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名山乏侣,不解壁上芒鞋;好景无诗,虚怀囊中锦字。
“译文”
如果在知名的山川胜地,没有合意的旅伴,那么宁可将草鞋挂在墙上,也绝不出游;面对美好景致,如果没有好诗助兴,即使怀中抱着锦囊,收藏有好文字,又有什么用呢?
“赏析”
游风景胜地,一定要与相知者结伴同游。因为感情需要交流和共鸣,与好友同游,才能体会人生至乐,所以纵有闲情与闲心,纵有美景如画,如果难得知己,仍然是游兴索然。
对于美景,需要好的心情来感受它,而咏物抒怀,吟诗作赋往往最能表达内心的感受,锦囊佳句应该歌咏这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所以面对好景而无诗,岂不是辜负了这好山好水,浪费了锦囊中的好字吗?
有美景,无佳侣伴游不行,有佳侣伴游,无好诗吟诵也不行,看来古人旅游不像现代人,只是到风景点摆着姿势照张像,表示到此一游而已,一定要寻知己吟好诗。
“故事”
冯诚修咏鹤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带民一帮文人才子。这一日黄昏时分,游兴正浓的乾隆皇帝忽见天边飞来一只白鹤。他灵机一动:何不以此试一试这些文人的才气呢?于是使命他们以白鹤为题,咏诗一首。自命不凡的文人才子们被这突然袭击式的命题咏诗惊得瞠目结舌,不知如何是好。
江南才子冯诚修却随口吟道:
眺望天空一鹤飞,
朱砂为顶雪为衣。
乾隆听罢,却有意刁难冯诚修:“寡人要你吟咏的是黑鹤,而不是白鹤。”只见冯诚修眉头一皱,他想起了民间传说中,王羲之日夜练字,他家门前的清水池因洗砚而变成了墨池的典故。于是,冯诚修不慌不忙地说道:
只因觅食归来晚,
误落羲之洗砚池。
郑板桥巧获黄石
清朝年间,江苏兴化县有个米先生,篆刻技艺十分高明。一次,米先生得到了一块刻图章最珍贵的田黄石,这田黄石素有“石帝”之称。消息传开,一时间前来索求的人络绎不绝,富豪商贾更是数不胜数。这下可急坏了米先生,他心想,田黄石只有一块,而购买者却不计其数,这可如何是好呢?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眼前的火盆里炭花忽地一闪,米先生灵机一动,说到:“承蒙诸位厚爱,前来索取这块田黄石,可石头只有一块,不能人人如愿以偿,为免大家争执,我出一上联,谁先对出来,谁就是这块田黄石的新主人了。”见大家没有异议,米先生便以火盆为题,说道:“炭黑火红灰如雪。”
话音落下,屋内哑然无声,这不仅难坏了富豪商贾,也难坏了前来索求的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万般无奈之中,他不得已悻悻踱回了家中。一进门,见继母郝氏和乳母费妈妈正在当院磨麦子。郑板桥眼见着她们将黄灿灿的麦粒丢进磨眼,然后又把磨下来的精面用筛子筛了一遍,不一会儿,筛子下满是雪白的面粉,筛子上却留着红色的截子。
“有了,”郑板桥激动地几乎跳了起来。他转身来到米先生的家中,当众对出了下联:“麦黄鼓赤面如霜。”
米先生听罢,当即取出田黄石,以纯熟的刀法刻上了“郑曼”二字,而后将田黄石交与了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