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文历法
东乡族一直把“希吉莱历”(又称伊斯兰教历和回回历法)和我国的农历(古阴历)同时并用,前者运用宗教生活,后者用于农事生产。
我们知道,希吉莱历(回回历法)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通用的历法,伊斯兰教节日和宗教活动都以该历为据。希吉莱历的产生与“希吉莱”这个名词有关。“希吉莱”,原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迁徙”的意思,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7月16日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这次迁徙对伊斯兰教的确立和发展意义非常远大。穆罕默德归真以后,虔诚的信徒为纪念这个历史深远的迁徙日,在欧麦日担任第二代哈里发(继承人)以后,确定“希吉莱”为伊斯兰教纪元。所以希吉莱历是专门用来宗教生活和纪念的。希吉莱历用太阳(月亮)圆缺一次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该历对中国从元代到清代的历法有一定影响。东乡族是全民族笃信伊斯兰教的民族,因而从古至今,传承和继续使用了这种历法,直到今日,仍然在安排、协调和规范东乡族的宗教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东乡族自形成以来,一直主要从事农业,所以,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有重要影响的农历(古阴历)也一直沿用,并根据自己的具体特点,归纳总结了不少有自己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农谚,广泛沿用,因地制宜地应用农历二十四节气,比如“谷雨锄草、麦长如马跑”,“端阳下雨、庄稼上黄金”(指黄锈病),“小暑青稞黄、大暑小麦黄”,“白露枣子熟,寒露收包谷”,等等。这些农谚的确生动地描述了东乡族应用汉族农历,不失时机地把握气节和农事安排的情形。
二、历法的内容、形式和特点
希吉莱历法,依太阳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时44分28秒,月亮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时48分33秒,其月份名称有:
一月,穆哈兰
二月,赛法尔
三月,赖比尔·安外鲁
四月,赖比尔阿赫勒
五月,朱马达巫拉
六月,朱马达阿赫勒
七月,来哲月
八月,舍尔邦
九月,来麦丹
十月,闪瓦勒
十一月,祖勒、盖尔德
十二月,祖勒、罕哲
希吉莱历年月份大小相间,凡1、3、5、7、9、11等单数月为大都30天,2、4、6、8、10、12等双数月为大都29天,全年为354天日,年余9日8时48分33秒,积之三年,约得一月。是故,该历又以30年为一周,每周之2、5、7、10、13、16、18、21、74、26、29等年,于十二月末置一闰月,这个带闰月的年份即为闰年,凡385天。回历太阴年法中采用了七日一周的纪日制度。而逐年元旦的七曜,称岁七曜。回历太阴年每年比公历约少10天,三年约少一个月。公历的32年,即等于回回太阴历的33年。如此,它与季节的变化就完全脱节了。为预报节气,满足农业生产之需,回历借助于太阳经过黄道十二富的口期来确定季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太阳年法,即宫分年。宫分年以公元622年的春分为岁首,以太阳行十二宫一周为一年。在前六个月中,除四月为32天外,其余都是31天,在后6个月中,除九、十两个月为29天,其余都是30天。平年365天,历128年置闰31次,逢闰之年,增置一闰日于十二月(双鱼亥宫)之末,凡366天。但东乡族中一般只采用回历太阴年,不用回历太阳年法。满足农业之需,确定季节完全用我国汉族的农历法。
东乡族为了适应伊斯兰教宗教文化生活之需,完全采用希吉莱历法,因此希吉莱历法亦可当作东乡族的民族历法。
民族历法也应用七日一周的纪日法,它与公历七日一周的纪日法相一致,只是称谓不同,民族历法周日记来源于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两套名称,但习惯上东乡族更熟悉并实际使用波斯语,比较如下:
周序波斯语阿拉伯语
星期一都闪白叶斯乃尼
星期二卸闪白素来萨
星期三彻哈勒闪白艾勒比阿
星期四攀枝闪白海米斯
星期五主麻主麻
星期六闪白赛布提
星期日叶克闪白艾哈德
一周中星期五为聚礼日,中午公休都得去清真寺聚礼,也叫做主麻。
希吉来历岁首,即穆哈兰月(一月)一日,希吉莱历纪元的元年元旦,是公元622年7月16日,由于该历是纯太阴历,每十二月为一年,单月为大月,30日;双月为小月,29日。全年:354日,每30年中有11个闰月,增置1日于年尾,为255日,与太阳年每年365~366日有差距,故该历与太阳年相比,每年约差11天,积32个太阳年,便多出一个太阴年。故希吉莱历元旦如用太阳年日期表示,出入甚大,以20世纪最后10年为例,比较如下:
希吉莱历元旦公元纪年日期中国农历日期
1412年1991年7月13日辛末年6月初二
1413年1992年7月2日壬申年6月初三
1414年1993年6月21日癸酉年5月初二
1415年1994年6月1日甲年5月初二
1416年1995年5月31日乙亥年5月初三
1417年1996年5月19日丙子年4月初三 1418年1997年5月9日丁丑年4月初三
1419年1998年4月28日寅年4月初三
1420年1999年4月17日己卯年3月初三
1421年2000年4月6日庚辰年3月初二
三、气候、物候的习惯及口头传承
东乡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把农业生产和物候、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归纳总结了很多谚语,一直流传和应用。东乡地区地处山区,气候、物候和作物分布情况各地不尽相同。清明时节,沿黄河、洮河、大夏河的川区已是杨柳吐绿、杏花盛开的春光景色,而在山区则仍是残冬景象。因此农事季节大不一样,川区是“七九麦子,八九豆”,而山区是“清明后,快种豆”,因地制宜应用24个节气,把各种农业知识,尽编在农谚中,口口相传。比如:
冬雪少,夏雨少,
“九”冷庄稼好,
冷得早,好雨早,
冬雪多,春雨多。
你有万石粮,我有隔年粮,
冬不白,夏不绿,
三月响雷,麦谷堆;
若要苗全出,地要打磨好。
麦锄一寸,强似上粪,
谷雨锄草,麦长如马跑,
端阳下雨,庄稼上黄金(锈病),
雹打青苗丰收年,
黑云黄边子,一定有雹子,
太子山不戴帽,马衔山干撩乱,
太子山戴帽天要下,巴米山拉雾雨要到。
水缸出汗,三天有雨,
小暑青稞黄,大暑小麦黄,
雁儿南边飞,准备收洋芋。
这些口口相传的农谚,准确生动地描述了东乡族居住地区的季节变化和农事安排,通俗易懂,句句易记,男女老少,皆为传诵。
四、医学、当前的医疗水平、设施
现在,东乡族自治县,从县到乡,一个初具规模的医疗卫生网点已基本形成,彻底改变了过去“小病抗,大病躺,得了重病把命丧”的悲惨景象。东乡族的医疗设施,是在新中国诞生后才真正创建的。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努力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并使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89年底,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医护人员180多人,其中本民族医护人员80多人。
县人民医院是1950年成立的,初建时仅有医务人员3人,今天已达到相当规模的县人民医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56年,政府拨款修建了县人民医院,扩大了规模使医护人员达到了25名,并设置病床10张。当前,县医院共有医护人员50多人,医院设备逐步得到充实,现设有X光室、化验室、心电图室、手术室等诊断、化验、治疗、手术设备日臻完善,已能进行胃修补、胃切除、胆道术、剖腹产等手术,在县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里,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诊部每年门诊治疗达3万多人次,住院部设病床40张,每年接纳病人六百多人次,治愈率约80%以上。
除此还设有县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共有医务人员21人。
乡镇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的增加更为显着,全县25个乡(镇)共设卫生院25所,其中中心卫生院6所,有医护人员110多人,设病床60张,能够就近为当地各族群众及时进行常见病的治疗。同时尚建农村卫生保健站27所,从医人员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