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攀比是烦恼的根源,那些心态平和、容易满足、不攀不比,安心过自己的日子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这句话也适用于孩子。生活中很多孩子的烦恼就来自于他们和同学比吃、比穿、比酷……因此,帮助孩子克服爱攀比的思想,也是父母不容忽略的事情。阿亮的妈妈在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很值得其他父母学习。
一天,阿亮放学后对妈妈说:“妈妈,给我买双耐克的跑鞋吧。”
“可是,我上个月不是给你买了一双跑鞋了吗?”
“你买的是国产的,我要穿名牌的。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穿耐克的呢。”
“你们班肯定也有连国产的跑鞋也穿不起的同学,你怎么不和他们比一比呢?”
阿亮听了妈妈的话后,很是不高兴。
接下来好几天,阿亮放学后便到自己的房间,关起门来谁也不理。妈妈见状,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她没有明说。一天,她来到阿亮的房间说:“儿子,妈妈好久没有给你讲故事了,今天有时间,就给你讲一个吧。”阿亮点了点头。
妈妈开始讲了起来:
“水塘里的一只青蛙,羡慕地对岸边转悠的老虎说:“你多快乐啊!有着至高无上的王位,过着尊荣的生活,不用劳动,一日三餐有狐狸、野驴等为你捕食。而我呢,最美的食物也不过是一只蚊子而已。”
“可是,我也有苦恼阿!可恶的人类,常设下各种陷阱来捕捉我,我从没过过一天安宁的日子。”老虎说完,不远处响起了人的脚步声,它赶忙溜走了。
“唉,真没想到不可一世的老虎竟害怕人类。人类有什么好怕的?他们来到水塘边时,我照样能够放声大唱。”一想到这里,青蛙便有几分得意,就不由得“呱……呱……呱”地高歌起来。
这时,一头水牛来到水塘里洗澡。见了青蛙在歌唱,便羡慕地说:“青蛙老弟,我可真羡慕你啊,你是这世上最快乐的精灵,每天没有人类的约束,想在水里就待在水里,想到岸上就蹦跳到岸上,多么自由自在啊!可要是我这么做,人类非宰了我不可。”
“可是水牛大哥,我真羡慕你那庞大的身躯,而我是多么渺小呀!”青蛙伤心地说。
“身躯庞大正是我的悲哀,你没见我身上的累累鞭痕吗?”水牛说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总是羡慕别人的快乐,原来自己也受到别人的羡慕啊!看来,不是快乐不属于我,而是我没发现自己身边的快乐。”青蛙在心里说。
从此以后,青蛙不再盲目地羡慕他人,而是一心一意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因为,它已真切地感觉到:最快乐的人是自己!
阿亮听完后,觉得非常惭愧,再也不和妈妈要耐克的跑鞋了。
由此可见,在适当的时候教育孩子不和别人攀比是非常重要的。
攀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理状态,也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存在的。可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攀比内容却有很大不同。面对今天孩子的种种攀比,我们首先应该清楚地区分:
攀比,不一定都是坏事情,问题在于向哪个方向引导;攀比,有时是不服输的表现,但比吃、比穿、比虚荣,就不足取了;攀比,和其他事情一样,过分则只有害处而没有益处;攀比,如果参照系选择得好,那么孩子越比发展得越快。
攀比不一定都是坏的,当发现孩子有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和攀比行为时,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以作应对:
1改变攀比的方向
孩子喜欢在生活享受方面向上比,别人买了名牌书包,我也追求;别人有了新式玩具,我也想要。这时,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受情绪控制而缺乏理智,不能理解满足人的需求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对付这一类攀比,快速生效的办法,就是调整比的方向,将向上比改为向下比。这也叫做反攀比。
2迁移攀比的兴奋点
孩子有攀比心理,说明孩子的内心有竞争的倾向和意识,想达到别人的水平或超越别人。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种上进心理,并且改变孩子一味地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将攀比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能力、毅力、良好习惯等方面。
3将今天与昨天比
让孩子今天和昨天比,本周和上周比,这学期和上学期比,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并在欣赏自己的过程中努力超越他人。这样就能改变孩子习惯于横向攀比而成为纵向自我比较。
4将攀比变成动力
当孩子爱攀比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将攀比变成动力,告诉孩子不是不可以攀比,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攀比的条件。
攀比不是一无是处,关键是不能盲目攀比,把握尺度最重要,更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