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8300000019

第19章 照梁初有情

在义山的一生中,妻子王氏是一朵沉静的兰花,开放在他生命转角的路上,不张扬,只静静地等待着他向她走近。

这个女子留给我们的印象,不似宋华阳那样悬念丛生,更不像柳枝那样大胆热情,她是从容内敛的,有一份大家闺秀的矜贵持重。作为王茂元的小女儿,她出身名门,这一点绝不含糊,但作为李商隐的妻子,她是面目模糊的,甚至,是悲凉的。

学者们普遍认为,义山之所以郁郁不得志,就是因为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等于正式明确了他李党成员的身份,因此备受牛党的排斥,潦倒终生。

如此,她便无端绕进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甚至,她的婚姻被当作义山仕途中的绊脚石,无辜地,被人提了又提。

这场婚姻所能给予她的幸福,只是这个俊逸儒雅、才华出众的青年本身对她的吸引,在她心底所激起的爱慕和温柔的情感。

她的父亲王茂元,是濮州濮阳人,出身将门,祖父王栖曜曾参与讨伐“安史之乱”叛军,属有功之臣。王茂元自幼随父东征西讨,因勇略有名,在元和年间晋升为将军。甘露之变中,宦官因他曾与王涯郑注等人交好,扬言要治罪除掉他。于是他广散家财,饷军打点,才得以度过危机,不久又进封为濮阳郡侯。

王茂元膝下共有五男七女,王氏是最小的女儿,第六个女儿此时已嫁韩瞻,两姐妹都是王茂元的继室李氏所生。

在唐朝,因科举的兴盛,每年都有一批相对优秀的士子们脱颖而出,成为仕宦阶层的新贵。所以,官宦之家选婿便有了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瞄准了新及第的进士们。每年放榜之日,家有待嫁闺秀的权贵们,甚至稍有名望的小官僚人家总会多一个心眼,然后想着法子获取了这些进士的生辰八字,经过一番考量,如果条件适合,接下来就是说媒议婚。

能娶士族女子为妻,意味着今后的进阶之路有了靠山,进士们当然夫复何求。

韩瞻字畏之,开成二年与义山同年及第,也被义山称为韩同年。及第不久,王茂元便聘韩瞻入幕。此时,王家的六小姐七小姐尚待字闺中,王茂元的醉翁之意既是揽才,也是想觅得佳婿。王家的女儿个个知书达理,品貌皆佳,韩畏之当然求之不得,很快便与王茂元的六女儿结婚,做了王家的新婿。

新及第进士间的相互交游,让义山和韩畏之成为知己,义山又通过韩畏之得以结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王茂元虽为武将,不擅文章辞赋,却非常赏识年轻才俊。义山外表英俊儒雅,少年磨难的生活经历使他更加沉稳成熟,初次见面便给王茂元留下了极佳的印象。后来,王茂元数次请他代为撰写状文,义山总是以一个晚辈后生的姿态恭敬勤勉地完成任务,文词锦绣飞扬,才华资质皆上品,竟比韩瞻更为出色。王茂元冷眼观察,便有意将最小的女儿许配给他。

王茂元奔着这样的心意请义山入泾原幕府,义山不会不知。欢喜是一定的,尤其在自己释褐受挫、朋友背离的人生低谷期。

那一段时日,虽然刚刚经历了被牛党除名的挫折,但日渐临近的婚期却让义山心情愉悦,郁积胸中的愤懑似乎转瞬淡作了一缕烟,此间,他用轻松诙谐的口吻写作了一些戏赠诗,在调侃的语气中,处处有他自己的影子,似乎字里行间都能看到他欢快的情绪,能听到他笑时爽朗的声音。

韩瞻因婚后无居所,只能暂住王茂元家。义山引用萧史和弄玉的故事,将他的住处称为萧洞。在《列仙传》中,萧史善吹箫,秦穆公将女儿弄玉嫁给她,并在秦都附近筑秦台让他们居住。萧史每天在台上教弄玉吹箫模拟凤凰的叫声,终于有一天引来了凤凰,遂双双成仙,随凤凰飞升而去。

义山赞韩瞻为萧史。萧洞,自然就是萧史的神仙洞房。

韩瞻新婚燕尔,却不能旁顾无人地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甜蜜喜悦中多少有些情非得已的懊恼。义山深谙其心,于是便写诗打趣,诗题叫《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第一首很雷人:

帘外辛夷定已开,

开时莫放艳阳回。

年华若到经风雨,

便是胡僧话劫灰。

义山说,畏之啊,你新婚好比窗外的辛夷花开,是多么浪漫迷人啊。这么美好的时光可千万不要虚度哦,更不能白白辜负了。此时年轻不好好珍惜,一旦到了历经风雨的晚年,可就像胡僧说昆明池的黑灰是大劫来临时的劫烧之灰一样,那时,你想及时行乐也来不及啦!

瞧瞧,义山这首诗分明是“趁火打劫”,韩瞻正郁闷在岳父家无法自由度蜜月,义山偏偏去取笑他,甚至有调皮恶作剧的嫌疑。当然,这样的玩笑也只能关系很铁的朋友之间才能开得。正因二人原本就是同年友人,更兼义山也是婚娶在即,到时与韩瞻的关系将再进一步,所以义山才会无所顾忌地拿韩瞻取笑。也因心情愉快,才有了这份调侃的兴致。

很快,善解人意的岳父便缓解了新婿的窘迫。在长安城,王茂元特意修建了一幢朱楼供这对新人居住。在韩瞻料理完新居事宜,即将去岳父家迎接娇妻的宴席上,义山又作一首《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籍籍征西万户侯,新缘贵婿起朱楼。

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骑君翻在上头。

云路招邀回彩凤,天河迢递笑牵牛。

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宴席上的气氛自然是喜庆的,对韩瞻来说,新娶佳人,又获新居,这心情应是好到无以复加。义山拿自己作比,来衬托韩瞻的幸福,但其实他自己也是惬意的,是在惬意的期待中,有意放大自己的孤独。

想象一下,在众人的恭贺声中,义山故作咬牙状说:你小子,论进士及第,我的名次在你之上,可是论到婚娶,你却快马加鞭跑到我前面去了。你把娇妻接回这漂亮的新房来团聚,岂不是要取笑我这个银河岸边孤单寂寞的牛郎了?!我呀,就是那南朝禁脔谢混,已经被人预订了去,再也无人愿意来接近了,我只好常咏张衡的《四愁诗》来思念美人,饱受相思之苦。我原本也是那玉树一株啊,现在呢,瘦得我呀都成了琼枝一根啦!

南朝禁脔,是一个有名的典故。《晋书·谢混传》里说,孝武帝为晋陵公主议婚,王珣推荐了谢混。可是还未结婚孝武帝便驾崩了,此时,有人便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谢混,王珣告诫他说:“卿莫近禁脔。”什么叫禁脔呢?晋元帝初到南京建立王朝时,生活特别穷困,每逢有猪肉吃的时候,大家都将脖子上最珍贵的那块肉留给元帝,别人都不敢吃,因此称那块肉为禁脔。

义山幽默地将自己比作谢混,已经议婚,别人则不敢接近,但此时还未成婚,难免会有孤独之感。

四愁,指的是东汉张衡那首著名的《四愁诗》。诗中云:“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美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是一种极柔软极绮丽的相思情怀。

如若真的忧愁煎心,是断不会有这样调侃说笑的语气。对即将蒂结的姻缘,义山是惬意的,对即将成为妻子的王氏,他也是满意和喜爱的。

这喜爱,已经褪去一见钟情的那份炽烈,也没有情窦初开时的那份生死缠绵,是一份寻常生活中真实的幸福,是努力后探手可得的幸运,是一想起嘴角会浮起笑意的温暖。历经了人世许多风雨,他的心已从云端来到人间,这时候他感觉,能够握住的真实,是他生命中不会轻易丢失,却也需要倾心珍惜的所有。

宋华阳,这一页美丽的回忆,应该就此翻过了。他曾经多么不舍,但也渐渐清醒,那是永远无法回来的曾经,她是一只云雀,飞入云层,杳然远去。在他心底她更是仙子,住在宫殿和道观之中,即便风声四起,吹起的也是煌煌仙乐,漫天遮盖了她的思念,也遮盖了哪怕是对他一丝一毫的记忆。此后,余生,即便再见她的踪影,也是前尘枉然梦一场。

于是,他转眼回到现实中来。虽然会加倍令狐綯对他的排挤,但他仍感激王茂元对他的爱惜器重:“两世节铖,不取将种,竟赘穷酸。”是发自内心的深沉敬意。

开成三年初秋,泾原府张灯结彩,王家最小的女儿出嫁,义山终于成婚了。

阅尽义山一生所作诗文,也难见他对自己大婚时心情的描写。人生中最值得记录的瞬间,他却淡然处之,似乎与情理不合。也许,幸福真的降临自己身边,已腾不出手去描画,腾不出心去体味,幸福已把他占满,满怀满抱。

雾夕莲出水,

霞朝日照梁。

何如花烛夜,

轻扇掩红妆。

——何逊《看伏郎新婚诗》

义山常自比南朝诗人何逊,对何逊之才推崇有加。这首《看伏郎新婚诗》,清新巧丽,佳意天成,咏之,余味不绝。义山曾引此诗写就了《漫成三首》中的第三首,前两句是“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意思是写出“雾夕莲出水”这动人心弦的诗作时,才华横溢的何逊该是多么快乐得意啊。对这首新婚诗的唯美意境,义山是感叹赞赏的。

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想必,义山的新婚,也如这般美好动人。

无题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读这首诗的前四句,我总会想起另一首《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彼时,义山的描写有一种绒黄嫩绿的初春情怀,这种情怀是纯粹动人的,就像我们看到画报上,阳光穿过树林,大片的绿色中,一个明净的女孩子在林荫道上骑单车的身影。心底瞬时,似有春风轻轻茸茸地拂过。

那是最初的情感,妥贴的,让人心安。然后他经历了一些缠绵一些心痛,一些无法弥合更无法忘怀的情伤,虽还是那个年轻英俊的李商隐,却已曾经沧海,烙下过爱的伤痕。多年后,他成婚,便又回到最初的情怀,妥贴安分的,夜来安然入梦,不作他想。

这是一趟情感的旅程,从起点出发,最后又回到起点。不同的是,回归后,已通透明彻。

义山极少写他的妻子,只这一首里,因是初婚不久,才显露了一些眉眼。等到诗里再有王氏的身影时,已是她离世后义山对她的悼亡。痛失后,才愈觉珍贵。

人的情感总是很复杂微妙,一个男人写诗,写他喜爱的女子,大半以上不会是他的妻,可能是他的红颜知己,可能是情人,也可能是他暗恋的女人。这种现象不绝对,却绝对是一种现象。也许每个男人心底都有两朵女人,一朵是玫瑰,一朵是幽兰,得到这一朵,便怀念那一朵,得到那一朵,便怀念这一朵。无法二者兼得,便在得到和怀念间乐此不疲地,寻找互补的平衡。

王氏做了义山的妻,日日与他举案齐眉,义山便不用再写缠绵的诗去赞美。生活里,是寻常烟火味,是生儿育女的温暖琐碎。

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春,义山从泾州去往长安,第二次去京城应考释褐试。虽然有了第一次的挫折,但对一个读书多年的士子,尤其是已及第的进士来说,释褐授官是必经之路,即便失败再多次也得去考,否则便是前功尽弃,多年的辛苦将付之东流。

长安,义山又爱又恨,既亲切又陌生。“十年京师寒且饿。”在这繁华偌大的京城,他有过及第和友朋聚会的欢乐,更有落第和被除名的挫折。这是一座畸形的政治中心,到处是勾心斗角,朋党纷争。稍不留意,便会卷入黑暗的漩涡。

他在驿馆温书。新婚小别,从软玉温香中离开,转入不知结局的孤旅,思念会格外浓一些。此时,妻子的书信及时从遥远的泾州驰来。他急切地拆开,如饥似渴地展读。信里满是牵挂和关切,妻子一再叮嘱,让他记住第一次被除名的教训,京城的党派之争就像中间隆起不平的弹棋局一样,不要去接近他们,更不要去惊动甚至招惹他们,只愿他顺利地考完,早日平安地回家。

提起义山第一次释褐试上遭遇的不平,妻子依然忿忿不已。字里行间似能看到她生气蹙眉的样子,是那样真挚可爱。笑意,便浮上义山的嘴角。

他便挂着这温暖的笑,起身研墨搦毫,掭着浓浓暖暖的思念,写这首让心踏实妥贴的《无题》诗。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起句化用何逊《看伏郎新婚诗》中“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的句子,透露新婚的情意。宋玉《神女赋》云:“其始来也,耀乎如白日初出照屋梁。”“照梁”一词便成为美丽女子的专属。曹植《洛神赋》云:“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一个女子的清新婉致似出水的莲花,是足够让人赞叹惊艳的。

王氏的娴静美丽在义山笔下静静开放。她是个美好的女子,结婚那天,她青春柔美的容颜如初阳照屋梁,散发温暖动人的光泽。而在那之前,当她还是含苞待放的少女,她便是知名的美人,如一朵莲出水,在惊艳的目光中摇曳初开。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在义山的记忆里,这样的装束是他喜爱的,他细致地写来,代表了他对一个女子最温暖的情意。她的裙裾上绣着小小的芙蓉,她发髻间的金钗上,是一朵像翡翠鸟一样小巧漂亮的茸花。

美而惠的女子,在这四句间夺然而出,也是一朵莲出水的样子,清新唯美,让人心生愉悦和暖意。

就是这样一个美而惠的女子,她替义山愤恨不平,在信里郑重地嘱咐义山,莫近弹棋局。

换作任何人,都要被这一份幸福所淹没。义山却没有说。

当温暖沉得潜入了心底,义山不必再说。

同类推荐
  • 哲人的灵感(上册)

    哲人的灵感(上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 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 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 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哲理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是一本涵盖了饮食、读书、旅行、品茶等在内的心灵随笔。也是心灵随笔作家李丹崖一年沉淀的最新力作。俗世匆忙,读她,能让你慢下来;人心躁动,读她,能让你静下来。修身养心,不可错过。
  •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
热门推荐
  • 红楼之贾母重生

    红楼之贾母重生

    这是贾母回到红楼剧情开始之前的故事。元春指婚,宝玉摔玉,贾母愤然离世。化作一抹游魂目睹了贾府败落、诸芳散尽、宝玉出家之后,贾母回到了红楼剧情尚未开始的时候。重生一场,首要任务便是管教儿孙,将祸端掐死在萌芽。上辈子对不起林丫头,这世既然有意成全那段注定的木石前缘,自然不能再由着宝玉混吃等死混爵位。贾母非万能,不黑钗云,避免脸谱化人物。当然贾母重生之后有些事情肯定会蝴蝶~~~宝姐姐还是那个宽厚圆滑的蘅芜君,林妹妹依旧小性儿不饶人,宝玉照样怜香惜玉看不惯利欲熏心的禄鬼。人物性格以及情节设定尽量贴合红楼梦前八十回,文中剧情走向来源于对红楼原著的感悟。为了衔接剧情,有原创npc。
  • 太一道传人

    太一道传人

    身为太一道第三十六代传人的我,却被爷爷逼着做了和尚。为了重振太一道,我以和尚身份,使用道士手法,山村捉鬼,城市驱魔,斗厉鬼,降畜仙,闯地府,杀鬼差。历经重重磨砺,眼看功成名就,不料竟遭人陷害,卷入一场纷争与阴谋之中,进入探险队,加入盗墓团伙,为那些穷凶极恶的盗贼们……
  • 温莫如阳

    温莫如阳

    萌萌哒女主和腹黑男主哟!“炀哥哥这是啥?”某萝莉好奇的东窜西蹿“小若别碰那是机关!啊啊啊啊啊!”某男的惨叫声回荡在世间
  • 坏男人,离我远一点

    坏男人,离我远一点

    不想做炮灰,也不希望爱的人就这样子离自己远去,去奋斗,而且当做游戏,到最后,随后能够明白这其中一切?努力去爱,却被一次一次伤害,到最后得到的,也许不过是一场云烟。总有一天,我会把所有的人全都踩在脚下,让他们明白,不是不在乎,而且是时候未到。
  • EXO之少年亲吻旧时光

    EXO之少年亲吻旧时光

    阳春三月,暖风微醺。樱花树下,他说:我喜欢你很久了。她知道。可是他说:你不知道。曾经她以为生命的全盘局势脱离了掌控,就如樱花乱舞晃疼了眼,便会陷入万劫不复,却不知是他闯入了她的世界。此刻雾里看花,欲望卿颜。一切近在咫尺,只欠一句喜欢。少年卸下偶像的包袱,漫天的花瓣被风引舞。他为她许下一世浪漫的承诺,真挚的眉眼引她浅笑动人。她说一生一世,多远都要在一起。
  • 四川文学(2015年第12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12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倾城初见

    倾城初见

    故事有太多不完美,找不到自己的人才最可悲,仅此而已。
  • 临时专案组

    临时专案组

    小镇无名女尸案让省城方向迅速成立了临时专案小组,就在专案小组倾心力破案件之时,却不想一场惊天大阴谋逐渐向众人靠拢,车祸、投毒,以及牢狱之灾等一系列的意外出现在几人之中。在无名女尸案件中差无头绪,自身却又面临重重危险,当所有的事情好像都闯入了一个死胡同,身临八面楚歌之时,是否会出现转机?敬请收看《临时专案组》。
  • 和武相公中秋夜西蜀

    和武相公中秋夜西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剑奇谭:桃花梦幻

    古剑奇谭:桃花梦幻

    当年的蓬莱大战,苏苏与欧阳少恭同归于尽,本以为魂飞魄散,却因立下大功而重生。后来的他,是当朝太子,机缘巧合下,晴雪见到了苏苏,但是他却失去记忆,爱着上官若依。可是,经历过风雨同舟,苏苏虽没有记忆,却爱上晴雪。事情的转变,当苏苏带着晴雪回到皇宫后,皇后欲意杀苏苏,谋得太子之位,被晴雪拦下。造成了晴雪杀害皇后。苏苏大怒,将晴雪押入天牢,却被魔族所救。悬崖上,屠苏面临抉择。所有人都认为他会选晴雪,放弃上官若依,可是意想不到,他说“一个杀我母亲的人,何来爱之说。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出人意料,他选择上官若依。后来,晴雪涅槃重生,是再续前缘,长相厮守?还是从此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