖泥船)、化学、纺织及酿酒等工业。今日的荷兰国土的1/5,是经过荷兰人民连续奋战,在过去的海滩、河床、湖底和沼泽地的基础上,修渠、筑堤、排水而开辟出来的。
(3)战天斗地围海造田创惊世之举
几百年来,在荷兰人民修建的各种大小治水和造地工程中,须以德海的围海造田综合治理工程最大,迄今仍在发展。在荷兰的西北,有一个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南北长约80公里,水深5米以下的水面,北部经瓦丹海和西弗里西亚群岛通往北海。海面周围本是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和低地浅滩,湖水经莱茵河的一条支流汇入大海,低地大小则因海平面的升降而随之变化。人们在低地高处筑堤挡水,并在堤内垦殖务农。1282年海水大幅度上升,冲垮了堤坝,淹没了大片土地,北海同原有的伏列沃湖连成一片,形成了须德海。1667年有人建议疏干须德海,修筑拦海大堤,但是完整的围垦治理方案则是1892年由C·列利工程师提出来的,它包含4项目标:①修筑30公里长的堤坝取代300公里长的须德海海岸,以增强防范海水侵袭能力;②建成面积共达225000公顷的5个围垦区,使荷兰的耕地面积增加十分之一,以增加粮食生产;③修建一个可以控制涨落的淡水湖,以改进水的管理;④改进交通设施和管理,以缩短荷兰西、北和东部之间的距离。1916年洪水泛滥后,列利的围垦方案被正式采纳。
须德海的阿弗斯吕提克大堤坝,实施于1927年~1932年间,全长32.5公里,由两部分组成,从北荷兰大陆到维灵根岛的一条长2.5公里,从维灵根岛到弗里斯兰的那一条长30公里。横贯须德海的大堤,坝高7.5米,宽90米,截断了北海和须德海,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河堤坝和海岸堤坝。整个堤坝有五座排水闸,东部两个,西部三个,它使荷兰的海岸缩短了300公里。40万公顷的须德海逐渐形成了内陆淡水湖,即艾瑟尔湖,其最终水面达1262.6平方公里。水位高出海面约8米(25英尺),堤坝由粗砾石砌成,下面敷沙,上面敷砖,基础为大圆石支撑柳木筏基上,堤坝上建有公路和自行车道。由于在低潮时湖水水位高于湖外的海水,可以打开水闸放水,湖水自流排出,莱茵河上的支流汇入湖水,可以清洗湖水,逐渐使含盐的湖水淡化,渐成淡水湖。这里地势平坦,道渠笔直,城镇和居民点布局合理,综合配套,原先的海底泥滩被改造成适于人类居住,从事经济开发活动的新乐园,从而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围海造地工程,实现现代世界改天换地的一大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