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既然处处有成功,那么久会有失败。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如果在面对失败放下你的荣辱得失的心态,用饱满的斗志去再一次拼搏,那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只有试了才知道。
在我们对一个有起有落的人进行评价、总结的时候,看重的不是他有多成功,而是他在低落谷底后的反弹力。项羽被人们称作是“失败的英雄”。为什么要在英雄的前边加上失败呢?那是因为他最终在垓下被围后,没有渡过乌江重新开始,而是自刎以谢天下。从此,西楚霸王,烟消云散,成为历史的遗迹。
项羽从大泽乡崛起后,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征伐九州,一统天下。虽然他没有当上皇帝,但是在关中号令群雄、册封诸侯,大政在握,可谓权倾天下。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是把项羽放在帝王册——项羽本纪。由此可见,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上,项羽是一个可叹可敬的英雄。他像一个闪闪发光的人物,照耀着我们。除此之外,对于项羽,我们始终有着另一种感情,那就是遗憾。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项羽的历史功绩,说了这样几句话:“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意思就是: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念楚国而东归,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干了这些失策失人心的事,却埋怨诸侯背叛自己,这样想要成就霸业,就很困难了。自己夸自己的功劳,逞个人的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的战争,自己的国家也终于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竟然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这不荒谬吗?
司马迁的一句“岂不缪哉”,道出了作者对项羽的遗憾和无奈。不管我们多么喜欢、崇敬项羽,他毕竟是一个只能站在峰顶,不能在挫折中崛起的英雄。垓下被围,十面埋伏,并不是没有活路,他身边还有英勇效忠的将士,他还有千万名江东子弟,但是他已经没有勇气重头开始,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误,而归结于“天亡我”。
李清照有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对项羽不过江东的辩护——他因为兵士伤亡太多,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不肯再拿父老相亲的命来做赌注。这虽然也是原因之一,但是最根本的或许还是项羽没有了从头再来的勇气。如果能重新夺回江山,重新赢得天下,也许他的江东子弟是愿意跟随他的。
有个牧人把刚挤的一桶鲜奶放在墙下,墙上有三只小青蛙在打闹的时候不小心全部掉进了奶桶里。就这样三只小青蛙游也游不动,跳也跳不起。
第一只青蛙说:“难怪早上眼皮就在跳,好端端掉进牛奶里,我的命好苦啊!”然后它就漂在奶里一动不动,一心等着死亡的降临。
第二只青蛙试着挣扎了几下,感觉到一切都是徒劳,绝望地说“今天死定了,我还不如死个痛快‘长痛不如短痛’”于是它一头扎进牛奶深处,自己淹死了。第三只青蛙什么也没说,只是拼命蹬后腿。
第一只青蛙说,“还是算了吧,省省自己的力气吧,没用的,这么深的牛奶桶,再怎么蹬也跳不出去啊。”
“也许能找到什么垫脚的东西呢!”第三只青蛙说。
但是桶里除了滑滑的牛奶,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支撑的东西,小青蛙一脚踏空,两脚踏空……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小青蛙几乎想放弃了,但是一种本能的求生欲望支持着它一次又一次地蹬起后腿。它感到牛奶越来越稠,越来越难以游动……
然而,慢慢的,奇迹出现了,它们下面的牛奶硬起来了——原来牛奶在它拼命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待到等死的那只小青蛙发现这一点,它兴奋地叫起来,这时它的同伴已经差不多精疲力竭,然而两只小青蛙还是奋力一跳,终于都跳出了奶桶。而它们的另一个同伴,却没能出来。
同样的境遇,不同的命运。第三只青蛙之所以能够逃生,就在于他从没有放弃“跳出来”的希望。
“卧薪尝胆”之所以成为千古佳话,就在于它的艰难。一国之君,亡国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屈辱中奋发,每日尝苦胆来提醒自己。当勾践为了博得信任,为夫差尝粪便的时候,那是怎样一种勇气。这样的人,能不成功吗?他把个人的荣辱放下了,他要飞,飞出这谷底,在蓝天盘旋。为了这个目标,他是可以忍受一切,超越一切的。一个能爬上顶峰的人固然值得羡慕,但是一个从谷底爬起来的人更值得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