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9200000002

第2章 环球探索(2)

但上述说法都只是一些推测,但无论如何,修建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当时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因为它需要解决的难题之多是难以想象的。

米诺斯遗址之谜

几千年来,地中海北部克里特岛一直笼罩在神话传说的神秘面纱之下。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在这里发掘出了米诺斯王宫。从此,神话不再是神话,传说也不再是传说。

充满神话的岛屿

克里特岛是爱琴海上最大岛屿,这里也是最古老的欧洲文明——米诺斯文明的中心。这种文明的起源几乎不为人所知,因为该文明留下的文字记录并不多,而且它们使用的是一种称为“线性文字A”的人们至今无法解读的文字。尽管早期克里特历史留下了《荷马史诗》之类的神话故事(如宙斯、米诺斯、忒修斯等故事),但是希腊的史学家和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人类在克里特岛的历史印迹还是很稀少的。

再现米诺斯王宫

伊文思和他的考古队经过长时期的艰苦挖掘后,终于发掘出了一座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遗址。整个建筑物依山而建,面积约16000平方米,拥有大小房间1700多间。其入口位于西南部,进门之后是一条宽阔的用石板铺成的通道,通道的尽头是一个面积达1400平方米的中心庭院,庭院东西长南北短。庭院的东部,穿过一个大阶梯,就是米诺斯王室成员的居住地。整个建筑像一座小型的城镇,它有街,有贮藏粮食和货物的仓库,有艺术家的工作室,有住房、礼仪厅和商店等。所有这些,都从中心庭院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这些数以千计的房屋彼此之间用长廊、门厅、通道、阶梯等连通起来,千门百廊、曲巷暗堂、扑朔迷离,仿佛是一个幽深莫测的迷宫,稍不留神,就会迷路。

古克里特人来自何处

最新的研究表明,克里特最古老的居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在这期间,克里特人居住在山洞或小村落中,考古发现了很多这个时期的村落遗址和石斧、石刀等工具。从已有的考古资料看,克里特人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磨制石器技术和制陶技术。大多数学者认为,小亚细亚西南部和叙利亚一带最有可能是克里特居民的老家。在这一带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与克里特同一时代的遗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另一些学者认为,克里特考古发现的一些器物与古埃及文明惊人地相似,也许是美尼斯征服埃及时一部分避难者逃到了克里特岛。

精彩的壁画

考古学家在米诺斯王宫遗址发现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壁画。那些生气勃勃、充满现代情趣的壁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富裕、安闲、友善、文雅的米诺斯社会。米诺斯壁画的颜料色彩渗入墙壁,所以至今依然鲜艳如初。在一个精致的梳妆台上方有一幅优雅的仕女图,她们都梳着绕有珍珠的独特发型,涂着艳丽的红唇,有着娇媚的笑脸;她们每个人都是杨柳细腰,穿着蔚蓝色或鲜红色的蓬松钟式裙,袒胸露背,整个画面色彩鲜艳,姿态生动,极为精彩。

米诺斯文明的毁灭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正当鼎盛时期的米诺斯文明在突然瞬间消逝的无影无踪,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呢?有人说是地震,有人说是因为饥荒,也有人说是瘟疫。

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底。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以北约130千米,有一座名为桑托林的火山岛。虽然火山的高度仅566米,但是从克里特岛上60多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一座古代商业城市时,人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考古证明,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猛烈的火山爆发,克里特岛被火山灰完全掩埋,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再次袭击了这里,终于使辉煌的米诺斯文明毁于一旦。

消失的沙漠古城埃勃拉

叙利亚境内的沙漠中有一个巨大山丘,在这座荒丘之下,一座鲜为人知的埃勃拉古国都城已经静悄悄地沉睡了3000多年……

重见天日的古城

1862年,法国考古学家梅·戴沃盖为了追寻古代文明的踪迹,率领考古队来到叙利亚大沙漠。在这里,他发现了一座巨塔和一些古建筑物遗迹。这些遗址的建筑特点鲜明,殿堂较大,柱子较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发掘工作停止。此后近百年间,这里便不在有人涉足。

1955年,叙利亚的一个农民在沙漠中偶然发现一个用灰色玄武岩雕刻而成的狮子和一个圣盆,盆的周围刻有行军的武士和宴会的情景。1962年,意大利考古学家保罗·马蒂尔博士带领考古队又来到了这里,考古队员们首先发现了宏伟壮丽的特尔·马尔狄赫陵墓,接着又发掘出埃勃拉王国的宫殿和神庙。这些建筑布局和谐,技巧精湛,堪称古代西亚建筑艺术的精华,让人感叹不止。

埃勃拉城平面大致呈菱形,最宽处约1000米,城墙四周辟有4个门,遗址总面积56万平方米;城址中央是近似圆形的卫城,直径约170米。1973年,考古学家在卫城中发现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王宫。宫墙高达15米,宫殿鳞次栉比,千门百户,结构复杂多变,阶梯走廊曲折相通。

楔形文字中的神秘国度

1968年,马蒂尔博士在卫城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公元前2000年的无头玄武岩男子雕像,雕像的袍子上刻着26段楔形文字铭文。在这26段文字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铭文,其中有一段写道:“因为埃勃拉之王和伊斯塔尔女神的缘故,将水槽献给大神庙。”这里现代人第一次知道“埃勃拉”,但当时还不能明确其真正的含义。考古学家们推断:这个卫城是古国的首都所在地。1974年,马蒂尔博士在王宫里的一间小房子中,发现了42块散落在地上的碑牌,其中有些碑上的楔形文字是苏美尔语,另外的碑上楔形文字无法辨认。1975年9月,考古队又发掘出1000多块这样的碑牌。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考古队发掘出一个很大的档案库(或者应该认为是一个很大的图书馆),里面有大量的泥板文字。这些文字多次提到了“埃勃拉”一词。据此,考古学家欣喜地意识到,他们幸运地发现了消逝数千年之久的文明古国“埃勃拉”。

根据已经释读的大量“埃勃拉文书”,考古学家初步勾勒出这个神秘国度的概况。埃勃拉有原始居民定居的时间,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000年后期。公元前3000年,是埃勃拉古国的奴隶制初期,那时,国家的统治者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国王7年一选,允许连任。后来,国家开始实行世袭制。国王作为专制君主,拥有无上的权力。埃勃拉古国的农业相当发达,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和小麦。当时,埃勃拉城附近是一片平原,水源丰富,畜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手工业和商业也非常发达,在泥版文书中提到的技术工人有陶工、雕刻工、金属工、面包师、木匠、纺织工、制香料者、磨坊工等。到公元前2300年前后,埃勃拉已经拥有人口近30万,中心城市已有3万多人居住。

埃勃拉的毁灭

埃勃拉王国为了加强对幼发拉底河的控制,多次与阿卡德王国进行战争。最终被阿卡德国王萨尔贡一世征服。公元前2291年,埃勃拉城再次被萨尔贡一世的孙子纳拉姆辛攻占。纳拉姆辛用一把大火把埃勃拉城烧毁。幸运的是,正是这把大火把储藏在王宫里的泥版文书烧成了陶片,以至它们在几千年后出土时仍保存完好。后来,埃勃拉王国又先后受到阿摩利人、赫梯人的侵略和掠夺。屡经浩劫的埃勃拉自此日渐衰落。后来,埃勃拉居民突然之间全部“蒸发”,埃勃拉王国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关于埃勃拉王国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学者们一直是争论不休,至今还没有确定的答案。

埃勃拉毁灭性的灾难究竟是由于统治者内部的纷争造成的,还是由于来自北方的小亚细亚的强悍民族赫梯人的侵略,似乎已经成为永远解不开的历史之谜。

庞贝古城的覆灭

千百年来,人们只是从古籍史册和民间传说中才知道曾经有过庞贝和赫库兰尼姆两座古城的存在,但究竟它们在哪里,是什么样子,对现代人来说却始终是个不解之谜。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得被遗忘已久的两座古城重现于世人面前。

火山熔城

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城相距8千米,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南的维苏威火山脚下。

庞贝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开始逐渐受到罗马势力的影响,公元前89年与赫库兰尼姆城一同并入罗马。由于这里濒临海湾,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很快吸引了罗马的权贵和富豪。他们在这里兴建豪华的游乐场所和宅邸,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街市日益繁荣,成为古罗马第二大繁荣富裕的城市。

公元79年8月,维苏威火山爆发了,待烟消云散、土地冷却之后,庞贝、赫库兰尼姆这两座昔日繁华热闹的城市已被灼热的岩浆、火山灰和泥石流所埋葬,它们的历史从此戛然而止。

重见天日

1748年春天,一名叫安得列的农民在自己的葡萄园里工作,他高举锄头用力的落下,“哐啷”一声,好像掘到了一块巨石,用尽力气也没有把锄头拔出来。他连忙喊来弟弟、弟媳帮忙。众人扒开泥土和石块,发现锄头穿透了一个金属柜子,于是大家七手八脚把柜子挖出来,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大堆熔化、半熔化的金银首饰及古钱币。这位农民突然想起祖辈相传的关于庞贝古城的传说,消息传开,盗宝者蜂拥而至,尔后也引来一批历史学家与考古专家来这里探寻古迹。

不久,有人挖出一块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头。人们这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被维苏威火山爆发后的熔浆掩埋了的罗马古城——庞贝城。不久,不远处的赫库兰尼姆城亦被发现。

意大利政府根据专家们建议,于1876年开始组织科学家对庞贝进行有序的发掘。经过百余年专家的持续工作以及数千名工作人员的辛勤维护,终于将庞贝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庞贝城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700米,呈长方形,城内面积1.8平方千米,城墙环绕,四周有城门七扇。城内四条大街,呈“井”字形纵横交错,街坊布局有如棋盘。主街宽7米,由石板铺就,沿街有排水沟。庞贝城的重要建筑都集中在西南部的长方形市政广场四周,围绕这个广场,有朱庇特神庙、阿波罗神庙、市政中心大会堂、浴场、商场等;另外还有剧场、体育馆、斗兽场等娱乐设施。这里是庞贝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中心。城内作坊店铺众多,都按行业分街设置,连同大量居民住宅,构成研究古罗马民用建筑的重要实物。

考古学家在庞贝城的东南发现了一个圆形剧场,可容纳观众10000人。这个剧场建成于公元前70年,比罗马的圆形大剧场还要早40年。剧场四周是环形观众席,中心低处为舞台,同时兼作角斗场。剧场附近还有一座体育场,近乎正方形,每边长约130米。体育场三边围以圆柱长廊,黄柱红瓦,醒目亮丽;场中央是一口游泳池,庞贝城居民经常在这里举行体育赛事。

1997年,庞贝城考古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的一瞬间

考古发现了无数被埋在火山灰砾下的死者,这些死者的身体被灼热的火山灰裹住后形成了一层硬壳,后来遗骸腐烂消失了,只剩下人形的壳子。考古人员把生石膏灌进这些壳子进行翻模,再现了遇难者临死时的各种神情姿态: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当房子倒下来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孩子;还有一家人在出逃时不忍分离,相互招呼时被硫磺窒息倒地;有的人手里紧紧攥着钱袋,但还未来得及逃出屋子便倒在门槛上;还有一群戴着镣铐的奴隶,在灾难降临时因无法自由行动,走不多远就倒了下去;城门附近遇难者堆积如山,令人惊骇。

伊甸园迷踪

伊甸园是《圣经》中上帝为亚当和夏娃建造的乐园。但传说中的伊甸园是什么样子?伊甸园究竟在什么地方?几千年来,人们总是想解开这个谜团,找到它的确切位置,但一直是徒返无功。

伊甸园的传说

《圣经》里讲道:上帝用黏土创造了亚当,上帝把气吹进了亚当的鼻子里,亚当就成了有灵性的活人。后来上帝在亚当沉睡之时,从他身上抽出了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出了夏娃。然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建立了一座花园,它就是伊甸园,上帝让亚当和夏娃在里面无忧无虑地生存。花园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树上的果实香甜可口,四季不绝。花园中还有两棵大树,一棵是生命之树,另一棵是知善恶树或智慧之树。伊甸园里还有一条大河灌溉着花园,作为上帝的恩赐,天不下雨而五谷丰登。

美索不达米亚

有人传说伊甸园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从尼普尔遗址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表明,苏美尔神话与《圣经》中的故事颇有渊源。苏美尔神话讲述了一片光明的净土,那里没有疾病和死亡。水神恩奇给这个宁静的王国注入淡水,使园中的植物生长茂盛。地母女神宁霍萨格为恩奇生育了三位女神。随后宁霍萨格造出八种珍贵的植物,却全被恩奇吃掉了。女神勃然大怒,宣称恩奇必死无疑,尔后抛弃了他。后来恩奇身体的八个部位患病后,一只聪明的狐狸说服宁霍萨格去救恩奇的性命,她来到他的身旁,为他的每个患病部位造出一位痊愈女神,其中包括肋骨部位。

在苏美尔语中“肋骨”一词为“梯”,治愈肋骨的女神后来被称为“宁梯”;它有两种含义,即“肋骨女神”和“给予生命的女神”。希伯来语中没有双关语,但“肋骨”一词却出现在伊甸园的故事中,并在“给予生命的女神”身上得到体现。有意思的是,楔形文字中也有“伊甸”和“亚当”这两个词。“伊甸”意为“未耕耘的平原”,“亚当”则为“平原上的定居点”。除文学作品和语言外,尚有地理上的证据表明伊甸和苏美尔之间的联系。

伊甸园在伊拉克

《圣经·创世纪》中记述:“有河从伊甸流出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这四条支流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基训河、比逊河。那里有金子,还有珍珠和红玛瑙。根据这些线索,一些学者开始探寻伊甸园。但是,学者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圣经》中所说的四条河如今只剩下两条,比逊河和基训河在何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无法确定。

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4700年就出现了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年先后建立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王国。两河平原的灌溉农业已有数千年历史。

地理上的证据

流经伊甸园那条河,从那里分为四条支流。其中一条是幼发拉底河,一条是底格里斯河,至于另外两条河——基训河和比逊河,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弄不清它们的具体位置。有人认为,发源于伊朗,最终注入波斯湾的库伦河就是以前的基训河,而沙特阿拉伯沙漠中一道干涸的河床就是比逊河。

同类推荐
  •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介绍了42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包括推动18世纪化学革命的拉瓦锡、给元素王国立法的门捷列夫、发现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被命名为频率单位的科学家赫兹、星学之王第谷以及发现海王星的天文双杰等内容。
  • 达尔文在路上看到了什么

    达尔文在路上看到了什么

    本书为达尔文在航行路上记录的见闻观察和发现。记录内容涵盖马、骡子、牛等多种动物野人、火地岛人等人种乌拉圭、巴拉那河等地里信息以及森林、贝壳杉等自然信息。
  • 让蓝天成为白云的家(星球保卫战)

    让蓝天成为白云的家(星球保卫战)

    曾经,整个地球都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景象。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草地,天空和大海都是一片蔚蓝的颜色,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鱼儿在水里快乐地游着,其他的动物在陆地上快活地奔跑着。而如今,这种景象或许只有在电影当中才能看到了。森林被大量砍伐,河流污染,野生动物遭到屠杀,自然环境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通信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通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沟通之媒——通信岁月留痕——我国古代通信文明火种——国外古代通信“英雄迟暮”——载波通信信息快车——光纤通信等。
  •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本书介绍了牛、羊、猪、马的解剖学知识,家禽解剖学特征,动物细胞学、基本组织、主要器官组织和胚胎学基本知识。
热门推荐
  • 超神学院之最强杂兵

    超神学院之最强杂兵

    关于身份:问我是谁?赵云百三八世孙。我是赵信,顶天立地的信爷。关于能力: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哪怕把妹三千,我也长枪依在。关于本书:这是一个关于赵信的故事,这是一个不甘的炮灰反抗逆袭的故事。依然还是那个赵信,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勇士之魂从未破灭。不会再被忽略了,因为这次我也要当主角!(赵信挑衅的看向瑞兹)
  • 呆萌王妃遇上霸道王爷

    呆萌王妃遇上霸道王爷

    明明说好不再爱了,可是为什么要遇上那个厚脸皮的王爷,对我进行各种死缠烂打,最后还把我骗上了他的床,然后还死皮赖脸的说“王妃,昨晚睡的可好!”
  • 黑暗的光

    黑暗的光

    叶枫,他本就该生长在阳光下,美好而灿烂;然而,岩夕就像生长在漫无尽头的阴暗中,只能背影向前,才能前行,他们的爱情就像水与土,离得太远,落寞孤寂,一旦靠近,只能彼此伤害,岩夕努力挣扎着,只为这黑暗中的一丝微光......
  • 七大家族之大学时期

    七大家族之大学时期

    她,一个平淡的女孩。在责任与担负中生长,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她身上的……
  •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求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了国家经委党组对大庆精神的概括,即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
  • 一代红颜

    一代红颜

    一代暴君夏桀,遇到妺喜,便更加的寻欢作乐,恣意妄为。是他自己导致失去江山,还是妺喜这个红颜祸水导致,亦或历史的规律,人力无法改变。千万个人,千万种说法。宏观历史,细查人性,或许,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 妖兽幻想之你是如此美丽绝伦

    妖兽幻想之你是如此美丽绝伦

    史帝夫是一颗宝石,可不是普通的,他是上古魔帝内丹所化……成了一个小帅哥,来到人界游玩,无意,卷入了新的一场人魔战。
  • 离神众

    离神众

    被遗忘的世界,被遗忘的辉煌,先辈们付出了无尽岁月,给天下带来了百万年的和平,世人却早已遗弃了这份恩,遗忘了这份情!封禁碎裂,妖魔重现,天下再度大乱。“你们可愿再为此界众生而战”“只为离神……”
  • 王懿传

    王懿传

    她,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百姓女子,他,高高在上的圣上;可谁知他们二人在年幼时就已经相爱甚久了,也许没有人会想到,他们的爱是在短短一瞬间建立的。还记得那是一个冬天,他被人算计,流落民间,是她,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不顾一切的把他带回了自己贫穷的家,就这样,年幼的两人擦出了爱的火花。十几年后,他,早已是高高在上的一代君王了,可他心里一直没忘记她,四处打听她,终于,在一次巧妙的邂逅中,两人相遇了,可她的身边多了一个男人……
  • 淡淡的光影

    淡淡的光影

    再也没有人能代替你,一个个别离都是你陪在我身边,真的谢谢你,但是,我可能已经习惯了你的陪伴;刚开始的时候,你是个路痴,哪里都要我陪着你,到后来,你渐渐变成了我最重要的人,哭,你陪着我,笑,你陪着我,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想一直想要你的陪伴了;第一次离开的时候,我再也没有笑过,直到你回来。那并不是你的错,只是同学之间的憎恨,激化了对你的嫉妒,你只是再帮助,却被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