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900000008

第8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制度(1)

隋(公元581-618年)、唐(公元618-907年)时期的教育是在隋唐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隋唐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度统一。隋朝和秦朝一样,也是一个短命王朝,但在治国方略上却颇有建树,包括在教育方面建立国子监和实行科举制,为唐代所继承和发展。唐代在隋的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统一的封建大帝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文教政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儒术,兼用佛、道。或者说三教并用,以儒为主。科举制度在唐代已相当完善,对教育产生了直接、重大的影响。教育制度也逐步趋于完备。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一、尊崇儒术

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后,儒学被定为一尊,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先秦其他诸子,有的自然消亡,有的沉寂,有的被儒家所吸收,有的衍生出新的学派以获得生存空间。但是,自公元220年魏国建立,直至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近400年间,战乱不息,频繁地改朝换代。在社会剧烈动荡的情况下,政治处于失控状态,对思想的钳制也就松弛了。同时,由于社会动乱,政治昏暗,民不聊生,一些人开始怀疑甚至否定儒家所宣扬的大一统思想和伦理道德教育,去寻求新的精神寄托。于是,被压抑多年的诸子学说又流行起来,一些外来的或新生的思想流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在社会上流行较广的有佛教、道教和玄学,儒学受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逐渐地丧失了独尊的地位。特别是在道家学说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玄学,公然批判儒家的纲常名教,认为名教是违背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都是儒家名教教育的结果,因而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集·释私论》)。即取消名教,实行自然主义教育,让人遵循自身的发展法则,自然地完善人格和个性。玄学家对名教的批判和自然主义教育主张,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人们重新审视儒学和教育,的确使儒家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隋朝建立以后,作为在几百年的政治、思想混乱后要建立统一政权的封建帝王,隋文帝势必要考虑如何加强思想统治的问题。他认为,儒、佛、道三教对治国都有可用之处,但是儒家在维护统一方面最为见长,要教化百姓,养育人才,非崇儒兴学不可。而且儒家学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已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于是他下令广泛征集儒家经典,并以高官厚禄礼聘天下儒士集于京都,令自京都至州县均设学校,还亲自至国子监参加释奠。全国统一以后,又令学校严格考课,功臣子侄各守一经。这一系列措施,大大抬高了儒术的地位。隋炀帝时,又将儒家经典加以整理、分类,分为甲、乙、丙、丁四目,分统于经、史、子、集四类,成为后来史籍分类的正统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这样一来,儒学的地位又进一步提高了。

唐初诸帝总结前代统治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到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长治久安最好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

唐高祖李渊在开国之初,就“颇好儒臣”,为了提高儒学的地位,在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公元624年又颁布《兴学敕》,要求“敦本息末,崇尚儒宗”(《唐大诏令集》卷一O五)。

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对儒术尊崇有加,登基前就在王府内设立文学馆,召集房玄龄、魏征等十八名儒为学士。即位后,“大收天下儒士”,凡通一经以上者都选拔做官。又大兴儒学,从学者达万人。还设立了弘文馆,选拔虞世南等天下名儒为学士,同他们讲论经文,商讨政事。贞观元年(628年)下令立孔子庙,以孔子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贞观四年诏令各州县学皆立孔子庙。贞观十三年(639年)设立崇贤馆,召集儒生研究经术。次年,诏令孔颖达会同诸儒整理五经,撰写《五经正义》,颁行天下,并确定为全国官学的统一教材。这是第一部由官方颁布的经学教材。每年的明经科考试也以此为标准。其后,又大量征集有学识的儒生为学官,大力提拔精通儒术的官员,以奖励学儒。唐太宗曾自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卷六)。其重儒的程度可想而知。唐代崇儒的文教政策至太宗最后确定,成为整个唐代教育的指导思想。唐太宗以后诸帝基本上也都是尊崇儒术的。

在隋唐皇帝采取种种措施振兴儒学的同时,一些思想家、教育家也为重振儒术竭心尽力,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韩愈。他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以儒学的卫道者自任,极力维护儒家的道统及其独尊的地位,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针对魏晋以来“师道之不传久矣”的状况和“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他极力宣扬“师道”,为此作《师说》,专门论述教师的重要地位、教师的任务等问题,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兼重佛道

隋唐崇尚儒术,但不是独尊儒术,在崇儒的同时,还提倡佛教、道教,基本上是以儒为主,以佛、道为辅。佛教是外来的宗教,宣传“众生平等”、“慈悲为本”、“轮回”等思想,要求人们忍辱负重以求得死后升入极乐世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重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宣传避世隐居、知足常乐、“不为天下先”等思想。佛、道经过魏晋南北朝盛行几百年,在群众中有相当广泛的影响。隋唐统治者认为,佛教和道教所宣扬的思想,对安抚民心、稳定社会,都有利用价值。因此隋唐时期不少帝王都好佛喜道。

隋文帝和炀帝都提倡佛教,隋文帝晚年崇佛过度,一面大兴寺庙,一面大砍学校,大有以佛代儒之势。唐代多数帝王认识到佛、道二教的作用,因而主张让其存在。唐高祖在一份诏书中就宣称“三教虽异,善归一揆”(《唐大诏令集》卷一O五),明确表达了三教并用的思想。但在三教之中,他更为崇道,奉道家开创者老子为始祖,这主要是出于李姓统治的需要。唐太宗不喜佛却能容佛,认为三教殊途同归,还支持玄奘译佛经。武则天也认为“佛道二教,同归于善。无为究竟,皆为一宗”(《全唐文》卷九十三)。但由于政治的需要,主要是扬佛抑道斥儒,佛教势力极度膨胀。唐玄宗执政时,先崇儒抑佛,后又迷信道教,道教一度兴盛起来。整个唐代,儒、佛、道三教就是这样此消彼长,但总的来说,在政治上,儒术居于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所确立的文教政策和各项制度,也是适合我国封建社会需要的,不仅在当时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而且多为宋、元、明、清各朝所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学校种类之齐全,管理之严密,生徒之众多,都是前代无法比拟的。因此,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制度的典型。

一、教育行政体制

(一)完备的学校系统

隋初文帝时提倡学校,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官学。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此外在太常寺设有太医署、大理寺设有律学。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官学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属于直系,是学校的主体。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于专科性质,书学研习书法,算学学习历算,律学学习律令。

东宫的崇文馆、门下省的弘文馆以及医学,属于旁系。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医学,亦属专科性质。皇族子孙另立小学。还有崇玄学,学习《道德经》、《老子》等,亦似大学性质。

唐代在各府、州、县分别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在县还设有市学和镇学。各府州还有医学和崇玄学。唐代学校系统的构成情况如下(参见图5-1):

唐代的私学也很发达,当时名师大儒,也多聚徒讲学,传授经业。有乡村蒙学、学者讲学等多种办学形式。此外,农村里还有私立小学。

总之,唐代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了学校,有官学也有私学,有经学学校和专门学校之分,有小学、大学和专科性质学校之分等,学校的类型多种多样,学校系统相当完备。

(二)教育行政机构

我国古代始终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汉代中央教育行政由太常兼管。隋唐时期,则主要由礼部兼管。据《新唐书·百官志一》载,唐代礼部设尚书1人、侍郎1人,“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礼部尚书和侍郎下设礼部郎中、员外郎,掌礼乐、学校等事项。也就是说,在唐代,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但它也不是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管理教育只是其职责之一,由礼部尚书和侍郎以及礼部郎中、员外郎分别负责。

在礼部的统管之下,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设有具体的主管机构或人员。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国子寺设置祭酒作为长官,专门管理学校教育工作。这是我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行政部门和设置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唐承隋制,中央官学中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由国子监具体管辖。国子监设国子祭酒1人,为中央官学最高教育行政长官。祭酒之下设司业2人,助祭酒掌邦国儒学训导之政令。设丞1人,管理六学学生的学习成绩。设主簿1人,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这较汉代有很大发展,汉代太学只设博士祭酒1人主持教学和重大活动。宋代以后,国子监有时也行使全国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地方官学归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具体的主持者为长史。《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州县学生,州县长官补,长史主焉。”学生的毕业考试由长史主持,合格者由其于每年冬季报送尚书省礼部参加科举考试,亦可以升入中央四门学。

唐代的中央教育行政,除了由礼部主要负责外,其他一些部门也兼有教育行政职能,如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中央和地方的医学都归太医署直辖,中央和地方的崇玄学隶属于礼部之下的祠部。

二、官学制度

隋唐官学制度已臻于完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设置了专门的学校管理机构

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中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职,并对其职责做了明确划分,使中央官学的管理得到了加强。地方官学归地方政府直接管辖,具体的主持者为长史,地方官学校内的事务则由博土和助教负责。

(二)形成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有制度化的规定。中央和地方学校入学年龄一般以14岁到19岁为限,学习年限为9年。律学为18岁至25岁,学习年限为6年。

凡贵族家庭出生的子弟及省试下第的举人,不必经过什么手续,可直接进入中央各学学习。凡地方诸州县学生中的优秀者,由各州长史考选,汇送给中央,可入四门学学习。平民能入中央四门学学习的,称为特殊生,名为“俊士”。学生入学后一切饮食服用皆由学校供应。

唐代各学规定,官学的学生一律称“生徒”。生徒入学要行束修礼。中国古代自孔子开始,学生初入学时要带一些酒肉之类的东西拜见教师,仪式非常隆重,这种仪式叫做行“束修之礼”,是为了表示对教师的尊重。束修之礼由政府明文规定是从唐代开始的。交纳束修的多少,根据学校的等级不同而不同:国子学和太学学生每人送绢3匹,四门学学生每人送绢2匹,律学、算学学生每人送绢1匹,地方的州县学生亦送绢2匹。此外,还须赠送酒肉,分量不限。这些束修的分配原则是三分送给博士,二分送给助教。这是教师于所发俸禄外的额外收入。

唐代中央官学教育的等级性非常强,明确规定了学生的入学资格。教育的等级性、阶级性由此可见一斑。“六学”中以国子学地位最高,学生必须是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300人。其次是太学,学生为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学额500人。再次为四门学,学额1300人,其中500人为文武官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另800人选庶民中的优异之人。除此之外,凡各州贡举进京省试落第的举人,也可进入四门学学习。书学、律学、算学是专科性质的学校,面向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及庶人,但学额少,都在50人以下。所学课程相同,程度相当,地位的高低是由学生的身份等级决定的。

“二馆”又高于国子学,限于皇亲贵戚和宰相功臣子弟,等级最高,学额最少(共50人),而实际教学程度在儒学中最低。

地方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中小地主的子弟。

从学习内容来看,无论是学习儒家经典,还是学习有关专科性的知识,其范围、程度远远超过了前代。

唐朝学校教学计划服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当时把儒经分大中小三类。大经为〈礼记》、《春秋左传》;中经为《毛诗》、《周礼》、《仪礼》;小经为《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大经和中经为必修科目,小经为选修科目,《孝经》、《论语》为公共必修科目。不同的学校要求学习不同的内容。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开设全部儒家经典课,但不要求人人全习。规定学习二经,指的是一大一小或二中;学习三经,指的是大中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须全通,其他各经任选。各科目还规定了修业年限:《孝经》、《论语》共学1年,《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尚书》各为1年半,《易》、《诗》、《周礼》、《仪礼》各为2年,《礼记》、《左传》各为3年。学生要在9年内修完规定的学习内容。

书学除研究书法以外,每日习书法,学《石经三体》3年,《说文》2年,《字林》1年。兼修《国语》、《尔雅》等。

算学学习《孙子》、《五曹》、《九章》、《海岛》、《张丘建》、《夏侯相》、《周髀》等。

律学学习律令,同时兼习格式法例。

《论语》、《孝经》是书学、算学和律学的公共必修课。书学、律学修业年限为6年,算学的修业年限为9年。

地方学校所学课程与中央同类学校相同。但是,实际的教学水平不能和中央官学相比,学生能通一经以上即可毕业,或在地方委以职务,或升入四门学继续学习,或参加科举考试。

各学都有经名家编选、审定,由政府统一颁行的教科书。贞观初,太宗命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编成《五经定本》,颁行天下。其后,为统一五经的理解和讲授,又组织以国子祭酒孔颖达为首的明儒撰写《五经正义》180卷,颁行全国。唐代发挥中央集权政治优势,还选派着名科学家为中央各专科学校编审教材,如《算经十书》、《新修本草》等,对科学技术的进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地方学校的教材也是由朝廷颁定的。

同类推荐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热门推荐
  • 何妨弃世

    何妨弃世

    没有谁能束缚住思想,即使脑子被生活占满,只要拿起一张雪白的稿纸,我都能让思想开一段奇幻的小差,让油墨流淌出自由的小溪。没有了压力模糊了前程未来。我迫不及待的造出这么一个人,帮我完成一次次冒险与超越,他肆无忌惮的苦笑癫狂敢爱敢恨,他永远单纯,却不断触碰成熟的门槛。“发展到最后的世界,将是自我的高度实现,不管人,还是其他生灵”他坚定的认为
  • 选择陪伴

    选择陪伴

    我们只是生活在迷宫中,彼此擦肩而过的同路人。霍兰星:她有自己的梦想,如果没有我,她会做她喜欢的东西,大放异彩。三三:过去的事情,没有假想的必要。能见证一个种子选手的成长,我想我也是成功的。
  • 欲壑之门

    欲壑之门

    传说中的神仙强者真的存在吗?跃进遥望不可及的欲壑真能到达传说中的仙灵圣境吗?是周郎般,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亦或是欲忘鄢,平淡间相忘于江湖?千层欲壑,万般难填;争于江湖,斗于世间,看各路英豪显神通,还看今朝。
  • 修真之高手无敌

    修真之高手无敌

    他是一名小小的保安,却如同花粉一般招蜂引蝶,他表示压力很大啊!
  • 富一代女作家与富二代总裁

    富一代女作家与富二代总裁

    公司年会上,她拿着一个名叫林安婷的人的请柬混进了宴会,却被他抓个正着。“既然你说你是林安婷,那就老老实实的做我的未婚妻。”她傻眼,识时务者为俊杰,低头认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可是,抱歉的话还没说出口便被掳了去,成了他的暖床工。心高气傲的她十分潇洒的人给他一打人民币。“看你长得还不错,姐睡你一次给你一万。”“我很乐意做这个兼职。”
  • 复仇公主的彼岸花血墓

    复仇公主的彼岸花血墓

    她们原是生活在幸福中善良,可爱,天真,温柔的女孩。却因为一场谋害失去了原本的幸福,失去了父母所有亲人,五年后,她们回来了,有了至高无上的身份,别人以为她们很光鲜亮丽,却没想到她们只是被世界抛弃的孩子,她,冷漠无情;她,温柔优雅;她,活泼可爱;在她们复仇之际,爱情也会来到她们的身旁,她们却迟迟躲避,不敢接受,她们会让爱情溜走不留痕迹,还是会让爱情在她们身边围绕?敬请期待。
  • 鬼舞神兵

    鬼舞神兵

    索伦大陆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大陆上共有八部赋神书,具有百年之灵的赋神书可以通灵兵器,兵器通灵后都有自己的意识和一些奇异的力量,这些兵器称之为“魔兵”,但集齐八部赋神书,通灵后的兵器不但与主人心意相通,还蕴藏着巨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如果有人能够驾驭这种力量,那么毫无疑问,他拥有的就是索伦大陆的传说——神兵!
  • 十二星座美男团

    十二星座美男团

    见过一个魔女在凡界闯荡的吗?你闯荡就算了,还拐走了上帝的十二的宝贝儿子。这都不是事,话说你是大腐女的事告诉你爸妈了吗!看自己暗魔族的帅哥洗澡,看神明界的美女换衣服!你还有没有羞耻心!但,她落魄了,狼狈了,被上帝给骗了!拽,酷,霸的暗瑾言逆袭世界,当她终于找到了星座美男时,却都合体了!不对!这个世界的打开方式不对!一个倾城妖孽的合体,一个冷漠霸道的合体,你让我怎么雨露均沾啊~“喂!女人谁允许你擅自开启穿越之门的!”“呜呜呜~我好蓝瘦!瑾~小瑾~瑾瑾~”(略!恶心)“啊啊啊!上天我魔女惹你了!”“惹了!”某上帝老头不高兴的看着拐走他儿子的暗瑾言。
  • 归去来兮之

    归去来兮之

    假若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你是继续目前的人生,还是换一种方式去尝试?也许大多数人会选择尝试新的生活吧。可有一个女孩,她选择了走回头路,只不知道此路还通否?
  • 异能特种军

    异能特种军

    中学被拉去实验的他,却发现一场事故给了他奇怪的力量,他貌似,拥有了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