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犯错的“专家”,无论怎样的错误都有可能在他身上出现。面对他的错误,我们往往采取了“零容忍”,甚至连解释和改正的机会都不给他,反而直接训斥或说教。但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也许反而会发现一些令人意外的东西。
9岁的儿子很调皮,经常闯祸,每次他犯了错,妈妈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他一顿。妈妈的态度也总是让儿子感到很郁闷。
一天傍晚,刚下班的妈妈在小区里看见一个小男孩坐在小广场的台阶上哇哇直哭,而在他旁边正好站着她的儿子,地上还“躺”着一个小自行车。
妈妈认为是儿子欺负了小孩子,便快步走了过去想要训斥儿子几句,但她却发现儿子一脸无辜与为难的表情,于是她改了主意,用尽量平静的语气问道:“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了吗?”
儿子说:“他骑着小车非要从台阶上下来,我怕摔着他,想扶他一下,结果他故意不让我扶,自己一歪车把,摔倒了。”
妈妈眨了眨眼睛,她有些惊讶。原来儿子并不是在做坏事,反而是想表达爱心,幸亏没有立刻批评他。接着,妈妈和儿子一起扶起了哭泣的小男孩,并将他送回了家,还向他的家人说明了情况。
通过这件事,妈妈忽然觉得自己之前的做法有些欠妥,如果能多给儿子一些解释与改正的机会,他会不会比现在做得更好呢?
就连法官在判案中都会允许罪犯申诉,可我们很多时候却比法官还严厉,根本不给孩子解释的权力。看看这个事例,如果没有听儿子的解释,妈妈仅凭自己的判断,一定会误解他。而相信受到误解的孩子,也一定会因此觉得内心不痛快。
其实孩子的天性都是纯洁美好的,无论他做什么都可能会有自己的道理。所以,多问一问,听听他的解释,就会使我们对他的内心了解得更多。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自己片面的判断而将孩子推进不快乐的生活之中。
另外,“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孩子解释过后,我们也要给他改正的机会,这也是对他的一种信任。那么,这个信任该如何表达出来呢?
别太相信自己的判断
我们是成年人,我们经历了很多事,我们的判断力比孩子强,最重要的,我们是他的父母。鉴于以上几点,每当看到孩子犯错,我们就会很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孩子就是做错了。
这种判断太绝对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而且还会有一些固有思维,如果仅凭一己之见就下结论,很有可能就会曲解原本的事实。
鉴于此,我们有时也要怀疑一下自己的结论,换个角度看看问题,尤其是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一下事件。即便事实果真如我们所料,也不要下太过绝对的结论,而是要问问孩子,追寻一下事情的根源,以了解事实真相。
对孩子的行为多一些“探究心”
孩子做了一件事,那么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是怎么想的?他预期的结果是什么?他现在的心情是什么?他现在想怎么做?关于这些问题,难道我们不好奇吗?
所以,对孩子的行为,我们也要多一些探究心理,多问问上面那些问题,引导孩子将自己行为的始末缘由解释清楚。毕竟“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再去引导、教育孩子,他也更容易接受。他也不会因我们冤枉他,而难过伤心了。
学着接纳改正后的孩子
很多父母总习惯提及孩子曾经犯过的错误,动不动就说“你以前就这样”,或者“上次你就错了”。我们这样的说法,明显就是没有接纳改正后的孩子,我们对他的判断依然停留在他犯错的阶段,这怎么能让他感到安心愉快呢?
因此,将改正的机会还给孩子吧!如果他知错就改了,我们要接受现在这个已经改正错误的他,而不是过去那个依旧错误缠身的他。当我们接纳了改正后的孩子,他就会以做得更好的行为来回报我们,同时他也会努力克制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一来,我们和他就都能享受到快乐的生活。
不要放任孩子的狡辩
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如实陈述,我们称之为“解释”;但如果为了逃避批评与惩罚而找借口,或者再三为自己申辩,甚至说谎的话,那就变成了“狡辩”。我们要允许孩子解释,但却要阻止他狡辩。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从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性,并明确告诉他,我们不会因为他的过错而不爱他、不相信他,所以他要诚实回答我们。
不过,有的孩子对自己的过错认识并不深刻,他总觉得自己没有犯错,虽然不撒谎,可他却总是要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对比一下解释与狡辩的不同之处,告诉他解释是如实地讲述自己的行为,体现了一个人诚实的美德;但狡辩却是在强词夺理,是一种不好的品质既浪费时间,还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孩子都喜欢获得他人的喜爱,所以诚实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并积极去改正错误,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而一旦孩子出现了撒谎、狡辩的行为,我们就要严肃地告诉他,这是不被接受的行为,并给他讲清楚撒谎的害处,告诉他知错就改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这时他才会感觉到被包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