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1500000013

第13章 马克思恩格斯论马尔萨斯

主旨和要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一般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广泛的评论和批判。这些评论和批判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口问题的观点和基本经济理论,这对于我们现在研究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经济理论,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或参考价值,因为它们集中反映了当时工人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客观现实。在这里对这些评论及观点着重加以梳理,以便比较完整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马尔萨斯的主要评论及批判。在人口理论方面,马克思指出:“至于一般的赤贫现象,根据马尔萨斯的理论这似乎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他还认为马尔萨斯人口论完全是一种剽窃。恩格斯则指出,马尔萨斯理论和英国国会1834年通过的新《济贫法》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最公开的宣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就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来说,不存在人口过剩问题,因为生活资料的增长能够大大快于人口的增长;就人口与就业手段的关系来说,存在人口过剩问题,因为就业手段的增长受到竞争的制约和支配,所以这种过剩是相对意义上的过剩,即相对于资本需要的过剩,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对于生活资料的过剩。在这个意义上人口问题只是资本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现象,未来新社会不存在人口过剩问题。他们还认为,即使土地面积有限,但劳动者人数会增加,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进步对提高生产力的作用是无可限量的,所以不存在所谓绝对的人口过剩。关于马尔萨斯的一般经济理论。在地租理论上,马克思认为马尔萨斯是一个无耻的剽窃者;而且认为他总是为当时社会中最反动的分子辩护。在价值和剩余价值问题上,马克思认为马尔萨斯利用了李嘉图学说的矛盾,在承认现实的借口下否定劳动价值论,并将资本利润归结为来自交换的让渡利润,从而为否认剥削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生产过剩问题上,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学说实际上是为了论证非生产消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这种挥霍消费是避免生产过剩危机的有效手段。马尔萨斯学说的唯一功绩是强调了社会的不和谐,他当然不是为了克服这种不和谐,而是利用这种不和谐来建立为统治阶级和寄生阶级服务的辩护性理论。

恩格斯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批判恩格斯的批判主要见于他的两部早期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年)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第一,恩格斯认为,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人口现象的一种歪曲反映,其宗旨在于替资本主义的不合理制度进行辩护。恩格斯指出,资本与资本,土地与土地,劳动与劳动之间的无情竞争无所不在,正是这种竞争导致了生产过热和过剩以及广大劳动者的普遍失业和极度贫困。他指出这些现象看似自相矛盾,实则是根植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本质现象。恩格斯指出,经济学家们不能否认这些现象和事实,“为了使这种事实符合理论起见,就发明了人口论”。这就是说,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出现是为了曲解和掩盖事实真相,而不是根据事实去建立理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该说恩格斯的论断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马尔萨斯人口论初版的主题在于否认人类社会完善的可能性,再版的主题则是论证贫民贫困的根源在于贫民自身,而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无关,这当然集中体现了它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意图和动机。第二,恩格斯斥责马尔萨斯人口论是“卑鄙下流的学说”,是“对自然和人类的恶毒的诬蔑”,是经济学家的“不道德的登峰造极”之作。他指出“这种学说的创始人马尔萨斯断言,人口总是威胁着生活资料,随着生产的增加,人口也同样增加,人口生来就有一种超过它所支配的生活资料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一切贫穷和罪恶的原因。因此在人太多的地方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就应当用獉獉獉獉某种方法把他们消灭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或者用暴力将他们杀死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或者让他们獉獉獉獉獉饿死獉獉。这样做了以后獉獉獉獉獉獉,就会出现一个空隙獉獉獉獉獉獉獉獉,这个空隙等余下的獉獉獉獉獉獉獉獉人口一增长马上就会被填满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于是以前的贫穷状况就重新到来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据说在任何条件下——不仅在文明的状态下,而且在自然的状态下——都是如此;新荷兰平均每平方英里只有一个野蛮人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但是那里也和英国一样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深感人口过剩的痛苦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简言之獉獉獉,要是獉獉我们愿意彻底一些獉獉獉獉獉獉獉獉,那我们就得承认獉獉獉獉獉獉獉,当地球上还有一个人的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时候獉獉,就已经人口过剩了獉獉獉獉獉獉獉獉。因此就可以得出结论:正因为穷人过多,所以,除了尽量减轻他们在饿死过程中的痛苦并使他们相信这里的一切都是无法改变的,他们整个阶级的唯一出路就是尽量减少生育,此外就不应该为他们做任何事情;要是这样獉獉獉獉做没有什么结果獉獉獉獉獉獉獉,那么至少应当像獉獉獉獉獉獉獉‘马尔萨斯獉獉獉獉’所建议的那样獉獉獉獉獉獉(按照他的建议獉獉獉獉獉獉,每一个工人家庭只能有两个半小孩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超过这个獉獉獉獉限额的孩子就应当用无痛苦的办法杀死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建立一个国家机关獉獉獉獉獉獉獉獉,以便用无痛苦的办法把穷人的孩子杀死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獉。赈济穷人被认为是罪过,因为这样会加强过剩人口的增长;但是,把贫穷宣布为犯罪,把济贫法变为惩治所(如英国‘自由派的’新济贫法所做的那样)却算是极其有益的事情。”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大体概括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思路和结论,不过我们划了着重号的字句则可能属于恩格斯的引申和推论。

第三,恩格斯认为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错误有两个,第一个错误是:“他只抓住了一个事实,而不理睬其他事实,因而他得出了荒谬的结论。”所谓抓住的一个事实似乎是指马尔萨斯所说的两个前提:人类生存需要食物,人类都有性欲。所谓“不理睬其他事实”似乎是指:“人类所支配的生产力是无穷无尽的。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就可以使土地和收获量无限地提高……资本在日益增加,劳动力在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科学又日益使自然力服从于人类。这种无穷无尽的生产能力,一旦被自觉地用来为大众造福,人类所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是让竞争自由地发展下去,生产能力虽然也会起同样的作用,然而是在对立的情况下起作用。一部分土地在实行精耕细作,而另一部分……却荒芜着。一部分资本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周转,而另一部分却死死地躺在箱子里。一部分工人每天得工作十四小时至十六小时,而另一部分却无事可干,无工可做,活活饿死。这种对立的情况也可能不同时出现……”恩格斯说:“他(马尔萨斯)犯的第二个错误是把生活资料和就业手段混为一谈。”恩格斯认为:“人口总是威胁着就业手段,有多少人能够就业,就有多少人生出来,简言之,劳动力的产生迄今仍然由竞争的规律来调节,因而也同样要受周期性危机和波动的影响,这是事实,确定这一事实是马尔萨斯的功绩。然而就业手段并不就是生活资料。就业手段的扩大仅仅是机器力量增加和资本扩大的最终结果;而生活资料却只要生产力稍许提高就会立刻增加……如果事实是每一个成年人生产出来的东西比他自己所能消费的要多……那就应该承认,每一个工人必然能够生产出远比他自己的需要为多的东西,因此,社会一定会乐意供给他所必需的一切……”这就是说,就业手段和生活资料不同,人口总是威胁着就业手段,却不会威胁到生活资料,因为就业手段决定着人口数量,而就业手段的增加要受到资本扩大和机器力量增加的制约,要受到竞争规律的调节;而生活资料却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快速增长,不受资本和危机一类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何况每一个成年人生产出来的东西肯定要比他所消费掉的东西多,所以马尔萨斯以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为由来看待人口问题是错误的。这样区分就业手段和生活资料,并断定前者受竞争制约而后者却不受其制约,从而认为只应从人口对就业手段的关系而不是从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人口问题,这种看法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情况来说都是值得商榷的。

这是因为就业手段其实是生活资料的一部分,影响和制约就业手段的因素同样制约和影响着生活资料,这些因素不仅包括社会制度例如竞争之类,而且包括气候、土地和地理等各种自然条件;如果承认存在着人口对就业手段的压力,那么就没有理由否认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因为两者都是事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现在谈论的问题上,刻意区分就业手段和生活资料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宁可说,马尔萨斯的功绩不仅在于确定了人口对就业手段的压力这一事实,而且确定了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这一事实。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否能够使我们乐观到可以坚信“人类所支配的生产力是无穷无尽的。应用资本、劳动和科学就可以使土地的收获量无限量的提高”,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此还不得不持谨慎的保留态度。这种前景也许到遥远未来的某个时候可能出现,然而在这种前景到来之前,人类还不得不应对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第四,如何消除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口过剩和财富过剩的对立?恩格斯认为“只要目前处于对立状态的各方面的利益能够融合起来,人口过剩和财富过剩的对立就会立刻消失,一国人民正是由于富裕和过剩而饿死的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实,这种比宗教中的一切奇迹的总和更不可思议的事实就不会存在,那种认为土地不能养活人们的荒谬见解就会不攻自破……马尔萨斯的理论只不过是认为精神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矛盾并因此使二者堕落的宗教教条在经济学上的表现而已。我想,这个早在宗教领域内同宗教一起被揭露了的矛盾之毫无根据,我也在经济领域中指出了;同时,除非马尔萨斯理论的辩护士用这种理论的原则向我阐明,人民怎么能够恰恰因过剩而饿死,除非经济学家使这种解释符合理性与事实,那我就不会认为这种辩护士是够格的。”要实现这一点,恩格斯认为必须消灭私有制和竞争制度。从后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全部学说可以知道,他们认为唯有推翻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以计划经济制度代替自由竞争制度,以按劳分配代替按资分配的剥削制度,才能彻底消除人口过剩和财富过剩之间的对立,最终解决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过剩问题。第五,在猛烈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同时,恩格斯又肯定了这种理论的某种积极的客观的作用。

他说:“可是,马尔萨斯的理论却是一个不停地推动我们前进的、绝对必要的转折点。由于他的理论,总的说来是由于政治经济学,我们才注意到土地和人类的生产力,而且只要我们战胜了这种绝望的经济制度,我们就能保证永远不再因人口过剩而恐惧不安。我们从马尔萨斯的理论中为社会改革取得了最有力的经济论据,因为即使马尔萨斯是完全正确的,也必须立刻进行这种改革,原因是只有这种改革,只有通过这种改革来教育群众,才能够从道德上限制生殖的本能,而马尔萨斯本人也认为这种限制是对付人口过剩的最容易和最有效的办法。由于这个理论,我们才开始明白人类极度堕落的情况,才了解这种堕落是和竞争的各种条件相关联的;这种理论向我们指出,私有制如何最终地使人变成了商品,使人的生产和消灭也仅仅取决于需求;他指出竞争制度因此屠杀了,并且每日屠杀着千百万人;这一切我们都看到了,这一起都促使我们要用消灭私有制、消灭竞争和利益对立的办法来结束这种人类堕落的现象。”第六,为了证明对人口过剩的普遍存在的恐惧是毫无根据的,恩格斯又回到生产力和人口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在指出马尔萨斯的“两个级数”(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生产力按算术级数增长)的说法之后,恩格斯问道,两者之间的差额是触目惊心的。但是这是否对呢?在什么地方证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是按算术级数增加的呢?“我们可以假定土地面积是有限的。但是在这个面积上使用的劳动力却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即使假定收获量并不是永远和花费的劳动量同比例增加。但是我们还有第三个要素……科学,它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一样,是永无止境的,至少是和人口的增长一样快……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人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而对科学来说,又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这种极度乐观的估计,我们在前面已经发表了适当的评论,不再赘述。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中,再次批判了马尔萨斯人口论,对依据马尔萨斯理论所制定的英国1834年新《济贫法》也提出了评论。他指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最公开的宣战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由此产生的新济贫法”。

恩格斯说,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结论是:地球上永远有过剩人口,所以永远充满着穷困、匮乏和不道德;世界上的人数过多,这是人类的宿命,因此人们就分为不同的阶级,有些比较富裕、受过教育和有道德,另一些则比较穷困、愚昧和不道德。由此就得出实践上的结论,慈善事业和救济金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们只会维持过剩人口的存在,并鼓励他们繁殖,而其余的人口的生活也因他们的竞争而降低了。马尔萨斯甚至宣称,穷人没有受救济的权利。恩格斯说,马尔萨斯人口论已成为英国一切真正的资产者心爱的理论,因为这种理论对他们是很方便的,就是说,问题不在于利用过剩人口,使其变成有益的人口,而是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使他们饿死,同时阻止他们生育过多的孩子。

在这样论述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理论观点和实际结论之后,恩格斯又指出,英国国会1834年通过的新《济贫法》就是根据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精神而制定的,与以往实行多年的旧《济贫法》相比,这个新《济贫法》的主要改变就是:一切金钱的或实物的救济都取消了;只承认一般救济方式——把穷人收容到已经在各处迅速建立起来的习艺所里去,这种习艺所是穷人的巴士底监狱,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恩格斯的批判和论述充满着对马尔萨斯人口论及其政策实践的痛恨,和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也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而具有历史的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否认,就社会救济方法而言,自我生产救济,比起单纯的救济,无论如何是一种进步。这一点即使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条件下也不例外。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还从劳动后备军的角度分析和批判了马尔萨斯人口论。他指出,英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危机使得一定规模的产业后备军不仅不可避免地出现,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不可能适应生产扩张或萎缩的需要。与此相应,劳动者也就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其被雇用的价格会随着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者的供给状况而变动。一旦生产过剩,危机到来,工人被解雇,就成了过剩和多余的人口,“用政治经济学上的话来说,用来维持他们的生活费用不会‘再生产出来了’,只会白白花掉,所以谁也不会在这上面投下自己的资本。在这一点上马尔萨斯先生及其人口论是完全对的。”

格斯指出,劳动力市场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其价格会随着劳动力供求状况而升降,在这个意义上,“马尔萨斯断定总有‘过剩人口’存在,断定世界上的人总是太多的时候,也是能自圆其说的;只是当他断定世界上的人多于现有生活资料所能养活的人的时候,他就错了。”

在恩格斯看来,“过剩人口”的存在,绝不会缘起于生活资料的匮乏,而是由于竞争,而且是工人之间的竞争,由于迫使每个工人每天都竭尽全力去工作的竞争。这种竞争提高了生产率,却减少了所需要的工人,从而迫使一部分工人失业。“由于工人彼此竞争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每一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分工、机器的应用,自然力的利用,所有这些都使许多工人没有工作做。”失业又使市场萎缩,生产减少,于是进一步增加工人失业。恩格斯进而指出,这种矛盾是从工业和竞争的性质本身以及这种性质所造成的商业危机来的。“在目前这种不以直接满足需要为目的而以赚钱为目的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混乱制度下,当每一个人自己冒着风险去工作并使自己发财的时候,停滞现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所谓“过剩人口”总是而且只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它服从于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规律,而且是这种生产方式得以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只有同资本主义生产性质联系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和看待人口过剩问题。这种看法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断定不存在由于生活资料缺乏而“绝对过剩”的人口,而马尔萨斯所谈论的恰恰就是后面这种意义上的人口过剩。这是两种人口理论的根本分歧所在。

马克思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

马克思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批判主要见于《资本论》第一卷(

1867年)和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1861-1863年手稿),还有他同恩格斯等人的相关书信。

《资本论》第一卷(1867年)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说:“顺便提一下,在亚当·斯密的学生中,只有弗·摩·伊登爵士在18世纪有过某些重要的成就”。马克思在这里加了一个长篇的脚注,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进行了尖锐辛辣的讽刺,认为该书完全是剽窃。

马克思说:“假如读者想提醒我们不要忘了1798年发表《人口原理》的马尔萨斯,那我也要提醒你们:他这本书最初的版本不过是对笛福、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唐森、富兰克林、华莱士等人的小学生般肤浅的和牧师般拿腔做调的剽窃,其中没有一个他独自思考出来的命题。这本小册子所以轰动一时,完全是由党派利益引起的。法国革命在不列颠王国找到了热情的维护者;《人口原理》是在18世纪逐渐编造出来的,接着在一次巨大的社会危机中被大吹大擂地宣扬为对付孔多塞等人学说的万无一失的解毒剂,英国的寡头政府认为它可以最有效地扑灭一切追求人类进步的热望,因而报以热情的喝彩。马尔萨斯对自己的成功大为惊奇,于是着手把一些表面地拼凑起来的资料塞进原来的模型中去,又添加了点新东西,不过这些东西不是马尔萨斯发现的,而只是被他据为己有的……顺便提一下,马尔萨斯虽然是英国国教高教会派的牧师,但他曾立过修道士终身不婚的誓言……这种情况使马尔萨斯区别于其他新教牧师而处于有利的地位。”还是在论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马克思用专门一节正面系统阐述了“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其中不止一处直接批判了马尔萨斯的相关论点。马克思强调指出,由于资本积累不仅表现为数量的扩大,而且表现为不变资本增长快于可变资本的增长,结果就为好像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总是比可变资本即工人人口的就业手段增长得快。“事实是,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下工人人口过剩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还指出,产业后备军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物,也是这种生产方式所需要的一个必要条件,这种后备军还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周期波动而发生变动。马克思在此指出:“甚至马尔萨斯也承认,过剩人口对于现代工业来说是必要的,虽然他按照自己的偏狭之见,把它解释成工人人口的绝对过剩,而不是工人人口的相对过剩。”马克思在这里引述了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几段话,然后在脚注中说:“在这本书(指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中,马尔萨斯依靠西斯蒙第终于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美妙的三位一体:生产过剩,人口过剩,消费过剩。实在是三个极美妙的怪物!”

《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四卷)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四卷)论及资本积累过程中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的现象时指出:“马尔萨斯从资本积累不像人口增加那样快(资本不是以递增的规模再生产)出发,得出人口过剩的结论。”

这是马尔萨斯人口论客观依据的一种说明,或者说,马尔萨斯人口论是对客观情况的一种曲解。其实,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过剩人口,不是由于生活资料不足,而是由于用以雇佣劳动者的资本的不足而引起的。这种雇佣劳动者的资本(即可变资本)的不足又是机器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指出,李嘉图等经济学家注意到,劳动人口增加的限制(或由劳动供给的减少,从而由劳动价格的提高所引起),只会加速机械的使用,加速由流动资本向固定资本的转化,从而人为地引起一种过剩人口。这种过剩通例不是由生活资料的不足,而是由使用劳动者的手段的不足,由劳动需要的不足引起的。不承认存在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只承认存在人口对就业手段或可变资本的压力,从而不承认存在一般的人口过剩,只承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人口过剩,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坚持的一种观点。马克思还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早就把马尔萨斯宣称的人口快于生活资料增长的理论导入合理的范围;人口压力不是加在生活资料上,而是加在就业手段上;人类是能够比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所能办到的增加得更快的。对于这种观点,我们在前面已经做出了适当的评论,无须赘述。

马克思对马尔萨斯一般经济理论的批判对地租理论的批判第一,马克思认为,最早发现级差地租原理的是安德森。马尔萨斯剽窃了安德森的理论,而且为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歪曲了安德森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安德森是一位租地农场主,他在《谷物法本质的研究》(1777年)和《论农业和农村事务》(1775-1796年,三卷论文集)等著作中,顺便谈到了地租的性质和地租原理。马尔萨斯的《关于地租的性质和增长的研究》(1815年)

则是对安德森著作的“复制品”。马克思说,把马尔萨斯的著作同安德森的著作仔细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马尔萨斯知道安德森,并且利用安德森。马尔萨斯利用安德森的地租理论,为的是使自己的人口规律第一次同时有政治经济学的和现实的论据,而他从以前的著作家那里借用的关于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的荒谬说法,则是一种纯粹空想的假设。马克思接着说:马尔萨斯本来就是一个职业剽窃者。只要把他论人口的著作第一版同我以前引用过的唐森牧师的著作对比一下,就会相信,马尔萨斯不是作为具有自由创造思想的人来加工唐森的著作,而是作为盲从的剽窃者照抄和转述唐森的著作,同时没有一个地方提到唐森,隐匿了唐森的存在。马尔萨斯利用唐森的观点的方式,是很有特色的。安德森维护鼓励谷物输出的出口奖励和限制谷物输入的进口税,绝不是从地主的利益出发,而是认为这样的立法会降低谷物的平均价格,保证农业生产力的均衡发展。马尔萨斯采用唐森的这个实际结论,则因为马尔萨斯作为英国国教会的真诚教徒,是土地贵族的职业献媚者,他从经济学上替土地贵族的地租、领干薪、挥霍、残忍等辩护。只是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同土地所有权的利益,同贵族的利益一致时,马尔萨斯才拥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即拥护他们反对人民群众,反对无产阶级;但是,凡是土地贵族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分歧并且相互敌对时,马尔萨斯就站在贵族一边,反对资产阶级。因此,他为‘非生产劳动者’、消费过度等辩护。……

马尔萨斯干了什么呢?“他利用安德森的理论,代替自己的(也是剽窃来的)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的怪诞幻想来证明自己的人口论。在安德森理论的实际结论符合地主利益的限度内,他保留安德森理论的实际结论……马尔萨斯得出的唯一实际结论在于:为地主在1815年要求的保护关税辩护——这是巴结贵族,——并且对财富生产者的贫困进行新的辩解,为劳动剥削者进行新的辩护。从这一方面来说,是巴结工业资本家。马尔萨斯的特点,是思想极端卑鄙,——只有牧师才可能这样卑鄙,他把人间的贫困看作对罪恶的惩罚,而且在他看来,非有一个‘悲惨的尘世’不行。但是同时,他考虑到他所领取的牧师俸禄,借助于关于命运的教义,认为使统治阶级在这个悲惨的尘世上‘愉快起来’,对他是极为有利的。这种思想的卑鄙还表现在马尔萨斯的科学工作上。其一,表现在他无耻的熟练的剽窃手艺上;其二,表现在他从科学的前提做出的那些看人眼色的而不是毫无顾忌的结论上。”

第二,马克思将马尔萨斯和李嘉图作了比较,指出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是李嘉图评价经济现象的基本原则,而马尔萨斯则为统治阶级中最反动的分子辩护。马克思还指出,达尔文实际上推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马克思指出,李嘉图的规定整个来说符合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这只是因为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符合生产的利益,凡是资产阶级利益同生产发展发生矛盾的场合,李嘉图就毫无顾忌地反对资产阶级,就像他在别的场合反对无产阶级和贵族一样。马克思接着说:“而马尔萨斯呢!这个无赖,从已经由科学得出(而且总是剽窃来的)前提,只做出对于贵族反对资产阶级以及对于贵族和资产阶级两者反对无产阶级来说,是‘合乎心意的’(有用的)结论。因此,他不希望为生产而生产,他所希望的只是在维持或加强现有制度并且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那种限度内的生产。”“他的第一部著作(指《人口原理》),就已经是靠牺牲原著而剽窃成功的最明显的写作例子之一。这部著作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英国现政府和土地贵族的利益,‘从经济学上’证明法国革命及其英国支持者追求改革的意图是空想。一句话,这是一本歌功颂德的小册子。它维护现有制度,反对历史的发展,而且它还为反对革命法国的战争辩护。”

“他1815年关于保护关税和地租的著作,部分地是要证明他以前为生产者的贫困所作的辩解。但首先是为了维护反动的土地所有权,反对‘开明的’、‘自由的’和‘进步的’资本,特别是要证明英国立法当时为了保护贵族利益反对工业资产阶级而采取的倒退措施是正确的。最后,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反对李嘉图的,这本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工业资本’及其生产率依以发展的那些规律的绝对要求,纳入从土地贵族、国教会(马尔萨斯所属的教会)、政府养老金领取者和食税者的现有利益看来是‘有利的’和‘适宜的’‘范围’。但是,一个人如果力求使科学去适应不是从科学本身(不管这种科学如何错误),而是从外部引出的、与科学无关的、由外在利益支配的观点,我就说这种人卑鄙。”马克思接着指出,从李嘉图来说,他把无产者看成同机器、驮畜或商品一样,却没有任何卑鄙之处……这是客观的,这是科学的……马尔萨斯牧师就完全不同了。他(也)为了生产而把工人贬低到驮畜的地位,甚至使工人陷于饿死和当光棍的境地。(但是)在同样的生产要求减少地主的‘地租’时,在同样的生产要求威胁国教会的‘十一税’或‘食税者’的利益时,或者,为了一部分代表生产进步的工业资产阶级而去牺牲另一部分本身利益阻碍生产进步的工业资产阶级利益时,——总之,在贵族的某种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立时,或者,在资产阶级中保守和停滞的阶层的某种利益同进步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立时,——在所有这些场合,马尔萨斯‘牧师’都不是为了生产而牺牲特殊利益,而是竭尽全力企图为了现有社会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集团的特殊利益而牺牲生产的要求。为了这个目的,他在科学领域内伪造自己的结论。这就是他在科学上的卑鄙。他对科学的犯罪。更不用说他那无耻的熟练的剽窃手艺了。马尔萨斯在科学上的结论,是看着统治阶级特别是统治阶级的反动分子的‘眼色’捏造出来的;这就是说,马尔萨斯为了这些阶级的利益而伪造科学。相反,对于被压迫阶级,他的结论却是毫无顾忌的,残酷无情的。他不单单是残酷无情,而且宣扬他的残酷无情,厚颜无耻地以此自夸。并且用他的结论反对‘无权者’时,把他的结论夸大到极端,甚至超过了从他的观点看来还可以在科学上说得过去的程度。因此,英国工人阶级憎恨马尔萨斯……对马尔萨斯的这种憎恨是完全正当的;人民凭着真实的本能感觉到,在这里他们反对的不是一个科学的人,而是一个被他们的敌人收买的统治阶级的辩护士,是统治阶级的无耻的献媚者。……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这部著作第一版没有包含一个新的科学词汇;这本书只应看作卡普勒教士喋喋不休的说教,只应看作是用阿伯拉汗·圣克拉文体对唐森、斯图亚特、华莱士、埃尔伯等人的论断的改写,因为这本书实际上只是指望以它的大众化的形式来引人注意,所以它理所当然地要引起大众的憎恨。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界那些可怜的和谐论者比较起来,马尔萨斯唯一的功绩,就是特别强调不和谐。的确,他决没有发现不和谐,当他毕竟以牧师所固有的洋洋得意的厚颜无耻肯定、描绘并宣扬了这种不和谐。”查理·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的绪论中说:“下一章将考察全世界整个生物界中的生存竞争,那是依照几何级数高度繁殖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这是马尔萨斯学说对于整个动物界和整个植物界的应用。”马克思就此指出:“达尔文在他的卓越的著作中没有看到,他在动物界和植物界发现了‘几何’级数,就是把马尔萨斯的理论驳倒了。马尔萨斯的理论正好建立在他用华莱士关于人类繁殖的几何级数同幻想的动植物的‘算术’级数相对立上面。”

价值与剩余价值理论对其的批判

马克思对马尔萨斯一般经济理论的批判主要见于《剩余价值理论》(1861-1863年手稿)即现在刊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分册第十九章“托·罗·马尔萨斯”。马克思在这里详细分析批判了马尔萨斯的主要经济著作,涉及其经济理论的各个方面,主要是价值和剩余价值论及生产过剩论。限于篇幅,我们在以下只提出若干要点:马克思认为,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20年初版)等著作的产生,主要是出于对李嘉图的嫉妒以及想要恢复他在李嘉图著作问世前作为一个剽窃能手所骗取到的首席地位。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反对李嘉图时作为出发点的是两点:一是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另外一个是利润率平均化问题以及他始终把利润和剩余价值混淆起来的做法。马尔萨斯利用李嘉图学说的矛盾,即劳动价值论看来无法解释利润的产生,来推翻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利润论。马尔萨斯确认劳动和资本交换是不平等的,并且确认交换的结果就是利润。至于利润的来源则是劳动和资本的不平等交换,即让渡利润。由此马尔萨斯断定商品价值不是由劳动决定,而是认为决定于劳动加利润,这就是所谓支配的劳动或购买的劳动决定价值论。这是对亚当·斯密购买或交换劳动价值论这一庸俗观点的引申。依照马尔萨斯的思路和观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如果商品的价值由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决定,它就不提供任何利润。如果它提供利润,那么,按照马尔萨斯的意见,这就是商品价格超过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的余额。因而,为了使商品按照它的价值(包括利润在内的价值)出卖,商品必须支配这样一个劳动量,它等于用在商品生产上的劳动加上一个代表商品出卖时所实现的利润的劳动余额。”

马尔萨斯还注意到,商品交换价值的变动与生产商品时所花费的劳动量无关,它是因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资本构成上的区别引起的,这种区别包括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不同,所用固定资本的耐久程度不同,流动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也就是说,商品价值在一般利润率规律作用下,不与其包含的劳动量成比例,而同资本量成比例;或者说,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而不管其中包含的劳动量是多少。马尔萨斯以此现象质疑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并主张依据这种事实来确定价值论,这就是包括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在内的生产费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这是一种与劳动价值相对立的庸俗价值论。

对生产过剩论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的生产过剩论是为非生产消费者的挥霍进行辩护的理论,把它看作防止生产过剩的有效手段。马克思指出,问题是从如何实现商品价值的角度提出来的。商品价值既然被定义为包括积累劳动(机器等预付资料)加上直接劳动(工资加利润),那么,这种价值如何实现呢?劳动者只能购买回相当于工资的部分,所以不能靠资本家与工人的交换来实现利润;通过资本家之间的交换也不行,因为他们之间有买有卖,一方的所得就是另一方的损失,总体上不可能增值;相互提价也不行,道理显而易见。于是马尔萨斯提出了他的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如果除了一类资本家同他们的工人交换以及各类资本家互相交换以外,还有第三类买者出现,那么困难就解决了。这第三类买者按照商品的名义价值付款,但他们自己不向任何人出卖商品……这一类买者在社会上代表为消费而消费,正像资本家阶级代表为生产而生产一样;如马尔萨斯所说,前者代表“挥霍的热情”,后者代表“积累的热情”;前者对社会的贡献就在于能够为资本提供有效需求,使之利润得以实现,从而为生产提供了动力,避免了生产过剩的危险。至于这种只消费不生产阶级的支付手段从何而来?马尔萨斯说,首先是地租,其次是税收。马克思说,这些就是马尔萨斯心目中的“灵丹妙药”。马克思一再指出马尔萨斯著作的反动作用和剽窃性质: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是一本攻击法国革命和与它同时的英国改革思想(戈德文等)的小册子。他对工人阶级的贫困进行辩解。理论是从唐森等人那里剽窃来的。他的《地租论》是一本维护地主而反对产业资本的小册子。理论是从安德森那里剽窃来的。“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维护资本家利益而反对工人,维护贵族、教会、食税者、谄媚者等的利益而反对资本家的小册子。理论是从亚当·斯密那里抄袭来的。至于他自己有所发明的方法,真是可怜之至。在进一步阐述理论时,西斯蒙第又成了依据。”

同类推荐
  •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本书是继《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之后,又一本研讨课堂教学秩序的书稿。在这一本书中编者们探讨课堂教学内涵性的一些东西,着手研讨教师素养的提高,内容包括:赢在课堂对话——塑造“我的”亲和力;赢在课堂管理——提高“我的”执行力;赢在课堂提升——发展“我的”影响力;赢在课堂整合——抓好“我的”细节力等。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中国的细节

    中国的细节

    他是中国最知名也最受争议的日本人之一,他被奉为“新锐国际政治观察家”,也被抨击为“赤化”“没资格说三道四”。他身处夹缝,备受争议,却始终坚持对中国的观察和思考。他见证了中国的繁荣自信,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和谐声音。他笔下的中国由诸多细节构成:从咖啡店提供上网服务到高考生优先安检,从大学生的课堂讨论到媒体开始亲赴现场,从《建国大业》到诚品书店,从刘翔到足球球迷,从“剩男”到“港漂”……于生活,他谈有趣的文化现象;于时政,他聊国家外交和发展。他以温和而不偏颇的表述为目标,但绝不盲目讨好大众。他坚信,当代中国与加藤嘉一是真正意义上的“绝配”关系。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热门推荐
  • 盘龙真贱男

    盘龙真贱男

    看西安如何在盘龙的世界精彩演绎,永远经典的盘龙,追寻盘龙的经典。努力写书。不喜勿喷、
  • 南音:风木含悲

    南音:风木含悲

    很多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被我们遗忘了.————边伯贤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吴世勋你给我一滴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朴灿烈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那一刻开始。————金钟仁华灯初上,谁许谁天荒地老。————张艺兴
  • 成语故事·第一辑

    成语故事·第一辑

    该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具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采取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套图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本套图书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神幻之剑

    神幻之剑

    经过时空的大转换后,身为学生的他,变成了一位剑客......在新的世界,他又能做些什么,是独霸一方,还是......
  • 千古英雄纪事之梧桐传

    千古英雄纪事之梧桐传

    对于萧锦然来说,十三岁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是默默无闻的萧家二公子;在此之后,他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大胤朝第一恶人。亲生父亲洋洋洒洒的《致天下万民书》一出,他更是成为了连家都没有的孤儿。可是也正是在同一时刻,他结识到了一生的挚友楚于飞和林之念,以及永远不能真正叫一声“老师”的天子帝师穆含光。人生,从此再不受困于尺寸庭院,取而代之的是金戈铁马,大漠孤烟。千古英雄不偶生。越是绝境,越能诞生出豪气冲九霄的好汉来。这是一个关于少年逐渐成长的故事,同样也是笔者作为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偶尔晃神时发的迷梦。请跟随我一起走入这个风雨飘摇的热血年代。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爬行动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爬行动物

    本书从爬行动物的渊源入手,主要介绍了其种类、形体结构、特征、分布范围、生物习性以及在动物界的重要作用等内容。
  • 玄天星门

    玄天星门

    一代神宅李天星雷劈穿越到一个名字叫做星海的位面。在这里妖孽遍地有,天才烂如狗。而李天星身为废柴,却要完成一个对他来说绝对不可能的任务——成立星海第一宗门。”该死的,老天竟然劈给我这么一个坑爹的系统!“
  • 商霸

    商霸

    何谓王道?如果对手不听话,就搞死他。何谓天道?不管对手听不听话,都搞死他。何谓霸道?我想搞死个人,嗯……好的,就决定是你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既然已是对手,当杀则杀,当灭则灭。强者无需怜悯,弱者不配怜悯。在这弱肉强食人性本恶的世界,仁义道德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人。“至少对我韩奇来说,经略商海,唯霸道可行。”
  • 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The Education of Henry Ada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财迷萌妃:邪魅王爷有点宠

    财迷萌妃:邪魅王爷有点宠

    在一次车祸过后,米离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来到一个自己从未听说的朝代。穿就穿了,还没有前身的记忆;没有记忆就算了,还毁容;毁容就算了,还没有所谓的便宜爹爹来收养自己。怎么遇到自己就这么倒霉呢?等自己赚了小钱,眼前的男人又是怎么回事?威胁自己,讨好自己,捉弄自己······当自己是宠物猫啊~“这位帅哥,麻烦让让,我还准备在这里摆擂台招亲呢!”米离不客气地对着眼前的男子说道。“想带着我的孩子嫁给别人,你以为我是吃素的么?”于是,那人一把抱起米离,往自家府邸走去。女主爱财,却不贱卖自己。男主腹黑,为她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