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难免有人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即使最和善的人也难免有时会伤别人的心。一个朋友背叛了你,领导责骂了你,兄弟之间产生了矛盾,都会伤害你的心。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宽容是你给他人最好的礼物,也是疗治心灵创伤的良药。
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有容人之量。这是与人为宽、于己有利之道,也是很多人修身养性的目的之一。明代吕坤曾说:“别人做了不好的事,原谅他,甚至要替他隐藏几分。这样浑厚地待人,可以使自己胸怀宽阔。”这句话似乎就与人们惯用的处世原则相抵触,然而,仔细思寻一下,却发现这是做人的一种大智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胜利的当天,上万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押解下走进莫斯科城。他们是那样的疲惫不堪和无精打采。
胜利的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围观的人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苏军在战胜法西斯入侵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当中许多的亲人,就是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被法西斯给杀害了。
战俘慢慢走近了,人群开始出现骚动。有人大喊“打倒法西斯”的口号,有人直接就拥上前。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阻止,可是在汹涌的人潮中根本就无济于事。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组成人墙,才勉强将人潮挡住。
战俘慢慢地走过,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好像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他们又何尝不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失去了双腿躺在担架上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有的可能是聋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片茫然。他们面对激怒的人群,出于人的本能,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不断向后退缩,有的甚至吓得瘫痪在地,担架上的重伤员,更是满脸的恐慌和无奈。
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面前,举起拳头。眼前的战俘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血迹,脸上的稚气看得出他还不到二十岁。面对举起的拳头,他无法躲闪,只是闭上了眼睛,流下了不知是害怕还是愧疚的泪水。中年妇女呆呆地站在那里,怔怔地看着这个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痛。她好像从这张充满稚气的脸上看到了他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
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拳头无力地垂了下来。她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裹着的面包,轻轻地递到了他的面前。年轻的战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惊恐地盯着妇女,不敢伸手去接。直到妇女硬塞给他时,他才如梦初醒,抓过面包连纸都顾不上撕就塞进嘴里,看来他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妇女蹲下身子,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失声痛哭起来!
悲痛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静了下来。人们惊呆了,一个个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仿佛凝固,整条大街一片死寂。
良久,人们才醒悟过来。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些老人、妇女、孩子,纷纷拿出自己的面包、火腿、香肠等各种食品,慢慢向受伤的战俘走去……
人们可以利用仇恨奋发,利用仇恨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把仇恨仅仅当做仇恨,那么它们除了禁锢你的心灵,让你不断地回忆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外,似乎一无是处。假如你用宽容作为送给他人的礼物,用另一种方式代替仇恨,你的心灵就会飘扬起猎猎旗帜,照亮你清明的心灵。
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个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
这个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
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很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
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不再出现了。
宽容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中国妇人用宽容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这种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
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宽容别人,就等于送给了自己一份最好的礼物。任何担心这样做会引起混乱或被认为是示弱行为或怕丢面子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几乎所有这样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没来由的。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境界。它是送给他人,也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看待世界,就会觉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无一不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彩图;如果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就会觉得生活是一首诗,是一曲动人的歌谣。宽容打开心灵的墙,宽容没有界限。它能带给人们与人为善的力量,也会让自己找到一片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