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旧址在山两永济县,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废毁于元初。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处于黄河边晋、秦、豫相交的金三角地带,风景十分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鹳雀楼一度被毁,空存其名,现在人们又把它重修了起来,它的复建工程被中国建协评为“鲁班奖”,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千年古楼的风貌重现在游人面前。鹳雀楼现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
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流传千年,脍炙人口。这首诗因鹳雀楼而作,鹳雀楼又因这首诗而名扬天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作者站在鹳雀楼上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漾。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下沉。这是“白日依山尽”的远景,“黄河入海流”是近景,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其画面的壮丽,气势的宏大,读后都令人振奋。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展示了诗人无止境探求的抱负,他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更上一层楼”。“欲穷”、“更上”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真正登高了感觉就是不同,试看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塔,王之涣登楼,时隔数百年的诗人,实际上想到的是同样的道理。
旅行指南
王家大院
到了山西永济,可以顺便看看晋中的王家大院,它在山西灵石县静升村,是我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其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都堪称中华一绝,被称为“国宝、人类之宝、无价之宝”。静升王氏祖籍琅琊(今山东胶南),后西迁至山西太原。清初即开始经商,做小买卖,后其族人王谦受等经商有道,逐步成为豪商巨贾。到清中叶,王家便由原来的平民百姓发展成为居官、经商、事农综合型的名门望族。民国初年,王家店铺仍然覆盖晋、冀、京、津,卢沟桥事变之后,举家南迁,人去楼空。王家大院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共有院落五十四幢,房屋一千多间。可以说既是一组民居建筑群,又是一座建筑艺术博物馆。它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称得上北方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明珠。王家大院也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被称为“三晋第一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