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7800000007

第7章 神曲

我故乡的农民,没有宗教信仰,只有神灵崇拜。宗教面对灵魂归宿问题,追求人生终极意义。农民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们只关注现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民百姓,活着太难,碰上这事那事,人没办法,不求神求谁?与其说是迷信,不如说是无奈。人创造了神,神安慰了人。亏得我们的祖宗弄出了那么多神,若不然,我的父老乡亲的庸常生活就少了丝丝亮色。神灵固然虚妄,得到的心理熨帖却是实在的。

传统农民的悲剧也正在这里。

想起了邻家三婶。她十六岁嫁给三叔。我记得,结婚前夜,我给新娘新郎压过喜床。还记得,花轿抬进家,盖头一揭,她羞涩地头一低,全村老少都看迷了,那眉眼儿,那脸蛋儿,赛似洋画上的美人儿,都说,方圆一百里,挑不来这人样儿。三叔在南阳念中学,每个月只回来一次。小两口恩恩爱爱,亲得泥儿一般。三叔不在家,三婶好孤单。我每去她家,都见她给三叔做新鞋,针针线线想必都牵引着思念。我每去她家,都给我拿吃物儿,有次给我一把糖豆儿,我一吃,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甜的东西。她家富足,乡下有田地,镇上有生意。全村女人,只她有一件蓝阴丹士林布衫,谁家媳妇走亲戚,都去借。那年初冬,一个黄叶飘落的日子,三叔在家住一夜又回校。临走说,过年放假回来。走后不多天,三婶就生了,生个小子。孩子满月,已是春节,三叔并没有回来。春节过完,三叔仍没有回来。这时三婶才听说,三叔回校不久,共产党的军队攻下了南阳,国民党军队溃逃时,带走一批学生。从此,三叔再无音讯。三婶想他,盼他回来;想中盼中,愁苦难排。一场大雪后,满地泥泞,三婶跑八十里路,去卧龙岗诸葛庙,烧香,磕头,给道人一块银圆,而后抽签。道人一番念念有词,三婶听不懂。三婶只记住一个意思,就是:等着吧,能回来。诸葛亮原是人,足智多谋,死后成了神,灵验得很,三婶深信不疑。从此,三婶把鸭蛋形的玻璃镜藏进箱底,再不梳妆打扮,开始了等待。心中有了底,等待就有了意义。等待中,三婶仍给三叔做鞋,新鞋挂在床头,积了两嘟噜,穿鞋的人还没回来。等待中,日出日落,月缺月圆,燕回燕去,时光好似过得很慢,又似过得很快。等待中,世事沧桑,社会变动,作为一个“地主婆”,她忍受了一切屈辱,一切肉体和心灵的磨难。等待中,她以一个女人的纤弱之躯,支撑起一个破碎的家,为公婆养老送终,烧纸添坟,把儿子养大成人,娶妻生子。在不见尽头的漫长等待中,她由红颜少妇变作白发老妪,驼了的脊背像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终于,在等待中死去。死前,交代儿子:“你爹回来了,去坟上烧张纸,给我说说。你爹属羊,今年七十二啦……”儿子没见过爹,爹也没见过儿子。儿子早就听说,爹当年跟军队逃到湖南,得了病,病死在一座庙里,兵荒马乱中,尸骨没人收拾。这情况,他不敢给妈说;村人也知道,都不忍说透。三婶啊,临死还蒙在鼓里,临死心中仍不空虚。

道人的话,本无根据。无根据的一句假话,拯救了一个女人,给了她长久不灭的希望,生活下去的勇气,使她送别了三叔后,又顽强地走完五十年风雨人生路。五十年都在永也难圆的梦中。梦中的她,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当初,假若道人告诉她,三叔不会回来,或者已经死去,她后来的日子将十倍凄惨,后来的心境将十倍凄凉。或许,早就不在人世了。

又想起邻居五叔。他不满一岁,父亲暴病而死,二十岁时,母亲瘫痪在床。瞎子算卦,说他命硬,先克父母,后冲儿女。把不幸归于命,似只能归于命,其他解释,似都讲不出道理。三叔深感自己有罪,而且十分惶恐,已经对不起父母,不能再对不起儿女。怎么办?人莫能助,只能靠神。于是,他就去武当山烧香。背上干粮,带上香烛,总是腊月二十三启程,为表虔诚,赤脚上路,顶风雪,踩冰凌,步行五百里,五百里艰难赎罪路。除夕赶到山下,临上登山道,半尺长的银针横插两腮,一步一滴血,十步一叩头,头触石阶,也碰出血来,点点鲜血滴上金顶,金顶曙色已红。烧满炉香,磕一百头,而后长跪不起,求告真武大帝,赦免自己一出生就带来的罪孽。老道似也感动,拔下银针,用香灰在两腮伤口处一按,说声“祖始爷保佑,回吧”,三叔才下山。下山路上,身心轻松许多,仿佛命中的罪少了几分。到家,人已消瘦得变了形象,精神却比往日好。一连三年,年年朝山,折磨了躯体,安抚了灵魂,受尽千辛万苦,得到心态平衡……三叔现在还活着,已是八十老翁;满堂儿孙,闹闹嚷嚷,晚境好生快乐。两腮的疤痕犹在,当初的负罪感早就没了。

显然,算命先生纯是一派谎言,但是,谁能把那些谎言揭穿?一说是命,已成定数,容不得商量,也不能怀疑。祖祖辈辈都信命,三叔能不信?“人的命,天管定”,“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千百年传下的理念已成共识,三叔敢和天抗争?敢向命挑战?他只能承认,只能服从。他实在愚昧,我却不忍心指责他愚昧,因为他实在无法不愚昧。他对自己实在残酷,我却不忍心指责他残酷,因为除了折磨自己,他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消除心上浓重的阴影。我甚至想到,亏得他相信真武大帝,相信苦苦求神可以免去自己罪愆,三次朝山,损其体肤,伤及血肉,否则,他将一辈子痛苦,一辈子恐惧,一辈子不得安宁。

求神者从来不会意识到,倒是神残害了人。这景况,实实可叹可悯。

人造了神,是人的需要。不只心理需要,生活中时时需要。有了三灾八难,都得去求神。

我小时候,乡村敬神风气极盛,家家奉神像,村村有庙宇。人生活在人的关系中,也生活在和各路神仙的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当然复杂,总而言之,不过都为利益而相互依存。人和神的关系似乎较为简单,但也是相互利用。农民眼中的神也和人一样,是自私的,得到利益,才施恩惠,便用对付人的办法对付神,力图以小利换大益。

想起了土地庙。

土地神原为社神,源于先民的土地崇拜,在远古,是非常尊贵的。天帝主宰世界,土地负载万物,社神和天帝相对应,为国家一级大神,由皇帝专祀。《诗经》中就有周天子社祭的记载,那场面是十分壮观的。后来,不知为何,土地神的级别直线下降,降成了神祇中的“基层干部”,以至于村村都有土地庙,每一位土地爷只管自己所辖范围内的事情。土地庙都小,不像别的庙宇,飞檐枓栱,气象轩昂。

我们村的土地庙,在村东一片鳖盖形的高地上。那里,不种庄稼,只长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驴尾巴蒿。土地庙高不过八尺,宽不过一庹,青砖砌的台上一间简陋瓦屋,屋里只有方桌面那么大的地方。我常在高地上放牛,牛不吃驴尾巴蒿,只吃席地生长的葛巴草。常看见乌鸦落上土地庙,我一走近,都哇哇叫着飞去;屋顶的瓦垄就被鸦粪糊了一层灰白。牛吃草,不用管,我就常站庙前看土地爷。那是一尊一尺高的塑像,一个白胡子老头儿,身穿土黄色长袍,手握扭了几道弯的龙头拐杖,端端坐着,表情和善。看见他,我总想到东村那个自认为通晓天文地理的堪舆先生。土地爷两侧,排开二十几个土地奶。乡村习俗,谁有了病,主要是小病,比如头痛发热,谁有了事,主要是小事,比如丢了猪羊,就去土地庙,上三炷香许愿(大病大事则要去大庙,求大神;土地爷神通小,无能为力)。如果病好了,猪羊找到了,要还愿。据说,土地爷好色,爱讨小老婆,就买个泥捏的土地奶送进庙里。买个土地奶,只花半升高粱。在人和神的交易中,人并不吃亏。那些土地奶,都不到一拃高,都塑得妩媚标致,且神态各异,有娇滴滴的,憨实实的,苗条条的,病恹恹的,还有眉峰紧蹙、满腹心事的,眼含秋波、顾盼有情的,嘴角翘着、笑容可掬的,二目微闭、羞态难掩的……活脱脱两队美人儿。土地神已经大大地世俗化,比世人还庸俗。正因为他庸俗,才宜于小百姓时时利用。

有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也钻进土地庙玩。屋顶太低,地方太小,站起碰头,蹲着盛不下,只好屁股顶着墙,弓着腰,半站半蹲着。土地爷和他的太太们便只能屈尊于我们的胯下、股间。正因为土地爷是小神,和人更接近,似也更具人性,就少了很多凛然不可侵犯的神的威严。此时,在孩子们眼中,土地爷一家已不是神,而是大家的玩伴,或者说,是大家的玩具。我们把土地奶一个个拿起,端详她们的眉眼、脸面、身腰,以儿童的审美趣味比较谁更漂亮,常因意见不合争吵。看够了,就把她们排成两队,让土地爷站外面当队长,再把她们排成方阵,让土地爷站中间当元帅。无论怎么摆弄,土地爷和善如故,土地奶美丽如故,都听调遣,都不生气。玩腻了,我们还会说傻话:“土地爷这么多女人,养活得了吗?”“夜里睡觉,床上挤得下吗?几十条腿伸一块儿,知道哪是谁的腿?”“土地奶生娃娃吗?娃娃们在哪儿?长大干啥?也当土地爷?”……也曾碰上大人从庙前过,看见我们的恶作剧,有的,笑笑就走了;有的,故作惊恐状:“哎哟哟,有罪呀,土地爷恼了,你们要害眼哩!”惹恼了土地爷,他只能叫人害眼,并不会得重病,更不会要了性命,可见他老人家并不厉害。

土地爷和他管辖的土里刨食的庄稼人一样,十分低贱,甚至窝囊。土地庙的香火供品,总是清淡寒俭,就像庄稼人的日子一样。土地爷是农民创造的。小百姓正该有一位近在身边的侍候得了的小神。

过年,是敬神的高潮。那些天,到处都有神,石磨上,牛槽上,门墩儿上,捶布石上,井台上,碾盘上,大车上,石磙上,甚至村南那棵一搂粗的大杨树上,都贴了有字的红纸条儿,在前面撮土为炉,插上了香。这种泛神意识,想必源远流长,来自初民的自然崇拜。那些物件,都与农民的凡俗生活息息相关。它们为人服务了一年,如今当神敬一敬,倒也应该。那些物质的东西,被农民赋予了形而上的意义,一时间变得尊贵。细想想,很有人情味,很有知恩必报的良心。过年时,奶奶总告诫我,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说错做错,轻则不吉利,重则得罪神。比如,蒸出的白面馍裂了口儿,不能说“馍裂了”,应当说“馍笑了”,当院的捶布石不能再捶布,更不能踩它坐它……村当中的空地上,临时搭了神棚,高粱秆织的箔围三面墙,上面以苇席苫顶,虽简单,却庄严。棚下置神案,挂神像。玉皇大帝和火神画在一张巨幅纸上,工笔线描,色彩斑斓。玉帝居上,戴冕旒,着锦袍,道貌岸然;身旁,有瑞气祥云。火神居下,红脸,红胡子,红衣冠,一副凶相;身旁,有烈火,闪着红光。神像两侧的对联,不是字,是画,画的“八仙”,一边是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另一边是张果老、李铁拐、曹国舅、汉钟离。八位仙人,各有各的妙处,吕洞宾安逸悠闲,韩湘子风流潇洒,何仙姑秀美俏丽,蓝采和背着细腰酒葫芦,醉意未醒,张果老倒骑着粉鼻子粉嘴四只银蹄儿的小毛驴儿,逍遥自在……他们都驾着轻烟浮云,衣袂飘飘,像正凭虚御风赶往西天,去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呢。神像是我最早接触的美术作品,被画中的艺术感染,更对神仙不可侵犯的威仪和超自然的能力敬畏,体验了美,也认识了神。农民管玉皇大帝叫老天爷。老天爷是天上地下最大的神,统领一切神祇,震慑一切鬼魅;风雨雷电,旱涝虫雹,都是他的意旨的体现,庄稼的收成,庄稼人的福祸,都与他直接有关。理所当然地,农民对老天爷的崇拜无以复加。农民把火神尊为火神爷。对他,主要是惧怕。他一发怒,一场大火就把家产烧成一堆灰,顷刻间一贫如洗。平时,夜间看见流星在天空划出一道刺目的黄红,人们都惊叫:“啊,火神爷放光啦!”心里都怵怵的,生怕失火。向神表示敬意,主要是烧香。神棚里的香炉斗那么大。香炉两旁的蜡烛棒槌那么粗。再穷的人家也要买成大把的香。初一早晨,为争烧头炉香,好多人通宵不睡。在家里,给灶神和祖宗只各烧三炷;在神棚,却要向玉帝、火神敬献一把高香。烧香时要放炮,在家里只放小炮儿,在神棚前都放大鞭。直到初五,家家每天去神棚烧三次香,几家富户则烧五次。香烟袅袅,鞭炮声声,敬了神,也浓了节日气氛。那些天,我和小伙伴们日夜守候在神棚,看烧香,捂着耳朵听放炮,你争我抢拾炮,大家都高兴。就连大人们,也一群一伙凑在那儿,看热闹,说喜庆的话。即便过罢年就揭不开锅的人,那几天脸上也有笑意,不再露出晦气。曾想,如果不挂神像、烧香、放鞭炮,庄稼人过年将多么单调、枯燥、没有味道。有了那一切,敬奉了神,也愉悦了人,人神都快乐。

人没有见过神,见到的只是神像,或塑像,或画像;却坚信有神在。在神面前,人只能是乞求者。

人去求神,泥胎纸像不会说话。神的态度如何,人不得而知。于是,便出现了神婆。神婆充当了沟通人神的角色。

村村都有神婆。我们村的神婆,是个麻脸老奶奶。她质朴,且善良,家中敬一尊铜佛,烧几十年香,铜佛已熏成黑的。她在村中威望高,老少对她都敬重,绝不像《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那么狡诈虚伪,辈分更高,高得村人没法称呼,便都叫她老祖奶。村人都说她是半仙之体。她说她一闭眼就能看见神仙,就能听见神仙说话。有次,我发烧,喝一把谷籽儿,烧仍不退。奶奶就请来老祖奶下神。我瑟瑟地偎奶奶身边看。见老祖奶坐在圈椅上(圈椅是从邻居家借的,我家没像样的坐具),闭目有顷,呼吸急促,而后,打哈欠,流鼻涕,接着,开始似说似唱,声音委婉绵软,好像还押韵合辙。说唱的啥,我听不懂,奶奶恐怕也不懂。好一会儿,才住声儿,又有顷,才睁眼。睁开眼,好似刚才出了很大力,累得直喘气。歇一歇,才告诉奶奶:神说了,我在地里玩,撞上野鬼了;正晌午,去村东十字路口,烧三张表,送走野鬼,就好了。第二天,奶奶照办。第三天,我果然不再发烧。

五十年代,为破除封建迷信,有人编出小戏,揭露神婆骗人。戏文中说,神婆到王老五家下神,看见墙上挂个罐子,以为是蜂蜜,就唱道:“王母娘娘下天堂,想吃你墙上那罐蜂糖。”王老五女人说:“那不是蜂糖,是桐油啊。”神婆又唱:“王母娘娘太慌张,错把桐油当蜂糖。没有蜂糖也算罢,买个猪头我尝尝。”这戏在我们村演出,乡亲们都说是瞎编的,老祖奶就不骗吃骗喝要东西。这也是真的。那次在我家下神,临走奶奶要送她一手巾兜儿鸡蛋,她坚决不收,说要收下,神要降罪。她是个特殊的神婆,好似真的能时时进入虚幻的神界。她满足于这种状态,满足于村人的认可和敬重,不追求物质,只为了精神。她死时,全村老少都戴孝,送殡路上,从村庄到墓地,汇一条白色的长长人流。

神是虚假的。众人都信,就成了真实的。

想起了又一次求神经历。据奶奶说,我周岁时,算命先生“掐八字”,算定七岁有灾。六岁那年,为了消灾,奶奶带我去三十里外的一个村子烧香。那里一家神堂,远近有名。天亮坐上牛车,半路过道河,近中午才到。去烧香的人可多,那家门前,停好几辆牛车,拴好几头背上铺了布垫的驴。堂屋,靠三面墙都是神台,排列塑像二十来尊。我认识的只有两尊,一是关老爷,因为是红脸立眉,手拿一把刀;另一尊是送子奶奶,因为她面前有两个光屁股胖娃娃。烧香的都带了供品,多是十个特大的圆形的白馍,一块半熟的插两根筷子的大肉。求哪位神,就把供品摆哪位面前;其他各位,只上三炷香。每尊神前,都有供品。送子奶奶身边,白馍堆了几十个,大肉码了一排。我看见,两个娃娃的鸡鸡儿,都只剩半截,露出了干硬的黄泥,好生奇怪。后来才知道,求子心切的媳妇烧罢香,总偷偷抠鸡鸡儿上的土,当即吃了,据说吃了能生男孩。我奶奶或许认为关老爷本事大,就把供品送给他,插上香,跪下磕头。也让我磕头,那青砖地硌膝盖,跪着疼,我只磕一下就站起,奶奶一直磕一百个头。求罢神,供品当然不能带走,全留给神,也就是留给开神堂的人了。当时我就想,那家不种庄稼也能顿顿吃白馍,天天吃肉,哪像我家,收了麦才吃几天白馍,大年初一才吃一次肉……我平安长过七岁。奶奶说,亏得去求了关老爷。

在我整个童年,总忘不了那二十多尊神,特别眼馋那丰盛的供品,一想起,就流口水。现在想,那户人家开神堂,也是一种营生,一下子摆布那么多神,更是一个聪明主意。只要是神,都有人拜。前人创造的,后人都有用。

老祖宗还创造了管牲口的神。村西五十里,有座牛王庙。听说牛王爷的个子忒大,脚脖子就有水桶粗。邻家老七爷去过,他的牛长了疽,兽医治不好,去求牛王爷。黄石寨有座马王庙,是财主修建的,穷人养不起马。听说马王爷有三只眼睛,第三只竖着长在额头正中。民谣道:“马王爷,三只眼,驴和骡子他不管。”驴不算大牲口,骡子不是正经东西,所以神不管它们的事。农业生产是人和牲畜共同参与的,自然经济离不开牛马。牛神马神的出现,也是历史的必然。

农村有多种庙宇,惟独没有财神庙,也没人敬财神。难道庄稼人不想发财?怕主要是小块土地上讨生活,根本就不可能发财。农民追求的,只是有吃有穿,日子安顺。有一次去古镇上瞧外婆,曾跟外婆到一户富商家借钱,见客厅挂有财神像。那财神,好富态,戴乌纱,穿官服,似乎意味着做官与发财颇有关联。近来看闲书,才知道财神分文武,文财神是比干(一说范蠡),武财神是赵公明。在中原,民间只敬文财神,似不敬赵公元帅。

我看到过神像是怎么做成的。

我们村西南隅,一片榛树刺林,围一个独门院落。那户人家,不种田地,祖辈相传,制神像为业,村人称为“画匠家”。据说,当时还在世的老画匠的爷爷技艺最精,在中国还有皇帝时候,曾被官府召到南阳,塑过武乡侯孔明像,因为塑得好,得到很多赏银。画匠家常常大门紧闭,村人无事,不去串门儿。

有一次,邻村的社火头儿带人去请神,我和小伙伴们随着看热闹的大人,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拥进画匠家。我在人群中钻进钻出,从院里看到屋里。院当中,放几口均州大缸,盛了细腻的黄泥。靠院墙的席棚下,摆满各种各样的神和没有做成的神。有的已经涂金描彩,衣冠整齐,有的还是一身黄泥,有的刚刚捏出凸起的鼻子和衣服的褶皱,有的还是木板上的一团黄泥,有的只在木板上钉了木棍儿,缠了麻绳,绑了麦秸。这些,等于展示了制神的全过程。窗台上,我一眼看出有一排土地奶的成品和半成品;土地庙里那些她们的同类都来自这里。画匠家屋内,也到处是塑像。木板搭架子,架上架下罗列各路神仙。莲花盆里的观世音菩萨放在门后,面朝墙坐着,另一扇门后的旮旯里,坐着白胡子老君爷。床底下的杂物之间,也塞了大肚子弥勒佛、额头突出的老寿星。墙壁上,挂满神的画像,都是哪方面的神灵,我不知道,只觉着都是好看的画儿。屋正中的长案上,放十几个盛颜色的碗碟,十几杆大大小小的毛笔。一套神像还没画完,一幅,刚用香头儿起了稿儿,一幅,刚用墨笔勾了线,一幅,才涂上两种浅色……老画匠黧面白发,脑后拖一条大清朝留下的辫子,正用柔柔的笔道给一个什么神描眉,很专心,好像不知道满院满屋都是人。临村拉来几袋粮食,请五尊神,一路吹吹打打,回了。

在画匠家,神像只是商品;请回去,摆在神位上,才是神。俗话说:“画匠不给神磕头——知道你是哪个坑里的泥。”其实,人们都知道神像是怎么制成的,却都真心信奉。

五十年代开始,上级不准敬神,庙里的神像都拉倒砸了。画匠家分了土地,成了农民。老画匠死了,儿子继承了父亲的技艺,却无处施展。合作化后,大呼隆干活儿,歇息时无聊,小画匠从水沟里挖一团泥,比着乡亲捏泥人儿,捏谁像谁,神情活现。“文革”中,在上级办的展览馆里,他塑过领袖像,领袖作挥手远望状,形象高大。有乡亲去参观过,回来说,他塑的领袖像越看越像寺里的佛爷。

又可以敬神时候,当年的小画匠也成了老画匠。他不断被请到大小寺庙,重塑各种神像。最后,花一年工夫,为三尖山丹霞寺塑成了三世佛。开光后,他坐佛前的门槛上看三尊佛像,看了三天,突然跪下叩头。而后,竟把工钱捐给寺里,出家了。亲手制神的人,最后也皈依了神……

他儿子连画笔也没摸过,连个小狗也不会捏。祖传的造神技艺,终于断了传人。乡亲们都惋惜不已。

想起了灶神。

灶神来源很早,为先民五祀之一。《礼记》中说:“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于灶神。”人要吃饭,吃饭得有锅灶,锅灶须用火烧,让炎帝神农氏做灶神是有道理的。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大事,灶神在家中的作用就很重要。所以,《论语》中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与其巴结天帝,不如巴结灶神。灶王爷是老天爷派到各家的特命全权大使。

家家敬灶神。在中原,灶神不是敬在锅灶前,而是和祖宗三代的牌位并列,庄严地供奉在堂屋正中。灶神像两侧的对联,常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上边的横批,永远是“一家之主”。家庭的事,人做不了主,只靠神做主。灶神像是从年集上请回的木版印刷品(虽也花钱,却不能说买,只能说请),薄薄一张纸,画面大红大绿,色彩鲜艳。灶神是带着太太下界履任的。农民管他们叫灶爷爷灶奶奶。那老两口儿,都胖乎乎的,笑眯眯的,慈祥绵善,人味十足,不像别的神,人只能敬拜,而不敢亲近。我无论什么时候看灶爷爷灶奶奶,老两口儿都喜洋洋地看我,像马上就要说话,给我讲个故事,给我念首儿歌。腊月二十三,按惯例,灶爷爷回天宫汇报工作,说好说坏,至关重要。所以,年年都祭灶,祭灶就是为灶爷爷饯行。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次家庭祀神仪式。我奶奶最重视祭灶。灶神像前,包了红枣的大个儿白馍摆两个品字形,上边再一反一正摞两个。来自猪腰窝的那块最肥的肉横放中间,上插两双筷子(大概是考虑到灶爷爷灶奶奶各用一双)。还摆了家制的黄酒,买来的灶糖、柿饼。灶糖、柿饼只各有四块,我真怕他们二位贪嘴,全部吃掉,我就不能吃了。祭灶开始,奶奶点着红蜡,顷刻间满屋明亮。点着香,顷刻间青烟飘过屋梁。奶奶跪下,让我抱一只红公鸡也跪下。奶奶说,公鸡是灶爷爷上天骑的马。奶奶向灶爷爷絮絮叨叨好久,我总暗想,一只公鸡能驮动灶爷爷吗?上天的路到底有多远?祭灶毕,把公鸡杀掉,意思是当即它就变成了红马。杀了鸡,我望着高不可攀的天空傻想:这会儿,我家的灶爷爷,邻家的灶爷爷,千家万户的灶爷爷,都正骑着红马赶往天庭呢。还傻想,到了玉皇爷那儿,那么多马拴哪儿呢?玉皇爷的屋子再大,总也站不下一万个灶爷爷吧?一万个灶爷爷都向玉皇爷说话,听谁的呢?报告那么多事儿,能记住吗?想问奶奶,不敢问……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再也请不来灶神像。原来敬灶神的地方,家家都挂上了毛泽东画像。曾记得,老族长八太爷第一次看见领袖像,端详多时,点头道:“哦,毛主席不是凡人,下巴上的瘊儿,长的是地方。坐天下,应该。”从那时起,毛主席成了一家之主。

毛泽东画像挂了二十多年,伟大领袖去世,英明领袖接班,上级发下了华国锋像。堂屋正中一挂,心里又有了主儿。

乡亲们说:“噫,华主席也是福相。江山传给他,应该。”谁知,挂了几年,上级又叫取下。取下后,再也没有谁的像往上挂。后来听说,朝里邓小平当家。邓大人叫分田到户,叫大家吃饱肚子,真该挂他的像,可是,买不来。于是乎,堂屋后墙正中敬了几千年神的地方,挂了几十年领袖像的地方,便空了,空成一个沉重的遗憾。有史以来第一次,没了一家之主。墙上空着,心里也就空落落的。

农民需要一家之主,呼唤一家之主。

八十年代后期,我常常下乡采访。在一个户户盖楼的小村村头,和一位宰牛致富的老农闲谈时,老人说了如下一番话:

“……上头知道不知道?咱老农民堂屋里没啥挂哟。进屋看见白墙,别扭,心里不踏实。我房子盖好,我娃买回来一张画,画的下山虎。墙上一贴,我说不中。进门看见一只虎,不吉利。下山虎都是饿虎,更恶。我娃又去买一张画,可大,墙都占满了,画上两边有山,当中有大水,水从高处往下栽,怕人。我说还不中,恁大的水不把咱的家业都冲走?我娃还算听话,问我墙上挂啥好,我也说不了。后来,他买了一张白纸,请人画一对喜鹊,喜鹊落在梅花树上。我说,算了,就这吧……村北头张记家,正当门贴一张女人画,露着屁股,咧着嘴笑,浪里吧唧,不像话。那是敬神敬领袖的地方。把那东西放那儿,不是敬个狐狸精?……我想啊,总得敬个正经的神。我杀多年牛。早些年穷嘛,没别的生财门路。如今不杀了。养奶羊,卖羊奶,弄钱不多,不坏良心。牛是生灵,杀了有罪;赚那钱,心里不安哪。想请个神,烧烧香,免罪。你说说,敬个啥神好?你不信?我信,信神的人多啦。葫芦湾胡大炮,是个工头儿,去城里盖十年大楼,挣几十万,家里敬着老佛爷、鲁班,还有钟馗。人哪,靠啥都不中,还得靠神……”

不知道那位老农后来敬了什么神。我相信他一定会请一尊神,敬在堂屋正中的神台上,每日一炉香。有了神,才有主,心才安。

二十世纪即将结尾时候,中国农民竟然仍需要神。在神面前,人只能下跪。树立起神的尊严,人就没了尊严。只有神消失了权威,人才能发现自己。待一切神灵都成了真正的虚假,农民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那一天,还远着呢。

2000年5月30日于南阳豆斋

同类推荐
  •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寒庐秉穗:郭宇一散文随笔自选集

    本丛书是太原市老作家协会组织多位老作家编撰的合集或个人选集。该书稿作者均为太原市文艺创作园地的优秀作家,此合集选自他们近年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太原市文艺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发表过多部作品,本书有气势,旗帜鲜明,充满激情,有揭示生活真理的“机智”。语言有文采,却不做作。
  •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唐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珍宝,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文明最闪亮的明珠;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另一朵奇花。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

    《流浪的月亮》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海外华人文学逐渐繁荣,发展到现今已经很成气候。一些海外华人作家的作品,不仅蜚声华人文学界,就是在国外主流文学界也崭露头角。他们身处异域,思想和生活无不与传统的母语文化以外的异邦文化形成冲突并不断磨合;而在内心世界里,都有不同文化碰撞后闪现出的亮点和火花。尽管他们在国内不如一些畅销作家来得更有知名度,但在域外,他们的写作俨然是与中国文学连在一起的,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华人作家的作品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简捷途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国内的读者对海外作家的作品更有兴趣。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小情歌

    你是我的小情歌

    大学刚毕业的唐萌萌,看起来迷迷糊糊而且很迟钝,但是很多事其实都看在了眼里,只是和自己无关便无视掉了。嗜好贪睡,因为这个嗜好正在到处求职,想找到一个工作时间少,工资只要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最后却被端木风凌坑蒙拐骗的签下了结婚申请书。反应过来后发挥了聪明的一面,却被端木风凌将计就计,外加“可以睡个够”的条件蒙住了心智,乖乖点头答应了。
  • 吃货小姐:鸡不可吃!

    吃货小姐:鸡不可吃!

    天苍苍,野茫茫,在这个全民卖萌的时代不养只宠物怎么行?!这不,莳锦就捡了一只大公鸡!而且这鸡还没毛……莳锦时时刻刻都想吃掉这只鸡,可关键这只鸡会化人形啊,莳锦打不过他怎么办?某日莳锦气势汹汹的冲到墨轩(大公鸡)的卧室里,“我要吃了你!”“好啊。”然后……莳锦就心满意足的把墨轩吃掉了!公鸡最后飞上梧桐变了凤凰……不要问我他怎么飞上去的,男主有特效……本文男主是鸡,女主爱吃鸡,嗯就这样。
  • 腹黑萌宝:追捕绝色小医妃

    腹黑萌宝:追捕绝色小医妃

    穿越成废材嫡小姐,她被亲妹渣男下药了,阴差阳错的他替她解了毒,而她把人家吃干抹净就跑了。五年后,她带着天才宝宝回来复仇,遇腹黑宫主强收徒。想收我女儿为徒,你以为你是谁,凭什么腹黑宫主妖孽一笑:就凭我是她爹。竟敢不负责任的跑路,就只能身体力行的告诉她:你死定了。某宝抗议:又把我丢出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书友群:234504606,敲门砖,任意喜欢角色名
  • 我的段子有故事

    我的段子有故事

    也许很多人都在写段子,可是,我这段子似乎有奇效,因为它有故事.
  • 闺言

    闺言

    曾谕穿越之后,一直和这一世的爹娘生活在西北之地,一家三口幸福美满,直到有一天,爹娘被一场看似意外的火灾夺去生命……
  • 网游之蛮荒曙光

    网游之蛮荒曙光

    依靠虚拟战略游戏起家的秦家走错了一步棋。家族在斗争的漩涡里被碾的粉碎。三年后,在监狱服刑的秦家唯一继承人秦王孙应国家号召再次投身虚拟战略游戏。他能否在最新的游戏“蛮荒曙光”中重新书写父辈的辉煌?游戏从蛮荒时代开始,玩家创建自己的部落,历经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最后直到蒸汽时代,原子时代,乃至太空时代。游戏过程引入真实历史背景。玩家要在熟知世界历史的基础上,推进历史,利用历史,甚至改变历史。世界上永远没有无缘无故的战争,所有的争夺都将围绕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且看主角如何在众多历史与现实中博弈。
  • 异世重生当太子

    异世重生当太子

    她是孤儿,重拾亲情却最后破灭,大仇得报,解脱之时却来到异世,看她在异世掀起怎样的惊天波澜。
  • 叼丝侠客

    叼丝侠客

    少年在无意中获得一本神秘武功,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 风华绝世,陋颜皇后倾天下

    风华绝世,陋颜皇后倾天下

    前世,她是著名的顶尖设计师,却在订婚那日被自己的未婚夫和情敌陷害推至悬崖,她诅咒,“我恨你们,你们不得好死!”下一世,她是丑女,被自己的未婚夫君数落,冷眼。一日莫名遭到绑架,被解救回来,得到的不是未婚夫君的嘘寒问暖,而是无尽的羞辱,“一夜未归,谁知你是否还清白之身?”之后,他耻笑她痴,笑她傻,笑她不纯。最后,终有一日,她抛开所有与未婚夫君反抗,拉着他去皇宫在皇帝面前,伸手指着他,说,“我要休了他!”半月前锦,她侥幸得到皇帝一夜恩宠,最后,她恢复美丽容颜,让他人妒忌,再一次被人陷害时,他昭告天下”谁敢动我皇后,我便屠他满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全能武尊

    重生之全能武尊

    武魂是一个武者的一切,武魂的种类代表着一个武者的潜力。林羽带着1万年前的恩怨重生穿越而来,乍一看竟然重生到了一个没有武魂的人身上,但是它的武魂却是万年不遇的圣武魂--灵魂而这种武魂的特性便是--可以将自己的武魂模拟成任何武魂!