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7800000001

第1章 导言(1)

鸦片战争以来的内忧外患,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随着近代社会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转型以及“古今中西”的思潮激荡,中国传统社会赖以维系的价值结构与权威秩序终于难以支撑,这为晚清以来佛教复兴思潮与复兴运动提供了契机。这一宏观的论断将宗教史与社会、政治背景结合起来考察,考虑到了佛教思想史与社会、政治史之间的紧密关联。不可否认,政治与社会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宗教史与思想史,在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的危亡是那时最重要的问题,“自改革”的思潮因此笼罩着整个中国的思想界,佛教的复兴思朝也不例外。不过,佛教史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它也并非与社会政治史呈现简单的“刺激反应”与完全同步的关系。晚清的佛学之兴,诚如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言:“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0页。民国以后,由佛教知识分子与思想家倡导的佛学思潮,逐渐演变成一种群体性的佛教运动,并进而发展为社会化层面的佛教实践活动。不过,就整个佛教史的纵向考察而言,所谓“近代佛教的复兴”只是佛教从低谷向上的反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恢复与振兴。值得注意的是,与近代社会的变革相应,近代佛学和佛教与其古代传统相比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甚至有人将之称为自慧能“禅宗革命”以来的中国佛教的“第二次革命”。有关中国近代佛教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著作问世。其中,大陆学者有关近代佛教研究的论著主要有:郭朋等著《中国近代佛教思想史稿》(巴蜀书社,1989年);高振农著《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江灿腾著《明清民国佛教思想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及《中国近代佛教思想的诤辩与发展》(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8年);麻天祥著《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1992年,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2005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再版);李向平著《救世与救心——中国近代佛教复兴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邓子美著《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何建民著《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陈兵、邓子美著《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年);刘有成著《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巴蜀出版社,2002年);黄志强等编著《近现代居士佛学》(巴蜀出版社,2005年);李少兵著《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国外英文著作中,如WingtsitChan(陈荣捷),ReligiousTrendsinModernChina.ColumbiaUniversityPress,NewYork,1953,p.62;C.K.Yang(杨庆堃),ReligioninChineseSociety.CaliforniaUniversityPress,Berkeley,1961,pp.358360;HolmesWelch,TheBuddhistRevivalinChina.HarvardUniversityPress,Cambridge,1968,p.264,等等。概括而言,近代佛教的主要变革之处有以下四方面:(一)在佛学取向上,由传统的“出世脱俗”追求,转变为积极的“入世化俗”,并由此将佛教的复兴与民族、国家的振兴,甚至民国以后的公民意识密切结合起来。此时的佛学不仅是自我解脱的智慧,也是拿来为我之用、为社会之用的“思想源泉”。(二)在佛教主体上,除寺僧之外,大量的新兴工商业者与知识分子对佛学产生兴趣并投身于佛学的研究与信仰的实践之中,他们分别以居士、学者、思想家,甚至革命家的身份进行佛学研究,并将佛教带向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对于近代佛学的参与主体,麻天祥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寺僧、居士、思想家佛学。对于不同类型的佛学旨趣,麻天祥指出:“寺僧佛学重在卫教,突出表现为佛教的入世转向。居士佛学意在弘法,直接导致近代佛教文化的勃兴。思想学术界的佛学研究宗旨则在于利生,因此称为经世佛学,它不仅实现了近代的中国哲学革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社会革命。正是由于佛教和佛学思想上的革命,近代佛教文化除宗教信仰外,还有经世致用、哲学研究和其他方面的文化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参见麻天祥:《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居士阶层已经成为近代佛教复兴运动的发起者与主力军,并使得居士在佛教共同体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三)在佛教组织上,除寺院佛教为保庙产而谋求全国性的组织之外,出现了诸多形式的居士佛教组织;这些居士组织开始独立于僧团之外,积极从事讲经说法、佛教文化传播以及各种社会慈善事业,并在全国性佛教事务中不断扩大影响力。(四)在佛学研究方面,出现了大量的佛学研究会与佛学院,并印刷出版了大量的佛教刊物与图书。同时,佛学研究开始走出寺院,走向社会与高等学府。

一言以蔽之,贯穿于以上所有的变革之中,居士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居士作为佛教在家信徒,并非近代产物,而是在原始佛教阶段就已经存在,释迦牟尼住世的时候,在印度就出现了不少在家奉佛的大居士。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土,佛教传播首先走的是一条上层路线,许多官僚、士人往往率先成为一些高僧身边的护法居士群体。早在南北朝时期,居士们就已经在僧人的帮助下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形式,并达到了一定的活动规模。黄忏华先生指出:“北朝一般社会上的佛教信仰,从北魏初年起,北地盛行一种一族一村等的佛教组织,叫做‘义邑’,由僧尼和在家信徒构成,而以信徒为主。”(黄忏华:《中国佛教》,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51页。)隋唐时期,居士佛教组织继承并发展了“义邑”的形式,并建立了以净土念佛为主的“法社”。隋唐之际的居士佛教组织,在活动范围上有所扩大,由过去单一的造像、建斋、诵经而扩大到佛教事业的方方面面,并特别重视斋会活动。相对于古代传统的居士佛教,近代居士佛教在复兴的同时,已产生了明显的“近代转型”。就组织而言,近代以前的居士佛教结社,基本上都属于佛教寺院的外围性组织,与寺院佛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居士们大多在寺僧的控制和领导之下,并对寺院的宗教生活和经济生活产生直接作用。及至民国,居士佛教已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式。民国居士佛教的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两种独立的新型形式:第一种类型是各种形式的佛学研究会。该类型的组织以研究佛学、振兴佛教为目的,其活动包括进行佛学义理研究、佛经辨伪,以及刊印、流通佛经等,其核心成员是居士知识分子。第二种类型是各种形式的居士林、净业社和功德会。此类型的组织主要以佛教实践、共同修持为目的,其活动包括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慈善救济活动、举办各种念佛讲经法会、流通佛学刊物等。这一类型的居士主体包括广泛的普通居士,但其核心成员往往是有产工商业者与社会名流。在这两种新型居士组织中,第一种类型的中心在南京,代表组织是“近代佛学之父”杨文会开创的佛学研究会及其弟子欧阳竟无创办的南京内学院——这个当时规模最大的居士佛教组织集中了大量的抱有各种佛学研究目的的知识精英。第二种类型的中心在上海,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就是上海佛教居士林(后分为世界佛教居士林和上海佛教净业社)。这个以工商资本家、社会名流为核心,广泛吸纳各阶层民众参与的居士佛教组织,在修持佛法的同时还广泛地参与到各类社会慈善事业之中,并且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模式与慈善运作模式以及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上海佛教居士林这一新型居士佛教组织的出现,表征了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组织特征与社会化特征。因此,对其组织形式、核心成员、慈善实践形式、慈善运作模式的分析研究,可以揭示近代居士佛教组织及其社会慈善救助功能和特征,进而分析居士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机制。

同类推荐
  •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宽容:大气的人生不计较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宽容》讲述的就是“宽容”,以佛学与国学中涉及的饶恕、包容、谦让、忍耐为基础,告诉读者一个获得淡定、幸福人生最简单的诀窍: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知交遍天下,朋友之间不必事事计较;因为宽容,我们才能步步登高,胸怀的宽广决定了人生舞台的大小;因为宽容,我们才能家和万事兴,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被私欲沾染;因为宽容,我们才能优雅行事,息事宁人总好过无事生非;因为宽容,我们才能笑口常开,放下执念,收获的是一整片蓝天!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热门推荐
  • 三流法师

    三流法师

    与恶魔交易的恶魔之血少年,带来强大的同时,却也带来了贪婪、嗜血、杀戮。“你就不怕我杀了她吗?”“那个女人......呵呵......死了关我什么事?”——王平一
  • 我好后悔:请原谅我的过错

    我好后悔:请原谅我的过错

    依铃四岁时,寒东已经五岁了,他们家是世家,所以她们俩是青梅竹马,在上高中时,寒冬告白了,可是依铃未接受,她虽然未接受,是因为她的好朋友韩茹.........................出了车祸...
  • 杀手狂妃:邪王狠狠爱

    杀手狂妃:邪王狠狠爱

    她,二十一世纪的杀手,冷漠无情,仿佛世间一切与她无关。他,神秘,玩世不恭,连皇帝都要敬他三分。可是……当当杀手穿越成废材三小姐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化学变化呢?被干娘辱骂,被二姐大姐欺负,她唯一的亲人吗,只有疯癫的父亲了。既然她穿过来代替这副身体了,那还有什么不可能,惹她凤苍岗,只有死路一条。废材?对不起,姐分分钟逆袭给你看!
  • 魔下天空

    魔下天空

    我是在黑暗里逃亡的人,不管有没有阳光我都是注定得不得快乐的人,你呢,言初,在乎我我懂。可我不懂那把刀刺入你身体时的眼神。后来才知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后来我以魔界少主的身份遇见了你。在人界我断了你的姻缘,在魔界你在大婚上将我救下。木北寒,你让我用另一个身份爱上了也有另一个身份的你。那么我在这里等你三百年可好?三百年前我把你弄丢了,三百年后我亲自去找你好吗?
  • 修真励志录

    修真励志录

    不种马不死爹妈有点小猥琐有点小感动有点小幽默有点小搞笑不虐心。有点无敌的节奏奇遇不断无敌到底!
  • 趣味案情解剖(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案情解剖(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冷艳公主的复仇恋爱路

    冷艳公主的复仇恋爱路

    三个女孩有着开心的童年,就是因为三个女人和三个私生妹妹的介入,自己的妈妈被害死,也被赶了出来,在偶然的机会中,她们认识了,十大家族之首,他知道了她们的事情,选择送她们去死亡岛,在那之前,女孩的大姐认识了一个小男孩,那个男孩送了她一根紫色的手链,说长大后凭着手链找到她,不久她们就去了“死亡岛”在那训练了三年,三年后,她们回来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受人欺负的女孩了,自己有了公司,自从遇见了他们,对他们产生了感情,但他们的一次次的不信任伤害了她们,但她们还是选择原谅他们,因为女孩的大姐因为出车祸失去了记忆,在恢复记忆的途中,遇到了哪些事呢!我们来看看吧~
  • 凡人异界寻仙记

    凡人异界寻仙记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额,不对!!!独行求长生,灭仙妖鬼神。奸邪恶阴毒,我自存本心。好吧!太假了。修仙路太难,看我的手段——骗不了就偷,偷不着就抢,抢不到就跑,跑不了就死,死不成。。。就惨了!!!
  • 圣皇三少的真命天女

    圣皇三少的真命天女

    她,冷魅如霜;她,性烈如火;她,小家碧玉。当她们回国看见他,凛若冰霜;他,性烈如火;他,温柔体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他们遇到一个接连一个的阴谋时,他们又如何应对?
  • 成功一定有方法:习惯决定命运

    成功一定有方法:习惯决定命运

    成功不是少数人的传奇,它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是一门可以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的学问。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职业经验,系统讲述了成功者应该具备的思维模式、信念和态度,如何制定并按步骤实现成功的目标,如何有效开发潜意识,如何养成成功的习惯和练习成功等,将积极、正面的成功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传达给每位梦想成功、立志成功,以及正在成功的道路上苦苦摸索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