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1900000023

第23章 一个突然死去的人是残忍的(1)

一个突然死去的人

是残忍的

他死了,这个消息

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多年以来,他一直和神

保持紧密的联系

——《汉普顿》(节选)

余地

本名余新进,湖北宜都人,1977年生,2007年10月去世。有诗歌、小说等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山花》、《青年文学》等报刊,并有作品入选《2003中国最佳诗歌》、《2005中国年度诗歌》、《2005北大年选(小说卷)》等选本。去世后,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余地文集》三卷。

2007年10月6日下午,我去菜市买菜回来,打开电脑,习惯性地进入“扬子鳄”论坛,一个消息震惊了我:诗人余地于10月3日深夜或10月4日凌晨零点左右在家自杀身亡。

消息介绍说,余地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其妻子患重病,由于生活压力过大而不堪承受。而在余地自杀前三个月,他的妻子刚刚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

看到余地死亡的消息,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相信消息上提到的即是我所认识的诗人余地,因为仅仅半个月前,我们还有书信联系,从中看不出他要自杀的任何蛛丝马迹。可是消息的结尾所附的文字打消了我的怀疑:“余地,本名余新进,1977年生,湖北宜都人,多年居于昆明。有诗歌、小说等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山花》、《青年文学》等报刊及各类网站,并有作品入选《2003中国最佳诗歌》、《2005中国年度诗歌》、《2005北大年选(小说卷)》等选本。获得2005年度‘边疆文学奖’等奖项。主要作品有长篇诗性随笔《内心:幽暗的花园》等。”那以后的几个小时,论坛热闹起来,全国各地的诗人纷纷留言,我的QQ和手机也响个不停,一切情况都在证明:这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实。

后来才了解到,文学界中很多人得知这个消息后的第一感觉与我相差无几。余地的朋友、《山花》编辑冉正万在其博客上这样描述他得知此事时的情景:

昨天(2007年10月4日)下午四点半,我正在水城火车站排队买回贵阳的票,掏手机看时间,却看到《大家》副主编韩旭发给我的短信:“余地昨日自杀身亡!”我几乎被吓了一跳,只回了两个字:“天啦!”心头想:为什么?怎么可能?

我立即把这个信息告诉《山花》主编何锐,因为他很欣赏余地的才华。同时告诉盛慧,因为余地的第一部短篇小说是他推荐给我的。他们都倍感惊讶。何锐还特地打电话到昆明,证实这事是否真实。他从余地的家人那里得知,余地已经不在人世。

表示惊讶的远不止冉正万、何锐、韩旭等期刊界人士,还有大量的作家和诗人。10月5日凌晨,《水乳大地》作者、著名作家范稳在他的博客上回忆道:“先是女诗人海惠打电话来告知噩耗,我不相信,以为人家是在说梦话,或者,这是在梦里接到的一个电话,梦一醒了,什么事儿都过去了。然后庆幸这是一场梦。但是愣了会儿神,发现这噩耗不假,身边的朋友不假,屋外的天空不假。又打电话问另一个兄弟雷杰龙,小雷与我是同仁,曾经多次编发过余地的稿子,两人也是同龄人,平常很谈得来。他在电话那边哽咽着说,眼下正在余地家楼下,一大群惺惺相惜的作家朋友。余地的父亲已经从武汉赶过来了。我问小雷,为什么?小雷说,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曾经跟余地说起过,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可能会自杀,唯独余地不会。因为他平常是个多么快乐、开朗的家伙啊!”

10月9日,当地一家媒体记者在写报道时,也对余地的举动纳闷不已:“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是某部队干部部的中校军官,年龄比他小七八岁之多;他有一双可爱的双胞胎,生于7月8日;他还有关于诗歌文学的一堆荣誉,小有成就并为圈内赞赏……”

曾在自己创办的《中国当代诗歌》大力推举过余地作品的山东诗人鲁扬惊讶地说:“自杀身亡?余地是《中国当代诗歌》推出的首位‘当代诗星’,前不久还在我博客上留言,没想到……就近的朋友请再来证实一下。……在众多诗人中间,选一位‘无名’的,且有潜力的诗人,来装点我首编的《中国当代诗歌》创刊号,而现在这样一位我所钟爱的诗人……我不知道有谁还同我心境是一样的。”

很快,关于余地自杀的消息传遍网络,著名的扬子鳄、天涯诗会、独角兽、诗江湖、露天吧等论坛都有大批网友对此表示了关注。其中仅扬子鳄和天涯诗会两处,10月6日至10月8日三天中,与“余地自杀”相关的帖子点击量超过三万,回帖量近千。其中穿插着大批全国知名的诗人,如伊沙、叶晔、阿翔、周实、东方浩、张敏华、中岛、芦苇泉、江非、周瑟瑟、浪子、辛泊平、陈洪金、殷龙龙、老枪、刘诚、张德明、陈傻子、邢昊、韩少君、巫昂、杨克、苏一刀、庞清明、谢君、汪抒、渭波、陈剑文……许多人还写了悼诗和怀念性文章。在其他大量论坛和博客,也有大量文化界人士对余地自杀发表看法。而余地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di)访问量陡增,大量网友在上面评论和留言,表达他们的惋惜之情,其中一些单篇文章的点击量就高达三四十万!

自然,认为余地对家人毫无责任感的网友也不在少数,他们纷纷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网友王三郎说,如果活着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他无法忍受,那么他为何要将这种痛苦转嫁给他人,让关心他的人爱护他的人承受着永无休止的折磨,这就是一个大男人的所做所为吗?

青年诗人知闲抱怨道:(余地)只顾自己快活,说走就走了。可怜孩子老婆啊,唉。这个世界上的人都疯了。

诗人冰马更始愤怒得难以自抑:“一个如此自私的人,写得出真正的诗歌?老子半夜不眠想鞭那鸡巴的尸!!!!”

还有一些网友更为理智地看待这一事件,并将话题引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地带。比如,一个叫“河沙流”的网友说:

活着和死亡,如果只对单个的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意义。

试想三个假设,如果余地没有父母兄弟姐妹,如果余地没有妻子儿女,如果余地没有朋友,那么余地的死犹如清风吹散一缕轻烟。

但人活在这个世上,绝不是孤立的个体,其实一个人的生命不能自私地认为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任随你怎样去处置。

活着就是一种责任,为自己,也为身边的每一个人,或者为整个社会。

死亡只能被理解为逃避责任,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于余地,选择活着,缘于方方面面的压力,对自己或许是一种残忍;选择死亡,对自己或许是一种解脱,但对于其妻子儿女,对其父母亲人,对其朋友,或许是更大的一种残忍。

作为男人,或者作为人,应该努力地活着,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选择逃避,只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其实死亡并不需要多大的勇气,相反,活着,坚强的活着才需要巨大的勇气,尤其是身处逆境的时候。

我对余地更多的是悲愤,之后才是深切的同情。

一个名叫“马原”的作家(不知道是不是写《虚构》的那位)在《余地:你使用了最有尊严的权利》通过余地事件对“自杀”行为进行了探讨:“其实自杀是生命中一项普通而又特殊,特殊但也普通的行为选择。是一个人整体生命价值观中的最后一项价值认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直面对着这样的境况:在人间忍受,还是在天堂安息?我们一直在死亡和活着之间做着犹豫的抉择。而缺少的往往只是勇气。我们不能用长寿和短命看待我们生命的质量和意义,有时候面对死亡比活着更容易,更有难度的往往是我们怎么活。我自己也一直这样想,当生活欺负我到了我不能忍受的时候,也许我也会选择结束。当然面对了断,我会比面对生命中的任何一项选择更慎重,但我决不回避它。死亡的美丽有时候会让活着的污浊和丑陋汗颜。”

各种见解充斥在各个网络论坛上,有的甚至因为意见相左而相互辩论起来。

10月10日,新浪博客推出“深度解读:诗人余地为什么自杀”专题,将大量相关文章集中起来,将对余地之死的讨论推向高潮。

余地出生于1977年,老家在湖北宜昌市宜都县姚家店村。据云南诗人陈洪金介绍,余地在湖北中专毕业后,到一家公司工作,随后被派到驻昆明的办事处。也许是作为一个诗人,对于生意场上的风险和人性险恶了解不透,作为推销员,他被人骗走了一批货物。由于货款收不回来,他也就离开了那家公司。失去工作后,生活压力陡然增大,陈洪金就建议他多给报纸写一些随笔之类的稿子,赚点稿费贴补家用,但余地并没有把这个建议听到心里去,仍然以写不能赚稿费的诗歌为主。

到了2003年,余地终于坚持不住了,便到《云南法制报》去打工。不久,因为昆明的《生活新报》副刊编辑辞职,他便顶替进去当副刊编辑。

在《生活新报》任副刊编辑期间,余地的生活相对稳定,他的诗歌作品开始受到一些公开和民间刊物的接受。山东诗人鲁西狂徒早在2004年元月创办《中国当代诗歌》诗刊时,就在头条位置以“当代诗星”栏目发表了余地的四首诗和诗性随笔《内心:幽暗的花园》一至二十节,并在封二刊登了余地的彩照。2004年夏天,余地在浙江诗人老枪等人创办的无名指文学网开设个人专栏。他的小说和诗歌逐渐在《人民文学》、《星星》、《山花》、《南方周末》、《青年文学》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获得过一年一度的云南省“边疆文学奖”。就在他去世前两个月,云南省作协主办的《边疆文学》杂志2007年第8期上半月号还在重要位置推出了他的作品。

2006年7月,余地从报社辞职,据说是为了专心写作。

作为一个作家,余地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书虫”。在余地去世前的一个多星期,重庆《时代信报》2007年9月21日“阅读”版还刊发过他的湖北老乡宋尾写的通讯《余地:“饕餮的阅读者”》,介绍他的文学观念和藏书故事。从文章中可以看到余地对书籍的热爱与挑剔以及关于书的“奇遇”:有一次,朋友介绍一位来自南京的“背包客”到余地家里借住,由于是铁哥们儿介绍,余地热情地接待这位来客,并得意洋洋地展示自己的珍贵奇书。一个星期之后,背包客不辞而别,与此同时,余地书架上的十五本藏书也不翼而飞。余地通过电子邮件追问那位“背包客”,对方却反过来责怪余地是故意冤枉他!后来,余地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把这些失去的书重新凑齐。这件事情,让他对进入自己书房的客人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据统计,余地收藏的图书有6000多种,这些书挤满了十五平米的书房的四壁。20世纪90年代后期,余地挣的钱大多用于买书。1999年,他把当时的所有藏书运回湖北老家,到火车站托运处一秤,足足有一吨多重,运费花了几千块。后来,他又想回昆明发展,便又不辞辛苦地把大多数书籍运过来。余地在湖北老家还留有不少书,在他离世之前的最大愿望是把老家的藏书运到昆明。有趣的是,他在昆明的书房主要存放的是西方翻译作品,湖北老家的书房收藏的则多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作为一个年富力强的小伙子,余地也会时不时参与一些文学活动。2003年6月,他与一批网友筹办了中国当代诗歌论坛,后来又加入诗人老枪创办的无名指文学网。2005年,他和朋友联合创办了《云南诗歌报》,还编选了《2005云南诗歌年选》。2007年秋天,他又和国内多位活跃的诗人合著了《九人行》诗选,在这部诗选中,他为其他八位诗人的作品撰写了短评……余地去世的消息传出后,10月7日,山东诗人许烟华在扬子鳄论坛上黯然神伤:“9月23日,我和诗人舒中一起去邮局,给余地、冯磊、兰心寄了《九人行》。……余地给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八位入选者都写了精到的简评。冯磊收到了,兰心收到了,余地却迟迟没有回音。我想,或许昆明太远了,或许到的时候,邮局已经放假了吧。但是就在今晚,在几个小时之前,我从网上知道了余地的消息……”

余地在新浪网开设了一个博客。博客以他的作品“内心:幽暗的花园”为名,主要内容是自己的诗歌作品和书评,极少个人日记和生活琐事。而在2007年9月23日去过余地的博客的人们会意外地看到,余地在当天的博客日志中公布了一个大喜事:“2007年7月8日,余地和姚梦茹的一对孪生儿子,平平和安安出生。老大平平出生于下午四点二十分左右,老二安安出生于下午四点四十七分左右。”博客上有两个婴儿的照片,照片下面是余地的题诗:

你看着这个世界,它刚刚醒来,像你头上的绒毛

不要这样看我,它说。你听见了,什么也不懂

早晨的太阳爬上你的脸、额头,让你无比困惑

——给平平

你的对面,是所有人;你的身后,一堵墙

这个早晨,你没有张开嘴巴大声啼哭,没有伸出手

世界站在这里,你还没有学会思考

——给安安

在作于2007年9月23日的这篇最后的博文中,余地又张贴了两个孩子的照片及题诗。第一首为《给安安》:

你的牙齿在生长,你的微笑也在生长,你的手——

世界和你一起长大,像你手指头上的螺纹,向外旋转

生命,让你快乐,让你向未来伸出手

从这首诗,我们还可以看得出诗人具有的快乐心境。然而,接下来的这首《给平平》却有了不小的变化,特别是最后一句,总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对,藐视他们,在心里微笑

把他们逗得大笑,然后抬起腿,狠狠一脚

你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还不明白,那些心

据说,平平和安安是姚梦茹独自回到山东老家生的,直到余地去世前,他也没见过这两个孩子。与此同时,一些媒体还报道说,余地的妻子姚梦茹的遗传性肺癌也进入晚期,而两个孩子尚未满三个月!余地的遗孀和两个孩子的生活状况令人难以割舍,因此人们在悼念逝者的同时,也对他的妻子及孩子表示了关心和慰问,纷纷询问如何进行资助。10月7日,惠州作家网发出倡议,号召人们提供帮助,在一天时间内就筹集了2000余元;10月8日下午三时,刘春、张翔武、阿翔、毛子、宋尾、黄芳、采耳七个诗人在扬子鳄论坛贴出由刘春执笔的《我们的倡议书》,呼吁国内诗人帮助余地的家属,引起了极大关注。《倡议书》这样写道:

朋友们,因为余地的猝然离去,作为诗友,我们都深感悲痛。死者已矣,我们不想过多地纠缠于余地的做法正确与否。余地离去后,留下了肺癌晚期的妻子和一对不足百日的双胞胎“平平”和“安安”。近几日很多诗友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对余地的妻儿表达支持。经过余地的好友张翔武与余地的遗孀小姚商量,我们斗胆提出如下倡议:如果有哪位朋友希望对余地的孩子表示爱心,可以将钱打进下面的账号,或通过邮局汇出。截止时间为10月30日。

当然,我们不强求所有诗友都能参与,也不企望能够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大家以自己的真诚去行事吧。

(余略)

同类推荐
  • 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遥望一片星空:品味西方文学经典

    本书选择了20部西方文学名著,以时间为脉络,与读者分享故事情节,同时抓住每部作品的精髓,评述巨孹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要揭示的内涵,揭示了隐藏在作者背后的秘闻趣事。
  • 最经典的寓言故事

    最经典的寓言故事

    本书包括《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等。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想象丰富、情节生动、妙趣横生,蕴涵着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假恶丑的鞭笞,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 火车上的中国

    火车上的中国

    本书作者留学英伦,在毕业与求职间这段“空窗期”,决定以铁路环线旅游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眼中的中国。一节火车车厢,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揣着各种各样目的的人,或亲切,或憎恶,或喜悦,或悲愤,或开朗,或阴郁,或成功,或失意。本书以火车上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特地选取了18个城市或地区的18辆火车,通过平实的语言,以期向读者反映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启发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学会独立思考,了解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团结起来去为改变我们的国家尽心尽力。
  • 小事物语(读者精品)

    小事物语(读者精品)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回家人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 1898:百年忧患

    1898:百年忧患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试图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描述出百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文化背景。《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898百年忧患》从缘起到实现,历经了七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将为百年中国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
热门推荐
  • 我的女友是白富美

    我的女友是白富美

    一代绝世狂修陨落,重生到了一名性格懦弱的大学生身上。拳打校外流氓,脚踢装X二代。与此同时,成熟美丽的邻家姐姐、高不可攀的富豪千金,还有清纯可人的美丽校花、全都纷至沓来。重生后的生活,很好很邪恶……
  • 西界遗脉

    西界遗脉

    风雪无法覆盖咆哮,战火弥漫!夜色无法隐藏杀戮,硝烟四起!当力量被欲望支配,谁来唤醒良知?当哭啼被呐喊淹没,谁来拯救苍生?十二年前的战争,让西界王族彻底消失,奇迹让西界王族唯一的血脉生存下来。当西界遗脉拥有力量之后,会带来怎样的血雨腥风,当力量被欲望支配,就以杀戮来唤醒良知当哭啼被呐喊淹没,就以毁灭来拯救苍生
  • 六界之心

    六界之心

    一千年前人界初期,妖魔侵入人界被仙神阻拦,展开了一场大战。冥界阎王的介入使六界诞生了两只可怕的生物,诞生的生物被封印于人界和冥界,唯一解开自己封印的钥匙一共需要6把,称为六界之心。
  • 洗脚妹的悲喜人生

    洗脚妹的悲喜人生

    租住在一起漂亮女技师,在足浴城上班,她们经历各种各样酸甜苦辣---------
  • 叁域

    叁域

    修真界分为三元人,鬼,妖割据论界分为魔界、仙界、神界、灵界、羽界、九幽界、长生界安辰被轮回改命重生于北洲番国山林中安家村虽是轮回但记忆不失身兼不知名的灵根的他亲人惨遭毒手爱人无法挽留安辰立誓颠覆魔界毁鬼域屠妖域斩神帝而这一切又将如何实现是否真的能实现当他站到一个高度他发现他错了一切都错了……欲知详情请关注更新中《叁域》
  • 偶的波斯猫王子

    偶的波斯猫王子

    ”你叫叶初雪?”一个长的绝美的男子斜靠在门口,逆着灯光,叶初雪看着面前的男子,好帅,“从此你就是我的助理!“叶初雪不明所以的看着冷净炫,帅又怎么样,天天就会欺负我,————————分割线——————”你好我叫上官煜“一头黑丝的碎发,白皙的肤色,深蓝色的双眸中透着很深的疏离感,完美到无可挑剔的俊脸......."小心"上官煜抱过摔下的叶初夏,好熟悉的味道,好像在哪里闻到过,闻着他好安心”你没事吧“叶初雪抬头看着面前的上官煜,为什么为什么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感觉他仿佛就是我身边的....一个很重要的....
  • 摸金日记之阴阳刃

    摸金日记之阴阳刃

    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一场阴谋被打破,十三人被牵扯进迷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真相,在哪里
  • 重生农家人

    重生农家人

    她重生而来,只是为了过与前世不同的生活,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只为在不同的时代里,求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 都市之人在边缘

    都市之人在边缘

    有些职业大多数人只是听人讲过,却从没有接触过……有些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听过报道,却从没有机会知道真相…….杀手,特工,黑帮,毒贩,盗墓者等等,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身边新闻报道的事情有多少是真相?没有人能回答.但是我讲的是另一种边缘职业--方士.
  • 仙童路

    仙童路

    龙柏历尽千辛万苦,儿童期就在外游学,经历无数艰辛和坎坷以及风险和奇遇,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慢慢找到他自己的合适位置,开始有所收获,在外多番历练,广交朋友,展露头角,精彩纷呈,招蜂惹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